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方高校产教融合专业群建设的主要特点与问题研究成果

地方高校产教融合专业群建设的主要特点与问题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高校产教融合专业群建设的主要特点从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实际状况看,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具有以下特点。通过创新校企合作的机制体制来推动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创新。(二)高校产教融合专业群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已经成为学校走内涵发展道路、提高区域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

地方高校产教融合专业群建设的主要特点与问题研究成果

(一)高校产教融合专业群建设的主要特点

从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实际状况看,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具有以下特点。

1.建设动力主要来自政策层面

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是作为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任务提出的,所以依靠政府、政策力量自上而下地推动。各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动力明显具有外部力量推动的特点。这种来源于政府政策推力和明显的外部激励机制的建设动力,具有强大的推进力,建设初期会实现快速启动和迅速发展。但这种政策层面的推动与引导,有可能会出现为迎合或获得某种利益而导致的应急、应景等形式主义做法,某些群的建设仅停留于方案层面,缺乏实际运行和深层改革。

2.建设模式基本采取内生式发展

各高职院校在专业群选择上,主要以学院现有专业为基础,以已经形成的优势专业、特色专业作为核心专业或龙头专业,将现有的其他专业按照专业群建设的目标进行组合,形成学院的重点建设专业群。这种内生式建设模式有利于现有资源的整合和对已有专业办学水平及实力的提升。为促进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发展,一些省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审批、备案新增高职专业时,对符合院校专业发展方向和办学特色的群内新增专业予以鼓励,实行引导发展,对群外相关度小、专业基础差的专业实行限制发展。

3.建设路径突出产学结合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显示,各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路径大多遵循校企合作的模式,突出产学结合特点。通过创新校企合作的机制体制来推动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创新。

(二)高校产教融合专业群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已经成为学校走内涵发展道路、提高区域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行政外力的推动下,各地的专业群建设正在积极推进。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这项系统工程的建设中,由于对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不清晰,作为新生事物,专业群的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诸多问题影响着其健康发展。(www.xing528.com)

1.专业群的管理与运行存在不足

许多高职院校虽然已经把专业群建设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从机制上建立了专业群,但实际上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专业建设思路上。对专业群的组织架构、人事安排、待遇薪酬等管理与运行方面考虑欠缺。比如,没有完善相关岗位职责和管理制度,专业群负责人权力责任不明、处境尴尬,无法充分发挥专业群负责人作用。另外,如果突破资源共享、专业灵活调整等专业群建设单一目的倾向,以更开放、更宽阔的视野来看待专业群建设,则可能会出现专业跨分院、跨学科组群,甚至有的专业可能同时属于不同的专业群等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专业群内各专业之间的关系应如何处理,专业群应以什么样的组织形式来进行管理,则是高职院校专业群实践中必然面临的问题。专业群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管理形式,才能保证其持续、平稳、健康地运行和发展。可以由专业群的龙头专业主任兼任专业群负责人,专门负责专业群建设;或者专门设立专业群主任岗位,建立教学部门负责人领导下的专业群主任负责制。

2.专业群评价机制尚未建立

专业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是专业群建设的依据、计划及实施过程和成果的具体化体现,专业群建设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群评价指标体系是否科学合理。高职教育领域专业群建设的研究起步晚,如何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具有指导意义的评价指标体系,现在还没有现成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可以借鉴。实际上,很多高职院校虽然有专业群这一教学机构称号,但还是按专业在建设,专业群的评价机制没有建立起来。高职院校应当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专业群建设评价体系和标准,按一定周期进行考核,这样不仅能促进专业群建设,而且对学校整体专业建设水平有提升作用,更主要的是能带动整个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

3.专业群的专业划分合理性不够

当前,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多以专业技术基础相同或相关、具有共同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基本技术能力要求、能涵盖某一技术或服务领域的若干专业为原则组建。所以,属于同一专业群的多个专业应该具有共同的行业基础或行业背景,且有共同资源基础、技术基础。这些专业群有共同的职业基础、资源、技术和社会基础,其内部存在共同的课程基础,如存在共同的基础理论课程、共同的技术课程甚至共同的核心课程。但是,实际上很多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划分不够科学合理,很牵强地把一些不相关的专业划分到同一专业群里,或大都仍限于现有系部的内部,很少有跨系部的专业群合作,造成资源不但没有得到共享,反而限制了该专业的发展。无论从学生就业还是为企业提供服务方面看,都是有局限的。当然,专业群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其他问题,如核心专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等。如何使专业群具有经营专业的功能,如何充分发挥专业群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用,如何实现教育教学管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质性融合,这些都需要在实践中逐步摸索。

4.特色性与创新性亟待加强

宏观上看,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结合不能说不紧密,专业结构同质化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在微观层面上,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加快特色发展、突出模式创新显得尤为迫切。高职院校的发展必须追求特色化已得到共识。虽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有“整齐划一”“统一标准”之嫌,但不能否认的是,它推动了一些新的发展理念如专业群建设理念付诸实践,客观上有效地促进了高职院校的发展。

需要明确的是,专业群建设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群”应该是一个动词化的概念,强调的是专业以“群组”的方式共同发展,不能将其名词化而单纯看作是一些专业的聚合,那样就失去了进行专业群建设的真正意义,“群”的建设是一种发展模式的创新,即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训基地建设管理模式的创新、院校管理与发展模式的创新。因此,当前的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呼唤创新性的实践探索、理论的总结提升,以创新性的理论来指导实践,以实践来促进创新性理论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