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消防工程师考试真题分析与全真模拟

消防工程师考试真题分析与全真模拟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A.4 B.5 C.6 D.816.单独建造的消防控制室,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 )级。A.一B.二C.三D.四17.附设在建筑物内的消防控制室,宜设置在建筑物内首层的靠外墙部位,亦可设置在建筑物的地下一层,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 )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疏散门应直通室外或安全出口。A.5° B.6° C.9° D.10°26.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按最大试验安全间隙的大小进行分级时,( )级安全间隙最小,危险性最大。

消防工程师考试真题分析与全真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共8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凡是与可燃物结合能导致和支持燃烧的物质,称为( )。

A.可燃物 B.易燃物 C.助燃物 D.燃烧产物

2.根据闪点的高低,可以确定生产、加工、储存可燃性液体场所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其中,闪点( )的为甲类。

A.<28℃ B.<30℃ C.≥28℃ D.≥30℃

3.液体能否发生燃烧、燃烧速率的高低与液体的( )无关。

A.蒸气压 B.闪点 C.沸点 D.燃烧时间

4.沸溢形成的条件不包括( )。

A.原油具有形成热波的特性,即沸程宽,密度相差较大

B.原油中含有乳化水,水遇热波变成蒸气

C.原油中含有乳化水,在受到火源加热时,先熔融蒸发,随后蒸气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

D.原油黏度较大,使水蒸气不容易从下向上穿过油层

5.按照国家标准《火灾分类》(GB/T 4968—2008)的规定,火灾分为A、B、C、D、E、F六类。其中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属于( )。

A.A类火灾 B.B类火灾 C.C类火灾 D.D类火灾

6.炊事用火中炊事器具设置不当,安装不符合要求,在炉灶的使用中违反安全技术要求等引起的火灾,属于火灾发生常见原因中的( )。

A.生产作业不慎 B.生活用火不慎 C.玩火 D.设备故障

7.物质因状态变化导致压力发生突变而形成的爆炸叫( )。

A.物理爆炸 B.化学爆炸 C.压力爆炸 D.核爆炸

8.违反操作规程违章作业、随意改变操作控制条件导致的爆炸,属于引起爆炸直接原因中的( )。

A.物料原因 B.作业行为原因 C.生产设备原因 D.生产工艺原因

9.下列爆炸品,导火索、手持信号弹、响墩、爆炸铆灯、火炬信号、烟花爆竹等,属于爆炸品分类中的( )。

A.无整体爆炸危险的极端不敏感物品

B.有整体爆炸危险的非常不敏感物质

C.具有迸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D.不呈现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

10.根据《易燃易爆危险品 火灾危险性分级及试验方法 第1部分:火灾危险性分级》(GA/T 536.1—2013),易燃气体分为两级。其中,Ⅰ级是( )。

A.爆炸下限<10%,或不论爆炸下限如何,爆炸极限范围≥12%

B.爆炸下限<13%,或不论爆炸下限如何,爆炸极限范围≥15%

C.10%≤爆炸下限<13%,且爆炸极限范围<12%

D.10%≤爆炸下限<15%,且爆炸极限范围<15%

11.脂肪族偶氮化合物、芳香族硫代酰肼化合物、亚硝基类化合物和重氮盐类化合物等易燃固体,属于( )。

A.固态膨胀爆炸品 B.固态退敏爆炸品

C.自反应物质 D.非自反应物质

12.在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等级中,易燃材料(制品)的燃烧性能等级为( )。

A.A B.B1 C.B2 D.B3

13.产烟特性等级为s1级的除铺地制品和管状绝热制品外的建筑材料及制品,其分级依据是( )。

A.烟气生成速率指数SMOGRA≤30m2/s2;试验600s总烟气生成量TSP600s≤50m2

B.烟气生成速率指数SMOGRA≤35m2/s2;试验600s总烟气生成量TSP600s≤50m2

C.烟气生成速率指数SMOGRA≤30m2/s2;试验600s总烟气生成量TSP600s≤55m2

D.烟气生成速率指数SMOGRA≤50m2/s2;试验600s总烟气生成量TSP600s≤60m2

14.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其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h。

A.1.00 B.1.50 C.2.00 D.3.00

15.两座厂房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或相邻两座高度相同的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中相邻任一侧外墙为防火墙且屋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时,其防火间距不限,但甲类厂房之间不应小于( )m。

A.4 B.5 C.6 D.8

16.单独建造的消防控制室,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 )级。

A.一B.二C.三D.四

17.附设在建筑物内的消防控制室,宜设置在建筑物内首层的靠外墙部位,亦可设置在建筑物的地下一层,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 )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疏散门应直通室外或安全出口。

A.1.00 B.1.50 C.2.00 D.3.00

18.办公室、休息室等不应设置在甲、乙类厂房内,当必须与本厂房贴邻建造时,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h的不燃烧体防爆墙隔开和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

A.3.00 B.2.00 C.1.50 D.1.00

19.布置在民用建筑内的柴油发电机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不低于1.50h的不燃性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门应采用( )级防火门

A.甲 B.乙 C.丙 D.丁

20.防火阀设置要求,在防火阀两侧各( )m范围内的风管及其绝热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

