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模式研究实践成果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模式研究实践成果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部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其中规划了十大育人体系,文化育人体系强调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为今后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应当秉承文化育人的理念,构建学校、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协同育人的教育体系,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当然是文化建设。那么,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高职院校如何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模式研究实践成果

教育部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其中规划了十大育人体系,文化育人体系强调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为今后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那么,高职院校的育人体系如何架构,育人工作如何展开,应该是每一所高职院校面临的紧迫任务。

(一)文化体系建设

随着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高职院校的建设也逐渐趋向于综合化。在保留传统学科的基础上,每所高职院校都在打造自己的品牌,这其实体现的就是一个继承与发展的问题。中国的大学首先要传承中华文化,五千年文明所创造的辉煌灿烂的文化,是每个中国人的骄傲,我们有必要将这种文化精神传承下去。但是,世界每时每刻不在发展变化当中,要想在当今世界谋得立足之地,就必须顺应时代潮流,这就涉及传统与现代的融合问题。事实证明,传统之所以千百年来被人们所传承,就必然有其共性所在。无论处在什么时代,共性的存在不会消亡。而个性则体现为不同时代的独特性,这也使得共性与个性之间能够和平共存。

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应当秉承文化育人的理念,构建学校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协同育人的教育体系,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当然是文化建设。这里所说的文化有三个层面:一是传统文化;二是地域文化;三是校园文化

1.传统文化

顾名思义,传统文化即古代文化中的精髓。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人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无论是高职院校教师还是高职学生,都必须系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否认,传统文化具有一脉相承的连续性,我们所要掌握的就是这种内在的联系。目前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还是比较薄弱的,没有建立系统的、全面的文化育人体系。即使是文科专业的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也非常肤浅,基本上还停留在初高中阶段,这远远不能适应国家提出的文化自信的要求。笔者认为,应当建立如同《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等思想政治课程一样的文化教育体系,从制度上要求全体学生系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2.地域文化

就我国目前的高职院校而言,无疑都受学校所在地文化传统的影响,具有当地的文化气息。从狭义的文化角度讲,这属于地域文化;从广义的文化角度讲,这也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传统文化教育的大背景下,应当重点建设地域文化教育体系。地方文化不仅是高职院校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其区别于其他高校的主要特征。因此,无论是高职院校还是普通本科院校,都应当努力挖掘当地宝贵的精神财富,依托地方软实力,将继承传统文化与发扬地方文化紧密结合,构建交互式文化体系建设。

3.校园文化

追溯办学历史几乎是所有大学的习惯,他们希望以此来印证学校本身具有优秀的文化传统。作为一所高职院校,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具有悠久的历史不一定就具备优良的文化传统。毕竟文化的传承与建设一是需要时间,二是需要前后连贯。基于此,校园文化建设要做到两点:一是需要建构文化育人体系,这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教育体系;二是建立长效联动机制,将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规划,使之成为根本大法,保持其实施的一贯性。

(二)育人体系建设

韩愈的《师说》中指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文化育人其实就是兼顾了传道、授业、解惑三个方面。如何建构这一庞大的文化育人工程,笔者认为需要从教学与科研两个方面着手。作为高职院校教师,都有教学与科研的双重任务。教学是教书育人,而科研不仅仅是为了评职的需要,更多的还是要通过深入的科学研究加深对知识体系的认知。

(三)思想体系建设,发挥理想信念教育的作用(www.xing528.com)

我们继承了先进的理念,发展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那么,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高职院校如何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笔者认为,应当注重以下几个要点。

1.坚持“变”的理念

自然界处在生生不息的变化中,人类历史和社会也处在一个生生不息的变化发展过程中。我们今天提倡理想信念教育,也应当有变的思想。现代的世界瞬息万变,信息化的发展,一切都处在变化之中。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教育中采用更为切合时代潮流的方式和方法。作为中国人,当然具有本民族的共性,这也就建立了共同教育的基础。对现代大学生而言,代沟无法避免,但作为传承文化的芳草地,高职院校应当具有比其他任何地方都突出的优势。我们在高职学生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必须结合多变的世界、多变的人性、多变的知识,用变的理念把握变化中的不变。

2.坚持特色发展

中国的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正确的理想信念也应当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之上的,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方向。所谓中国化,一方面是指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另一方面是指要继承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保持民族性,振兴民族文化。

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于其强大的包容性。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因素都值得我们继承与发展。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场合的讲话中经常引用古语来讲道理。当然,传统文化有精华与糟粕,这就要求我们剥除其中不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成分,发扬好的因素。笔者认为,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应当与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是两条平行线,在分离出有益的成分之后,就需要做合并处理,这也是我国一直以来所强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意所在。

【注释】

[1]沈丽丹,舒天楚.新时代高校文化建设的内涵挖掘与路径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2021(08):103-107.

[2]温文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深度育人模式探索[J].惠州学院学报,2021,41(04):112-116.

[3]杜安国,何小梅.高校文化育人理念与实践[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4]司书琪.新时代视域下高校辅导员文化育人之路径创新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31):202-203.

[5]王圣龙.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方式与育人智慧[J].电影画刊,2021(03):68-6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