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景观发展过程及生态视角景观规划研究

城市景观发展过程及生态视角景观规划研究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类城市景观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宗教在工业化以前的城市景观中占据重要地位,这几乎是工业革命前不同文化背景的城市的共同特点。这种布局显示了宗教在城市中至高无上的地位,是神秘主义景观城市的一种反映。古罗马时代城市景观的主要特点是大尺度与炫耀性。罗马的城市景观是大尺度的,以显示军事力量的强大与统治阶级的显赫。

城市景观发展过程及生态视角景观规划研究

人类城市景观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

(一)工业革命之前的城市景观发展

1.工业革命之前的欧洲城市景观发展

工业革命以前,世界上城市景观因国家与民族不同而特点各异,很难用统一的标准进行概括。总体上说,那个阶段城市景观总的特点主要有:其一,城市的规模不大,普遍意义上,一般规模有几万人就比较可观了,这是由于生产力的特点所决定的。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城市的最大规模有的接近百万,如古代罗马、中国的长安城等。其二,城市大多有城墙环绕,这是因为工业革命以前人类战争频繁所导致的。其三,西方城市大多有中心广场,广场四周是宗教和政府的建筑物。与今天城市中心是商业区不同。其四,西方城市从中心广场放射出宽阔的林荫道,市中心林荫道两侧居住着富人。在步行交通时代,市中心是最佳位置,方便去宗教与行政机构。其五,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宗教在城市景观中占据重要地位。

宗教在工业化以前的城市景观中占据重要地位,这几乎是工业革命前不同文化背景的城市的共同特点。美国建筑学家凯文·林奇用归类的方法概括出人类城市原型:一是神秘主义—宇宙城市原型,二是理性主义—机器城市原型,三是自然主义—有机城市原型。工业化以前的城市景观,属于神秘主义—宇宙城市原型。主要特点是自然的力量被突出,自然力量与人文结合起来,城市成为人类与宇宙秩序之间的一种连接中介,整个城市景观弥漫着一种宗教神秘主义韵味。

这在东方城市也不例外。以明朝北京城为例,整个北京城以皇城为中心,皇城左建太庙,右建社樱坛,城外南北东西四方分别建天坛、地坛、日坛以及月坛。皇帝每年在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分别到四坛举行祭祀,天地日月、冬夏春秋、南北东西,这种对应,显示了中国古人天人合一宇宙观念。

在古代埃及,神庙是城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在古代埃及的生活中起着支配的作用,几乎每件事情都有它的烙印”。[1]

在古代印度,城市景观也十分注重宗教性。古代印度的宗教思想认为,人类的物质世界是从中心向外延展,中心是世界的山脉,向外依次是平川陆地与海洋。这种宗教思想反映在城市景观构筑上,印度的古代城市,中心位置上都有一个高地或山丘,外围则以壕堑代表海洋。

在古代伊朗,人们为了表示对星相的理解与崇拜,把一些城堡用几道城墙围起,并在每道城墙涂上不同的颜色,以此显示人与天之间的广阔联系。伊朗的第一座都城埃克巴塔那,最中心的城墙颜色是金色,代表太阳(星期日);往外第二道是银色,代表月亮(星期一);第三道是红色,代表火星(星期二);第四道是蓝色,代表水星星期三);第五道是湖泊琥珀色,代表木星(星期四);第六道是黑色,代表金星(星期五);第七道是白色,代表土星(星期六)。

公元前2300年前,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建立了一批城市,其中著名的是吴尔城。吴尔城的中央高地上建有宫殿、庙宇以及观象台,宫殿常常由几个不规则的院落组成,庙宇平面比较规正,呈土坯包围起来的四方形,观象台用几个四棱台叠成,一个比一个小,有很大的坡道直通台顶。这种布局显示了宗教在城市中至高无上的地位,是神秘主义景观城市的一种反映。

神秘主义——宇宙城市原型不仅仅反映人与天的关系,同时也反映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城市景观布局讲求礼制与等级。如在中国,早在周代就形成了一套按尊卑等级建设城市的规划制度。在印度,城市规划过程中按等级排序较为普遍,城市中有明显的等级分区。

当然,这是从普遍意义上抽象出来的特点。工业革命以前,理性主义——机器城市原型也一直存在着。这种城市的景观如同机器一样,其部件位置确定,彼此类似,并常用机械方式连接,整个变化均可由部件数量增减来反映,可以拆散、修改,也可以更换部件。这一模式特别适合建设临时性的城市,历史上一些殖民城市的设计,很多就是这种情况。

