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创新体系的构建及探索

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创新体系的构建及探索

时间:2023-09-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财经法规的更新以及规章制度的改进,高校各利益主体的意识观念也随之改变,从而导致财经法规的普遍特性与具体执行发生了冲突,使得高校财务管理危机更加严重。信贷优势也同样如此,因利益而产生的矛盾和压力对高校财务环境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并加剧了高校财务管理危机的严峻性,在社会信息化发展的时代下,思考和探讨高校财务管理思路和战略显得尤为重要。高校财务服务的基本内容。

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创新体系的构建及探索

近些年,我国各高校的发展方向发生了转变,从规模化发展转向了内涵式发展,国家在投入教育资金的同时还加强了监管制度,并制定了一系列财经法规和规章制度,目的是使高校发展更加规范化,解决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从而有利于高校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随着财经法规的更新以及规章制度的改进,高校各利益主体的意识观念也随之改变,从而导致财经法规的普遍特性与具体执行发生了冲突,使得高校财务管理危机更加严重。此外,教育资源作为高校发展的基本条件,一定要得到合理且充分利用,切不可过于透支和滥用,否则高校所具备的资源优势将会逐渐减弱。信贷优势也同样如此,因利益而产生的矛盾和压力对高校财务环境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并加剧了高校财务管理危机的严峻性,在社会信息化发展的时代下,思考和探讨高校财务管理思路和战略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如何开展和实施财务服务工作,以及如何提高财务服务质量,是高校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内部财务发展战略的核心思路。

1.高校财务服务的内容与特性。

(1)高校财务服务的基本内容。财务服务是指财务部门遵循国家统一的财务法规、财务制度,按照严格的财务规则,通过具体业务处理,确保各相关财务主体合法权益的实现,并提供相应的财务信息。财务服务过程是一定财务利益主体意图的执行过程,依赖相应的财务组织机构和内设的岗位及职责,在岗位职责履行中实现财务利益主体的利益获得和利益保护。

高校财务服务指高校财务部门基于单位发展计划和经济状况,根据财务管理要求,对预算内、外资金的筹措、计划、组织、使用、监督和调节,通过收、支会计核算以增收节支,为学校各部门开展业务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加强财务预算管理,促进高校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顺利开展。

(2)高校财务服务的主要特性。

第一,财务服务对象的复杂性。财务服务对象指的是参与财务活动的主体。对外,指政府社会个体以及其他组织机构等,这些主体是高校资金的投资者。高校财务通过对资金的科学管理及合理使用,既促进了高校各方面的发展,如丰富了教学条件、提升了教学水平等,又完成和实现了投资者所期望的任务及目标,从而将财务服务的功能充分发挥了出来。对内,指对高校各部门工作人员和师生员工。高校财务管理部门通过提供资金预算、资金管理、专业咨询、资金分配和财务信息等方面的服务,有助于高校领导快速做出合理精准的财务决策,保证师生教学科研活动顺利展开。

第二,财务服务质量的时效性。财务部门的基本业务分为业务咨询、业务办理和业务报销等常规服务,这些常规性的财务服务具有显著的临时性和反复性特征。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基本上每天都要接待前来办理财务业务的师生员工和外来公司人员。对于相同的财务问题,财务工作人员可能要为不同的服务对象进行反复解答,或者是同一个服务对象会多次向服务主体提出相同问题,这两种情况都需要财务工作人员反复解释答复。虽然这种服务时效性效果非常明显,但也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淡化。

第三,财务服务内容的多元化。财务部门实际上是高校发展的保障部门。高校资金所涉及的利益主体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每个利益主体对财务的需求各不相同,财务服务内容也越来越多样化。早期的财务服务功能是记账、算账和报账,然而,随着社会信息化发展,高校发展也趋于信息化,以至于高校对财务部门的要求逐渐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才能满足高校发展需求。现如今,各高校的战略发展和管理决策主要取决于财务部门所提供的信息,包括资金信息和债务信息,通过财务数据制定教育事业的发展决策。高校各专业学院和其他二级单位主要需求的财务服务是有关财务报销、资金预算以及对外协作等方面的咨询和指导,而作为教职工,他们更多需要的是工资、奖金、津贴以及各种福利的发放服务,对于学生来说,学费缴纳、助学贷款和贫困资助等方面是他们重点关注的服务。

