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用主义在美国的传播与发展

实用主义在美国的传播与发展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皮尔斯的实用主义思想重视行为与经验之间的联系,而意义正是这种联系的全部含义。皮尔斯之后,詹姆士对实用主义在美国的传播和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真理观上,詹姆士将实用主义的思想发挥到了极致,认为所谓真理,就是与实在的符合。皮尔斯和詹姆士的思想对杜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杜威在继承他们思想的同时将实用主义推向鼎盛,成为美国实用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杜威的实用主义还深刻地体现在他的思维上。

实用主义在美国的传播与发展

实用主义是由三位美国哲学家查尔斯·桑德斯·皮尔斯(Charles Sanders Peirce)、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和约翰·杜威(John Dewey)开创的一个哲学传统,被称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完整的独立形态,并且体现美国特色的思想体系。其突出的特点是注重经验,强调实际行动,重视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反对形式化、抽象化。最早提出实用主义思想的是皮尔斯,他追求“如何使我们的思想变得明白”的方式,将人类看作一个自适应的有机体。“为了在世界中满足生存需要进化出一个信念-怀疑系统。”在皮尔斯看来,解决怀疑和寻求信念是人类的本质。他说:“一个观念的意义完全在于那观念在人生行为上所发生的效果。凡试验不出什么效果来的东西,必定不能影响人生的行为。”皮尔斯的实用主义思想重视行为与经验之间的联系,而意义正是这种联系的全部含义。皮尔斯之后,詹姆士对实用主义在美国的传播和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对皮尔斯的思想进行了修正,认为“当个体有意识地生活在世界中时,意义与知识是与人们对世界的直接经验联系在一起的”。詹姆士特别注重“效果”。他认为,实用主义的方法就是从注意先发生的地方转向注意最后发生的事情,从注重范畴转向注重效果。因而,人们对事物意义的了解,只有通过对它的感受。在真理观上,詹姆士将实用主义的思想发挥到了极致,认为所谓真理,就是与实在的符合。要断定一种思想是真理还是僭说,关键是要通过人的活动所导致的经验来证明它。

皮尔斯和詹姆士的思想对杜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杜威在继承他们思想的同时将实用主义推向鼎盛,成为美国实用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杜威相信,只有通过经验和有目的的行为,人类对世界的理解才可能被习得、应用和改变,并且丰富起来。人类文化就是经验的调整、发展和改变。在杜威看来,科学探究和它对人类经验的系统化是人类进化的最大成果。杜威在对知识的态度上同样充满了“实用”的味道。他说,单单接受已经知道的东西或指出已经知道的东西并不算是知识,就像从工具箱中取出锯子不算是制造工具一样。他强调获得知识的过程。杜威的实用主义还深刻地体现在他的思维上。杜威高度关注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他总是将现实问题上升为人们感同身受的经验,进而基于对经验的论述去寻找隐含在经验中最为朴实和浅显的“知识”。这一点,在滕大春为《民主主义与教育》所作的序中也提到了。在序中,滕大春比较了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儿》以及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三位教育史上里程碑式人物的著作。滕大春认为,理想国是奴隶主阶级的教育蓝图;而杜威呼吁民主的教育,借以实现民有、民享、民治的资产阶级社会;卢梭的《爱弥儿》在法国启蒙时代是震撼人心的,但是卢梭是一个缺乏教育实践的理论家,所以《爱弥儿》是一本“小说”。杜威不但强于教育理论,而且富有教育经验。在教育史中,既能提出新颖的教育哲学,又能亲见其实施获得成功者,杜威是第一人。

“有用即真理”“有用即有价值”是对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经典表述。传统哲学由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三部分组成,分别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有什么用”三个问题。杜威认为“是什么”的问题,应由科学而不是哲学来解决。“为什么”和“有什么用”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人们往往从自己的立场出发认识事物,认识事物的目的是为我所用。因而,实用主义哲学否定规律的客观性,只相信人的经验,人的经验就是真理的尺度。有用的就是真理,没用的便是谬误。以事物的多样性来抹杀事物的共同性,以事物的多变性来抹杀事物的永恒性,以事物的价值形态取代事物的实体形态。杜威认为哲学的意义在于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而当时人们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便是教育问题。因而,他把哲学和教育等同起来,既然哲学是价值哲学,那么他的教育哲学也就是教育价值哲学了。其教育哲学是为解决教育问题提供理论的。此外,杜威教育思想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科学知识的获得与民主思想的实现,通过作为生活方式的民主将两者联结起来。科学知识是人类获得理智的手段,当然也是目的,个人理智则是个体参与民主生活的关键和基础。杜威承认不同阶级、不同利益团体的存在,同时反对不同阶级对人与人、团体与团体之间沟通所设置的壁垒。杜威并不试图消除阶级差别,他希冀通过构建民主的教育实现不同阶级的相互沟通和流动,以及不同利益集团自由而平等的交流。

【注释】

[1]谢作栩.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的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12-20.