(1)古希腊时代的城市景观。古希腊时代城市景观的总体特点是小尺度以及人性化的。历史上的雅典城背山面海,城市按地形变化而布置。从山脚下的居住区开始,逐步向西北部平坦地区发展,最后形成了市集广场及整个城市,建筑物的排列不是死板的,既考虑到从城下四周仰望时的美,又考虑到置身其中的美,并且充分利用了地形。

这个城市最杰出的是它的卫城。从迈西尼以来,卫城一直是雅典军事政治及宗教的中心。希波战争中,原来的城市被洗劫一空。战后重建时,卫城军事意义消失了,主要作为宗教中心与公共活动场所,作为雅典帝国强盛的纪念碑。雅典卫城坐落城内一个陡峭的山顶上,以乱石在四周砌挡土墙形成大平台。平台东西长约300米,南北最宽处为130米,建筑物分布在这个平台上,山势险要,只有西边有一个上下通道。雅典卫城周围均为岩石坡面,建筑师充分利用岩面条件来安排建筑物与纪念物,并不刻意追求视觉的整体效果。除个体建筑外,卫城没有总的建筑中轴线,没有连续感,没有视觉的渐进,也不追求对称形式,完全因地制宜。卫城南坡还有为平民服务的活动中心、露天剧场与竞技场等。整个建筑非常适合人的尺度,据说这样的设计是最符合黄金分割比例的。

(2)古罗马时代的城市景观。古罗马时代城市景观的主要特点是大尺度与炫耀性。

罗马城在鼎盛时期,人口曾经达到近百万,占地206平方公里。罗马修建了环绕城市长达数百英里的排水道,城市中有一些建筑物高达35米,相当于10层楼。罗马有石铺的道路,还有巨大的浴池、斗兽场、宫殿与寺庙、大量宣传统治者功绩的纪念物以及供统治者享乐的服务设施等。罗马的建筑体量很大,而且装饰华丽。罗马中心是广场群,广场上建有裁判所、庙宇、斗兽场、市政厅等公共建筑物。广场使用功能也比古希腊有所扩大,除原有的集会功能与市场功能外,又增添了诸如审判功能、庆祝功能以及竞技功能等等。罗马人希腊人那里学到了城市建设的美学原则,如形式上封闭的广场、广场四周连续的建筑、宽敞的通衢大街以及两侧成排的建筑物还有剧场等等,但是尺度与希腊人不同。罗马人按照自己特有的方式进行了变化,比希腊的形式更华丽更壮观。罗马的城市景观是大尺度的,以显示军事力量的强大与统治阶级的显赫。如广场的建筑物尺度都很大,实际上就是个人的纪念碑,大街有时宽20~30米,人行道与车行道是分开的。

城市中贫富分化非常严重,罗马贵族,大约有1800户,居住在大型私人宅地中,宽敞的花园,奴仆众多,房间富丽堂皇。底层民众的住房状况极为恶劣,他们居住在大约46000所公寓房子里,居住密度接近每所公寓住200人,非常拥挤。而且这些住宅靠近大垃圾坑,垃圾坑没有进行任何处理,随便堆放垃圾与粪便,因此,罗马历史上遭遇过好几次瘟疫

罗马人在城市景观构筑的过程中,对于地形不惜代价改造,再加上罗马人生活极度奢侈糜烂,因而刘易斯·芒福德称古希腊文化是讲求体魄健壮而又精神健康,而古罗马文化基本上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不仅罗马城,整个罗马时代,城市景观构筑都是好大喜功。美国经济史学者汤普逊在《中世纪经济社会史》中论述:“各城市争先恐后地建设巍峨壮丽的大厦,这些大厦的断垣残壁不仅告诉了旅行者或历史学家一去不复返的宏伟景象,而且给经济学家指点了挥霍的教训”[2]。

(3)中世纪时代。欧洲中世纪城市的总体特点是小尺度的,与古希腊很相似。

中世纪的欧洲,城市文明几乎消失殆尽。罗马帝国的消亡,使很多城市遭到严重破坏,南下的日耳曼人农业耕作为主,对城市的依赖程度轻,加上频繁的战争使商路断绝,手工业、商业萧条,人们生活重心转入乡村,这些因素使欧洲很多城市衰落,如罗马城由近百万人减至4万人。但是,欧洲城市传统并没有完全消亡,中世纪的后半期,约从11世纪以后,城市在整个欧洲再次出现,因此,笼统地说中世纪是“黑暗时期”是不确切的。

