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成都城市史:维新思潮与戊戌变法运动

成都城市史:维新思潮与戊戌变法运动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会者经过充分讨论,一致推举康有为起草上光绪皇帝书,由与会者联合签名。杨锐、刘光第是百日维新中的活跃人物,戊戌政变中殉难的六君子之二。维新运动中,为“军机四卿”之一。光绪二十三年,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深重,杨锐、刘光第迫切希望皇帝维新变法,

成都城市史:维新思潮与戊戌变法运动

在这个充满博大精深、疑古批判精神的近代学府里,一代改良主义思想家廖平、宋育仁被孕育出来;在戊戌变法中,英勇无畏的维新派精英杨锐、刘光第脱颖而出,成为中国近代社会中叱咤风云的人物。

廖平,字季平,号四益,又号六泽,四川井研县人,生于咸丰二年(1852)。据廖宗泽《廖季平先生年谱》,其幼时家贫失养,勤奋好学,同治十三年(1874)参加县学考试,“技置第一,补县诸生”。光绪二年(1876),以优等食廪饩,选拔到尊经书院深造。光绪五年(1879)中乡试。这一年,湖南学者王闿运主讲尊经书院,使廖平深受教益,改变了读书和治学的方法。他明白了经学的门户虽由小学始,但不得以小学终,于是决心研习《春秋公羊传》。他经常向王闿运先生求教,二人论学,有时通宵达旦。廖平“拙于言”,但勤思索,敢向成说挑战。

19世纪80年代,廖平先后写了《榖梁集解纠谬》《公羊何氏解诂十论》《今古学考》《知圣篇》《辟刘篇》《续今古学考》《经学四变记》等著作。在这些著作中,他提出“礼制”是划分今、古文经的标准。“今古之分,本以礼制为主”,“今古之分全在制度,不在义理”。廖平突破了前辈经学家皓首穷经,只求阐示义理,不求解释的死胡同,而将经学的探讨推进到政治制度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当时,洋务运动失败以后,中国向何处去,是正在觉醒的中国知识界急于解答的问题。廖平的今古学观的问世,为近代改良主义和维新思潮的兴起,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武器

廖平大胆提出古文经为刘歆伪托,今文经才是孔子所作,因此应当尊今抑古,托古改制。“考究故家渊源,则皆出许、郑以后之伪撰。所有古文家师说,则全出刘歆以后据《周礼》《左氏》之推衍。又考西汉以前言经学者,皆主孔子,并无周公六艺皆为新经,并非旧史。于是以尊今者作为《知圣篇》,辟古者作为《辟刘篇》。”

廖平使今文经学具备了新的现实意义,“旧日腐朽皆为神奇”。他的学说,在顽固守旧的封建卫道士眼里,有如洪水猛兽,引起激烈反对。光绪十五年(1889),他被罢去四川绥定府教授职,但是他的学说却不胫而走,在中国知识分子中引起“霹雳前之特异的电力”。近代维新运动的主要代表康有为,就是在他的今文经学思想的启发下,写出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这两篇巨著,为维新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

宋育仁,字芸子,一字芸崖,晚号道复,咸丰七年(1857)生于四川富顺县。双亲见背,幼年失养;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十五岁应童子试,得张之洞赏识,“以高才生调尊经书院肄业”,是尊经书院的优秀学生。

光绪十二年(1886),宋育仁赴京参加会试,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宋育仁受尊经书院优良学风熏陶,在北京又接受了中外进步思想的影响,逐步具有了改良维新思想。他开始认真对比中西文化制度,探求西方富强和中国贫弱的原因,他认为中国必须以欧美强国为榜样,进行彻底的社会改革,否则国家民族难以摆脱危亡命运。光绪十七年(1891),宋育仁著《时务论》,系统论述了他的维新变法主张。他主张:学习西方国家的治国经验,确定变法维新大计。他提出“君民共治”的主张,由“伸民权”而达“民为主”的目标,实现君主立宪的目标。

光绪二十年(1894),宋育仁受命出使英、法、意、比四国,出任四国使馆二等参赞。在欧洲驻节期间,他十分留心考察西方各国政治、经济制度、文化教育、风土人情,并实地参观了议院、监狱、法院学校、工厂、商业贸易场所等,并将见闻和感受以随笔的形式写成《采风记》一书。甲午战后,宋育仁回国,将《采风记》刊行。同时又将自己对西学的认识进行系统整理,修订《时务论》,再次刊行。两书发行后,士大夫争相阅读,宋育仁被尊为“新学巨子”。

《采风记》和《时务论》全面介绍了西方强国的基本情况,并对中西方异同进行对比分析,解答了中国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若干设想。(www.xing528.com)

