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朱温代唐和五代前期的攻战-中国历史研究:隋唐五代

朱温代唐和五代前期的攻战-中国历史研究:隋唐五代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众多的藩镇中,朱全忠、李克用与李茂贞这三派藩镇对唐朝后期、五代前期的政治产生了最重要的影响。朱温和李克用是镇压黄巢起义的唐军主力,也是黄巢起义的最大受益者。朱温的开封和李存勖的太原在五代早期成为两大势力对决时的政治、军事中心。此后数年,太原的李克用和开封的朱温持续争战,成为争夺天下的最大竞争者。长安久经战乱,这次遭到河东军的纵火抢掠,再次遭到重创。朱温和崔胤乘机将宦官数百人杀死,废神策军。

朱温代唐和五代前期的攻战-中国历史研究:隋唐五代

黄巢的灭亡,并没有拯救唐王朝,之后唐帝国已经名存实亡。各地藩镇武力割据,成为完全无视唐朝中央的独立王国。其中宣武节度使朱全忠、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卢龙节度使刘仁恭、镇海节度使钱镠、淮南节度副大使杨行密等人势力最大。长安的唐朝中央政府不但完全不能控制首都附近以外地区的财税、人事,而且时常处在强藩的武力威胁之下。在众多的藩镇中,朱全忠、李克用与李茂贞这三派藩镇对唐朝后期、五代前期的政治产生了最重要的影响。后梁为朱全忠所建立,而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都是由出身沙陀的李克用的子孙或者部属所建立的。黄巢革命,沙陀助唐平叛。五代十国割据中,后唐、后汉,均属沙陀部族。刘知远,“其先沙陀部人也”(《新五代史》卷一〇《汉本纪》)。石敬瑭祖上居甘州,其父本出西夷,自朱邪归唐,从朱邪入居阴山。突厥下常集结许多中亚胡人,甘州及盐、夏地区是胡人聚集区。或其种族,更接近昭武九姓中的石国。

朱温和李克用是镇压黄巢起义的唐军主力,也是黄巢起义的最大受益者。朱温(852—912)于乾符四年(877)参加黄巢军,反抗朝廷,因军功升为大将。黄巢建立大齐政权后,任命朱温担任同州防御使。朱温率军攻河中地区,屡次被唐军挫败,随着形势对黄巢军不利,朱温权衡利弊,选择了背叛黄巢,向唐河中节度使王重荣投降。唐僖宗赐名“全忠”,让其担任河中行营副招讨使,随后又于中和三年(883)授予宣武节度使。朱温逐渐以开封为中心建立起自己的割据势力。龙纪元年(889),朱温击败黄巢余部蔡州节度使秦宗权,被封为东平王,天复元年(901)封为梁王。与朱温不同,李克用(856—908)出身沙陀贵族,出生在神武川之新城,本姓朱邪,其父受唐朝天子赐李姓。为了镇压黄巢,唐朝邀李克用从代州率沙陀骑兵南下。李克用在收复长安的战役中功劳最大,因此被唐朝任命为河东节度使。之后,李克用及其子李存勖逐渐将河东地区作为自己的根据地。朱温的开封和李存勖的太原在五代早期成为两大势力对决时的政治、军事中心。

贴金铠甲骑马俑(陕西乾县懿德太子墓出土,现藏陕西省博物馆

昭陵六骏之一

因黄巢势大,宣武节度使朱温邀河东军援助。中和四年(884),李克用率军南下大败黄巢军,黄巢最终在虎狼谷自杀。李克用在回师途中受朱温邀请进入宣武节度使首府汴州(也就是后来的开封)。或许是李克用酒后言语多有侮辱,朱温突然发兵袭击河东军。李克用差点被杀,狼狈逃回太原。从此之后,朱温的宣武和李克用的河东成为政治上的敌人。实际上,在黄巢灭亡之后,北方兵力最为强大的就是朱温和李克用,双方都想消灭对方。此后数年,太原的李克用和开封的朱温持续争战,成为争夺天下的最大竞争者。光启元年(885),李克用率军攻入关中,击败朱温的同盟朱玫、李昌符,造成唐僖宗逃往凤翔。河东军攻入长安后,纵火大掠,不久又自行撤出。长安久经战乱,这次遭到河东军的纵火抢掠,再次遭到重创。昭宗大顺元年(890),朱温和宰相张□力主讨伐河东。昭宗下诏削除李克用官爵,诸镇兵联合进攻河东,但是却被河东击败,朝廷只好再次妥协,恢复李克用的官爵。历史的吊诡之处在于,最初作为唐朝主要叛臣的李克用,在此后却成为唐朝存亡的关键救命人物。乾宁二年(895),李茂贞、王行瑜及韩建三帅进京挟持唐昭宗,正是李克用率兵将其夺回,李克用也因此被封为晋王。但是在李克用和朱温的对抗中,李克用渐渐处于下风。朱温利用朝中的势力打压李克用,并且趁李克用与李茂贞等人抗衡之际威服河北各藩镇,并吞河中军、淄青军等节度使领地。地盘的扩充使得朱温的势力远大于李克用。尤其是本投向河东的幽州刘仁恭叛变,使得黄河以北几乎全部归附朱温。901年、902年,朱温两次率军围攻太原,差点将李克用消灭。有赖于太原城坚,最后勉强保全。不过自此之后,李克用只能龟缩于河东,不敢再与朱温全面对抗。朱温一股独大之后,得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唐皇室的命运更如风中残烛,朝不保夕了。