中世纪城市的四周都用围墙围合起来,城墙每隔一定距离,筑有塔楼,组成守卫的中心点。街道布局非常凌乱,道路弯曲,这是有着时代意义的:因为中世纪城市经常会被敌人侵占,在街道展开巷战是非常普遍的,采用直线条的布局可能会增加城市的美观,但从防御的角度出发,这样做的代价将十分昂贵。中世纪城市中有三个建筑中心,代表着三种权力,即教会、政府和市场。这三种权力指使下的活动各自遵循着不同的行为方式。起初,城市的中心建筑是教堂,教堂是城市中最高的建筑物,其周围有一个广场,各主要街道汇向教堂。14世纪以后,世俗权力开始兴起,大型的世俗公共建筑也开始占据中心地位,如市政厅与行会建筑,城市里就出现了两个中心,城市布局随之发生变化。随着商业活动的活跃,集市广场的地位日渐突出,第三个中心出现了。三个中心各有侧重,行政长官的宫殿代表政治行政功能,主教教堂代表宗教功能,集市广场代表经济功能。

中世纪的城市规划,通常是不追求整齐有序,而是从需要出发,随机而定,因此城市发展经常是不规则的,一些自然的东西,如崎岖不平的地形,常常被运用。尽管环境卫生不是十分理想,但是中世纪城市景观依然得到了许多城市学家的赞誉。

2.工业革命之前的中国城市景观发展

从周代匠人营国制度以来,一直到近代,中国城市景观都是方格格局,这种模式一脉相承,保持着极为强劲的稳定性。在如此广阔的领土内,由一种单代的模式所支撑,这在世界的历史上也比较罕见。当然,由于地形以及一些其他因素影响,这种模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异,但核心的东西表现得十分稳定。

对于中国古代方格格局城市景观,《周礼·考工记》有所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3]。意思是,建筑师丈量土地建设城市,按照每边九里,每边三个门的正方形建造,内部的道路网由南北9条以及东西9条成直角相交构成。道路宽为车轨的9倍,可以并排走3辆车。据日本人伊东忠太考证,当时车宽为66尺,左右各伸7寸,九轨为72尺,即为12步,相当于18米。城的中心是宫城,宫城的左边是祖庙,右边是社樱坛,宫城的南边是朝廷,北边是市场,市场与朝廷各自方圆百步。

《周礼·考工记》把城市景观建设规范为三个等级:王城标准级,诸侯标准级,卿大夫采邑城的标准级。各城市大小、路宽、门高、屋高都依次递减。级差为二,如王城用九,诸侯为七,卿大夫采邑用五。按尊卑等级,不得借越。甚至在建筑油漆色彩,屋瓦色彩上均有等级规定。

这种方格格局形成原因有各种说法,例如易经说,《易经》以九为阳之首,“天子崇阳,城池选址以阳地为善,城市规划也以阳为贵。营国制度广用九数:“方九里”“九经九纬”“内有九室,九缤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九分其国,以为九分,九卿治之”。另外还有“井田制说”,学者贺业矩在《考工记营国制度研究》一书中认为:城市方格格局与井田制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中国古代把城市视为一大块井田,利用井田阡陌的经纬涂,构成道路网;按照井田制,将它分为若干等面积的方块地盘,充作城市建设用地;同时规定,以井田单位“夫”作为城市用地单位,由此形成方格状的城市格局[4]。

(二)工业社会时的城市景观发展

工业革命是世界城市史上的转折点。在工业革命以前,世界范围内城市景观的变化是非常缓慢的。工业革命后城市景观变化巨大且迅速,正如美国建筑史家与评论家弗兰姆普敦指出的那样:在欧洲已有500年历史的城市在一个世纪内完全改变了[5]。

凯文·林奇认为,工业革命以来城市景观是理性主义——机器城市原型。这种城市原型的城市注重机械主义的功能秩序,功能至上,城市仿佛一台按功能组织起来的机器。在城市建筑上,这种城市景观注重经济法则和数学计算,否定传统装饰,认为“最代表未来的是机械的美,未来的世界基本是机械的、机器的时代”,房屋是“居住的机器”。

当然,以上只是对工业社会城市景观一种抽象概括,具体而言,工业社会城市景观的演变路径如下:

1.城市景观规划的发展

工业革命最初是从欧洲开始的。工业革命拉动了城市化的规划发展进程,大量人口涌入城市,或是在空地上建立城市,一方面由于人口在较短时间内进入城市,而使大量欧洲中世纪遗留下来的老城无所适从,另一方面由于人类还缺乏规划经验,于是,在工业革命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城市的发展比较混乱。资本主义大工业的生产方式铁路的修建,完全改变了原有城市的景观。工业在城市内部或郊区建立起来,工业区外围就是简陋的工人住宅区,形成了工业区与住宅区相间与混杂的局面。火车的出现,是工业革命的一件大事。各个城市纷纷在城市中心或者市郊建立火车站,城市扩展后,城郊的火车站又被包围在城市之中,加剧了城市布局的混乱。人口也像资本一样迅速集中。

