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文化育人理论:学风建设的规律性原则

高校文化育人理论:学风建设的规律性原则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风建设既是一种实施措施,也是一种管理手段,更是一种文化活动,高校育人工作与高校文化建设相得益彰相互促进。我们必须认识到的一个重要现象是学风建设不是一个独立的单元,与高校建设的其他环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共同构成了高校建设的一盘棋。因此,要处理好学风和教风、学风和考风、学风和校风之间的关系,把学风建设置于学校整个有机体的管理当中。

高校文化育人理论:学风建设的规律性原则

学风建设既是一种实施措施,也是一种管理手段,更是一种文化活动,高校育人工作与高校文化建设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一是要坚持系统思维。“大学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而科学系统工程,是提升高校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大学文化是一种品质高尚的生活方式,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认识到的一个重要现象是学风建设不是一个独立单元,与高校建设的其他环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共同构成了高校建设的一盘棋。因此,要处理好学风和教风、学风和考风、学风和校风之间的关系,把学风建设置于学校整个有机体的管理当中。

二是要坚持开放性。大学是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诞生和传播圣地,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以及世界多元主义思潮的交汇地。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大学文化建设要借鉴和吸纳世界一切优秀民族的文化成果和国内外大学文化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找准定位,形成特色,突出内涵。

三是要坚持文化思维。从学校管理的角度而言,文化建设是学校推动学风不断向好的一种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从育人的角度可以称之为管理育人,如前文所述管理育人在本质上归根结底是文化育人。在管理中要突出管理理念的文化因素,管理方式的人文特色,管理手段的人性化等诸多文化因素,让文化融入管理中,在管理中升华文化的内涵,凸显文化的功效。

四是要坚持人文主义。大学作为科学主义的圣地,对科学理论以及技术的传播从来都是理所当然的义务,但对人文主义的忽视绝不是无意为之,不少国内大学甚至是国际大学一条腿走路是普遍的现象。在工业化、后工业化时代,人文主义在大学的地位一直是缺席状态,教育总是在校园悲剧向社会敲响警钟之后才引起人们的反思和调整,幸运的是新时代的我们逐渐认识到人文主义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在新时代“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将实现之际,文化教育对国家软实力提升和民族复兴的战略意义尤为迫切和重要。

【注释】

[1]李陈亚、曹桂彬:关于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对外经贸大学2012年第2期。

[2]曹桂珍: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以福建高校为例,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3]侯长林:高校校园文化基本理论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李朔: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发展思路研究,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5]侯立波:大学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www.xing528.com)

[6]侯丽波:大学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7]王蕊:高校校园文化育人功能探索,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8]皇甫炳坤:大学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研究,辽宁大学,2014年。

[9]王蕊:高校校园文化育人功能探索,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10]冉昌光:大学文化建设与文化育人,天府新论,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第6期。

[11]石远鹏:大学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2期。

[12]张庆花: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内涵、特征与现状分析,《白城师范学院学报》,第86—89页。

[13]谭振亚:学风建设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永恒主题,《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第20期,第25—26页。

[14]王利群:论校园文化建设与学风建设,《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第9期,第170页。

[15]刘芯民: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功能探析,《华北工学院报(社科版)》2002年第1期,第54—5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