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近代大学职能: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的共生

中国近代大学职能: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的共生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近代大学教师在这一时期学术研究工作的重要的特点是,密切地联系了当时社会实际的需要,并且兼顾了学校的教学活动。在社会服务职能的带动下,他们形成了把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结合起来的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中国近代大学教师形成了把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结合的能力,是社会服务职能对学术研究能力直接影响的结果,也反映出他们在教育能力上的进一步延展。

中国近代大学职能: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的共生

中国近代大学教师在这一时期学术研究工作的重要的特点是,密切地联系了当时社会实际的需要,并且兼顾了学校的教学活动。在社会服务职能的带动下,他们形成了把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结合起来的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他们在学术研究中能够以社会需求为出发,把社会直接的需要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在社会服务活动中大量地融合进实用研究,通过实用研究来解决社会问题。只有具备把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能力,才能使得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梁希于1935年在中大农学院将浙江诸暨制樟脑使用的凝结器加以改良,制造成提炼樟脑(樟油)的实验装置,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三浦伊八郎教授改良的土佐凝结器相比,他的改进使得樟脑得率提高110%—169%[54]。另外,他还对中国传统的桐油提取方法进行改进,于1935年做的化学浸提桐油试验,可获取桐子中的桐油99%以上,改变旧法榨油时候有25%—50%的桐油残留在桐饼内的浪费现状,大大增加了桐油得率。通过研究使得这方面的问题得到了解决[55]

农业研究与社会服务结合上,也能体现出这一能力的发展。比如,陈华癸一贯主张高等农业院校既要重视教学、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三者并举,又要在科学研究上实行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近期问题和长远问题并重的方针,从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他就锲而不舍地从事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壤微生物学研究,在共生固氮作用以及水稻土微生物与肥力的关系两个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56]。(www.xing528.com)

这一时期的学术研究还紧紧围绕抗战需要而进行。1940年周同庆在四川重庆中央大学任职期间,根据当时抗日战争的需要,为了测量长江嘉陵江沿江小城市的吃水线和水下暗礁,以保证安全航行,他带着讲师李博、助教林大中等探索测量方法。他们自己筹措经费,大家联合动手设计制作仪器,在参阅国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确定了利用超声反射的方案。他和中央工业实验所合作,研制成功了超声发生器和超声探测器,最后制成磁伸缩式高频声波自动记录的回声测深仪。这项研究成果获得了当时教育部的嘉奖,并移交有关部门使用[57]

中国近代大学教师形成了把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结合的能力,是社会服务职能对学术研究能力直接影响的结果,也反映出他们在教育能力上的进一步延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