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浙大新闻教育60周年纪念文集:大学生的无畏成果

浙大新闻教育60周年纪念文集:大学生的无畏成果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无论如何,我们赶鸭子上架,乖乖地去排练了。30年前是流行着大合唱、集体舞的时代,如此大胆地穿着紧身衣,跳着现代舞,还配了英文歌,绝对是一种前卫的校园艺术!如果说上大学之前,我是叛逆,那么上大学之后,我则变得无畏。因为母校新闻系的老师们,你们无比的包容,滋养了我们的青葱岁月;你们无比的欣赏,激越了我们的年轻心灵;你们无比的关爱,给予了我们人生路上永远无畏的前行力量!

浙大新闻教育60周年纪念文集:大学生的无畏成果

方育敏

当我飞驰在迈阿密1号公路上,收音机里突然传来一首老歌:“I am sailing,I am sailing,home again,cross the sea……”,一瞬间恍惚,30年时光倒回到了眼前。

这是我们杭州大学新闻系独立建系后,我第一次参加全校文艺汇演时,编排的舞蹈节目所用的主题曲《Sailing》。

当年新闻系1986级特别帅的两位师兄(程为民、潘向光)和特别美的两位师姐(陈从容、檀梅),不知怎么就挑中了我们4个刚刚进校的1988级新生,去参加学校的文艺汇演。除了副班长徐耀确实有舞蹈功底、人又漂亮之外,另外三名入选的理由应该是孙班长是唯一的男生,可能因为他的班长名份;女生小白,可能因为她是全班个子最小的女生,能够被班长托举起来;而我,可能恰巧因为跟徐副班长身高一样。

无论如何,我们赶鸭子上架,乖乖地去排练了。虽然在排练中屡次因为班长没能成功举起小白而笑场也因为自己零基础,跳跃腾空常常不到位而沮丧,还因为在练习中跪肿了膝盖而痛苦,但我们是认真的。

断断续续排练了一两个月,终于到了登台的那一刻。我们摆好造型,大幕徐徐拉起,大约停顿了几秒钟,突然台下传来雷鸣般的掌声和尖叫声。30年前是流行着大合唱、集体舞的时代,如此大胆地穿着紧身衣,跳着现代舞,还配了英文歌(陈从容师姐现场在幕后献唱),绝对是一种前卫的校园艺术

大学4年,我们总共参加了三次全校文艺汇演。入学第二年,我们劲歌劲舞演绎的张国荣的粤语歌《无心睡眠》以及入学第三年排演的话剧《等待戈多》,都堪称当年的颠覆之作。恐怕也只有新闻系的老师们能够包容我们的大胆与创新。

脱胎于杭州大学中文系的新闻系和今天的新闻学院,曾经拥有一代词宗夏承焘敦煌学权威姜亮夫、古汉语专家任铭善、明清小说专家胡士莹、先秦文学专家王驾吾、北方“左联”负责人孙席珍六大名宿,如今也更培养了著名的戴望舒、施蛰存、朱生豪等诸多名家。这些人都让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

而处于中文系和新闻系分离阶段的学子,依然能够深深感受到那深厚的人文底蕴。因为系里老师多来自中文系,因而也都带着那份独有的儒雅气质。借用林语堂先生的话,就是有着苏轼的勇气、李白的豪气、陶渊明的自然本真。(www.xing528.com)

无论我们犯了多大的错,闯了多大的祸,干出了多么出格的事,我们的系领导总是淡淡的。他们的第一反应是,我们有没有吃亏,有没有受伤,然后他们会默默地善后,还我们一个无忧。

我们的老师虽然普通话都不怎么标准,但并不影响他们谈古论今,评点时事。他们的那份豪迈和率直,构筑了我们灵魂深处的无畏和本真。

我们的班主任,虽然常常假装很严肃地教育我们,有时候还像模像样地批评我们,但又总是在上课时讲着讲着把自己感动哭了,在课后跟我们一起高唱崔健的摇滚,唱着唱着眼圈又红了。

我从来不是一个安分的人。如果说上大学之前,我是叛逆,那么上大学之后,我则变得无畏。因为母校新闻系的老师们,你们无比的包容,滋养了我们的青葱岁月;你们无比的欣赏,激越了我们的年轻心灵;你们无比的关爱,给予了我们人生路上永远无畏的前行力量!

有一年记者节,看到澎湃新闻上的一段文字:“那些白衣飘飘的年代,那些仗剑独行、倚马可待的往事,已经是显得愈不真实的怀想……当一切定义都早已被定义,一切骄傲正日益遭到蚕食,记者节最大的意义,仍在于向我们指出可以致敬的方向,可以溯及追远的情怀与道统。”

人生之路变幻莫测,我们中的许多人依然坚守在新闻岗位上,也有不少人转行到了其他行业,每个人都实现自我理想的皈依。然而,曾就学于新闻系,曾当过记者,始终是我人生最为丰富的经历。因为,没有哪个地方、没有另外的导师、没有哪的同窗,能够再给我如此强烈的精神感召和无惧无畏的力量源泉。

方育敏,杭州大学新闻系1988级本科生,曾任《浙江日报》记者,现自主创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