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原有城市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除了兴起大量的新建城市之外,旧的城市普遍面临着变革的任务。不少城市针对这种情况,进行了改建,以适应新的发展需要。有的城市改造规模比较小,有的改造规模比较大,如拿破仑三世著名的“奥斯曼计划”,历时17年之久,耗资25亿法郎,全巴黎共拆除旧房11.7万所,兴建楼房2.15万栋。巴黎改建的主要方面有:拓宽了道路。在市中心开辟了95公里顺直宽阔的道路,拆毁了49公里旧路,在市区外围开辟70公里道路,拆毁了5公里旧路。增加了绿化与开敞空间。修建了大面积的公园,并把宽阔的爱丽舍田园大道向东、西延伸,把西郊的布伦公园与东郊的维星斯公园的巨大面积引入市中心。注重城市美观。为美化环境,对道路宽度与两边建筑物高度都做了具体规定。功能分区尝试。把巴黎市中心分散成几个区中心,适应城市结构的变化而产生的分区要求。

英国的伦敦也进行了比较大规模的改造。伦敦在1666年发生大火灾,整个城市几乎毁灭,这正好为城市的改建创造了条件。在改造中,城市的布局以及建设主要依据着经济利益原则,而不是以往那种行政原则与宗教原则,表明了资本主义对城市的主导作用。

其后,这种城市改造一直进行着。有的改造成功地处理了旧城与新区的矛盾,有的则采用最粗暴的方式,推倒重建。在城市建设中,功能主义规划逐渐出现,这种规划遵循经济和技术的理性准则,把城市看作是巨大的、高速运转的机器,以功能与效益为追求目标,在城市建设中注意体现最新的科学技术思想和技术美学观念。功能主义规划理念是:承认大城市尤其是其中心在经济、社会、文化上的重要性,它的集聚功能不能被替代。对它的矛盾不能采取回避态度,而是应当通过技术手段加以解决,使其在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现代化城市是一个高效率的城市,是一个交通信息十分发达的地区,因此新的城市规划应体现这一特点,效率和速度就是城市的生命。现代化大城市拥挤、环境不佳,所以要通过提高建筑层数解决拥挤问题,增加城市绿地,提高环境质量,并增加服务设施,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现代化大城市在空间艺术上要有新的追求;要寻找能代表时代精神的城市风貌与象征。

功能主义规划的代表是雅典宪章。1933年国际建筑协会在雅典开会,制订了《城市规划大纲》,总结了城市的弊端,并提出了城市的应对思路,这就是城市规划史上著名的雅典宪章,它指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休憩与交通四大活动的正常进行,人们应当通过城市规划解决城市空间出现的问题,其中主要方式是功能分区。大纲中的观点如下:

城市居住的主要问题是:人口密度过大,缺乏空地与绿地,过于靠近工业区,生活环境不卫生;房屋沿街建造影响居住安静,日照不良,噪声干扰;公共设施太少而且分布不合理。

城市工作的主要问题是:工作地点在城市中无计划地布置,从居住地点到工作的场所距离很远,造成拥挤,有害身心,时间经济都受损失;工业在城郊建设,引起城市的无限制扩展,增加了工作与居住的距离,形成了过分拥挤而集中的人流交通。

城市休憩的主要问题是:大城市缺乏空地,城市中所需要的绿地逐渐都被占用光了,并且,城市中绿化面积小,位置又不适中,无益于城市居住条件的改善;市中心区人口密度本来就很高,很难拆出一小块空地,并将它开辟为绿地供居民休憩。

城市交通的主要问题是:城市交通大多是旧时代遗留下来的,宽度不够,交叉口又多,未能按功能进行分类;过去那种追求“姿态伟大”“排场”以及“城市面貌”的做法,只能使交通更加恶化,局部的放宽,改造道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当从道路系统整体着手,对街道进行功能分类。

为解决以上问题,雅典宪章指出了城市规划功能分区的道路。这既是对此前西方城市改造的一种总结,也为以后的城市改造指出了方向。不但发达国家按照这条路线进行,许多二战后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如印度的昌迪加尔城以及巴西的巴西利亚城,也遵循着雅典宪章的原则。

2.城市景观的尺度发展

工业革命以来,城市景观最大的变化是尺度的增大,城市不仅变高,而且变得更大。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钢结构的应用,城市景观日益向“高”发展。城市景观的显著特色就是摩天大楼的出现。摩天大楼的出现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显示了人类的创造力量,改善了人们的居住,节省了城市用地。另一方面,也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例如规模不经济以及安全隐患等。