唐昭宗即位之后,宰相崔胤与宦官韩全诲争权。双方各自引藩镇作为党援。901年,昭宗被宦官韩全诲幽禁,崔胤招朱温入援。韩全诲不得已挟昭宗投靠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朱温于是率军围困凤翔。到了第二年,凤翔粮草食尽,只好向朱温妥协。节度使李茂贞杀宦官韩全诲等七十余人,与朱温和解,护送昭宗出城,昭宗又回到长安。朱温和崔胤乘机将宦官数百人杀死,废神策军。宦官作为一种皇权延伸的政治势力,自此退出政治舞台。同时,唐朝皇室再也没有任何自己可以依靠的势力,彻底沦为强臣的傀儡。在此之后,朱温掌握朝廷大权,派兵控制长安,宰相崔胤后悔不已,有意摆脱朱温的威胁,暗中招募六军十二卫。904年朱温杀崔胤,逼迫唐昭宗迁都洛阳,八月壬寅夜,指使朱友恭等人杀昭宗,另立昭宗子李柷为帝,即唐哀帝。天祐二年(905),朱温于滑州白马驿一夕尽杀宰相裴枢、崔远等朝臣三十余人,投尸于河,史称“白马之祸”。唐朝中央政府完全瓦解。

在昭宗时代朝臣与宦官勾结强藩、威胁皇权的同时,李唐皇室的统治也到了行将结束的地步了。“崔胤秉政而排摈宦官,季述等外结藩侯,以为党援”(《旧唐书》卷一八四《宦官传》)。在这个时候,李唐皇室也并非没有作出抵抗。昭宗想到了宗室的势力——从玄宗时代就开始遭到严厉压制的李氏诸王。诸王典禁军,在唐代历史上并不是什么特例,在睿宗、玄宗朝,就有薛王、岐王典左右羽林军。景福二年(893),“昭宗以藩臣跋扈、天子孤弱,议以宗室典禁兵。及伐李茂贞,乃用嗣覃王允为京西招讨使……已而兵自溃”。后来,昭宗又“诏嗣薛王知柔入长安收禁军、清宫室,月余乃还。又诏诸王阅亲军,收拾神策亡散,得数万。益置安圣、捧宸、保宁、安化军,曰‘殿后四军’,嗣覃王允与嗣延王戒丕将之”(《新唐书》卷五〇《兵志》)。用宗室子弟控制禁军,虽然是一个很好的主意,但是此时的李唐诸王,经过百余年的压制,已完全没有了唐代前半叶飞扬跋扈、纵横四海的气魄。当年临淄王李隆基星夜率禁军杀入太极宫的事情不复发生。诸王典禁军,很快就在强藩和宦官的挤压中失败了。896年,覃王率军与凤翔军作战失利,诸王率禁军奉车驾将幸太原,被华州节度使韩建拦往华州。不久,华州防城将花重武告睦王以下八王欲谋杀韩建,移车驾幸河中。韩建强迫昭宗囚禁八王。诸王率领的殿后侍卫四军两万余人一哄而散,从此“天子之卫士尽矣”。昭宗悲愤,与学士、亲王登齐云楼,西望长安,令乐工唱御制《菩萨蛮》词,奏毕,皆泣下沾襟。韩建联合宦官知枢密刘季述矫制发兵,围诸王于十六宅,通王、覃王以下十一王并其侍者,皆为建兵所拥,至石堤谷,无长少皆杀之。(《旧唐书》卷二〇《昭宗本纪》)李唐诸王被屠杀,使得即便李唐灭亡之后,也不会再有宗室子弟能够举旗再起。朱温取代李唐之后,举起李唐大旗的是太原的李克用及其子李存勖。

唐黄釉陶胡人俑(陕西西安鲜于廉墓出土)

地藏菩萨像》(五代,原敦煌藏经洞文物,现藏英国博物馆)(www.xing528.com)

《地藏十王图》(五代)

