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婚庆习俗变迁-窑湾乡志

中国婚庆习俗变迁-窑湾乡志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辖区农家时兴婚事新办,20世纪50年代结婚时,只需到民政部门进行结婚登记、领取结婚证书,然后在单位举行茶话会,散发喜糖、香烟即可。也有少数青年选择在教堂内举行婚礼。孩子出生后,孩子的父亲要到岳父、岳母家报喜和向主要亲戚家通报喜讯。

中国婚庆习俗变迁-窑湾乡志

(一)婚姻

婚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窑湾农村婚嫁旧俗,多半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在部分青年知识分子中也有自由恋爱的婚姻。传统的婚节有“六礼”,即采纳、问名、卜吉、纳征、定期、迎亲。“采纳”是指男儿四五岁(有的年龄更小,甚至“指腹”为婚)议婚时,男家请媒人带上礼物向女家说媒。女家父母同意缔结婚姻后,媒人询问女子姓名、生辰,即为“问名”。男家请算命先生合生辰八字,看有无伤克,即为“卜吉”,俗称为“纳八字”,也意味着双方婚约已定。订婚之后,男家送给女家若干礼物,即为“纳征”。女方接了男方的礼物,男家才能向女家请问合婚日期,即为“定期”。婚期已定,男方按女方提出的祖辈人数购买祖饼,送到女方,由女方父母送给祖辈,谓“传祖饼”。

20世纪80 年代后,境内出现各种婚姻介绍机构,以联谊等活动形式为男女青年找对象提供方便条件,也为老年丧偶者再婚提供择偶机会。男女双方确定恋爱关系,多以戒指、项链或鲜花作为定亲信物。定亲后,男女双方首要任务是装修新房,置办家具生活用品

所有程序完毕,就能“迎亲”成婚了。

迎亲 窑湾农村俗称“接新姑娘儿”。接新娘的前三天,男家将给新娘准备好的衣物首饰连同糕点白酒和鸡、鸭、鱼、肉等若干(数量不等,或生或熟)或白鹅一只,雇人用特别礼盒抬送女家,俗称“过礼”。结婚之日,女家送嫁妆,嫁妆有床及床上用品、桌、椅、箱、柜、木盆、瓷器等,新娘坐着花轿,伴随着唢呐锣鼓乐和鞭炮声,迎亲客汇合由新娘的兄弟姊妹和亲朋好友组成的送亲客一路吹吹打打、热热闹闹的到男家。男方家张灯结彩,花轿到门前时,婚礼主持人对着新娘的喜轿作揖行礼,将五谷茶叶撒上花轿,嘴里不停咕噜咕噜叫“回神”,也叫作“回车马”,新郎撩开轿门,新娘顶着红盖头下轿,由牵娘扶着踏红毡毯进门“拜天地”,然后进“洞房”。入洞房后,新郎为新娘揭下盖头,与新娘(由牵娘领着)举行拜床礼,称“接纳”。新房中摆有喜宴,即在婚床前放一张长方桌,四角点烛,中间放瓜子、糖果、点心,新郎与新娘同坐长凳,吃合卺宴,喝交杯酒。为新人铺床的还会在床的四角各放一些枣子和花生,象征吉祥,早生贵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辖区农家时兴婚事新办,20世纪50年代结婚时,只需到民政部门进行结婚登记、领取结婚证书,然后在单位举行茶话会,散发喜糖、香烟即可。20世纪60—70年代时兴举办集体婚礼。20世纪70年代后时兴旅行结婚,仪式简办或不办,举办仪式的多用自行车迎亲。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时兴起办排场婚礼,用轿车迎亲,在宾馆、饭店、酒楼设婚宴,办婚礼。也有少数青年选择在教堂内举行婚礼。

婚宴 窑湾农村传统婚宴都在自己家中进行。婚宴规格四碗四碟九个菜或六荤六素一碗汤,最高规格为五碗八碟,要上整只鸡、整只鸭、整条鱼,倒数第二道菜为红烧鱼,最后一道菜通常为一碗营养汤,鱼到即可上饭,喝汤即可放碗。20世纪50—60年代崇尚节俭,多数青年男女结婚喜酒简单,即使办一、二桌规格也不高。20世纪80年代后,婚宴规格越来越高,场面越来越大,20世纪90年代后大都不在家中操办,均都在宾馆、饭店、酒楼包桌。但现在仍有一部分村民婚宴在自家中举行,传统加现代的形式,场面很大,请礼仪公司、歌舞队唱歌跳舞热闹非凡。

闹房 乡境内“闹房”是花样百出。亲友宾客,特别是年轻人,竞相涌入洞房,吃糖、抽烟、喝茶、品果,与新郎、新娘玩笑嬉闹,让他们同吃一粒悬于空中的糖(或苹果),显示新婚的恩爱甜蜜。

回门 新婚夫妇结婚第三天或次日“回门”(回新娘的娘家),也有当日下午双双回门,回门必须在娘家吃一顿饭。回门之后,新娘每天都被亲友接去吃午饭,俗称“请新姑娘过门”,但新娘每晚必须回夫家,要做到一个月不空房。