1931年美国建成102层高381米的纽约帝国大厦,1969年以前一直是世界最高的大厦;1969年美国建成的110层高443米的芝加哥西尔斯大厦,成为世界最高;1996年马来西亚建成的高450米的双塔石油大厦取代了冠军的地位(但美国的西尔斯大厦有异议)。中国于1997年建成的上海金茂大厦为95层,建筑高度421米,结构高度395米,也跻身于世界最高大厦行列。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交通设施的改善,城市的建成区在日益扩张当中。例如伦敦在1800—1960的一百六十年中,面积扩张了十倍以上。

这样的扩张在郊区化上也得到了体现。事实上郊区化在工业革命之前已经出现了,当时可以享受郊区生活的只有少数人。上层阶级中的一部分人希望过上独立、独特、私密、放松的生活,他们要“像修士般隐退,而又享受王公般的日子”,于是便创造了郊区。郊区化最早出现在美国,原始的郊区表现为乡村别墅的集合体,大规模的郊区化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郊区化的原因较为复杂,有政治、经济乃至文化方面的各种原因。但必须指出,小汽车交通工具的普及以及道路交通设施的改善对郊区化影响非常重大。

郊区化是建立在小汽车的基础之上的,耗费大量能源,因此对生态环境保护不利。同时,郊区化是一种低密度扩张,加之建设停车场、道路等,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同样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3.城市景观生态发展

工业化以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城市是一种无序的发展状态,引发了诸多的“城市病”,城市生态问题是最严重的城市病,这在工业革命早期表现得尤为明显,一些早期的学者以及思想家对此都进行过深刻的揭示。

“工厂林立,浓烟滚滚”是一段时间城市景观最形象的概括。以工业革命最早的英国而言,当时伦敦的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兴建起来,高大的烟囱林立,整个城市烟雾缭绕,能见度极低。但这绝不是伦敦的个案问题,正如恩格斯所言,凡是可以形容伦敦的,也可以形容曼彻斯特、伯明翰、利兹,形容所有的大城市。

这种状态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英国学者克莱夫·庞廷在其环境名著《绿色世界史:环境与伟大文明的衰落》中写道:“毫无疑问,如果生活在20世纪的人被运到一个世纪以前的某座城市中,他一定惊骇并被淹没在当地的气味中。这种气味来自成堆的腐烂垃圾、人畜的粪便夹杂着一池池的尿坑,它们常常堆满了街道,或者有时渗入当地的小溪或河流而在那里腐烂”。刘易斯·芒福德称这种城市为焦炭城,而且他认为,西方世界的每一个城市,或多或少,都有着焦炭城的烙印。(www.xing528.com)

后来,一些国家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对环境进行了清理,城市环境有所改善,许多城市通过土地置换,建成了公园与绿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纽约在市中心塑造了一个大型的“城市绿心”——中央公园。

公园的面积大得惊人,达340万平方米。它位于曼哈顿的中央,足足占掉150个街区,比欧洲的摩纳哥还大:中央公园有总长93公里的步行道,9000张长椅和6000棵树木,每年吸引多达2500万人次进出。园内有动物园、运动场、美术馆、剧院等各种设施;本来是一片近乎荒野的地方,现在是一大片田园式的禁猎区,有茂密的树林、湖泊和草坪,甚至还有农场和牧场,里面还有羊儿在吃草:在这样一个喧嚣繁荣的大都市开辟出这样一个巨大的公园,这一创举得到了举世称赞。

英国的伦敦也对污染的泰晤士河进行了清理,泰晤士河又恢复了鱼虾成群的景观。但是一些国家的城市,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城市环境状况仍然堪忧。

4.城市建筑发展

工业社会城市景观演进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表现在建筑上,工业革命引发了一场建筑革命——现代建筑革命,以体现工业化时代的精神。刘先觉教授在《现代建筑理论》对现代建筑的特点加以总结:

(1)强调功能。反对“为形式而形式”,提倡“形式服从功能”。设计房屋应自内向外,先平面、剖面,然后设计立面,建筑造型自由且不对称。设计以使用功能为核心,建筑设计与美术是两个不同的范畴。

(2)注意应用新技术的成就。使建筑形式体现新材料(水泥、玻璃、钢材)、新结构(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新设备和工业化施工的特点,建筑外貌应成为新技术的反映,而不去掩饰。

(3)体现新的建筑审美观。建筑艺术趋向净化,摒弃折中主义的复古思潮与烦琐装饰,建筑造型要成为几何体形的抽象组合,简洁、明亮、轻快就是它的外部特征。

(4)经济理性主义。大规模生产,标准化生产,减少成本,增加产出,符合少投人多产出的经济理性原则[6]。

现代建筑最集中的体现是柯布西埃,他是现代建筑、现代设计、现代城市规划的最重要的奠基者之一,对于现代主义建筑思想体系的形成,对于“机械美学”思想体系的形成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柯布西埃在他的第一本论文集《走向新建筑》的一开始就写道:“一个伟大的时代开始了,这中间存在着一种新精神”“工程师运用经济法则和数学计算及管理学把人们和宇宙的自然法则调和一致”。他宣称,设计和写作一样,应该建立在科学和所谓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规中,相信“有统一意图的章法和设计精神”可以促成集权的现代主义。