光绪二十一年(1895)暮春,维新派领袖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十八省举人1800余人齐集京郊松筠庵,讨论甲午战败后中国的危亡问题和知识界应采取的救亡对策。与会者经过充分讨论,一致推举康有为起草上光绪皇帝书,由与会者联合签名。四月八日(5月2日),由康有为、梁启超带领各省举人将《上光绪皇帝书》呈交都察院转奏,时称“公车上书”。公车上书的内容主要是反对中日马关条约》,要求“拒和”“迁都”“陈兵”“变法”。

在“公车上书”中签字的各省举人最后核实为603人,四川举人有71人,占总数的11.8%,仅次于广西、贵州、广东,居第四位。其中,有不少成都举人。为推动维新运动向前发展,四川在京举人和新中进士倡议组织学会,当年夏,维新派联合帝党官僚组成政治团体“强学会”。在22名参加者中,有四川举人杨锐、川籍京官宋育仁,他们积极投身维新运动,宋育仁还主讲了“中国自强之学。”

杨锐、刘光第是百日维新中的活跃人物,戊戌政变中殉难的六君子之二。杨锐,字叔峤,四川绵竹县人,幼时聪明好学,钦差学政张之洞“奇其才”,招入幕。尊经书院开办后,“以优廪生,调院肄业”,在尊经书院同学中,杨锐“年最少”,而学业“常冠其曹”,被列为“尊经五少年”之首。[1]以壬午优贡,朝考得知县。光绪十一年(1885),中顺天乡试。光绪十五年,考授内阁中书,后入张之洞僚幕。维新运动中,为“军机四卿”之一。刘光第,字德星,号裴村,生于咸丰十一年(1861),幼年饱受农家生活的艰苦磨炼,“意气卓荦,不以贫废读”。光绪四年(1878)应童子试,县令陈锡鬯奇其才,拔置案首,厚遇之。光绪八年,“四川乡试中式举人,是年北上应会试。”次年春,“试礼部,登进士,授刑部主事”[2]。在做京官期间,刘光第目睹国步艰难,政事日效,心怀隐忧。甲午战争爆发,中国形势危迫,刘光第不顾个人身家性命的安危,大胆向皇帝上了一道痛陈变法维新大计的《甲午条陈》,请求皇帝“乾纲独断,以一事权”;“下诏罪己,团结人心”;“严明赏罚,以操胜算”;“隆重武备,以振积弱”;《甲午条陈》充分表现出刘光第赤诚的爱国热情和改良主义思想倾向。

光绪二十三年(1897),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深重,杨锐、刘光第迫切希望皇帝维新变法,当年底,在杨锐多方努力下,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由给事中高燮曾递交光绪帝,并介绍康有为学问人品,请求皇上召见他。据陈鸾章《戊戌日记》闰三月初六日,光绪二十四年初,杨锐、刘光第联合在京四川爱国志士傅增湘、谢绪纲、王晋涵、李植等在四川会馆观善堂旧址成立“蜀学会”,宗旨是:“讲新学,开风气,为近今自强之策。”会员定期集会,讨论或演讲,所谈“不离乎西学”。为了研讨西学,培育维新人才,他们在蜀学会外,成立了“蜀学堂”,课程有中外政治、英文,聘请英文教习,购置西方图书仪器,随时观览。英文学成后,进入专门班,研习西方各门学问。据统计,报名入蜀学堂者73人,其中有功名者占71.24%,状元出身的翰林院编修骆成骧以及三位刑部主事、一位工部主事均报名参加学习。同年三月,康有为组织了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保国会”,宗旨是“保国、保种、保教”,以推动维新运动的发展。在京四川维新志士积极参加保国会的活动,在186名会员中,四川有14名,占总人数7.5%。

保国会成立不久,杨锐等人又在京成立“保川会”,将保国与保家乡结合起来,具有更强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虽然保国会、保川会在清廷顽固派的弹劾下涣散瓦解,但变法维新的时代潮流难以阻挡。同年四月二十三日(6月11日),在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下诏“明定国是”,宣布变法,实行新政,百日维新开始。六月十八日(8月5日),湖南巡抚陈宝箴向光绪帝推荐了刘光第和杨锐。七月十六日(9月1日)、七月十九日(9月4日),光绪皇帝先后召见杨锐、刘光第,二人力陈变法维新对策。七月二十日(9月5日),刘光第、杨锐、林旭、谭嗣同被授予四品卿衔,著在军机章京上行走,正式参与新政。他们竟日批阅各种条陈奏章,草拟上谕,“忙迫亟矣”。

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六日(1898年9月24日),慈禧太后和封建顽固派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废除新政,杨锐、刘光第被捕,三日后,与林旭、谭嗣同、康广仁、杨深秀一道英勇就义。他们以自己的壮烈行为,谱写了变法维新、拯救国家民族的壮丽乐章

杨锐、刘光第、宋育仁所代表的四川维新派所创造的光辉业绩,与成都尊经书院的精心抚育息息相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