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居住空间家具特性导读

居住空间家具特性导读

时间:2023-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木头天生就有温暖触感和雅致的气质,由于树种的不同会有不同的色彩和纹理区别,加上它易加工、造型工艺都多元化,是很多材料都无法超越的,所以从古至今木材一直是中国家具的主要材料之一。结构上也采用榫卯连接,不用一颗钉子,却能保证家具百年来稳固牢靠,在中国传统木质家具中所能看到的是中国传统手工艺智慧的结晶,也是学习家具结构与材料的入门必修课。

居住空间家具特性导读

一、家具的类型

室内空间组成要素中,家具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家具犹如空间中的灵魂,主导了空间的风格和特点,更为空间带来强大的实用功能。随着空间的多样性要求,单一的居住空间功能已经不能满足多元化的功能需求,家具不只是储物的功能,更多的是起到规划整体空间的格局、调节空间色彩、确定空间风格以及营造空间环境的作用。因此,家具显然和居住空间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

1.按基本功能分类 按照家具的使用功能进行分类,依照人与空间的生活习惯、行为模式进行划分,是较为常用的一种分类方式。

(1)坐卧类家具。坐卧类家具是家具中最古老的家具类型,中国家具发展经历了席地而坐的矮型家具到垂足而坐的高型家具的演变过程,人类坐卧家具也在不断地变化,作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家具类别,古人以席为主要家具,在席上完成生活中的大部分生活功能,如接待朋友、进食、睡眠、手工劳作等。同时,席也有其身份等级的作用,也有严谨的礼仪制度,《周礼·春官·司几筵》记载:“掌五几、五席之名物,辨其用,与其位”。其中,五席分为菀席、藻席、次席、蒲席和熊席。《论语·乡党》一文中说:“席不正不坐”。演变到后期高型家具,人们将生活所需的家具进行了细致的分类,为每一个家具指定了它的专有功能,以榻为中心的室内空间形式逐步形成。坐卧家具的产生是人类告别动物生活习性进化演变中更为高级的行为轨迹,也是家具设计最深层次的哲学内涵。坐卧类家具是与人体接触面最多、使用时间最长、使用功能最多最广的基本家具类型,造型式样也最丰富,坐卧类家具按照使用功能的不同可分为椅凳类、沙发类、床榻类三大类(图7-1)。

(2)桌台类家具。桌台类家具从古代的案、几类家具演变至今,形式多样、造型别致,功能也随之发生了许多改变,最早的几是身份的象征,天子的玉几、诸侯的木几都显示了不同的身份象征。此外,几的功能最早是祭祀时放置供品,而后慢慢演变成生活中进食、书写等作用,到现代生活中,几一般为搁置物品的承载工具,如茶几、边几、条几、花几、炕几等,而由案演变而来的桌占了家具的使用主流,古时的书案、供案也成了书桌、饭桌、供桌,还有会议桌、课桌、电脑桌、游戏桌等,桌成为桌台类家具中最频繁使用的形式之一(图7-2)。

由于桌台类家具在使用中功能操作性更强,家具的平整度要求较高,又都是离开地面,靠腿脚支撑,所以桌子在设计上就更多要考虑功能和美观性的作用,既要考虑桌子承载的功能性,又要考虑其轻巧美观的造型感,这对于其结构力学和造型美学的要求就更高了。随着技术的提升,桌子的功能赋予了新的技术,新型材料让桌子变得更加好打理,结实耐磨又轻巧;电子技术让桌子可以自动升降,配置显示器、温度计等让桌子的功能变得更加多元化。而它们的尺寸因为功能的需求也不再墨守成规了,原有的桌子按照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一般桌子高度在75cm,但随着功能变化后,有电脑功能的电脑桌就会因为键盘的设置而使得桌子要有所抬高,而自动升降桌也会随着你的坐站交错姿势进行调节,使得它更加符合人们的功能使用。

图7-1

图7-2

(3)橱柜类家具。橱柜类家具也被称为贮藏家具,在使用上分为橱柜和屏架两大类,在造型上分为封闭式、开放式、综合式三种形式,在类型上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基本类型。橱柜类家具在古时除了橱、柜以外还有箱、架等形式。例如,储藏衣服的衣箱、储藏字画的珍宝箱、书架、珍宝架、花架、镜架、博古架等,到了现代,随着储藏功能要求越来越高,除了衣柜鞋柜酒柜、橱柜、镜柜、五屉柜、餐具柜、床头柜、电视柜、高柜、吊柜形式更加多元化的家具之外,还出现了步入式衣柜、整体式衣柜等橱柜类家具形式;屏架类有衣帽架、书架、花架、隔断架、屏风等;此外,箱类贮藏家具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也逐渐被取代。储藏类家具虽然不与人体发生直接的身体接触,但是尺寸准确、设计合理的家具带给人们许多归纳和收藏上功能的便捷性与多功能性。法国建筑大师与家具设计大师勒柯布西埃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将橱柜家具放在墙内,美国建筑大师赖特也以整体设计的概念,将贮藏家具设计成建筑的结合部分,可以视为现代贮藏家具设计的典范。