其他婚俗 1949年前,在乡境内,有的人家生了儿子担心长大找不到媳妇儿,为儿子领养一个小女孩做童养媳,待他们长大成人后,为他们完婚。童养媳结婚一般比较简单,也有比较讲究的人家,选个吉日做婚期,先做些新家具,婚礼前让童养媳先回娘家,然后按出嫁的方式,男家用花轿迎亲,男女拜堂摆酒席招待亲友。有的男女双方家庭很穷,免去纳征礼物,择日由女方兄弟及长辈将姑娘送至男方,叫作“送童养媳”,婚礼比较简陋。丈夫去世后的妇女再嫁时,要到寺庙烧香敬神,举行脱孝服或脱白鞋的仪式,名为“脱白”。然后坐轿到新夫家,举行这种再嫁婚礼多半在晚间。带着孩子改嫁的,孩子多是改嫁后接去。

乡境内,还有招上门女婿一说,即男方上女方的门,一般是女家没有兄弟,但也有即有男儿又有女儿的贫穷家庭,怕接不上媳妇,男儿出门做女婿,把女儿留守招婿,还有中年丧夫的妇女,她本是这一家的儿媳,丈夫死后,不愿出门改嫁,就招一个男人进门,俗称“坐堂招夫”。1949年前,男到女家要改名换姓,立契约第三辈改姓回宗,还祖父本姓。1949年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人们淡化了这一习俗。

(二)生育

境内妇女自怀孕到分娩期间,一般不从事重体力劳动,孕妇还有不少禁忌,如不能在墙上钉钉、门槛上砍剁东西、屋前屋后挖坑动土等。产妇要在家里生产,请接生婆接生。

1949年后,提倡新法接生,孕妇被送往医院生产的逐渐增多,产后两三天再回家坐月子”。

孩子出生后,孩子的父亲要到岳父、岳母家报喜和向主要亲戚家通报喜讯。孩子出生后的第三天,要用艾蒿和槐树皮煮水给婴儿沐浴,“洗三”之时爷爷家和外公家要共同商定给孩子名字,叫“三天取名”。“洗三”之日经婴儿外婆确定吉日,举行“送祝米”(农村称“打喜”)的庆祝活动,“打喜”的时间常定在婴儿出生的第九日,也有十日半月的不等,亲朋好友在这一天都会携带鸡蛋、猪蹄、婴儿服饰等礼物或礼金以示祝福。少数至亲好友会在打喜之前带着婴儿用品或补品去看望婴儿和产妇,主家要为来探望的客人煮茶鸡蛋(即荷包蛋),每位来宾还会得到3个红蛋(即蛋壳上涂上红色的熟鸡蛋)。2000 年以后,传统的送祝米很少了,客人的礼物以货币为主,孩子满月以后,在酒店举行打喜宴,亲朋好友欢聚在一起吃红蛋喝喜酒。

(三)寿诞

在境内,为纪念中年以下人的生日而举行的庆祝活动,叫“做生”,为庆祝老年人的生日,称“祝寿”。

抓周 小孩满周岁叫“抓周”。孩子年满一岁,亲戚朋友要相聚庆祝,客人携糖果、食品、衣饰、玩具之类而来,主人设宴款待。同时举行“抓周”活动,在堂屋地上铺上红地毯,满堂客人围坐两旁,地毯上摆设诸如文具、玩具、食品、鞋帽之类物品十多样,把孩子放在中间,任孩子抓取,如果小孩子抓住了纸或笔,便认为孩子将来有文才,若抓住玩具刀枪棍棒,就说这个孩子爱武。亲友们对孩子美言夸赞,忌讳出言不逊,倘若孩子抓住食品、糖果之物,不能说孩子长大后好吃,应恭喜孩子长大后不愁吃穿,是人间一福人。(www.xing528.com)

做生 凡逢十的岁数为整生,而其他为散生,一般40岁以下散生,整生大都不做。40 岁以上做整生,本地习俗“男不做三(十),女不做四(十)”,男子做生,最早在40岁;女子做生,最早在50岁;男做虚(岁),女做实(岁)。

祝寿 是对老年人生日的祝贺。在花甲、古稀、耄耋、期颐之年,子女、亲朋都要为其祝寿,老人过生称寿星。

1949年前,富户人家祝寿有讲究,祝寿之日前夕,寿星的下人送请帖邀请亲朋好友某日到府给老人祝寿,下请帖的称贵客,送礼以“盒”为重礼,有“端盒”“挑盒”“抬盒”之分来区别人情礼物的轻重。

过节巴 境内传统习俗认为,人生有节巴,也称厄年,如36岁、73岁、84岁,有谚语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接自己去”,遇厄年生日之时都会呼朋唤友到家或酒店庆祝一番,以图吉利

