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突出言传身教,倡导尊师爱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

突出言传身教,倡导尊师爱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古代教育家根据自己教育实践的经验,对老师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这里强调了以身作则、正己正人“身教”的重要意义,他相信这种“无言之教”对学生的影响和教育的威力是巨大的。中国古代教育家还提倡学生尊敬老师,老师热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墨子在教育实践也强调尊师爱生,墨家师生之间能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这都体现了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

突出言传身教,倡导尊师爱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

中国古代教育家根据自己教育实践的经验,对老师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孔子说: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这里强调了以身作则、正己正人“身教”的重要意义,他相信这种“无言之教”对学生的影响和教育的威力是巨大的。荀子认为老师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一是老师要有尊严,能使人敬服;二是老师要有崇高的威信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三是老师需要具备有条有理有系统地传授知识的能力;四是了解精微的理论而且能解说清楚。《学记》也对老师提出了严格要求,把高尚的老师品德和学业精进看作教书育人的必要条件,而且要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和原则。

中国古代教育家还提倡学生尊敬老师,老师热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孔子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他与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孔子死后,学生们在孔子墓旁搭起草房,守丧三年,分别时痛哭难舍。子贡不忍离开,独自又住了三年。子贡说: “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表达了学生对孔子无限的怀念和敬仰。墨子在教育实践也强调尊师爱生,墨家师生之间能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荀子认为学生对老师不仅有知识学问的承袭关系,而且还担负着超越前人已有智慧、推进学术水平的责任。他以形象的语言说: “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说明学问是没有止境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学术发展的规律。宋代的一些教育家也是尊师爱生的典范。程颢和善可亲,学生们和他相处,常感到“如坐春风和气中”。程颐则威严刚毅,有的学生见他瞑目静坐而不敢惊动,立于门内等候至雪深尺余,留下了“程门立雪”的佳话。这都体现了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

总之,中国古代教育经历了3000 多年,铸造了无数个民族灵魂,传承了中华文明的智慧,是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份宝贵财富。

【阅读经典】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篇》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篇》

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进学解》

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训学斋规》

5.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读书之要》

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

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8.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诫子书》

9.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

10.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说苑》

【资源推荐】

1.《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史料》,程舜英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中国古代书院》,王炳照著,商务印书馆出版。

3.中国古代著名的教科书: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和“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4.微视频《中国古代教育真相: 真正的因材施教》,徐健顺主讲。

5.《中国科举制度史》,王凯旋著,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课堂检测】

一、单选题

1.中国古代教育的实质是( )。

A.儒、释、道三家共融 B.儒家

C.儒墨两家 D.儒法两家

2.中国古代教育虽提倡内外兼修,但始终以礼乐为中心,将( )教育放在核心地位。

A.礼 B.乐 C.道德 D.书

3.( )是儒家最高的道德标准与人生理想,也是儒家教育的首要内容。

A.仁 B.义 C.礼 D.知

E.信

4.古代教育的主要教材有( )。

A.《资治通鉴》 B.“四书五经” C.《三字经》 D.《颜氏家训

5.( )教育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教育教学的社会组织形式。

A.家庭 B.书院 C.私学 D.官学

6.(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创办私学的人。

A.朱熹 B.孟子 C.孔子 D.墨子

7.“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对联出自( )。

A.白鹿洞书院 B.岳麓书院 C.嵩阳书院 D.东林书院

8.中国古代在( )就已经出现了学校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汉朝(www.xing528.com)

9.极大促进儒学教育发展的是( )开科取士制度的实行。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10.我国由隋代开创直至清末才被废除的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科举制 D.推举制

二、多选题

1.从西周开始,教育内容逐步丰富为“六艺”,下列属于“六艺”教育内容的是( )。

A.礼 B.乐 C.射 D.御

E.书 F.画

2.春秋时期,孔子开创和讲授“六经”,下列属于“六经”的是( )。

A.《诗》 B.《书》 C.《礼》 D.《易》

E.《论语》

3.古代中国视教育为民族生存的命脉,因而教育体式多样,主要形式有( )。

A.官学 B.私学 C.书院 D.家庭

4.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书院”的是( )。

A.白鹿洞书院 B.东林书院 C.应天书院 D.岳麓书院

E.嵩阳书院

5.蒙学较著名的通行教材有( )。

A.《三字经》 B.《百家姓》 C.《千字文》 D.《千家诗》

E.《诗经》

6.家训教育是重要的家庭教育形式,自北齐颜之推撰《颜氏家训》后,家训著作层出不穷,较流行的有( )。

A.司马光《居家杂议》 B.朱熹《蒙学须知》

C.吕本中《童蒙训》 D.焦循《里堂家训》

E.曾国藩《曾文正公家训》

7.孔子教育学生的五大规范有恭、宽、( )。

A.信 B.敏 C.惠 D.讷

8.以下属于孔子道德教育原则的有( )。

A.持志养气 B.立志乐道 C.克己内省 D.改过迁善

9.以下各项中,不是韩愈文章的有( )。

A.《师说》 B.《劝学》 C.《论衡》 D.《春秋繁露

10.以下各项中,属于早期启蒙教育思想一般特征的是( )。

A.批评传统 B.包容广大 C.崇尚西学 D.提倡实用

三、判断题

1.中国古代教育的实质就是儒家教育。( )

2.古人教育的目标是塑造至善的道德人格,力图培养出大批具有理想品德的君子。( )

3.书院在古代是私人或官府设立的聚徒讲学、研究学问的场所。( )

4.书院的活动内容以讲学为主。( )

5.私学教育是中国古代最主要的教育教学的社会组织形式,在研究传授各种知识技能,传播学术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历史作用,在中国和世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6.孔子“里仁为美”和孟母三迁的故事,旨在说明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

7.古人把立志教育放在人格教育的首位。( )

8.胎教这个词,最早见于《大戴礼记》。( )

9.从夏朝开始,教育的内容逐步丰富为以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教育。( )

10.“仁义礼智信”被称为“五常”,是儒家提出的五个伦理原则,是为人处世的价值规范。( )

四、思考练习

1.试述我国官学教育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2.如何评价我国古代的私学教育制度?

3.简述中国传统教育思想。

4.简述明清科举制的程序、内容和方法。

【实践体验】

实践项目一 寻找中国古代教育遗产

实践项目二 “范进中举”讨论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