第四,财务服务手段的依赖性。财务工作是一项充满技术挑战且要求高专业性的服务活动。财务服务质量除了与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业务素质和情绪状态相关之外,还与服务所依托的手段是否先进有关。在早期高校财务活动中,工作人员都是通过手工记账与核算的方式来完成教职工工资发放和学生收费等任务;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广泛应用,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也逐渐提升,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变得更加高效、快捷和方便。高校应用信息技术构建财务信息数据库,通过校园网络平台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建立联系,开展一系列财务收支活动,这都能够提高财务服务效率和质量。现阶段,各高校将财务管理结构和网络信息平台充分进行结合,构建完整的财务管理信息服务体系和决策支持体系,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例如,网上预约报账、无等候报账和无现金支付等,但需要注意的是,服务手段的更新和优化是工作人员呈现高质量服务的前提条件。

第五,财务服务质量的差异性。财务服务质量与相关工作人员的态度、能力和情绪等因素密切相关,对于相同的财务工作,每个工作人员所体现出的服务质量各不相同。在高校财务服务过程中,由于各财务工作人员的道德水平、工作效率以及业务素质有所差异,因此,他们为师生员工提供的服务质量也会体现出明显不同。此外,服务对象对财务工作人员所提供业务指导的接受程度、认可程度和满意程度等也是影响服务质量的差异所在。

第六,财务服务的规范性与原则性。财务部门是为资金所涉及的利益主体服务的,国家针对财务服务制定了相关的财经法规和规章制度,这对财务服务过程起到了规范的作用。财务服务所依托的环境要与高校、社会发展环境相适应、相融合,也就是说,财务服务要满足高校教育的发展需求,还要符合国家制定的相关规定,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开展与实施财务服务工作。若财务服务环境发展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则财务管理部门要将财经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宣传以及执行贯穿于整个财务活动之中,不仅要加强服务主体的服务规范意识,而且要增强服务客体的财务规范意识,从而保障财务服务工作正常运行。

2.提升高校财务服务的意义。

(1)重新定位高校财务职能。高校财务具有财务服务和财务监督两大职能。财务部门是财经法规贯彻和实施的主体,其对经费的预算分配和使用必须严格按照有关程序进行,对不符合规范的则要坚决予以禁止。从宏观的角度上看,财务的核心在于监督,但是从微观的角度上看,财务主要体现在财务服务上,财务服务的保障职能更多的在财务部门的其他方面有所体现。对于高校而言,财务监督职能的提升与延伸集中体现在财务服务方面,其财务管理的基本目标是高效。

目前,高校财务工作呈多元化发展,很多高校将财务的服务作用放在首位,引入国内外倡导的“服务质量至上”观念,牢固树立服务宗旨,特别是在近些年高校面临种种经济活动中的财务关系的背景下,这就要求财务服务的职能必须明确,财务部门和工作人员要积极主动地探索财务作用的发展之路,思考财务工作应如何发挥服务职能、发挥到何种程度,从而促进财务更好地发挥出财务管理、决策和咨询等其他方面的作用。

(2)强化财务人员职业服务意识。在日常工作和管理中,财务人员通常仅从岗位职责的要求出发开展财务工作,但更应当从职业道德的约束出发注意自身的工作态度,无论是因为职责的要求还是人情的因素,都必须做到态度端正、服务周到。这样做当然是对的,但是这种意识还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没有深入,比较被动,还没能够认识到财务这个职业对从业人员服务意识的高要求。因此,要推进财务工作的开展,首要任务就是强化财务人员的服务意识,促使财务人员对所有办理业务的人员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做到耐心、细致、清晰、全面地提供咨询服务。此外,通过强化意识,财务人员可以发现自身工作和师生需求之间的差距,从而更加努力地进行业务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提高整个财务团队的业务水平与综合素质。