城市景观演进他主张设计上、建筑上要向前看,否定传统的装饰[7],他认为最代表未来的是机械的美,未来的世界基本是机械的、机器的时代,房屋是“居住机器”[8]。

现代建筑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它适应了城市化发展的要求。众所周知,工业化拉开了城市化的序幕。城市化使大量的人口汇集于城市,由此带来了大量的居住需求,再加上欧洲两次世界大战后重建,对住宅的需求量非常大。现代建筑以简洁、经济、实用的特点,在满足这种需求方面具有优势,因此,现代建筑的发展极为迅速。但现代建筑相对忽略了人们的多样性需求,这是其主要弊端。

5.城市景观社会发展

工业革命以来,城市景观在社会层面上表现出强烈的贫富分化。其实贫富分化城市景观在工业革命以前就很普遍,工业社会又强化了这一现象,使这种现象大规模化与深层次化。在城市日益扩张的过程中,与富人体面的生活环境相比较,城市中许多人生活在“脏乱差”的环境之中。关于这一点,相关思想家以及学者的记录可谓汗牛充栋。如美籍丹麦人雅各布·里斯在对纽约考察了20年之后,于1890年出版了《另一半人是怎样生活的》一书。该书描述了与第五大街富人区相隔几个街区的贫民窟的肮脏混乱。“贫民窟里居住着爱尔兰移民和山羊,沿着东区延伸达60多个街区,贫民窟里的经济公寓像一座座蜂窝般的兵营,其中许多房间,既不透空气,又不见阳光。由于没有卫生设施、厕所或防疫设施,公寓成了脏如猪圈的人类住所,臭气冲天,害虫猖獗。”当时一半人口居住在这种公寓中,其中大多数为贫穷的移民[9]。苏格兰城市规划师格迪斯曾经讽刺这种现象:贫民窟,次贫民窟,超级贫民窟——这就是城市化的进程。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与政府的干预,发达国家这一现象有所缓解,下层人以及贫穷者逐渐住上公寓式住所。而发展中国家这一现象目前却比较严重,“二元景观”是发展中国家城市的一个显著特征。印度的加尔各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印度加尔各答就是一个典型的“二元城市”,虽然没有旧城,但是却有十分明显的贫富对比。城市中央是欧洲式建筑的街区,一片现代化的气息。而周围包围着大量贫民的住屋。城市的某些地方还保留有封建社会的特征,城市里养有大量的牛群,在大街上漫游,阻碍交通,影响环境[10]。

埃及的开罗分新旧二城,新城有宽阔的街道,巨大的广场以及欧式高层建筑,而旧区则是大量的低矮的土房。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落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在帝国主义的侵略下,一些通商口岸被迫开辟“租界”,这使得中国不少城市也具有“二元景观”。一方面是洋人与华人上层的住宅区,设施完善,景观幽雅,例如,上海的租界具有高层公寓住宅,花园洋房以及公园等。而另一方面是广大劳动人民居住的棚户区,住宅条件极差。旧上海下层人民的住所通常为低矮的木结构建筑,环境很差。老城区由很小的方格形道路网组成,道路宽度2~3米,不能行车,而租界的道路宽度有10米,相差悬殊。

1949年后,中国城市二元景观逐步减少。但由于历史原因以及社会经济中出现的一些新变化,这种现象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当前,“城中村”是中国城市二元景观的一种突出表现形式。城中村伴随着中国城市的扩张而形成,中国许多城市都有这种现象,有的城市还非常严重。由于城市的扩张难以实现均质发展,因此有的农村地区景观还没有来得及转换就被迅速的城市扩张所淹没。城中村不仅是一种景观问题,更引发了一定的社会问题,许多城市的城中村都是治安死角,具体而言:

(1)城中村中住区缺乏统一的规划,布局凌乱。

(2)城中村中公共设施匮乏,居住环境质量不高,缺少必要的市政基础设施。如一些民居的上下水存在严重的问题,楼上没有自来水,缺少排污系统,导致污水乱排,影响了环境质量,

(3)城中村建筑设计混乱,有城市建筑,同时又有农村建筑。建筑的高度也参差不齐,高楼与平房共存。农村住宅也不统一,有些富裕户建起了华丽的洋楼,而相对贫困的农户的房子则比较差。