[2][美]Clark Kerr.大学的功用[M]陈学飞,等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69.

[3]邬大光.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内涵与价值——与马丁·特罗教授的对话[J].高等教育研究,2003(6):6-9.

[4]邬大光.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内涵和概念解析[J].教育研究,2004(9):20-24.

[5]瞿振元.我国高等教育由大向强的新步伐[J].中国高教研究,2016(1):1-3.

[6]张端鸿.“双一流”:新时期我国院校重点建设政策的延续与调适[J].教育发展研究,2016(23):67-72.

[7]Philip G.Altbach.China's Glass Ceiling and Feet of Clay[J].University World News,2016(2).

[8]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课题组.我国低龄留学生发展状况研究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13(11):5-25.

[9]张端鸿.“双一流”:新时期我国院校重点建设政策的延续与调适[J].教育发展研究,2016(23):67-72.

[10]徐小洲,等.高等教育论——跨学科的观点[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1]王英杰.大学基础组织结构的建构:传统与创新[J].探索与争鸣,2013(6):4-6.

[12]潘懋元.建设一流本科 全面统筹推进[J].中国大学教学,2016(6):4-5.

[13]王英.学科建设以合作为基础[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3):24-26,31.

[14]张斌贤.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11):32-39,12.

[15]Ashby E.Adapting Universities to a Technological Society[M].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1974.

[16]John H.Van de Graaff.The Politics of Innovation in French Higher Education:The University Institutes of Technology[J].Higher Education,1976(2):189-210.(www.xing528.com)

[17]John H.Van de Graaff.Can Department Structures Replace a Chair System?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University Organisation[J].Compare,1980(1):29-40.

[18]Jones C.,Hesterly W.S.,Borgatti S.P.A General Theory of Network Governance:Exchange Conditions and Social Mechanism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7(4):911-945.

[19]Sørensen E.,Torfing J.Studying Local Network Exclusion through Observation and Diaries[M]//Peter Bogason,Mette Zolner.Methods in Democratic Network Governance.Palgrave Macmillan UK,2007.

[20]郎付山.基于网络治理视角的高校内部控制建设[J].财会月刊,2017(16):23-26.

[21]孟韬.嵌入视角下的大学网络治理机制解析[J].教育研究,2011(4):80-84.

[22]张德祥,李洋帆.二级学院治理:大学治理的重要课题[J].中国高教研究,2017(3):6-11.

[23]周作宇.微观政治:大学治理中的一个特殊场域[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2):14-25.

[24]陈雪强.大数据:教学评价模式的信息化探寻[J].教育导刊,2015(6):82-85.

[25]杜洋.浅析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学改革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教育学刊,2015(S1):131-132.

[26]Boyer E.L.Scholarship Reconsidered:Priorities of the Professoriate[J].Academe,1990(1):151.

[27]韩建华.教学学术观念及其对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J].江西社会科学,2009(8):236-239.

[28]M.Young,D.Lambert,C.Roberts,M.Rokeits.Knowledge and the Future School:Curriculum and Social Justice[M].London:Bloomsbury,2014.

[29]注:这里的滞后性主要是指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具有滞后性的特征。大学教学对科研的推动主要表现在对人才的培养上,其效果不会立刻彰显,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30]L.S.Shulman.Knowledge and Teaching :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J].Harvard Eudcational Review,1987(1):1-22.

[31]谢阳斌,桑新民.如何在“双一流”建设中促进科研与教学协同发展——国际教学学术运动的深层反思与战略谋划[J].教育发展研究,2018(7):8-15.

[3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

[33]焦玉玲,姜建成.对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多维阐释与理解——在对立中整合与超越[J].求索,2012(9):124-126.

[34]Felin T.,Koenderink J.,Krueger J.I.Rationality,Perception,and the All-seeing Eye[J].Psychonomic Bulletin&Review,2016(4):1-20.

[35]刘放桐.“人本主义”和“人本主义哲学思潮”随想录[J].学术月刊,1999(10):32-4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