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专业分流研究:认知障碍与操作理念的影响

高校专业分流研究:认知障碍与操作理念的影响

时间:2023-10-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韦伯指出,人类启蒙史是一部价值理性黯然、工具理性张扬的发展史。在他的理解中,科学指的是一种价值无赦、被完全形式化与工具理性化的科学。教育功利主义在高校专业分流中的蔓延工具理性执导的教育功利主义抑制了我国高校专业分流对价值理性的求索,教育功利主义的蔓延,必然导致高校专业分流面临重重危机。高校专业分流的首要依据应当是学生的志愿。

高校专业分流研究:认知障碍与操作理念的影响

1.专业分流中工具理性的僭越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在创造出辉煌成就的同时,又生成了许多危机与困境。我国高校大类招生背景下专业分流中各种困境的出现,固然不能简单归咎于理性,但它们确实与理性的内在分裂、工具理性的僭越密切关联。

(1)现代化中的工具理性

理性是人类识别、判断、评估实际理由及使人的行为合乎特定目的等方面的一种智能,它是人类特有的精神属性,是行为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5]。在马克思·韦伯看来,理性包括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其中,工具理性因其高度崇尚功用,又被称为“功效理性”、“效率理性”。韦伯指出,人类启蒙史是一部价值理性黯然、工具理性张扬的发展史。理性在人类历史上显现的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的显著功效,使人们习惯将其片面化为一种纯粹工具性的东西。理性逐渐脱变为单纯的工具理性。伴随着工业化的快速演进,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工具理性获得了极大的生长空间,嬗变为执导社会与追逐利益的工具。尤其在西方实证主义哲学的推崇下,工具理性逐渐渗入社会各个领域,主导人们的观念与行为,以至于在20世纪,理性被等同于工具理性,价值理性被架空。如今,在我国现代性建设的大背景下,工具理性与市场经济逐利的特点相结合,逐渐演化为社会崇尚经济发展、个人追求自身利益的认识论基础。这种追求最佳手段和效率的有效性思维方式,不仅遍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渗入个体的潜意识中,从心理上主导人们的社会行为。可以说,理性的工具化构成了近代社会科学和文化发展的基本进程。

这种理性的工具化与科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理论上,这种理性的工具化是以科学之名出现的。韦伯在论述两种理性时指出工具理性的基础为科学。在他的理解中,科学指的是一种价值无赦、被完全形式化与工具理性化的科学。科学的目的在于引导人们借助理性计算选择达到目标的有效手段,在服从理性的基础上控制外在世界。据此,我们依据科学去改造世界,必然遵从工具理性。事实上,理性的工具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近代社会的理性工具性得以强化;另一方面,工具理性“祛魅”的特性,促成了人类脱离神话宗教束缚,走向世俗化,进而带来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工具理性为现代人创造了诸多物质财富,但同时也为他们打造了“理性的铁笼”,使人们游离于精神家园和意义世界。随着理性的逐渐工具化,价值理性日渐式微。在此背景下,早期启蒙思想家渴望的人的自由和解放成为空想。曾被视为理性所固有的社会正义、平等、自由等理念丧失了知识基础。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工具理性迅速膨胀,逐渐显露出“阿喀琉斯之踵”,吞噬着价值理性的空间,窒息了人的生存价值和意义。偏执的工具理性进而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一方面加剧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人的异化现象,进而造成人类社会空前的生存危机和发展困境。

(2)工具理性衍生的教育功利主义

在渗透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过程中,工具理性以其内在逻辑和特有方式形塑着当代社会,包括我们教育的各个领域。工具理性的核心特征是崇尚有效手段和最佳效率,它是一种典型的有效性思维。工具理性通过对个体潜意识的渗透,在心理层面主导个体的社会行为,进而主宰社会的演进。在工具理性营造的“物的世界增值、人的世界贬值”语境中,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之间的矛盾不断。我们的教育便处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中,教育功利化便是理性的工具化在教育领域的反映。

教育功利化是指教育遵从功利的原则对自身结构进行重新建构的过程。功利原则属于一种理性原则,也是一种社会行为模式。有学者将功利原则简要表述为对效益的最大化和实用性的追求[6]。在工具理性的膨胀作用下,现代教育愈加推崇功利原则,甚至将其视为教育的基本原则,从而衍生了教育的功利主义。

教育功利主义是一种与教育人本主义对立的教育思想倾向。当代教育目的观中的社会本位论即为教育功利主义的一个现实写照。社会本位论片面强调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在将这一倾向无限放大的同时,忽视甚至遮蔽人的价值,背离了教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根本旨归。在学校教育中,主体性人文性的压抑,唯知识论的推崇以及科学主义的过度张扬都是教育功利主义的具体表象。

当代教育实践中,应试教育就是工具理性衍生的教育功利主义的产物。正如教育专家所指,教育功利主义及教育科学主义的盛行带来了不少问题。其中,应试教育便是一个典型实例。多年来,应试教育遭人诟病。教育界作出了不少改革举措,包括素质教育、创造性人才培养。然而,改革自启动以来举步维艰,而应试教育却依然根深蒂固。校园内不仅有“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更有“全面追求升学率”的惊人之语。严峻的现实显示教育功利主义的积重难返。

在教育培养什么人的探讨中,“精致的利己主义”再次昭示了功利主义弥漫于教育的倾向。在教育功利主义的执导下,我们的教育正呈现走向“精致的利己主义”的教育[7]。不可否认,从小浸染在应试教育的氛围里,学生个体包括学生家长追逐的是攀登学业阶梯迈入更“知名”的学校,而非人格的发展。在教育功利主义的支配下,个体更青睐外在物质利益的获取,甚至将其视为生活的最高目标,成为一种物化的人。如此一来,个体已无暇顾及和实现人格的完整。如此种种,远离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教育现代化的终极价值。

