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课程思政协同机制的概念及研究路径

高校课程思政协同机制的概念及研究路径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课程思政育人协同机制的提出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体现了国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高度重视。

高校课程思政协同机制的概念及研究路径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世界正在发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史无前例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到来,全球化、智能化日新月异,世界科技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格局正在发生剧烈震动和变化——人类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所以,这也对高校育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采取更全面、更深入、更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可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先进的教学思想亟需大量的实践;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仍面临着许多问题。

(一)课程思政育人协同机制的提出

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体现了国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高度重视。201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与教育部联合颁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规划。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改进。

2015年,各地方宣传部、教育部门联合行动,致力于打造马克思主义学院模范单位。在工作中,选拔思政教育开展的优秀单位,以点带面鼓舞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蓬勃有力发展,布局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和初步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在育人环节的协同力量。

2016年11月开始,一些高校课程思政浪潮经媒体报道,影响力逐步增大,《新华每日电讯》《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及中央电视台等主要媒体都报道了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现状及成果,其中一所高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分别在15所高校共开设60门左右特色课程,将思政教育元素引入专业课程,从而正式提出课程思政。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铸魂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党和国家始终把思想政治理论放在学生教育的首要位置。

(二)高校课程思政育人协同机制的内涵与特征

课程思政是近几年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背景下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探索的一种新形式。

1.课程思政育人协同机制的内涵

所谓课程思政,简而言之,就是高校的所有课程都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也就是说,课程思政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学生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适时利用课程优势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将专业知识的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发挥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和优势。课程思政在专业课和通识课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借助专业课和通识课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实践活动。在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各方面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将专业课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挖掘出来,在进行专业课显性教育的同时促进显性的专业教育和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和育人的主体实现一体化,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由“专人”向“人人”转化,破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孤军奋战的困境。课程思政的出现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要求下产生的新理念,作为一种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是高校教育理念变革的需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

2.课程思政育人协同机制的特征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下,我们要防止一种错误倾向,即将专业课程当作思政课程来理解。因此,在推进课程思政的实践中,必须把握好课程思政的特征。课程思政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www.xing528.com)

(1)渗透性。思想政治教育承载着立德树人的艰巨任务,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具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因此,必须加强各学科的协同与合作,不失时机地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开展与专业教学内容相关联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专业知识。在高校的各类专业课程中,蕴含着大量的、丰富的、精彩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比如,自然科学中科学原理、科学发现的讲授,必然涉及科学精神、探索精神、献身精神等,不少自然科学的理论同样适用于人文社会学科以及人类的处世原则,等等,这些渗透在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就是开展课程思政的丰富资源,它们深度地融于各学科的专业知识之中,在专业课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挖掘专业知识背后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接受洗礼,从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课程思政不是强制性的理论灌输,而是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其他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传递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就此看来,课程思政本质上是对一种理念与价值的培育与输送,具有一定的渗透性。“思想政治工作要与高校的教育目标、育人目标结合起来,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渗透性。”课程思政的渗透性,就是要围绕教育目标,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之中。

(2)综合性。对于当前的课程思政而言,专业课的教学中既注重知识教学也注重价值引领,不是一味地为了思想政治教育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果是这样,那这样的专业课也就失去了其价值和魅力,反而成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附属品,同样地,思政课程的主导地位也将受到撼动。课程思政通过专业课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是以专业知识作为基础的,同时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让专业课上出人文味道,这是从内容的综合性而言的。此外,从教育方式的综合性而言,在进行课程思政的时候,不仅仅是通过课堂这一种途径,还包括课外的一些专业课社会实践活动。

(3)辅助性。首先传统的思政教学内容刻板,形式陈旧,不具吸引力;其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只看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德育作用,忽略了专业课程背后蕴藏的宝贵的思政资源;同时,加上学生普遍认为思政课无用,最后在这样的情况下任课老师各自为政、学生自行其是,这既花费了时间,又没有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课程思政是在专业课或者通识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个实践过程中,课程思政对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了重要的辅助作用,对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渠道的拓展、内容的丰富、形式的创新,可以说既能破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尴尬境地,又能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思政相对于传统的思政课程而言,两者相辅相成,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到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相结合,弥补传统理论灌输所带来的不足,可以说,课程思政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是一种良好的辅助手段。

