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昙华林:武昌历史风景区,百度地图指示详解

昙华林:武昌历史风景区,百度地图指示详解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今天人们所知道的昙华林,也就是作为风景游览区的昙华林,依照百度地图的指示应该是这样的:武汉武昌区,东起中山路,西止得胜桥,南面止于粮道街,北面止于昙华林街以北凤凰山螃蟹岬以南,也就是当年武昌城墙圈内侧一个半弧形包括三义村、凤凰村在内的一片城区,昙华林街横贯其中。第一条,从武昌大东门朝小东门方向,沿蛇山边缘顺中山路一直向东走,经过湖北美术学院大门后到昙华林街口进去,然后游玩整个街区。

昙华林:武昌历史风景区,百度地图指示详解

“昙华林”是一个复杂的载体,内涵丰富超出我们的想象,除开眼之所见的实体,街道和建筑,还有环境和氛围,建筑与人的关系、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在此完美体现,和谐、安宁、达观、勤奋,文化韵味、书卷气息、信仰精神,弥漫其间,传承至今。

从花园山顶看昙华林

一本几万字的书承载不了如此丰厚的文化历史内涵,书中所讲到的只能是昙华林故事之一部分,本书也可以说是昙华林系列之一,至于今后会不会继续往下写,等大家读了这本书以后再说吧。

从街区历史到街区建筑,昙华林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武昌昙华林,先是一条古巷,后是一条古街,再后来是一片街区,再后来是一处风景旅游点,所以,今天提到“昙华林”三个字,一定要确定你想要知道的是什么?

昙华林古巷位于明清时期古武昌城内,具体位置靠近武昌北城门武胜门(草埠门),夹在花园山和凤凰山之间一长条凹地铺砌而成,从东往西走向,贴着城墙根迤逦而行,因为当年武昌城墙建在螃蟹岬和凤凰山的脊背上,东起螃蟹岬(今中山路和友谊大道交汇处),西止于戈甲营以东(今胭脂路北端和昙华林街相交处),青石板铺地,两侧民居商埠一间挨一间地排列整齐,或是高墙深院朱门大户,或是泥墙瓦舍中等人家,各行各业店铺门脸朝着街巷大敞开,迈进门槛就是店堂,木柜台高高可撞鼻子。

1946年,地方当局将老昙华林街以西直到粮道街的一段合并统称昙华林街,这样一来陌生人来这里找人问路就省事多了。

1949年后至今,“昙华林”三个字,不再只是一条街的名字,而是包括花园山、凤凰山、螃蟹岬、胭脂路北段、戈甲营、马道门、太平试馆、三义村在内的一大片地区的总的称呼。

这个地名一直保留到今天。

今天人们所知道的昙华林,也就是作为风景游览区的昙华林,依照百度地图的指示应该是这样的:武汉武昌区,东起中山路,西止得胜桥,南面止于粮道街,北面止于昙华林街以北凤凰山螃蟹岬以南,也就是当年武昌城墙圈内侧一个半弧形包括三义村、凤凰村在内的一片城区,昙华林街横贯其中。

路不熟的人顺着昙华林街走不会有错,事先搞清楚自己想玩哪几个地方,然后一边走一边问,只要不是傻子不信找不着。

去昙华林,有三条路好走。

第一条,从武昌大东门朝小东门方向,沿蛇山边缘顺中山路一直向东走,经过湖北美术学院大门后到昙华林街口进去,然后游玩整个街区。

第二条路,从阅马场红楼(鄂军都督府)侧面武昌路穿蛇山鼓楼洞出去,然后顺胭脂路向北直走,一直走到花园山湖北中医药学院后门,从这里开始你的游玩路线

第三条路,依然和第一条路行走方向一致,只是在中山路西侧(前行方向左侧)进粮道街,然后右拐穿云架桥或棋盘街到昙华林。

地理位置知道了,进去的路线知道了,那么我们来昙华林玩什么?

昙华林街区图(www.xing528.com)

吃喝玩乐样样都有,但,吃喝玩乐,别的地方一样有,多数人来这里的目的只有一个,怀旧——建筑,街道,园林,寻访遗迹,探索历史,一块红砖,一片黑瓦,污痕斑斑的泥灰墙,朱漆剥落的木柱,残缺不全的砖雕石雕,瓦檐下生命力极强的爬山虎,石阶缝隙探出头来的杂草。

晚清民国的西式建筑是昙华林街区的构建主体,游玩昙华林最主要的是游玩四大传教区,因为建筑集中而且保留下来的还不少。

以花园山文华书院(今湖北中医药学院校区和湖北美术学院校区一部分)为中心点的美国圣公会传教区;

以花园山圣家堂(武昌胭脂路最北端,今中南神哲学院)为中心点的意大利天主教传教区;

英国伦敦会教区主要建筑是昙华林和胭脂路相交处(昙华林街心小广场)的武昌仁济医院和戈甲营崇真堂;

瑞典行道会教区建筑很集中,位于昙华林街街心广场武昌仁济医院对面,一个大院落里,单独分离出去的“牧师楼”就是今天的融园咖啡馆

下面简述建筑群的由来以及现状:

1861年,汉口开埠,英国伦敦会、美国圣公会、意大利天主教会、瑞典行道会四大教团先后来到花园山、凤凰山、螃蟹岬,开荒拓土,大规模建设,遗址留存到今天的还有四座教堂、两所学校(文华大学和文华中学)、三所医院(同仁医院)、一座图书馆、一间阅报室(复建)、一幢健身馆、一幢(一处)领事馆以及私人住宅(多处),包括花园、绿地等。

昙华林街心小广场

武汉城市现代化发展,现代医学体系和现代教育体系由西方教会最先引入,昙华林开三镇之先河,其中著名人物有英国伦敦会杨格非和美国圣公会孟良佐。

张之洞督鄂,在昙华林街区创建多所新式学堂,留存至今的有湖北省第一中学(今武汉十四中),荟萃当年精英人物。

明清时,武昌北城墙圈内离武胜门很近的凤凰山下曾经是人烟密集的住宅区,现今留下的中式木结构建筑有昙华林和戈甲营两幢清代武昌古民居,虽然残毁不堪,但是非常珍贵,因为代表一段被摧毁的历史,下文会详述。

私人住宅多数是晚清以来的西式建筑,称开埠建筑或近现代建筑,今天还能看到有昙华林街徐源泉公馆、夏斗寅公馆(毁坏大半)、翁守谦故居(复建)、刘公公馆(未能证实)、戈甲营蔡济民故居、三义村石瑛故居(复建),另外位于湖北美术学院大院内的钱基博故居朴园及相邻的榆园都属华中大学(前身即文华书院)教授楼一部分——华中大学教授楼很多,除朴园和榆园外,另有几幢零星散布在云架桥和棋盘街和乱七八糟的民居混杂在一起

周末来昙华林的年轻人

以上所说可以看出分布集中的建筑群比较显眼,零星散布的单幢建筑比较难找,所以还是得事先攻略才可能不至遗漏,特别是有的被改建得面目全非,有的藏在横七竖八的小巷深处。

关于昙华林,源脉,历史,人物,故事,有的人知道一星半点,更多的人什么也不知道,其实知道不知道根本不重要,只不过知道得多一点,会更喜欢这里一点,游玩的情绪也就会更兴奋一点,啊!好帅!好酷!真想不到!这样一种感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