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彭某分手事件对身心健康产生影响

大学生心理健康-彭某分手事件对身心健康产生影响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彭某考研失败后,小谢提出分手,彭某无法接受,双方发生激烈争执。这些消极情绪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合理的处理,就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养健全人格。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地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一般都属于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一般来说,一个良好习惯多、不良习惯少的人,往往是心灵健康的人。良好的生活习惯使人精力充沛,而不良的生活习惯则会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大学生心理健康-彭某分手事件对身心健康产生影响

恋爱不成杀人后跳楼自杀

男生彭某和女生小谢都是某高校大四的学生,两人同班,正在谈恋爱。小谢成绩优异,考研获得面试机会,彭某却考研失败。从彭某的遗书中发现,小谢曾告诉彭某,只有考研通过才能继续交往。彭某考研失败后,小谢提出分手,彭某无法接受,双方发生激烈争执。某日凌晨,彭某在自己租住的房间将小谢掐死,和小谢的遗体在租住房间里待了约一天,次日凌晨4时许,彭某从租住房12楼跳下自尽。

(资料来源:李友玉、李洪渠、雷震德,《大学生安全指导》,2018年)

(一)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1.环境适应问题

这一问题在刚入大学的新生中比较常见。大一新生离开长期依赖的父母、亲人、朋友和熟悉的环境,独自来到大学后,面对着陌生的校园、教师和同学,开始独立生活,一些学生会出现对环境的不适应。有的学生不适应学校的水土和饮食方面的差异以及气候、语言环境与作息时间的变化;有的学生感觉到自己所考的大学与自己梦想的大学相去甚远;有的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没兴趣,学不进去;有的学生面对丰富多彩、目不暇接的校园文化活动无所适从;有的学生因缺乏集体生活的习惯,人际关系相处不融洽等。所有这些都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程度的环境应激,使学生怅然若失、忧心忡忡、情绪低落,感到前途迷茫。当这种应激超过限度时,就会出现失眠、食欲不佳、注意力不集中以及严重焦虑不安、头疼、神经衰弱等症状。

2.自我问题

这一问题主要包括自卑感和对自我的迷茫。自卑感的问题在大学生中较为普遍。例如,有的学生因为高考成绩不理想,未能进入知名高校,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对自己的前途不乐观;有的学生因为家境原因,感到自己不如别人,从而产生自卑感等。对自我的迷茫问题,近年来在大学生当中也越来越突出,很多大学生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人生的意义在哪里,我为什么要活着?”

3.人际关系问题

常常表现为难以和别人愉快相处,人情冷淡,没有知心朋友,缺乏必要的交往技巧,过分委曲求全等,从而引起孤单、苦闷、缺少关爱等痛苦感受。“踏着铃声进出课堂,宿舍里面不声不响,互联网上诉说衷肠”成了一些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现状。

4.学业问题

进入大学后学生首先面临的是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与以往不同的问题,还面临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各类职业资格考试以及专升本考试的压力等,部分学生会出现学习目标不明确、迷茫、方法不得当或所学专业与自己的兴趣相抵触等情况,因高考失常产生无助感进而失去学习兴趣等。究其原因就是不能很好地应对学习上遇到的挫折,因而产生学习心理问题。

5.情绪问题

很多大学生比较苦恼,经常会听到一些学生问:“我怎样改变自己的暴脾气啊”“我抑郁了该怎么办呢”等。大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有焦虑、抑郁、愤怒、恐惧、嫉妒等。这些消极情绪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合理的处理,就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

6.情感问题

大学生谈恋爱是一种普遍现象,但是有很多大学生在恋爱中存在情感困惑,在恋爱的过程中会出现单相思、感情纠葛和失恋等心理挫折。特别是失恋,如果处理不好,在心理上会受到极大伤害,造成心理失调,甚至精神崩溃,在短期内出现极端行为,如报复、轻生等。

7.就业问题

当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这使得很多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时感觉压力很大,很多学生缺乏就业主动性,对面试缺乏自信心,出现种种困惑和苦恼,有的甚至产生逃避心理。