(三)育人协同机制的相关概念

“协同”意为齐心协力、相互配合;“协同育人”要求从人员与环境两个维度进行“协同”。育人是每一个高校的基本任务。二者相结合是指充分调动学校各部门、各系统资源,致力于高效、全面地培养高素质人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在“协同育人”的基础上加以延伸,各育人单位首先明确自己育人职责,且重点突出自身育人的优越性,与其他单位的优越性相配合,形成严谨、规范、全面的育人网络,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这种理论的提出标志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和方向。首先,各育人单位要摒弃原有单打独斗的局面,化零为整,扬长避短,在实践中建立适合本校特点的育人体系,以点带面,全面发展。所以,高校协同育人体系的建立,需站在宏观角度把控全局,将各个单一育人单位相互串联,形成育人合力。其次,要着力于把各育人单位紧密连接,完美配合,在协同奋进过程中找到新的创新点。最后,要坚决尊重各校客观实际,明确各单位个体特点,在各系统协同运作中保持动态平衡,在不同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方法以发挥各个单位的育人功能,实现育人单位之间的和谐共存。

1.人员维度

人员维度的协同:全员育人。教师之所以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是因为教师通过教育使得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和进步。所以,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输,更是思维方式、生命意义、思想品行的传递,也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加工和创新。大学生的德育不仅局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更贯穿于大学生活始终,这要求全体教职工都承担起育人的使命和责任,在大学生生活的各个环节都扮演好良师益友的角色。从总体上来看,全员不仅包括高校教师团队,还包括社会、家庭成员和学生群体本身。高校乃至社会的育人目标不应仅对学生发展的某一个阶段负责,还要助其实现人生价值,这需要高校充分整合育人资源,发掘生活中可能存在的育人素材,敢于在育人过程中思考并创新的方法,将全员育人始终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在这个过程中,需注重教师团队的师德培养,引导教师将育人和工匠精神相结合,激发教师的使命感,不但重科研,而且重育人。在育人实践中,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导作用,将学生的德育始终放到学校培养目标的首位。除此之外,学生除了本科目教师,在生活中不可避免接触到后勤保障人员、高校行政教师以及各二级学院辅导员,所以应确立高校全体职工的育人使命,各司其职,用积极工作的行为、和蔼可亲的态度、爱国爱校的情怀耳濡目染影响学生,从而真正做到“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

2.环境维度

环境维度的协同:营造“大思政”环境。“大思政”教育观作为高等教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宏观上改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存在形式,从而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起到创新的作用。首先,它具有参与人员广泛的特点。在“大思政”教育观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本职,还是非思政课教师、机关人员、辅导员的工作。把学生的德育工作思路从教育转化为引导,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和高校教职员工的良性互动,以在校职工为主要成员建构完善的“大思政”育人体系。其次,将思政教育贯穿于学生校园生活始终,致力于打造精品课堂,围绕学生精神所需对其进行思政教育。在生活中注重挖掘和宣扬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稳步推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后,“大思政”教育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其要求学校在教育的各个环节结合时事,把握时代发展所需,有的放矢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中国高校的目标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培养人才,“大思政”教育观是培养优质人才的有效方法,也是高校从传统思政教学走向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必由之路。所以,为了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要求高校做到“以生为本”“以师为本”,了解学生的需求、把握教师团队的信仰,确保二者的同向性,并将其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将所学入耳入脑,用辩证思维看待问题,将所学运用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来。

(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联系与区别

思政课程是指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其重点是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课程思政则是在专业知识有效传授的基础上,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隐性元素融入课程。课程思政并不是要求高校改变所设的专业课性质,也不是要求高校把所有专业课上成思政课,而是为了使专业课中的思政资源作用发挥出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衔接,课程思政载于知识之车,寓于道德之所。课堂教学是教师育人的重要过程,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学校最具效能的实现形式;育人的基本实现形式是知识的传授与价值的引领,课程思政是处理好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一把钥匙,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融合,能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程思政并非指某一课程,更准确地来讲是在原有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下的创新,目的在于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尽量广泛地蔓延到各个学科。不同学科都蕴含着可挖掘的思想政治元素,将其挖掘出来并与所在学科有机结合是课程思政开展的关键之匙,从而实现“润物细无声”的隐性教育。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结合这一目标,要求教育工作者从根本上将育人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而不是仅仅完成既定教学任务,教书更要育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仅靠思政老师的力量是有限的,要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才会起到专业知识学习与德育培养相得益彰的效果,从而实现“大思政”的教育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