(3)教育功利主义在高校专业分流中的蔓延

工具理性执导的教育功利主义抑制了我国高校专业分流对价值理性的求索,教育功利主义的蔓延,必然导致高校专业分流面临重重危机。

首先,教育功利主义存在于高校专业分流的依据中。高校专业分流旨在为因材施教创设条件,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高校专业分流的首要依据应当是学生的志愿。然而,在不少高校的专业分流实践中,学校以学生在校考核成绩,甚至以高考成绩为依据,按分数高低确定学生选择分流专业次序的做法,使得专业分流成为一个类似“小高考”的考核环节。以成绩为依据的做法便于执行,也能减少热门专业扎堆的现象。然而,在如此导向之下,学生入校后势必再次笼罩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中,难以顾及自身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完善。

其次,教育功利主义存在于学生对分流专业的选择上。学生在选择分流专业时,功利主义不乏存在。以专业的未来就业形势为主要考量选择分流专业时,一些学生为了获得好的回报、“改变命运”、“挣大钱”而选择分流专业,如此一来,专业分流成为一次为获得经济利益改变自身处境的机会;选择专业时过分追求所谓热门专业或高额奖学金,这体现的是学生对教育外在目的的追求;还有学生不得不考虑进入志愿专业的达成度,据此判断是否选择该专业,这是教育功利主义的突出反映。(www.xing528.com)

最后,教育功利主义存在于高校专业分流的目的中。高校专业分流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更大的理性选择空间,便于学生分流至合适的专业,促进其个性发展。正如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样,专业分流的目的容易被其他短视的利益所掩盖,甚至被人们认为太遥远而回避。高校专业分流实践中,还存在一种“为分流而分流”的现象,为了吸引更多优秀生源,一些高校将专业分流作为“卖点”,这同样是教育功利主义表现,这种做法遮蔽了高校专业分流的根本目的。

2.当前高校专业分流的认知误区

认知是开展行动的前提,对大类招生背景下的高校专业分流的认知,主导着高校专业分流工作的实际运行。高校专业分流遭遇的现实问题,与人们对高校专业分流的认知误区不无关系。

(1)高校专业分流“即时效果论”

“即时效果论”将高校专业分流局限于仅为学生提供专业选择机会,认为高校专业分流只要完成学生专业的分配即止。“即时效果论”是对高校专业分流的狭隘的、短视的、形式化的肤浅认知,它遮蔽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意蕴和学生适学、乐学的愿景。因为学生专业分配只是高校专业分流在形式上的反映,并不足以定义高校专业分流。学生专业分配的完成只是高校专业分流的即时效果,而不是其全部意义。

在高校专业分流的实践中,“即时效果论”却有一席之地。有的高校专业分流试点的专业分流工作前前后后仅在一个学生集体活动时间内完成,没有前期宣传和指导,只是将学生召集起来,让学生填选分流志愿,再由若干名学生组成临时小组,现场唱票通过。

必须承认,高校专业分流是依照学生兴趣、能力,将学生分流进不同的适学专业之活动,但其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个性成长选择权,实现因材施教。高校专业分流固然要完成学生专业的分配,但高校专业分流远非学生专业分配这样简单。专业分流高校不仅要妥当安排分流工作,更要用心引导学生做出理性选择,助其分流至喜好的、适合的专业;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分流志愿达成情况,更要关心学生分流后的引导和疏导事宜。

(2)高校专业分流“学生筛选论”

“学生筛选论”将高校专业分流视为不同专业对学生的一种筛选活动,片面强调活动的选拔性。高校专业分流的“学生筛选论”是对高校专业分流偏激的歪曲认知,它置换了高校专业分流内在的发展性、自由性和公正性。首先,“学生筛选论”漠视学生个性自主发展的诉求,认为学生是被动接受各个专业的挑选;其次,“学生筛选论”无视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追求,窒息了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最后,“学生筛选论”藐视了学生拥有的学习选择权,阻断了学生理性选择的渠道。

高校专业分流“学生筛选论”在现实中同样存在。有的高校在专业分流工作中,以学生高考成绩作为选拔分流的标准,依据学生成绩的高低排名决定学生分流的选择次序。各个专业则根据成绩优先录取学生。

高校专业分流为学生和各个专业建立联系提供平台,双向选择原则本身没有问题。但若过于凸显专业方面对学生的选拔,会造成高校专业分流的异化。一方面使学生的专业分流积极性大大消减,甚至影响学生日后的学习激情,使高校专业分流失去实效;另一方面使学生再度笼罩在应试教育的阴霾中,从而使高校专业分流沦为“小高考”。

(3)高校专业分流“学校中心论”

“学校中心论”将高校专业分流视为高校主导的活动,强调高校的权威性。这是一种对高校专业分流的片面认知,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割裂了高校专业分流中学生和高校之间的耦合关系。在高校专业分流活动中,高校是专业分流的执行主体,学生是专业分流的参与主体。其中,学生具有双重属性,不仅是专业分流的参与主体,还是专业分流的对象。就其本质而言,高校专业分流是学生选择与高校引导的过程,学生选择和高校引导是高校专业分流的一体两面,缺一不可。“学校中心论”不仅陷入了高校专业分流“二分论”的怪圈,还淡化了高校在专业分流中的引导、服务职能。

在高校专业分流的试行过程中,不乏“学校中心论”的影子。有的高校在专业分流时,过分强调专业分流的权威,在专业分流政策的制定中忽视了对学生分流志愿的了解,在专业分流的执行过程中,只分不导。

概言之,高校专业分流的“学校中心论”属于传统教育中“以学校为中心”的范式,它割裂了高校专业分流中学生与高校的内在联系,遮蔽了现代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意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