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计划经济时期对外贸理论探索的重要成果

计划经济时期对外贸理论探索的重要成果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成立前所讲授的西方国际贸易理论,需要转向符合马克思主义和计划经济体制的贸易理论。由于受到苏联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我国许多学者倾向认为,对外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产物,具有对发展中国家剥削和压迫的性质。[24]为了探索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计划经济时期的对外贸易实践,学校教师于1958年开始编写《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国际贸易》,于1959年以北京对外贸易学院的名义出版。

计划经济时期对外贸理论探索的重要成果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国际贸易理论面临转型。新中国成立前所讲授的西方国际贸易理论,需要转向符合马克思主义和计划经济体制的贸易理论。由于受到苏联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我国许多学者倾向认为,对外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产物,具有对发展中国家剥削和压迫的性质。由于资本主义国家频繁爆发经济危机,要使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免受经济周期的冲击,就必须将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降低到最低限度。这些观点与现实中政府的思路并不完全吻合。国家工业化建设需要以技术、先进设备和重要物资的进口作为保证,在非常情况下,进口用于消费的粮食也是必要的。当时,我国政府对于国际贸易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出口的目的是为了进口,进口是为了保障独立自主、不受国外控制的经济体系。[23]实际上,这一指导思想同约翰·穆勒的贸易的直接利益在于进口的观点和亚当·斯密利用国际贸易调节余缺的观点更接近。[24]

为了探索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计划经济时期的对外贸易实践,学校教师于1958年开始编写《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国际贸易》,于1959年以北京对外贸易学院的名义出版。[25]该书收录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中关于国际贸易的论述,虽然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贸易理论体系,但是,应该说它是改革开放前对我国的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和实践影响最大的成果。[26]

当时的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核心是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二是如何决定国际商品的交换比率,即国际分工和国际价值论两个问题。关于国际分工,苏联学者根据马恩原著,提出两个基本命题,即“对外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和结果”和“产业革命建立了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的国际分工体系”。[27]关于国际交换比率则立足于劳动价值,围绕价值规律国际市场上的表现来讨论价格的决定问题。[28]以上两个问题与古典经济学中的比较优势和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形成对照,也与新古典的以“提供曲线”为基础的需求理论框架和放弃劳动价值的供给理论体系不同。

总体上,从1949年到改革开放前,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约翰·穆勒、李斯特的理论是学生们熟悉的内容,[29]而对后李嘉图的新古典贸易理论则涉及较少或者被视为“禁区”。对于古典理论特别重视的原因之一,是这些理论均没有完全偏离劳动价值论,而后李嘉图贸易理论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完善需求分析框架,并在供给分析方面不再以劳动价值论作为基础。第二个原因是当时的一些教师在国外学习的是古典理论或新中国成立前讲授过古典理论,因而比较熟悉这些理论的内容。

国内对于亚当·斯密关于国际贸易方面的论述接受程度较高,这主要与亚当·斯密关于国际贸易利益的观点有关。亚当·斯密(1776)认为,国际贸易可以带来两个方面的好处,即贸易可以消化国内过剩的产品和推动国际分工。斯密的理论回答了计划经济下我们该出口什么和进口什么的问题,即出口国内生产过剩的产品,进口国家计划存在供给缺口的产品。这一点,国内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均是可以接受的。例如,外贸部部长叶季壮在1956年党的八大汇报工作时,就谈到我国如何利用对外贸易调剂余缺平衡国民经济的问题。[30]对于斯密关于国际分工的论述,国内学者则持否定态度,认为发展中国家参加国际分工是被迫的和受剥削的,国际分工会加大城乡之间的差距,也会使国民经济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

实际上,亚当·斯密关于对外贸易调剂余缺的观点是建立在绝对优势基础之上的过时理论,斯密以后的学者(包括李嘉图)一般认为,国际贸易的作用不在于利用被闲置的资源和产品,而在于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然而,斯密的观点正好与我国通过出口创汇,建立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的目标相吻合,因而受到青睐。(www.xing528.com)

改革开放前,我国学者对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持全盘否定态度,原因是:

(1)认为该理论服务于制造业先进国家尤其是英国的利益,其目的是使发展中国家成为发达国家农产品和廉价原料的供应地,而我国的目标是通过进口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31]因而该理论不具有应用价值;(2)改革开放前,我国所显现的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农产品和原材料方面,坚持比较优势将不利于我国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32](3)比较优势理论否定劳动价值论在国际市场的作用;(4)在没有市场机制的条件下,比较优势是无法准确判定的。

李斯特理论的存在,实际上减轻了全盘否定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压力,他被视为19世纪前半期各国进步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李斯特认为,由于战争、国家政策的变化及经济危机,国际合作是一个不现实的目标,这一点十分符合近代我国所遭遇的现实情况。其次,李斯特认为,发展中国家要获得长期的贸易利益,必须在产业发展初期实行保护措施,如果一国只是用农产品交换发达国家的工业制成品,这就如同一个人只用一只胳膊一样。从本质上讲,李斯特所倡导的是一种进口替代的发展道路。

1973年,北京对外贸易学院复校之后,国际贸易专业没有恢复招生,主要为其他语言专业提供课程和从事学术研究。1975年,在国际贸易系主任孙玉琮教授的支持下,经叶彩文(时任国际贸易系副主任)、王林生、冯大同、黎孝先四位教授倡议,北京对外贸易学院于1975年创办内部刊物《国际贸易问题》,由王林生教授担任第一任主编。该刊物是为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问题的探讨与交流提供园地。1980年,该刊物被批准为正式刊物。[33]

同西方的对峙,与苏联的决裂,加上理论上否定国际分工的积极作用和比较优势是贸易利益的基础,种种因素使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成为世界上最封闭的大中型经济体,人民生活受到商品短缺的极大困扰。20世纪60至70年代,就在我国理论界拒绝国际分工的时候,亚洲有些国家和地区通过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经济获得高速增长,与我国经济相对停滞的局面形成鲜明对照。这一时期,开放是我国富强之路这一理念在我国国际贸易教育界还处在萌芽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