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思政资源发掘与构建: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实践

思政资源发掘与构建: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实践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8年以来,学院充分利用重要节点开展爱国、爱校、爱农教育,传承百年校训精神,发掘百年校史资源,以增强文化自信为主题,打造了一批经典公开课。学院紧扣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故事和改革开放故事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共同探索课程思政新模式。通过制度,学院落实每周一升国旗仪式,对师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传统主义教育,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增强师生的国家观念。一是充分利用办学特色开展思政课实践活动。

思政资源发掘与构建: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实践

(一)开发公开课,深化理想信念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提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百年老校,学院的前身是1904年创办的云南蚕桑学堂,“首开云南职业教育之先河”,前辈们一路开疆拓土、艰苦创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活跃在农业战线上的优秀人才,对云南职业教育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2018年以来,学院充分利用重要节点开展爱国、爱校、爱农教育,传承百年校训精神,发掘百年校史资源,以增强文化自信为主题,打造了一批经典公开课。一是开展“我和我的祖国”主题教育公开课。学院紧扣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故事和改革开放故事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共同探索课程思政新模式。二是开展“爱国主义和校史精神教育”主题教育公开课。学院以百年传承讲好农职学院故事为主线,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传承精神、凝聚力量,让爱国主义和校史精神得到有效传承,让全校师生重塑初心、勇担使命。三是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设。通过制度,学院落实每周一升国旗仪式,对师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传统主义教育,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增强师生的国家观念。

(二)深植农业特色,坚定文化自信

发掘百年校史精神,以农耕文化为载体,激发学生深耕云岭大地,学农爱农立志为农的志向。一是充分利用办学特色开展思政课实践活动。学院以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为契机,传承和传播农耕文化,师生共同参与农业生产劳动,既营造劳动光荣的氛围,又倡导重农、尊农、惜农的社会风尚,为学生深入了解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乡村振兴计划提供契机,利用真实、形象、生动的实践教学课激发学生的理想信念。二是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课程思政,提升师生的文化自信。学院充分利用重要节日和时间节点,开展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融入党史、国史、校史、理想、道德法律、农耕文化、传统文化等知识开展教育。(www.xing528.com)

(三)百年校史资源蕴藏鲜活教学案例

思政课教师组织学生通过查阅校史、走访调查、专家咨询等方式开展寻找最美农职人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在百年校史长河中曾经任教或求学的优秀农职人,用身边鲜活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是挖掘校史人物精神,如朱德、王德三等革命志士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不懈努力奋斗的一生,杨文清、米文兴等学校领导为职业教育努力奉献的一生,以此开展理想信念、革命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坚定学农爱农务农的理想信念。二是发掘学校优秀毕业生成长发展故事,如张国建、周诚等留校任教的优秀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学院的实际,充分利用学院专业优势、教师资源、实训资源练就强农兴农的过硬本领;如李朝智、何朝辉、杨凯杰等从事本专业或跨专业发展的优秀毕业生,紧紧围绕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个人能力优势等确立自己成长发展的目标,培养热爱农业、热爱农民的情感,培养创新农业的能力,去农村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干事创业,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