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班化教学模式的探讨:最新研究成果

小班化教学模式的探讨:最新研究成果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小班化”是指在现有大班教学组织建制中根据某种规则组建5~10人左右的“小班”,并以其为核心对象组织符合小班教学模式基本特征及效果要求的教学活动。“小班化”教学模式保持了小班教学模式的优势特点,同时也较好的解决了自身所反映出的几个突出问题。

小班化教学模式的探讨:最新研究成果

刘继山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 056001)

摘要 “小班化”教学模式是适应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学改革需要的一种在理论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等方面新的探索。该模式借鉴了西方小班教学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育改革目标和我院教学管理资源实际情况,通过审慎构思,悉心试验,认真总结,笔者认为在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试行这一对学生个性化培养、潜质开发、技能训练卓有成效,为社会造就情、理、利诸方面综合素质符合人才市场要求的应用性人才的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小班化教学模式 旁听者 双向沟通 角色意识 知识迁移与整合 应用性人才 因材施教

“小班化”教学模式是借鉴在欧美已被成功运用多年的小班教学模式,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育改革目标和我院教学管理资源实际情况,通过审慎构思,悉心试验,认真总结而构建起来的。该模式强调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潜质开发与专业技能训练。笔者总结六年来从事《推销技术学》和《商务谈判》两课的教学实践,认为在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试行“小班化”教学不仅切实可行而且十分必要。

一、“小班化”是适合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

应用性人才的重要特征不在于你知道什么、知道多少?而在于你会做什么、能做到多好?表现为面对并解决实际工作问题中的技术能力、道德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等;换言之,一个应用性人才的综合素质体现在情(EQ)、理(IQ)、利(价值追求)等方面协调的个性化行为特征之中。

小班教学模式,通常将教学班界定在20人以内,理想的是10人左右,采取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围绕单纯型或复合型理论与实践的项目课题,在教师的指导、调度下发挥学生主动参与、个性碰撞的积极效应,双向沟通、相互启迪、联动学习;在竞争与合作中体会角色意识,在一个真实的或虚拟的情境氛围中思考与行动。通过搜寻信息、做出决策、然后根据决策行动来积累经验(这里的经验意味着你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同时也意味着他人对你的行为的影响)这样的一个主动学习过程来获得实践技能和理性认识双向成果的教学模式。

由于目前的教学班建制受教学资源(场所、师资、设备等)的限制一般都是40人以上的大班,将其拆分为典型意义上的小班开展教学活动是不现实的。那么,如何实现大班的小班化便成为能否实行并充分发挥“小班”教学模式在高职教学中的优势而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所谓“小班化”是指在现有大班教学组织建制中根据某种规则组建5~10人左右的“小班”,并以其为核心对象组织符合小班教学模式基本特征及效果要求的教学活动。通过几年来在《推销技术学》与《商务谈判》两课上的试验和探索,关于“小班化”教学模式可概括为:

(1)在组建方法上:

①根据性向调查结果,筛选出有强烈意愿并具职业潜质的同学组建小班;

②根据性别组建小班;

③根据入学成绩排序,梯级分层组建小班;

随机抽样组建小班;

⑤根据专项心理测验,选取分值偏高或偏低的同学组建小班。在具体实行时依教学内容要求和兼顾所有同学皆有参与机会的原则确定,目的是使每堂课或每个实训计划都能集中解决“小班”成员的一个或几个突出的问题。

(2)在教学组织形式上:

课堂教学形式采取大班套小班,即在保持原教学班建制的前提下,小班同学集中于教室中央前区,与其他同学保持明显的边界,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成员;非小班同学则集中于教室的后区或边缘,作为“旁听者”参与教学活动。

②非课堂教学形式采取拆分大班为小班(小组)予以个别指导。

(3)在教学方法上:

坚持启发式、讨论式、情境式教学;关注学生的性向优势和角色意识,强调多学科知识迁移和整合的能力培养以及行为协调、控制技巧的提高。

(4)在如何解决课堂教学非小班学生的学习问题上:

虽然他们被严格限制不能直接介入“小班”的活动,但不等于无所事事,相反,当他们处于一种轻度焦虑的心理状态下去观摩他人行为并在事后发表“不负责任”的评述时,只要能集中注意力和对问题保有一定的兴趣,往往可以经验到更多的东西,引发更多的自由联想,体认到更多的属于他们自己的见识。事实证明,作为小班化教学活动中的“旁听者”们较之一般教学模式下的学生所认知到的理论知识和所获得的行为能力不仅不少,而且还要多。所谓旁观者清,自省者明;何况此时非小班成员并非彼时亦非小班成员。

(5)在学绩考核上:

诸如《推销技术学》和《商务谈判》一类课程是典型的综合性、应用性学科,不仅相对于其它学科,而且就其自身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比重而言,都表现为非常强的实践性(个体行为与客观世界的交互影响性)。因此,在大量的虚拟化实训和情境化实践情态下的考察、考核构成了学科成绩的主要部分。

“小班化”教学模式保持了小班教学模式的优势特点,同时也较好的解决了自身所反映出的几个突出问题。从根本上确立了因材施教,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应用性人才的目标。经3年试验运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在体现我院办学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方面做出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探索。

二、“小班化”教学模式的理论支点

“小班化”教学模式主要是针对如何使学生获得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有机结合——如何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个体行为能力和心智的不断提高而创意的。

1.行为科学的学习观点表明:学习和解决问题都是主动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过程,人们不是在吸取事物,而是在从事学习。

学习是一个处理问题,对所发生的事进行研究、评价、储存经验,重新进行尝试的过程——将过去的经验作为出发点来进行新的尝试。

行为科学的学习机制

简单的说:①知觉问题;②采取行动;③了解行为的结果;④重新组织知觉过程并记住这些经验;⑤在重新组织知觉过程的基础上再采取新的行动。

在当今课堂上的大学生们常常期望仅仅获得那些“正确的”知识或处理问题的“唯一正确的”最优化方法。但是,仅学习“正确的”东西意味着对其它可能的理论或方法一无所知,辨析新事物和融会贯通就更难以做到。此时他们只要求教师以一种单向的方式传播、介绍他人的知识和方法,而不愿意付出一些代价,诸如当众出错时的尴尬;面对似乎无序而不断跳跃的现实问题寻求解决方案时的焦虑;以及在较强心理压力下的不知所措等。他们不知道由于在校期间缺乏这方面近乎实战的锻炼,而导致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需付出更大代价的严重后果。他们也不十分清楚人不是记忆机器,那些得不到及时强化的知识形态和行为样式将很快消弥和退化,那些从未使用过的信息(记忆库存)将大量丢失。他们很少体验得到社会或职业环境加之于每个人的影响往往是不确定的——触类旁通既需要悟性,更需要经验和勇气。

行为科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为了学会得心应手的处理与他人(或事物)之间的关系,我们就必须重视从他人那里获得的我们对他们有何影响的反馈,反馈不仅在如何学习解决智力问题中是至关重要的,而且也是如何学习解决社会性问题的关键。“小班化”教学通过在特定时空内的双向沟通有效的实践着这一命题。

2.孔子“因材施教”和“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教育思想在“小班化”教学模式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通过“小班化”教学活动的实施,可以较好的解决因材施教和“学了,并按时加以实习”的问题。孔老夫子早在2000年以前就体认到教育的主体是学习的学生,学生的学习远比老师的教学更重要。每一个人因为个别条件不同,习性不同,对事物的感受也不一样;如果不尊重学生的客观条件,不注意学生的成长背景与性向选择,不考虑学生努力程度的差异;只用同一种方式,一厢情愿的只管耕耘不问收获,对某些学生的学习而言往往不能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针对行为技能的培养、提高更显无力。

3.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和我院教学改革指导思想的确立是“小班化”教学模式赖以构建和生存的精神家园。

“小班化”教学模式的构想首先是建立在如何以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构建以应用性和实践性为基本特点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之上的;其次是以怎样快、多、好地培养适应专业岗位要求的应用性人才的效益观念为主导动机;最终以是否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企业、服务于学生作为衡量该教学模式的价值标准。(www.xing528.com)