城中村是城市化进程过快与缺乏规划所引发的,解决这一问题,应当遵循城乡一体化的原则,将城中村纳入统一的城市规划中。

(三)后工业社会时的城市景观发展

20世纪60年代以后,许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进入了后工业社会,社会经济出现了许多新变化:传统工业在城市产业结构中不再占有主导作用,并将不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头;标准化的商品逐渐被个性化的商品所取代;社会经济坐标由“物本位”向“人本位”过渡;科技日益向高精尖方向发展。与之相应,城市景观出现了一些新特点。

1.城市景观布局的多中心化发展

与以往城市单中心发展不同的是,后工业社会以来,城市布局开始了多中心发展。

以往城市建设多采用环辐状发展,这种发展模式有很大弊端。其一,城市呈“摊大饼”方式向外扩张,越摊越大,城市中心离自然越来越远,人们难以呼吸到自然的新鲜空气。其二,城市呈“摊大饼”方式向外扩张,就难以顾及地形、地貌等自然因素,因此,从生态学的角度而言是不适宜的。其三,城市呈“摊大饼”方式向外扩张,使城市中心的区位优势十分突出,造成城市中心的压力日益增大。城市中心一般都是旧城区,本来就难堪重负,“摊大饼”更使其雪上加霜。

多中心结构拥有许多优势:

(1)多中心结构可以顺应自然,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安排城市用地,灵活性较大。

(2)多中心结构是集中与分散的有机结合。从集中的角度来说,由8个100万分中心组成的下个800万人口的大城市,居民可以享受到800万人口才能享受到的文明,如看歌剧等,这是二个100万人口的城市所无法比拟的。从分散的角度来说,居民可以克服800万人的大城市的弊端,享受到100万人城市的优点,即接近自然,避免拥挤。

(3)多中心城市结构,可在城市之间的部分楔入大量的绿地与农田,使城市与乡村有机结合,整个空间结构呈现出半城半乡的结构。

2.城市景观生态化发展

生态倾向是后工业社会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人类的一种理性选择,工业社会城市景观的构建以及城市的运营造成了许多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问题、水污染问题、噪声问题、拥挤问题、地面沉降问题等,这些问题虽然并不都是物质空间结构所致,但物质空间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城市的这些问题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一定影响,城市一度成为反生态环境的代名词。同时,地球也面临严重的能源问题,城市对能源问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人们在付出了巨大代价之后,开始反思环境问题。

人们也开始把这种反思付诸实际行动中。在城市景观的塑造过程中,人们日益注重顺应生态规律,注重节约能源,注重人的身心健康,以生态学为指导塑造城市景观成为一种趋势。目前较为普遍的做法是构筑生态建筑以及城市建筑的生态改造利用,较为公认的基本原则当推3R设计原则,即reduce(减少不利)、reuse(重复使用)和recycle(循环使用)。Reduce是尽量减少各种对人体和环境不利的影响。Reuse是尽量重复使用一切资源或材料。Recycle是充分利用经过处理能循环使用的资源与材料。

构筑生态建筑是当今城市景观塑造中的一大倾向。生态建筑,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尽量减少对自然界不良影响的建筑。建筑是人为的产物,建筑活动是一种人工的活动,因而任何建筑的建成和使用,对自然生态系统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造成一定的伤害,而生态建筑就是尽可能地减少对自然的伤害,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不良影响的建筑。20世纪70年代以后,生态建筑付诸实践层面,联邦德国在柏林建设了一座生态办公楼。这座命名为“生态技术3号”的大楼高7层,使用面积8100平方米,大楼正面安装了64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池板,所产生的能量供应整个大楼的用电与热水。大楼楼顶设置储水器,储备大量的雨水。储备的雨水先用来浇灌楼顶的草地,从草地渗下来的水回到储水器,然后流到大楼各处冲刷马桶。就整个城市而言,目前还难以做到家家像这座建筑物一样的循环机制,不过也日益向这个方向发展。

注重生态改造利用,以节约能源,也是当前的一个倾向。如美国著名设计师哈格雷夫斯主持的比克斯夫斯填埋场公园就是其中一个案例。这个公园原址是一个废料填埋场,设计者因势利导、因地制宜,通过巧妙设计,将之设计成为一个公园,取得了极大的生态效益。

3.城市景观人文化发展

功能主义的城市设计虽然给城市带来明晰、秩序等特征,但同时也造成城市景观的僵化与凝固,城市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受到削弱,城市空间变得异化,意义变得消失。为此,一种以人为核心的城市规划设计思想在其之后兴起,并逐渐反映在城市建设的实践中,这就是人文主义的城市规划设计。这种设计反对抽象的教条,转而从具体生活经验和人对城市的感受出发,研究人的行为心理、知觉经验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它的规划设计特点是:强调人的尺度与生活感。具体而言:

(1)强调城市土地的混合使用。雅典宪章强调功能分区,城市分为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活动,遭到了许多人的严厉批评。美国人本主义城市规划理论家雅各布斯强调城市应具有有组织的复杂性,城市应鼓励土地、建筑物与建筑群的混合使用。雅各布斯考察了美国的许多城市后得出结论,那些充满活力的街道与居住区,都强调土地的混合使用。她以巴尔的摩为例证:该城市是典型的功能主义的规划设计,居民区的两侧有大片的公共绿地,缺乏商业设施,居民很不方便。同时,街道也失去了生气,尤其夜间更是使人感觉恐怖。她提出“将人们的出行时间分散在一天内的各个时段内”[11]。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混合的功用有助于人们的接触、交往,增加城市的宜人气氛和安全感,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混合的功用能够对城市公共设施实现充分有效地使用。

(2)强调城市建设中人的尺度。人文主义的城市规划,强调城市应符合人的尺度,而不应只是大尺度。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从历史上一些宜人的城市尺度去学习,从传统中学习一些市民广场、乡土建筑与人行道路等设计样式,并融入现代人生活的内容。目前,符合人的尺度这一设计思想,在许多城市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3)强调城市建设应尊重文化的多元性。人文主义规划设计者认为,人际交流产生的文化是城市的本原,文化的多样性与交流性是一个城市的特色所在,单一化的文化是愚昧而乏味的,单一化的空间是不宜人的。城市应反映出市民不断递进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以证实其超越时空的文化价值与模式。目前,尊重文化的多元性这一倾向,正在被付诸城市建设的实践中。

(4)强调城市建设中的小规模。人文主义设计回避大规模的无弹性的几何图形设计,重视小规模的设计与非正式秩序,并推出了“小就是美”的原则,同时认为土地的混合使用与小规模是成正比的,土地的混合使用必然导致小规模。这一理念也越来越被世人所认同。

4.城市景观科技化发展

后现代社会是一个高科技时代,高科技反映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也反映在城市的景观建设中。城市景观的高科技倾向首先反映在城市的立体伸展,城市在向平面扩展的同时,空中空间、地下空间、水上空间的利用程度越来越高。

城市景观的高科技倾向其次反映在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的高科技性,目前,人们对景观的规划资料收集与预测可以借助于遥感技术,即航空遥感、航天遥感来完成。同时还可以通过现代空间信息管理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其技术(GIS)对相关信息进行运算,以便分析评价。

城市景观的高科技倾向再次反映在智能建筑上。智能建筑在20世纪末诞生于美国。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标志是4C技术(即computer计算机技术、control控制技术、communication通信技术、CRT图形显示技术),将4C技术综合应用于建筑物之中,在建筑物内建立一个计算机综合网络,使建筑物智能化,就是智能建筑的基本内容。智能建筑的目的是:应用现代4C技术构成智能建筑结构与系统,结合现代化的服务与管理方式给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学习与工作环境空间,利用高科技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目前,世界各国普遍兴起了智能化建筑的热潮,美国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建的大多数建筑物都是智能建筑。其他国家也纷纷抛出智能化建筑计划。日本甚至提出由智能建筑到智能城市,新加坡提出了“智能城市花园”。

5.城市景观个性化发展

到了这个时期,陈旧的建筑物已落伍,势必纷纷被具有生气的新型建筑物所取代。这一时期的新型建筑物追求的美感着重点,不再是比例或顺序,而是活力和动态,这是20世纪建筑艺术的延续和发展。

动态建筑能改变建筑物的外形。借助铰链和滑道,墙和房顶可重新排列和组合,房间可大可小,形状可以变化,从而更满足人的需求。与人喜欢装饰一样,建筑与城市也喜欢装饰。但一段时期以来,现代建筑占据了主导,建筑装饰被摒弃,代之以简单的直线。在现代建筑与全球一体化的影响下,世界城市出现了“特色危机”,复制、模仿,出现了“千城一面”的现象。当然,这是城市化加速发展特定背景下的产物。20世纪70年代以后,这一状况开始改变。

个性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本质特征,是一个城市的生命力之所在,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大凡走入一个城市,很快就能从城市景观中区分出这是上海、北京而那是大连与青岛,这是个性使然。美国纽约的个性就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高楼大厦比比皆是,令人目不暇接,而中国苏州的个性就是一座东方水城,水网交错,古色古香。

一个城市的个性是一个城市的历史、自然、文化的综合显现。在经历了“特色危机”之后,人们逐渐意识到城市个性的重要性。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城市景观建设正呈现个性化趋势。在这个潮流中也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比较严重:如人为塑造城市个性,伪文化以及讲究形象工程的现象比较突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