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建筑引发的历史断裂问题及研究

现代建筑引发的历史断裂问题及研究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代建筑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崇尚简洁,反对装饰,故而基于反对传统、反对历史的立场上,现代建筑认为装饰是民族素质低下的标志和罪恶。在现代建筑的大潮中,文化的连续性被割裂了,现代和传统之间有了一道深深的裂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20世纪初,现代建筑以全新的面貌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现代建筑力图以工业化、技术化的形式,打倒传统建筑的古典形式,对历史上的古典建筑法则进行全然的否定。

现代建筑引发的历史断裂问题及研究

现代建筑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崇尚简洁,反对装饰,故而基于反对传统、反对历史的立场上,现代建筑认为装饰是民族素质低下的标志和罪恶。这些言辞虽然有失偏颇,但对于摆脱传统的桎梏、争得自由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同时也为传统的建筑提供了现代化因素,给其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但与此同时,由于现代建筑为了适应现代化的工业生产,而采用了新材料和新工艺,从而使建筑像工厂中的产品那样可以到处“复制”,于是,人类文化的激情被钢筋混凝土遮蔽,建筑中本来具有的历史感和时间性逐步消失,而日趋统一化和雷同化,在现代的建筑丛林中,很少看到古典建筑那种感动人心的历史文化的分量。在现代建筑的大潮中,文化的连续性被割裂了,现代和传统之间有了一道深深的裂痕。

概略地说,从古希腊罗马直至19世纪,西方的石材结构、工匠技术、源于罗马的建筑规范和建筑理论的美学体系,构成了西方建筑的传统。从历史上看,古希腊是一个人神“同形同性”的时代,所以建筑艺术向我们展示的是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是人与神的融合,那些象征着人体美的柱式,实际上也暗喻着完美的自然力的神,它极为形象地表现出人与自然(神)走向融合的所谓“静穆的伟大”。中世纪文化对基督教的信仰统摄一切,人们怀着对上帝的虔诚和崇拜来审视周围的世界,建筑的形式也只不过是这种观念的表征。哥特式建筑艺术便是一个典型的范例,从它的外观造型设计到内部繁缛的装饰,使一切自然物质材料找到了非物质化的表现可能。建筑的语言凝固了神圣的宗教精神,精神的臆想远远地超越了物质的形式规定性。教堂内部的飞扶壁,柱子向上耸立伸展,在上方构成庞大的拱形顶,表现出一种自由地向遥远天国飞升的外貌:“方柱变成细瘦苗条,高到一眼不能看遍,眼睛就势必向上移动,左右巡视,一直等到看到两股拱相交形成微微倾斜的拱顶,才安息下来,就像心灵在虔诚的修炼中先动荡不安,然后超脱有限世界的纷纭扰攘,把自己提升到神那里,才得到安息。”从而达到人神交和的境界。而文艺复兴时期,人们认为人与自然必须在新的意识层面上重新走向和谐,只要人的平凡情感与自然和谐一致,就能创造出美的建筑形式,所以他们把探索的目光投向了古希腊、古罗马艺术,显示了回归传统的努力。

从文艺复兴开始,西方进入了长达四个多世纪的古典建筑时期。这一时期的建筑,其功能基本上是为宗教和皇室贵族服务的,故建筑的类型也相对单一,主要是教堂、宫殿、府邸和一些纪念性建筑,建筑的结构仍以石结构为主,内部空间的组合也不复杂。源于古希腊的美是和谐的理想和对形式美的追求,仍是建筑理论家们崇奉的观点,严谨的古典柱式又成为控制建筑布局和构图的基本要素,他们直接从古希腊、罗马建筑中汲取营养,重新肯定了比例、对称、均衡等形式美原则,并将之运用于建筑。阿尔伯蒂说:“我认为美就是各部分的和谐,不论是什么主题,这些部分都应该按这样的比例和关系协调起来,以致既不能再增加什么,也不能减少或改动什么,除非有意破坏它。”帕拉第奥也说:“美产生于形式,产生于整体和各个部分之间的协调,部分之间的协调,又是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协调;建筑因而像个完整的、完全的躯体,它的每一个器官都和旁的相适应,而且对于你所要求的来说,都是必需的。”由于西方传统建筑建立在美是和谐和多样统一的思想基础之上,无论其具体风格如何随着时代而变,仍始终保持着某种历史的延续性。

然而,到了19世纪,现代主义观念开始流行到建筑界,一些具有前卫意识的有识之士,在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急剧变化这一情形的感召下,开始反对传统,渴望新建筑。工业技术给西方建筑带来了全方位的根本性变革,工业化生产的发展促使建筑科学有了巨大的进步,新的建筑材料、结构技术、施工方法的出现,为建筑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建筑的功能复杂了,类型增多了,厂房、车站、商店、宾馆、银行等工业性建筑和商业性建筑应运而生,古典建筑的简单空间形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打破传统建筑的历史的延续性势在必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20世纪初,现代建筑以全新的面貌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现代建筑一问世,就以科学与理性为逻辑的起点,把自己的审美观建立在理性主义基础之上,并将工业生产体系引入现代建筑之中,提倡建筑的工业化、标准化和机械化,确立了机械美学的地位。人们对建筑的认识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形成了不同于此前任何时代的建筑观:彻底摒弃无用的装饰成分,强调功能至上、经济实用、合乎逻辑、概念清晰,追求简单、重复、明快、光亮、平直的视觉效果。这样,建筑的外观就像机器一样直接反映其功能,具有了某种工艺美的艺术特点。在这种观念支配下,功能成了建筑的主要目的,技术变成了人类的“图腾”,柯布西耶的“房屋是住人的机器”,路斯的“装饰即罪恶”,密斯的“少就是多”概括了他们对功能理性、技术至上、造型简洁、反对装饰等教条的狂热追求,标志着崇尚技术、功能主义的审美观的崛起。