4.情感智商、知识智商与价值追求(简称情、理、利)三位一体的应用性人才个性结构理念是支撑“小班化”教学实践活动的基点。

笔者认为,所谓应用性人才,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指一个人情感智商、知识智商和价值追求在较高水平上适应社会职业(职位)特点的一种个性化的协调体(呈金字塔结构)。乐观、自信、自制、悦纳他人等情感品质是人们做成任何一件事情所必须具备的情感条件;而知识智商(通常简称IQ)在“人才”概念下的意义则是不言自明的;至于一个人的利益倾向(价值追求)将对其如何去面对一个事物乃至一生的事业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恐怕怎样评价也不会过分。“小班化”教学模式在其实践过程的每一环节都尽可能的通过精心的企划达到对学生情、理、利内在心理机能的全面调动和积极影响。

三、“小班化”教学模式的试验基础和运用条件

1.通过在营销专业《推销技术学》和《商务谈判》两课的试行以及在营销专业99级(试验组)和工企专业98级(对照组)《商务谈判》课程的对比试验,表明“小班化”教学模式的创意构思是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是较为科学的,实施效果是相当显著的。

(1)在营销98级《推销技术学》的教学活动中,初期大部分同学在案例讨论、模拟训练等教学活动中唯书、唯师,很少离开一本书,一张黑板去思考问题,鲜见能进入推销员角色而全身心投入去展现自己解决问题技能或潜质者(在一个60多人的教室内,弥漫着一种忐忑、焦虑乃至呆滞的气氛)。针对这种读死书、死读书的现象,首先将八、九位综合素质比较优秀的同学集中于课堂的中央前区,在课前有所准备的情况下与老师进行生动、富于现场感的对演,其它同学则作为“旁观者”观摩;课堂气氛大有改观,学生思维活跃,角色意识增强,自我表现欲望和面对问题的勇气、胆识都有明显的进步。此后又随机组建了若干小班,同学们受益匪浅。

(2)为进一步检验“小班化”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开展量化评价工作。笔者在营销专业99级(试验组)和工企专业98级(对照组)采用“谈判能力测验量表”对《商务谈判》课程的学习效果进行了测验。结果显示:a、大学二年级的营销专业相对大学三年级的工企专业,学生的谈判能力自测成绩平均高22%,谈判理论认知水平高14%。其中谈判能力综合评定为A级、B级的比例是营销专业59%、41%,工企专业10%、90%;C级(完全不能胜任者)皆为0。b、有关“小班化”教学模式下“旁观者”们的学习质量,在同等条件下的试结果显示,那些从未进入小班的学生较之其它同学的谈判能力自测成绩平均略低然而差异不显著(低9%),引人注目的是离散程度较大,两极分化现象明显;而谈判理论认知水平的测试结果则与对照组相同(比小班同学低15%)。

以上实验测试的结果表明“小班化”教学模式的试行在总体效果上显著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

(3)在《市场调查与预测》实训课上的拓展试验证明,“小班化”教学模式的运用价值是可以肯定的。通过营销1999级和营销2000级两个年级按入学成绩梯级分层组建8人左右的小班(组),以小班为单位自选课题、共同研究确定项目任务、实施项目计划、撰写调研报告等全程模拟实训;各指导教师则深入小班,具体监督指导,组织交流和总结。使学生在一个能够高效率沟通的集体里体认现代管理原理,

运用现代决策方法;系统整合《消费心理学》、《经营管理学》、《市场营销学》、《概率与数理统计》和《市场调查与预测》等学科知识;团结协作,共同努力;个人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较之过去的实训方式获得了更为全面的提高。

2.“小班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条件

(1)双师化的师资。既有宽厚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是该教学模式得以顺利施行的前提条件。总结开展“小班化”教学改革的实际工作,如果没有大量的知识储备和三年参与企业营销管理、推销洽谈工作的经历是难以在与学生的双向交流中发挥引导、带动、启迪、示范和客观评议作用的。

(2)具有自主学习意识的学生。勤于思考,不怕挫折,善于自我表现的学生群体既是教学活动的初级目标要求,又是“小班化”教学活动能否展开的必要保证。在极其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一种积极互动、快节奏、跨学科的双向沟通和行为交互影响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是否集中。

(3)明确而又细致的项目课题准备。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采用“小班化”教学方式,只有那些技能性、实践性的课程题目才有必要采用;因此,明确某一学科中适合“小班化”教学的课目,注重细节,把握基本概念、规则和要领是成功进行教学活动的起点。

(4)严谨而富有弹性的课堂组织、调控技术。任何事情都可能在小班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生,教师必须严肃认真、谨慎负责地运用自己的权威或影响力,恰当而又灵活的处理好教学气氛、进程、质量之间的关系,确保教学计划的完成。

