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互动性研究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互动性研究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崇高美德,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政治基础和道德基础。爱国主义正是这样一种经由数千年政治教化沉淀而成的民族精神基因和人民日用而不觉的“国魂”,由此构成了中华民族最为鲜明的精神符号和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为深沉的价值依归。另一方面,以文化智慧破解爱国主义的时代挑战。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互动性研究

新时代爱国主义要自觉地结合中华民族正在努力推动的伟大事业,把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美德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征程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需要从中华文明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祖国,从来就不是一个抽象、空洞的概念,她就是我们脚下这块世世代代劳动、生息、繁衍、依存的辽阔大地,就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家园。我们对祖国的爱最早是从这片哺育我们的土地开始的。故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让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对她们产生刻骨铭心的热爱和依恋。故乡的土地是可爱的,祖国的大好河山是迷人的。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扩大自己的视野和活动范围,会情不自禁地把对家乡故土的爱扩展到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爱,就会发现自己的祖国无比可爱。我们的祖国之所以可爱,不仅仅因为她拥有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山河壮丽的国土,更重要的是因为她拥有世世代代生存在这片国土上勤劳、勇敢、善良、智慧的亿万人民。在这片美丽的国土上,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进步的制度。有了国民,即由共同的经济生活、语言文化、社会心理、历史传统联结在一起的各族人民,才有了国家。古语言,“民为邦本”,各族人民是伟大祖国之本,是伟大祖国的创造者,祖国和人民是密不可分的。因此,热爱祖国最根本的是热爱那些创造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各族人民,爱国必爱民,爱民定爱国,这就是爱国主义的集中表现。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崇高美德,是各民族大团结政治基础和道德基础。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是我们民族赖以存在、发展的情感纽带与精神支柱。爱国主义就是我们在充分理解传统文化基础上而产生的一种民族自豪感,会让你不自觉地产生一种保护这个国家、爱护这个国家的感觉。当你从心底爱这个国家,你就会不自觉地想要了解这个国家的精神,诚如雷锋精神,让你了解到一种奉献、无私的精神;长征精神,让你学会一种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勇气;五四精神,犹如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勿失信仰、砥砺前行。

爱国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不论树的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土里,一个人如果不爱国,就失去情感的根基,就失去了立足之地。当国际赛场上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每个人都会内心激动;当大江大河上“中国建造”横空出世,每个人都会感到自豪;当国际会议上中国理念赢得世界认同,每个人都会倍感振奋……这是最自然的情感需求,也是最深沉的爱国情怀。也正是靠着对国家的深切归属感,对身为中国人的认同感,亿万人民才凝聚起同心筑梦的强大正能量。

现在,我们更加看重的是如何爱国、怎样爱国。有人说爱国就是支持国货、抵制外货,有人说爱国就是严厉谴责反对国家的一切行为。这些都只能说是简单、表层意义上的爱国,深层的爱国是把国家的需要当作自己的需要,一切以国家为重,积极配合国家的行动。爱国不能只停留在网络上的批判、赞美,更要体现在生活上的务实行动。爱国之心,是对自己祖国母亲满腔的深情凝聚而成的。纵观历史长河,是爱国之心将一个国家的人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而有了能够战胜外来一切危难的雄厚力量,随之衍生出了爱国之心与爱国主义,这就是中国人对祖国的崇敬之心、敬仰之情。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和民族魂,它沉淀凝结于五千多年中华民族赓续发展中孕育而成的优秀传统文化,深层根植于党和人民在谋求国家独立、民族复兴伟大斗争中创造而成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正所谓“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www.xing528.com)

第一,文以载道,就要讲清爱国之理。一方面,以文化的方式讲清爱国之真理,既要着眼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传承发展,探讨透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如何在批判吸收政统、道统和学统的过程中,创造性地转化和创新性地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讲清楚“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也要从近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从文明自觉到文化自觉的精神历程,讲清楚中国人如何在经历器物之变、制度之变的艰辛探索之后,将求变图强的重心放置于文化之上,致力于陈独秀称之“伦理觉悟”,亦即“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并最终借由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才得以在精神上从被动转向主动。另一方面,以文化的方式讲清爱国之情理,关键在于深入挖掘其蕴含的文化意涵和文明智慧,即爱国主义何以能够成为民族精神的标识、国家自立的灵魂和国民之为国民的无条件前提。康有为说:“凡为国者,必有以自立也,其自立之道,自其政治教化风俗,深入其人民之心,化成其神思,融洽其肌肤,铸冶其群俗,久而固结,习而相忘,谓之国魂。”爱国主义正是这样一种经由数千年政治教化沉淀而成的民族精神基因和人民日用而不觉的“国魂”,由此构成了中华民族最为鲜明的精神符号和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为深沉的价值依归。

第二,文以铸魂,就是要涵养爱国之德。一方面,要以文化传统筑牢爱国主义的道德根基。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光荣历史,继承革命文化传统,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另一方面,以文化智慧破解爱国主义的时代挑战。既要从政治上坚定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旗帜鲜明批判和抵制错误思潮,又要积极探寻文化破解之道,以家国同构、崇尚统一的文化传统凝民心聚民意,以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文化智慧探索爱国传统和谐相处之道,以开放包容、不拒他者的文化心态吸收借鉴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以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文化理想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切实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扩大对外开放结合进来,使爱国主义教育真正成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强大支撑。

第三,文以化育,就是要引领爱国之尚。一方面,做好青年一代的教育引领,通过关键群体的爱国风范,化育引导整个社会的精神风尚。通过向历史学习以明确自身的文化由来和时代方位,向经典学习以提升理论境界、掌握理论思维,向实践学习以锻造综合能力、积累人生智慧,向人民学习以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感悟人民群众中蕴含的历史伟力。另一方面,要将“上线引领”与“底线保障”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引导和凝聚起全社会的爱国热情。“上线引领”的要义在于从国家灵魂、民族精神核心的高度,运用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讲清楚爱国主义的文化渊源、精神特质和价值规范,讲述好戚继光抗倭、冯子材抗法、鸦片战争、甲午海战、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历史故事,大力弘扬“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使爱国主义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建设的价值根基和每个中国人自我价值实现的坚定信仰。

“底线保障”的关键在于为柔性的教育引导辅之以刚性的法治力量,筑牢爱国主义的边界和底线,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丑化英雄、美化侵略、虚无历史、数典忘祖的错误言行,使热爱祖国、忠于祖国、奉献祖国成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价值红线。除此之外,还应将为国尽忠、守职尽责和在家尽孝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将爱国主义精神融贯于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日常生活之中;将培育爱国情怀与增强爱国本领紧密结合起来,引导青年大学生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切实转化为投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自觉。

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中国的大地,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充满丰富的中国智慧,形成独特的中国品格,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这与西方基于种族、民族和所谓“意识形态”的爱国主义是完全不同的。爱国是每个人必须做的事情。尤其是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我们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爱国主义在这时爆发了强大的力量,唤起了每一个中国人的觉醒。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感召下,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去探索一条救亡图存的道路,在这条路上一个人倒下了,又有一个人接力替补上来,这就是爱国主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