(3)财务制度的标准。财务的制度性要求较高,一切事务都必须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财务制度具有系统、全面、深入的特点,它不仅严格约束着财务工作,而且对一切经济活动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只有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财务制度才可能有所调整。因此,财务制度的实施和改变需要利益主体主动适应制度的刚性要求,人们需要一定的过渡期来逐渐认识、了解、接受和认可这种制度的到来将会触及他们利益的现实。

高校经费结构呈多元化特征,因此就形成了对财务需求不尽相同的各种利益主体,但是这些需求都会受到财务制度的制约。高校财务一方面是执行财经政策的主体;另一方面又是宣传和解读财经政策的主体,财务可以通过财务服务来缓和落实财经政策过程中出现的制度性矛盾,加强沟通,缓解压力,从而在贯彻制度和规范行为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管理质量,保障学校师资稳定和教学科研水平的持续增长。

(4)增进财务服务沟通。财务工作要加强与服务对象之间的交流,使服务对象认识到财务服务是从规范与科学的角度出发,切实为他们考虑经费的使用问题,能够帮助他们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更加有效益地使用经费。

要做好财务工作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财务部门要主动进行服务,积极宣讲各类财经政策,并真正落实到单位、学院和师生个人,使他们充分意识到与财经相关的各类政策、规章制度都是由国家制定的,是必须要遵守的,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由此来树立师生的财经纪律意识。其次,要提高各单位及师生对财务部门的正确认识。财务部门不是政策的主宰者,财务部门的职责是执行财经政策,使经费的使用更加规范,这些认识能够大大缓解财务部门的工作压力,减少与其他部门的矛盾冲突,提升财务部门的被信任度,从而建立和谐的财务关系。

(5)降低财务风险。目前,高校的财务环境呈现多元化利益交织的现状,情况比较复杂,以至于财务部门所要应对的风险不断加大。财务风险包括资金效益风险和利益风险。举例来说,如果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不够,就会存在政策的执行和监管方面出现偏差的风险,还有可能出现与其他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利益纠纷和诉讼等风险。因此,财务服务要贯穿于各项经济活动中,努力做好财务风险的协调,坚持以服务为先导,通过财务服务降低财务管理风险,改善理财环境,协调各级利益关系,从而保证财务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

3.高校提升财务服务的策略。

(1)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

第一,统一思想认识,树立服务意识。财务工作要以服务为先导,其目的在于更好地发挥出财务职能中的决策、咨询等作用,引导和规范教育经费严格按照财经纪律和规定进行使用,从而发挥出资金的最大效用。提倡财务服务,也是对财务部门及财务人员工作的重要考验,从主管到普通人员,所有人都要积极面对财务工作中的一切矛盾与问题,要勇于承担责任,敢于直面问题,大胆尝试创新和改革。

财务服务是对外的服务工作,每一位财务人员都应该在服务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和饱满的工作状态。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要在思想上统一认识,明确财务服务推行的环境和目标,并且从内心里接受和认可这种理念,树立牢固的服务意识,积极应对所遇到的各种利益冲突,从而一步步实现财务服务优质、高效、满意的最终目标。

第二,加强文化宣传,营造良好氛围。财务服务文化是财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财务文化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因此,可以说财务服务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建设具有依赖性,只有通过校园文化的传播,财务服务才能够更加贴近师生,与师生日常财务活动建立起联系。财务服务文化不仅能够普及国家和学校的财务制度与财务知识,也会与校园文化结合,将与财务相关的廉政文化、自我利益维护和正确行使财务权利等内容进行广泛宣传,在营造良好校园氛围的同时达到财务服务的宣传效果。(www.xing528.com)