2.按家具材料分类 对家具进行材料分类主要是可更好地把握材料特点,巧妙使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家具设计与制作,现代家具也从单一材料向多种材料个性化设计方向发展,并且在工艺结构上更加注重材料的标准化和部件化装配工艺的发展。因此,在家具分类中针对材料来进行区分,更有利于对家具特性的设计研究。

(1)木质家具。木头天生就有温暖触感和雅致的气质,由于树种的不同会有不同的色彩和纹理区别,加上它易加工、造型工艺都多元化,是很多材料都无法超越的,所以从古至今木材一直是中国家具的主要材料之一。

变形可能是木材遇到最大的困难,为了保持木制材料的稳定性、防潮性,中国传统木工师傅在木材上施以油蜡以保持它不被空气中潮湿的水分所影响。结构上也采用榫卯连接,不用一颗钉子,却能保证家具百年来稳固牢靠,在中国传统木质家具中所能看到的是中国传统手工艺智慧的结晶,也是学习家具结构与材料的入门必修课。

同时,木制材料有很强的水平和纵向承载性,为家具的结构稳定带来了很多的保证,但是随着人们对现代曲线家具的追求,利用人造多层板制作高温弯曲的家具颠覆了原有木制材料方正平直的造型,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选择。

(2)金属家具。随着现代主义的影响,现代家具追求简洁时尚的现代风格,为了满足其在精简造型与牢固的承载力的双向要求,在材料的选择上多采用金属材质,如不锈钢钢结构来设计,也使得家具材料趋势从“木器时代”向“金属时代”与“塑料时代”的复合材料时代发展。特别是随着大批量工业化大生产的需求和零部件加工,标准化组合的现代家具生产模式的推广,可塑性强、坚固耐用且光洁度高的金属材料成为最受欢迎的家具材料之一,越来越多的现代家具采用金属构造的部件和零件,再结合木材、塑料、玻璃等组合成灵巧优美、坚固耐用、便于拆装、安全防火的现代家具。

(3)塑料家具。塑料是对20世纪的家具设计和造型影响最大的材料。由于最初人们对塑料材料的印象一直定位在脆弱、不耐重,所以它一直没有成为家具材料的主流,而是作为临时家具材料使用。但是随着塑料材料技术的提升,塑料材质也有了稳固、防潮、耐用、样式多样的优点,使得它慢慢成为家具材料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材料形式。塑料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真正的生态材料,可回收利用和再生。塑料制成的家具具有天然材料家具无法代替的优点,尤其是整体成型自成一体、色彩丰富、图案多样、防水防锈,成为公共建筑和室外家具的首选材料。

(4)玻璃家具。玻璃有着晶莹剔透、色彩斑斓,犹如宝石般平滑光洁透明的独特材质美感。现代技术让原本脆弱易破损的玻璃材质变得坚固耐用,既美观又光滑的玻璃材质迅速成为家具材料的新秀,也成为现代家居风格中重要的材料表现形式,极大地增强了家具的美观装饰性和观赏价值。同时,玻璃做为人造材料,因其加工方便,造型独特更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它(图7-3)。

图7-3

由于玻璃现代加工技术的提高,本来看似脆弱的玻璃也可以加工,在平板玻璃的演变基础上,产生了雕刻玻璃、磨砂玻璃、彩绘玻璃、车边玻璃、镶嵌夹玻璃、冰花玻璃、热弯玻璃、镀膜玻璃等具不同装饰效果的玻璃,这些玻璃大量应用于现代家具,起到了很好的装饰性,由于现代家具日益重视与环境、建筑、家居、灯光的整体装饰效果,尤其是在承重不大的餐桌、茶几等家具上,玻璃更是成为主要的家具用材,另外它还能作为墙面装饰材料来使用,起到装饰和隔断功能。玻璃由于透明的特性,在家具与灯光照明效果的烘托下起到了虚实相生、交映生辉的装饰作用。(www.xing528.com)

(5)石材家具。石材一般都包含大理石、花岗岩,室内家具利用石材自然、环保和耐久等特性设计成桌子、台案、几案的面板。石材材料总体来说相对较厚重,所以出现了岩板材料的家具,岩板也就是陶瓷岩板,是超大规格新型瓷质材料,主要用于家居、厨房板材领域。岩板对比陶瓷大板,岩板可钻孔、可打磨,更方便切割,适合做各种造型。因此要注意区分,陶瓷大板不等于岩板。岩板较石材来说更加轻薄,坚固性强,具时尚感,也深受人们的喜爱。