(5)科学规范的行为学习评价标准与方法。制定科学规范的心理(行为)评价体系,客观公正的评价、判定学生的个性倾向、行为状态、学习成果;是决定何时、组建什么样式的小班?以何种方式组织教学内容?给予学生哪些方面的重点引导和帮助?最后做出怎样的综合学绩评定等关系到“小班化”教学模式本身有无现实意义和深入研究必要的基础性条件。

四、“小班化”教学模式如何解决理论与实践的链接问题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任何教学模式都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个性化发展与共性化教学的矛盾是任何一个采取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实施教学活动的学院所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之一;这些重大而意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不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方向,但“小班化”教学模式的创意本身却又无法回避这些根本性问题的考问。

1.“小班化”教学模式是以应用性、实践性为着眼点,立足于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而创立的一种专业课教学模式。

体现在:

①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在不改变学科体系结构的前提下,删繁就简,去粗取精;

②专业课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针对学生的行为结构特点,以职业岗位规格要求为标准构建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和规范;

③实践教学在计划中应占较大比重——实行“小班化”教学的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与理论教学环节比重为4/6或5/5不等;

④要及时反映科技和社会发展最新成果——如前所述,“小班化”教学模式的运用要求教师必须时刻关注新理念、新成果,不断丰富自己的阅历和加强实践技能,才能保证该教学模式实行的效果;

⑤注意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洞察力、判断力、表达力、创造力等一个人面对现实问题基本能力的培养正是“小班化”教学的初衷。

2.“小班化”教学模式是一种在传统共性化教学模式教学成果基础上,侧重解决个性化行为能力差异的一种新的尝试。

具体的讲:

①理论知识讲授及案例介绍仍然采取大班教学方式,案例剖析、模拟训练和行为矫治则采取“小班化”方式。

②涉及其他学科理论知识的实训,通过周密的专业教学计划安排产生时间差,以求得对教学时间资源的经济性使用。

③根据课目的特点,在一个特定的教学单元,或先进行“小班化”演练以发现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再进行大班教学收到共同关注的效果,或先开展大班教学再进行“小班化”训导以起到促进个体技能提高的作用。

3.“小班化”教学模式是在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现有教学资源局限性和教学目标“应用性”之间寻求合理解决方案的一种探索。

目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高职教学资源得到了很大效率的利用,但片面追求规模经济效益的结果是班容量越来越大,有教无类现象日趋严重;再加上学生先天素质较低,接受潜移默化的周期短、强度不够,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临近毕业尚不能达到职业规格的技能要求,综合素质则更令人堪忧。为此,寻求一种合理的解决办法便成为本文的题中之意。“小班化”教学模式在解决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现有教学资源局限性和教学目标“应用性”之间差距方面的主要特点是:①将普通教学大班按某种规则构建为“小班+旁听者”的新的教学组织建制;②在“小班”将人与人交互影响界面按心理学原理限定在5±2的人数内,最少2人,最多10人;③以小班为主体开展双向沟通模拟实训,其他同学通过观摩、评鉴自主学习;④依职业规格要求,教学计划和学生行为技能的具体差异状况决定谁、何时进入“小班”;⑤采取分阶段、分项目、分类别考评与综合理论实践测验相结合的学科成绩鉴定制度。

关于“小班化”教学模式尚有许多有待进一步探讨和实证检验的问题,在此笔者真诚期望能够得到专家学者的帮助和匡正,以利于我们的高职教学改革,以利于我们服务社会、服务学生这一根本目的的实现。

Discussion on “Small-Sized-Class” Teaching Model

Liu Ji-shan

(Hand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ebei 056001)

Abstract: Small-Sized-Class teaching pattern is a new and practical teaching pattern that meets the demand of the reform of senio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Drawing on the success of western countries small sized class , conforming to the object of reform of senio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s , and student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our institute , through careful planning , practice and summing,the author thinksit is of significant importance to the education of students characteristic.and development of their potential and the training of their skills .This pattern will produce practical and knowledgeable hands that requested in the labor markets.So it's necessary to apply this teaching pattern into practice.

Keywords: Small-Sized-Class\teaching pattern auditor mutual communication sense of role playing The connection and moving of knowledge practical hands teaching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ir aptitude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