8.神经症问题

神经症通俗的说法就是神经衰弱,也称为神经官能症,它是一种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包括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躯体形式障碍等。在大学中有极少数学生会出现焦虑症、抑郁症等病症。

(二)判断心理健康的标准

(1)能对学习保持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2)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自我意识是人格的核心,是人对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和体验。

(3)能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心理健康者经常能保持愉快、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行动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情绪稳定性好。

(4)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

(5)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养健全人格。人格完整是指人格构成的气质能力、性格与理想、信念、人生观等的平衡发展。

(6)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包括正确认识环境及处理个人和环境的关系。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地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一般都属于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三)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途径

1.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健康的认知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心态和生活的幸福指数,所以大学生要发展健康的认知模式。可利用课堂、学校广播、电视、网络、校刊、校报、橱窗、新媒体等,积极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技能,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借助正确的渠道寻求帮助。

2.积极参与“心理体检

可以通过心理问卷、心理测试等科学方法,了解自身的个性状况、智力水平、心理健康水平、职业兴趣等,也可将自己的心理状况记录下来,参加学校心理健康状况测评,及时掌握自己心理健康状况,防患于未然。(www.xing528.com)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健康的身体与健康的心理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一个人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一般来说,一个良好习惯多、不良习惯少的人,往往是心灵健康的人。良好的生活习惯使人精力充沛,而不良的生活习惯则会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4.科学对待心理问题

大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大部分是每一个个体在成长中都会经历的问题,要科学对待心理问题。解决心理问题常用的方法有“找人倾诉”“尽情发泄”,可以到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寻求专业的帮助,进行一对一帮扶、疏导。

(四)心理障碍和疾病的防治

1.抑郁的症状

一个人偶尔感到悲伤、疲劳或气馁,不是抑郁症。抑郁症从情绪低落开始,基本表现是懒、呆、变、忧、虑,同时伴有各种各样的躯体上的痛苦症状。

(1)懒:表现为浑身乏力,做事提不起劲。

(2)呆:表现为行动迟缓,记忆力衰退,大脑反应迟钝。

(3)变:表现为性情大变,前后判若两人。

(4)忧:表现为意志消沉,无缘无故地感到沮丧。

(5)虑:表现为焦躁不安,胡思乱想,对生命价值产生怀疑。

躯体症状主要有疼痛、厌食、便秘、恶心、胸闷、疲乏、睡眠障碍等。在抑郁症缓解之前,不要做重大的决定。严重的抑郁症通常需要使用抗抑郁的药物治疗,同时配合心理治疗;轻、中度的抑郁症,通过单纯的心理治疗就可以恢复。

2.自杀的预防

自杀是可以有效预防和干预的,自杀前常见的线索如下:

(1)对自己关系亲近的人表达想死的念头,或在日记、绘画、信函中流露出来。

(2)情绪明显不同于往常,焦躁不安,常常哭泣,行为怪异、粗鲁。

(3)陷入抑郁状态,食欲不佳,沉默少语、失眠。

(4)回避与他人接触,不愿见人。

(5)性格行为突然改变,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6)无缘无故地收拾东西,向人道谢、告别,归还所借物品,赠送纪念品。

3.自杀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自杀不是突然发生的,一般会经历产生自杀意念、下决心自杀、行为出现变化、思考自杀的方式、选择自杀的地点与时间、采取自杀行为等环节。不同年龄、不同个性、不同情景下的人,自杀过程有长有短。大学生自杀的特点有:

(1)多发生在节假日期间、节后、开学不久、毕业季等。春季是抑郁症的高发期,也是抑郁症自杀的高发期。

(2)女生有自杀企图的人数是男生的3倍,但男生自杀成功的居多。

(3)多发生在校内,自缢、跳楼、吃药是自杀者最常用的方式。

4.自杀危机干预

(1)多倾听,少说话,向他们表达关心,给予希望。

(2)留心他人任何自杀的念头,直接询问他们是否考虑自杀:“你的心情是否如此糟糕,以至于想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样反而会挽救他们的生命。

(3)不要承诺你会对此保密;不要独自一个人扛起帮助他们的责任,应请其他人特别是专业人员一起承担。

(4)如果发现有人即将采取自杀行动,不要让他(她)独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