(6)软体家具。软体家具传统工艺上是指以弹簧、填充料为主,在现代工艺上还有泡沫塑料成型以及充气成型的具有柔软舒适性能的家具,主要应用在与人体直接接触并使之合乎人体尺度并增加舒适度的沙发、座椅、坐垫、床垫、床榻等,是一种应用很广的普及型家具。

二、居住空间家具作用

家具的造型、色彩、样式决定其风格,家具风格在建筑空间内也决定了建筑空间的风格和特点。当前建筑空间装修装饰似乎无新意可言,逐渐走向模式化、快餐化。那么要体现建筑空间的风格,使其具有个性化和特点,就需要家具来体现。例如当前流行的巴洛克风格、英伦风格和地中海风格等,很大程度上是由建筑空间内的家具风格体现出来的。在我国人民大会堂,各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厅的建筑空间风格一方面是装饰体现,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家具风格的不同来体现。

1.组织空间与人流 在现代建筑和室内空间中,为了增加空间的使用率和灵活性,家具成为代替墙体分隔的一种较好的媒介,将空间分隔成相对独立、功能不一的区域,使空间的利用率大大增加。这些区域间虽无严格的界限,但其独立性仍明显地为人感知(图7-4)。

除了分隔空间以外,家具还在空间里起到组织人流的功能,家具位置和空间的划分,在一定意义上改变了人对空间的使用状态,也调和了人的空间流线,使室内空间设计更加自由,但同时也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家具布置不当也会带来空间的比例失调和混乱,让心理和视觉上产生不均衡与无序的效果,所以正确合理地利用好家具的特点,对空间进行分隔处理,将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节省空间。

2.间接扩大空间 家具除了分隔空间外,它比墙体更实用的功能是它的内部可以储藏大量的物品,具有较好的储藏性和多功能性,这也起到了间接扩大空间的作用。例如:在楼梯下方设计储藏柜或者书柜都能很好地把这个闲置空间充分地利用起来;又如门廊上、过道、墙角等区域也可以设计储藏柜,增加使用的空间(图7-5)。

图7-4

图7-5

在很多小户型中,家具的尺寸受到了很大的约束,为了增加空间的使用率,经常会采用折叠性的多功能家具,这样家具可以在不同的需求下提供不同的效能。例如可折叠的餐桌,在日常使用的时候可以满足2~3人的使用,但在有客人来访时,它可以满足8~10人的需求。此外,床下抽屉、可变形的凳子、折叠椅、嵌入墙壁的壁柜都可以使得空间使用率得到提升,提高生活品质。

3.划分功能,识别空间 家具在室内空间可以起到划分功能和识别空间的作用,一般通过博古架、展示架等大型家具分割空间,也会采用低矮家具、陈列柜、线帘、珠帘、布幔等划分空间,使之达到围而不割、相互通透等效果(图7-6)。如在客厅与餐厅之间用低矮的餐边柜或者展示柜进行分割空间,使两个空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让人们感觉整个空间有连续性又有一定的私密性。

图7-6

4.调节室内环境的色彩 在室内的环境色彩设计中,家具在整个室内的色彩控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图7-7)。家具的色彩选择往往要先总体控制和把握整体空间环境的色彩,保持家具与空间界面的色彩统一,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协调,这就是统一与变化设计法则的最好诠释。在室内设计中,界面的色彩、质感往往成为家具的背景,可采用调和、对比的手法来处理,或和谐统一、幽雅宁静,或活跃而有生气。家具的色彩就正好使空间色彩变得多样,既是对空间色彩的点缀,也是对整体色调的补充。例如空间色彩在设计时不宜过多,当空间色彩比较简单的时候,家具色彩就可以相对较为亮丽,起到界面的点缀作用,而如果空间界面的色彩已经很丰富时,家具色彩就可以简约一点,起到缓和作用。此外为了保持空间色彩效果和谐性,家具色彩应与空间色彩在色相明度、纯度上要搭配一致。总之,家具的色彩与质地的设计必须与室内环境及其使用功能来整体考虑。

图7-7

5.陶冶情操,营造空间氛围 家具在室内空间中所占的比例较大,体量比较突出,因此家具就成为体现室内空间氛围的重要角色(图7-8)。家具是一种实用性的艺术品,它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美学意识,是人们审美情趣的物化。有时候家具或许是主人的挚爱和收藏,它是使用者品位的表现,因为一个家具而衍生了整个室内的风格。此外,家具的功能、材质也为家居环境带来了较好的空间氛围,是美学和艺术的结合,正确选择家具,创造出空间的情调和氛围(图7-9)。

图7-8

图7-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