907年,朱温逼迫唐哀帝禅让,建立梁朝,改元开平,定都东都汴州。唐朝亡,五代十国时期开始。但是河东的李克用拒绝臣服后梁,依然使用唐天祐年号,以复兴唐朝为名与后梁继续争斗。908年,李克用去世,李存勖继承其父遗志。此后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成为控制北方的主要政权,但是它们都无法完全控制局面,属于藩镇型的朝廷。五代各朝虽然掌控中原与关中地区(除后梁未控制关中),但是没有像唐朝一样成为所有藩镇认可的共主,主要势力范围也不出华北地区。其他割据一方的藩镇,或自立为帝,或奉五代正朔称藩。后梁建立之后,中原地区归附后梁的义武节度使王处直、成德节度使王镕、卢龙节度使刘仁恭都属半独立政权;凤翔李茂贞、河东李克用更是根本不理会后梁,依然使用唐朝年号。西川王建干脆自己称帝,建立前蜀政权。其他地区如荆南军高季兴、湖南武安军马殷、岭南清海军刘隐、淮南军杨行密、浙江钱镠、福建王审知等,都属独立的政治实体。交趾静海军曲承裕自立,是越南地区脱离中原王朝的开端。十世纪中叶,自汉至五代千余年一直是中原王朝的直属版图的越南北方地区脱离了中原王朝。党项族组成的定难军也在陕北夏州一带割据自立,后来发展为西夏。公元861年,张义潮从吐蕃手中收复凉州等地,实际上成为一个割据政权,性质上也是从唐后期到五代的诸藩镇之一。节度押衙是归义军政权的中坚支柱和核心力量。节度使通过押衙,将各个阶层的官员都纳入归义军府的系统中,扩大了归义军政权的统治基础。870年和875年,归义军节度使张淮深两次击败回鹘。唐朝灭亡前后,归义军节度使张承奉自称“白衣天子”,建立西汉金山国。但是此时归义军只能控制瓜、沙二州。911年,这一政权被甘州回鹘击败,成为后者的附庸。张承奉之后,归义军被曹议金所据,政权转入曹氏之手。曹元忠是在位时间最长的归义军节度使,他在任期间,编纂历日、敬授民时;设立军镇、还授土地;保障丝路畅通、促进文化交往;开窟造像、雕版印经,为敦煌文物的传承和保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大约1035年,归义军政权为西夏所并吞。存在了一百七十年的归义军政权结束了。

菩萨头像(五代,德国柏林印度美术馆收藏)。菩萨头像虽为残片,仍可见华贵雍容的冠饰,其脸形已从晚唐的丰满肥硕向北宋的清俊娟秀发展了。

后梁的统治相对来说比较残暴。朱温征战多注重掠夺,而弱于建设,始终还是抱持一种藩镇的心态经营天下。他将在吴地抢夺的耕牛,以苛刻的条件出租给后梁境内的农民,令其按年缴纳牛租。以至于在他跟李存勖争夺蓨县时,当地农民奋起痛击后梁军队,迫使其放弃军事物资逃回贝州。五代时失意士人获得任用,这些人重实际而轻名义,是五代政治人物的代表。后梁也是如此,其任用的李振、敬翔等人,都带有这样的特征。后梁的对外开拓并不顺利。李克用去世后,其子李存勖在李克宁、张承业的辅佐下逐渐崛起。910年,成德军王镕与义武军王处直倒向李存勖。李存勖率军在柏乡之战中大破后梁军。912年,李存勖军又攻灭割据幽州的刘守光,朱温亲自率军救援也被晋军击溃。

朱温败退洛阳后病危,后梁发生内乱,其子朱友圭刺杀了朱温,取得皇位。913年,其弟朱友贞联合天雄军杨师厚夺取皇位。杨师厚去世后,天雄军等河北诸镇都陆续归附晋国。到了916年,后梁的疆土只能勉强维持在黄河以南。921年,张文礼杀成德节度使王镕,控制成德军,联合契丹与后梁,对抗晋国。李存勖率军在镇州大破梁、赵联军。923年,李存勖在魏州称帝,建国号唐,史称后唐。不久,后唐军队就攻灭了后梁。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五代顾闳中绘)。顾闳中曾任南唐画院待诏,用笔圆劲,擅长描摹人物神情意态。此图通过听乐、观舞、休息、清吹、送别等情节,表现南逃贵族韩熙载当时无意为官而以声色韬晦的状态。

后唐庄宗李存勖在建国过程中表现出英明神武的一面,在对外开拓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灭亡后梁后,庄宗定都洛阳。此时河北、河南、山西都在后唐控制之下。李茂贞对后唐称臣。924年,李茂贞去世,后唐兼并岐国,控制关内。前蜀王衍奢侈无度,残暴昏庸,庄宗于925年派遣郭崇韬等攻入成都,灭亡前蜀。到此为止,后唐几乎就要统一天下了,李存勖甚至准备平定长江以南,统一天下,可是因为后唐沙陀贵族内部的分裂导致功亏一篑。庄宗派遣义兄弟李嗣源去平定魏博军乱,后者反而受到部众与叛军拥护,掉头进攻庄宗。汴州与洛阳陆续被陷,后唐庄宗于内乱中流箭而死。皇位落入李嗣源之手,即后唐明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