(四)丧祭

窑湾乡里一般人家死了人,要停尸3日才埋葬。此间有沐尸收殓、设灵堂、报丧、下祭、打丧鼓、守灵等活动。20世纪70年代后,市区推行火葬,以追悼会形式代替旧丧俗。

收殓入棺 为死者沐浴、修面、穿戴寿衣后置入棺木,其棺盖不能盖严实,需留一缝隙。棺木一般用杉木做成,漆黑色,多用防腐性能好的生漆

设置灵堂 在堂屋正中央摆放灵柩(棺木),灵柩尾端临近大门的地方摆设一张方桌,即灵桌。灵桌上供死者遗像,供灵位焚香炉钵,点长明灯(或蜡烛),灵桌上方在堂屋适当处,横撑一根竹竿,搭上三丈白布,遮挡灵柩,便称之为孝堂。灵桌前放一蒲垫,供来客上香、烧纸、磕头之用。

下祭 亲戚接到报丧之后,称为祭主,便请八人打锣鼓、送葬下祭,祭主筹备花圈、祭帐、纸钱、鞭炮、烟酒等下祭的礼品,傍晚吹吹打打来到孝家,打锣鼓的人围绕灵柩正反转三圈,并把锣鼓吹打落板,孝子谢礼。

戴孝 亡者儿孙戴白色孝帽,身披白色孝布,穿白色孝鞋。孝男孝女都要在孝堂内,有客人前来给亡者烧纸上香,孝子便跪之讲礼,客人向孝子回礼单膝下跪,说“忠孝尽到了”,相互打招呼,随后同起。当今改为臂带黑纱、胸戴百花,有的头披白色孝布。

封殓 当地一般到半夜子时(12时),灵柩封殓闭棺,主事者揭开棺木盖,让亲人们有序的围绕灵柩转一圈,看最后一眼遗体容貌,然后闭棺,将棺木盖盖上,用白纸和早已准备好的糨糊将盖和棺体封闭,称为“刮纸口”封殓。然后用竹篾在棺木的中间捆七圈,农村叫作“打腰箍”。然后鸣鞭炮,封殓完毕。

土葬 依选定的日期将灵柩抬往墓地掩埋安葬。按照选定日期的早晨6—7点钟,帮忙抬棺的人抬出灵柩到门外“出殡”(也叫“出柩”)。出殡时,吹喇叭、打锣鼓、鸣鞭炮,在孝子孝孙和亲友们的护送下,将灵柩抬往墓地下葬掩埋,然后孝子们把坟上的土堆集起来进行圆坟,亲人们手牵手绕坟三圈,插上圆坟吊,锣鼓吹打,鞭炮齐鸣,人们一同下山回家。安葬后的第二天凌晨(一般五六点、天不亮前),孝子孝孙要到墓前烧香、烧纸、磕头、燃鞭炮、点燃蜡烛,以祭亡者,谓之“复山”(也有第3 天行此祭礼的,称“复三”)。到了亡者周年祭日,孝子孝孙要为其培坟立碑(也有3周年立碑的)。

火葬 20世纪70年代后,移风易俗,破除迷信,推行火葬,实行新式葬礼,旧时代仪式大部分废除。人死后家属在报上登告示或打电话通知亲友。亲友到亡者家中向遗体或遗像鞠躬致敬,死者家属一旁答礼,然后请进吊唁者喝茶、吸烟。死者家庭戴黑臂纱(重孙辈为红心)。遗体在殡仪馆或家中停留两夜(头尾3天),家属亲友通宵守灵,第三天上午在火葬场开追悼会或遗体告别会,然后绕遗体一周告别,后火化。遗体火化的当天下午或第二天取回骨灰,或供奉在家中,或择日安葬于公墓。安葬后复山(又称圆坟),清明节上新坟等习俗与以前相同。

祭祀 对亡人的祭祀活动主要有“烧七”和贡灵“出袱”。“烧七”即自亡者“落气”日始,以七日为一个时间单位,每到“七”,亡者孝亲即往山上烧纸、理坟,以祭祀亡人。通常以“五七”为限,为表达对死者深切的哀思,“五七”的祭祀活动很隆重,迷信说法是人死了“五七”35天时,在阴司渡过各道关卡,经过十殿阎王的衙门,亡者要经过“三天上望香台”“七天过黄泉路”“奈河桥”,还要“过鬼门关”“破血湖”“破鱼湖”,因此,“五七”之时比其他七日诵的经要多些,生前亲戚朋友前来将纸钱用白纸包好35 个包袱,叫“包包袱”“烧五七”,在包袱的皮面上写上“五七寄袱,某某亡者收用”,包袱写好后在下午四点前为其烧香、烧纸、化包袱,祝亡人过关。

人死满百日、周年,孝子、亲人焚纸致祭,俗称“烧百日”“烧周年”,过程与“五七”相同祭祀。亡人去世的当年春节,孝子正月初一、初二、初三须在家守孝三天,不能出门。持续守孝三年,第一年守三天,第二年守两天,第三年守一天。

出灵也叫“出袱”,人死三年出袱,要写包袱、写祭文等,农村“出袱”一般有“娘要三年满,父亲两年半”,才可以出袱。所烧之物多有冥钞,另有祭文、孝联、孝衫、孝帽、孝鞋、青纱等物,亦有用将纸扎灵屋、衣箱等焚化祭祀。出灵后,孝期完毕,但每年腊月三十、正月十五傍晚还要给亡者送灯、烧纸、烧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