第三,优化办公功能,提供优越环境。财务办公环境直接影响着财务服务的质量和财务部门的形象,而硬件设施的配备和环境的整体布置决定着环境优劣。在工作中,财务人员的工作情绪与热情,以及高校师生对财务部门的需求,是以优越的办公条件为保障的。如果办公大厅十分明亮宽敞,那么会使人感到心情舒适;完整的财务流程张贴在醒目的位置,使服务对象能够一目了然;查询设备与打印机等的配备,可以大大节约等待时间;此外,网上预约、咨询服务台的设置、短信通知平台和大厅无线网络等措施,都能够体现出财务服务质量的重要性。营造舒适、快捷、便利的环境,可以进一步反映出财务服务的人文关怀,有助于提高高校师生对财务服务质量的满意度。

(2)构建全方位的财务服务框架

第一,完善财经制度建设,明确经济责任。做好财务服务工作的前提是要有开展财务服务的依据,在财务规章制度的约束下实施财务行为。依据完善的财经制度,才能有效推进财务服务,明确经济责任,依法治校,按财务规则办事,不偏不倚,公平公正,才拥有真正的财务自信。

第二,加大财经政策宣传,减少信息不对称。财经政策宣传是提高财务政策透明和财务政策执行力的必然途径。高校财务环境越复杂,财经政策出台和宣传就越频繁。宣传财经制度,一方面要真正使财经制度的主要内容和明文规定被各财务利益相关者知悉,使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了解制度文件的基本精神;另一方面,政策宣传要使各财务利益相关者正确理解财经制度要点,并按规定开展财务活动。因此,在财务服务过程中,重视和加强财经政策的解读、宣传,能够为财务服务工作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把财务矛盾化解在前期财经政策宣传阶段,避免因制度理解与执行偏差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损失。

宣传财经政策,可以通过财务网页,设置制度、流程、政策法规及其他栏目,集中宣传,集中答问,透明公开,减少信息不对称,普及财务知识。同时,财务部门服务大厅中,制度、流程、重要财务信息上墙,为师生、员工主动学习财经政策提供最大方便。组织召开财务专题培训会,不定期或定期召开全校各单位分管财务负责人及财务经办人财务专题培训会议,集中学习和交流国家和学校的最新财务制度。

第三,优化财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财务流程能够充分反映出财务水平,财务流程的全面、简单、清晰与高效说明了财务服务具有较高水平。清晰简单的办事流程能够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在财务工作中,规定比较多,但是相对应的说明指南却不够一致,这会为高校师生员工在判断手续是否齐全、签字审批是否完备方面制造一定的障碍。因此,财务流程重在“一事一议”,简单清晰、快速有效,在解决问题方面要具有针对性。只有这样,财务部门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赢得广大师生和员工们的认可。

第四,搭建咨询平台,突出服务效果。财务咨询能够表明高校师生参与财务工作的频率,体现出师生对学校财务工作的关注度,以及对财务工作的了解渠道与程度深浅。目前,财务部门在咨询方面面临一定的问题,由于参与咨询的工作人员较多,回复口径不统一,由此造成了同一问题不同处理办法的情况,甚至会引起财务关系问题。因此,财务部门应当设置专门的咨询平台,包括当面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形式,由专人负责解答问题。通过财务咨询,除了为服务对象答疑解惑外,财务人员也可以广泛征求意见,集中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工作效率。同时,还能够促使财务人员不断学习新的财务知识,帮助其更加深入地了解财务工作的意义,全面提升个人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财务咨询工作可以采取轮岗制,使财务部门所有业务人员都能够参与其中,从整体上提升全部门的业务素质。

第五,构建信息化平台,推进信息公开。财务信息化平台在对外宣传、指导业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加强财务部门和其他各部门财务沟通的重要手段。财务信息化包括信息公开平台、查询平台和反馈平台三个主体。

信息公开平台是财务部门通过网络发布财务制度、财务信息和服务指南的主要平台,例如财务报销表格、财务报销流程和办法等,通过这一平台可以方便利益相关者准确、及时地获取重要财务信息,以便进行投资规划。