现代建筑力图以工业化、技术化的形式,打倒传统建筑的古典形式,对历史上的古典建筑法则进行全然的否定。在现代建筑大师们看来,古典主义建筑所标榜的以和谐为理想的形式美的原则已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那些置建筑的功能于不顾,动辄以古典柱式、细部装饰、立面构图的设计手法,已完全割裂了建筑形式与功能、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显得既牵强附会,又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现代建筑正是要“粉碎并且批判地抛弃古典原则,抛弃诸如柱式、先入为主的设想、细部之间的固定搭配,以及各种形式和种类的陈规旧习。”因而,崇尚工业技术,强调功能至上,并以此作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注重建筑使用时的方便和效率,几乎成为现代建筑大师的共同追求。(www.xing528.com)

现代建筑以造型简朴、经济实惠的特色在满足战后西方大规模的房屋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适应了大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它所标榜的“形式服从功能”的功能主义,“少即是多”的简洁主义和构图设计上的几何原则,以功能实用替代了大众的审美情感,以设计手法的简洁替代了创作风格的丰富多样。这样,建筑就变成了方盒子式的居住机器,千篇一律而又冰冷无情,忽视了人的心理情感、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割断了人类与历史的联系,最终迷失在功能主义和技术主义的教条之中,把建筑的发展引向了割断历史传统从而使其丧失了文化意义的境地。

这种断裂了历史传统的现代建筑观,乘着全球化浪潮,以国际主义的风格形式,风靡世界。不仅在精神上改变了人们对建筑的认识与体验,而且现实地改变了西方发达国家以及追求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的城市面貌与建筑样式。置身于现代主义的城市建筑群中,人们将会丧失深厚的历史感!

中国传统建筑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虽历经多次的社会变革、朝代更替、民族融合以及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但不同时代的建筑活动,无论是在建筑的用材上,还是在建筑的结构技术上,都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有的只是建筑形式的丰富与完善。以土木和砖石为材、木梁柱框架结构、庭院式组合布局为主的建筑模式一直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方式,数千年来一脉相承,持续发展,日臻完善,独树一帜,逐步形成鲜明而稳定的高度程式化发展特征,成为世界上延续时间最漫长的建筑体系。梁思成先生曾指出:“历史上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产生了它自己的建筑,随着文化兴盛衰亡。世界上现有的文化中,除去我们的邻邦—印度的文化可算是约略同时诞生的弟兄外,中华民族的文化是最古老、最长寿的,我们的建筑同样也是最古老、最长寿的体系。在历史上,其他与中华文化约略同时,或先或后形成的文化,如埃及、巴比伦,稍后一点的古波斯、古希腊,以及更晚的古罗马,都已成为历史陈迹,而我们的中华文化则是血脉相承,蓬勃地滋长发展,四千余年,一气呵成。”这数千年的“一气呵成”,无论如何也能说明它那自律体系的稳定和顽强的生命力量。

然而,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建筑逐步打破了中国传统建筑一统天下的格局,西方风格的建筑式样也在中国本土日益增多。中国人对待西方建筑的态度由鄙夷、猎奇到接受、欣赏、推崇,在建筑审美观念上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建筑的“中和之美”“中庸之美”受到西方建筑审美趣味和形式的强烈冲击。近代社会的变化,尤其是近代工业、商业、经济的发展,中国传统建筑的木构架型制、大屋顶及合院布局型制已无法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对建筑类型的功能性、多样化和灵活性的新要求。同时,西方工业文明带来的新的建筑技术和材料以及先进的施工方法,也对中国传统建筑所依赖的天然材料和手工操作方式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中国传统建筑在设计观念、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等方面的现代转型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

从根本上讲,近代中国建筑文化的转型,本质上是被动的适应性转化而不是主动的创造性转化。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现代建筑已经成为中国建筑发展的主要选择,中国传统建筑的历史被割断了。时至今日,这一状况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改革开放后,随着外来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介入,历史主义、地域主义、文化多元主义等主张明显地影响了中国的建筑界,但由于现代主义的诸多观念更适合中国当下的高速发展,现代主义的建筑观仍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居于主导的地位。但是应该看到,历史和文化的民族性才是一个国家建筑精神的根本所在,这都要求我们以一种尊重历史的态度,重新审视那些正濒于消失的建筑历史和文化,从那些绵延已久的历史瑰宝中汲取面向未来创造的灵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