首页 理论教育 彝族诗人普梅夫的诗作《建水史话》

彝族诗人普梅夫的诗作《建水史话》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失去经济来源,普梅夫年幼时跟随母亲四处漂泊,后回建水读完高小即告失学。此后不久,因组织师生声援河口越侨、抗议法国驻昆明领事馆逮捕和押解越南进步青年的行为,普梅夫被当局革职解聘。离开河口后,普梅夫到昆明市契税局任办事员。民国26年10月,普梅夫到上海,经叶剑英介绍,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期学习,加入民族解放先锋队。

彝族诗人普梅夫的诗作《建水史话》

普梅夫1950年于北京

普梅夫(1908~1989年),曾名普剑魔,出生于建水官厅彝族纳楼土司家庭。民国5年(1916年),其父普钧堂参加拥袁(世凯)的暴乱,被国民政府革除土司世职,抄没家产,不久病死他乡,家庭从此破落下来,其时普梅夫年仅6岁。

因失去经济来源,普梅夫年幼时跟随母亲四处漂泊,后回建水读完高小即告失学。民国15年(1926年)在亲友资助下,进入云南省美术专门学校学习西洋音乐,经常参加学生运动,并被推举为美专学生会总干事。美专毕业后几经辗转,于民国19年(1930年)春到河口一中任教。期间,革命音乐家聂尔假道河口前往日本留学,两人喜聚,誓以文艺拯救国民于水火。此后不久,因组织师生声援河口越侨、抗议法国驻昆明领事馆逮捕和押解越南进步青年的行为,普梅夫被当局革职解聘。

离开河口后,普梅夫到昆明市契税局任办事员。局长徐嘉瑞是文艺爱好者,普梅夫得到鼓励与支持,在大量文艺创作的同时,还与文艺青年张俊庭、杨光洁等组织“朝曦社”,并出版《朝曦文艺》刊物。“九一八”事变后,普梅夫创作发表了新体诗集《还我河山》,同时积极组织和参加一些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文艺演出活动,募捐支援东北抗日义勇军和坚持上海抗战的第十九路军。民国22年(1933年)在昆明创办《泸江月刊》,任主编,公开揭露建水的一些贪官、劣绅,为国民党当局所不容,被勒令停刊,潜至安南海防、香港避难。(www.xing528.com)

民国26年(1937年)10月,普梅夫到上海,经叶剑英介绍,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期学习,加入民族解放先锋队。毕业后到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分配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依照党的指示,到第五战区李宗仁部,先后任政治教官、师政治部秘书、代理主任,同时主编李宗仁的代表刊物《中原月刊》。民国29年(1940年)在安徽被国民党二十一集团军以从事共产党活动罪名逮捕,获救后于民国32年(1943年)回到昆明并加入民主同盟,其间在楚图南、闻一多指导下,协助杨绍庭办《诗与散文》刊物,为《真理周报》《枫林文艺》丛刊及《白欧》《高原》周刊写稿。

民国37年(1948年)秋经中共滇南工委安排,参加云南人民讨蒋自卫军第二纵队,担任第三支队参谋长。民国38年(1949年)任思普地区人民行政委员会交通局长。1950年参加民主同盟云南地方组织领导机关的筹建,并主编《诗歌与散文》刊物。1953年被选为昆明市人民代表,并任昆明市政协秘书长。1957年兼任云南省政协副秘书长。1979年任民盟云南省委常委顾问。在50多年革命的文学生活中写下300多首新旧体诗词,辑为《磨剑集》出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