信息查询平台能够通过网络为财务经办人、负责人、经费负责人、单位及师生员工个体等提供经费查询服务,通过这一平台,相关人员可以进行公积金、工资、个税等的查询工作,获取需要的财务信息。

信息反馈平台的主要功能有两项,一是使得对财务信息存在疑问,或者对财务工作存在意见的服务对象,都可以通过此平台进行反馈;二是各二级单位可以通过平台及时上报主要职能部门的事业发展状况,涵盖教育事业发展、学校财力、银行资金结构等方面,包括但不限于专项经费建设和学院学生的相关财务信息等,有助于满足相关利益者对信息的使用需求。

第六,实施财务联络员与财务秘书制度,加强一二级财务间政策宣传和业务指导。拓展财务职能,财务工作延伸到各单位、各学院开展财务联络员活动,建立财务负责人、科长、财务一般岗位人员三级分层联络制度,财务部门人员与各单位财务负责人、财务经办人及他们的教职员工和学生主动联络,走进学院,走进部门,贴近专家,分类宣传,专人解释,增进了解。同时,实行财务秘书制度(财务干事),进一步明确各单位和学院财务经办人的岗位职责,加强对财务秘书的业务培训,明确他们对所在单位经费报销业务的初审责任,帮助教职工把握财经政策,使相关政策规章深入人心,减少财经政策执行矛盾。

财务联络员与财务秘书是加强一二级财务联动工作机制的核心内容,能够使财务部门全面贯彻各级经济责任制,实行“点对点”专人对口联系,有计划、分期分批地走进学院,结对共建,互通、互联、互动、互助,实现财务部门与全校各单位、广大师生之间的“无缝对接”。实施财务联络员与财务秘书制度,做好财务服务日常联络表,完善财务服务工作记录,有助于监督财务联络员和财务秘书加强财务业务学习,提高他们的组织纪律性和廉政风险管理识别水平,丰富财务人员绩效考评机制,更好地将财务人员业务考核与服务考核相结合,有效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工作热情。

(3)建立财务服务评价指标体系。财务工作具有综合性特点,其服务质量需要通过综合评价因素进行评定。由于这一特殊性,在对财务服务质量进行考评时,应注意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财务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三个一级指标:财务服务综合指标、财务服务信息质量指标和财务服务规范质量指标。

第一,财务服务综合指标。财务服务综合指标指的是通过对宏观层面的描述来评价服务质量,其中主要包括财务管理和监督体制、机构设置与人员分工、内控制度完善、财务流程清晰、财务信息公开和财务文化等内容。

第二,财务服务信息质量指标。财务服务信息质量指标指的是通过财务服务、指导,在学校经费管理、分配和使用以及财务风险方面直接体现出的管理效果。

第三,财务服务规范质量指标。财务服务规范质量指标指的是财务服务在规范财务活动方面所体现的服务效果,比如筹资、投资、收入、支出、负债等的管理方面,通过财务服务的延伸职能达到对学校财务活动进行规范的效果。

同时,财务服务评价也需要得到各利益主体的认可。可以采用实体或网络问卷的形式,对财务服务质量进行意见调查,收集各利益主体对财务服务的评价及意见,经过分析整理,得出较为客观的数据。

另外,要对各指标体系进行综合并进模型构建。财务服务评价定量模型在改进和优化后,可用于高校财务服务评价工作,这一模型将有利于财务主管部门以实证为依据,对影响财务服务质量的不利因素进行及时整改,从而全面提升财务服务水平。

【注释】

[1]张康之:“行政道德的制度保障”,载《浙江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2]张康之:“限制政府规模的理念”,载《人文杂志》2001年第3期。

[3]张康之:“限制政府规模的理念”,载《人文杂志》2001年第3期。

[4]杨海燕:“中小学校长资格制度的中外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3期。

[5]本节图片均引自王晓明:“数字校园视角下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研究”,载《山西青年》2019年第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