A.1.0 B.2.0 C.3.5 D.4.0

21.当建筑横梁的高度超过( )cm时,该横梁可作为挡烟设施使用。

A.30 B.40 C.50 D.55

22.展览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展览厅的建筑面积按( )人/m2计算。

A.0.45 B.0.55 C.0.65 D.0.75

23.已知某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中观众厅的允许疏散时间为2min,则平坡地面100人所需的疏散宽度(即百人宽度指标)为( )m。

A.0.65 B.0.75 C.0.85 D.0.95

24.设置避难走道时,要求防火分区至避难走道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 )m2,开向前室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前室开向避难走道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A.4.0 B.5.5 C.6.0 D.6.5

25.疏散用楼梯和疏散通道上的阶梯不宜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必须采用时,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角度不应大于( ),且每级离扶手250mm处的踏步深度不应小于220mm。

A.5° B.6° C.9° D.10°

26.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按最大试验安全间隙的大小进行分级时,( )级安全间隙最小,危险性最大。

A.ⅡA B.ⅡB C.ⅡC D.ⅡD

27.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是在标准试验条件下,壳内所有浓度的被试验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点燃后,通过( )mm长的接合面均不能点燃壳外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外壳空腔两部分之间的最大间隙。

A.15 B.20 C.25 D.30

28.下列关于通风与空调系统防火防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中含有容易起火或爆炸物质的房间,其送、排风系统应采用防爆型的通风设备和不会发生火花的材料

B.含有易燃、易爆粉尘(碎屑)的空气,在进入排风机前应采用不产生火花的除尘器进行处理,以防止除尘器工作过程中产生火花引起粉尘、碎屑燃烧或爆炸事故

C.排除、输送有燃烧、爆炸危险的气体、蒸气和粉尘的排风系统,应采用难燃材料并设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

D.排除、输送温度超过80℃的空气或其他气体以及容易起火的碎屑的管道,与可燃或难燃物体之间应保持不小于150mm的间隙,或采用厚度不小于50mm的不燃材料隔热

29.直燃机的烟道和烟囱应具有能够确保稳定燃烧所需的截面面积结构,在工作温度下应有足够的强度,在烟道周围( )m以内不允许有可燃物,烟道不得从油库房及有易燃气体的房屋中穿过,排气口水平距离6m以内,不允许堆放易燃品。

A.0.20 B.0.30 C.0.50 D.0.80

30.燃煤锅炉房与煤堆场之间应保持( )m的防火间距。

A.3~5 B.5~9 C.6~8 D.8~10

31.消防水泵房、排烟机房、固定灭火系统钢瓶间、配电室、变压器室、通风和空调机房等设备机房,在建筑中起到主控正常运转及安全的作用,其内部所有装修均应采用( )级装修材料。

A.A B.B1 C.B2 D.B3

32.地下民用建筑的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的门厅,其顶棚、墙面和地面的装修应采用( )级装修材料。

A.A B.B1 C.B2 D.B3

33.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和一类高层居住建筑物高位消防水箱储水量应不小于( )m3

A.18 B.14 C.12 D.6

34.我国的消防规范规定,当高层建筑最低消火栓栓口处的静水压力大于( )MPa时,应采取分区消防给水方式。

A.0.5 B.0.9 C.1.0 D.1.2

35.下列关于消防车道技术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消防车道一般按单行线考虑,为便于消防车顺利通过,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m,消防车道的坡度不宜大于8%

B.轻、中系列消防车最大总质量不超过12t,重系列消防车其最大总质量15~50t

C.消防车的最小转弯半径是指消防车回转时消防车的前轮外侧循圆曲线行走轨迹的半径

D.尽头式车道应根据消防车辆的回转需要设置回车道或回车场

36.房、仓库、公共建筑的外墙应每层设置可供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的窗口。窗口的净高度和净宽度均不应小于1.0m,下沿距室内地面不宜大于1.2m,间距不宜大于20m,且每个防火分区不应少于( )个,设置位置应与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相对应。

A.1 B.2 C.4 D.5

37.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电梯井、机房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 )h的防火隔墙,隔墙上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A.1.00 B.1.50 C.2.00 D.2.50

38.建筑高度大于( )m且标准层建筑面积大于2000m2的公共建筑,其屋顶宜设置直升机停机坪或供直升机救助的设施。

A.80 B.90 C.100 D.110

39.一般情况下,消防给水竖管的布置应保证同层相邻两个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同时到达被保护范围内的任何部位,每根竖管的直径应根据通过的流量经计算确定。高层民用建筑内每根消防给水竖管的直径不应小于( )mm。

A.60 B.85 C.100 D.120

40.水流指示器的功能主要是( )。

A.发生火灾,及时报警 B.测试报警时间

C.及时报告发生火灾的时间 D.及时报告发生火灾的部位

41.用于液化气生产、储存装置或装卸设施的防护冷却目的时,水喷雾灭火系统的响应时间不应大于( )s,当用于其他设施的防护、冷却目的时,水喷雾灭火系统的响应时间不应大于300s。

A.35 B.45 C.55 D.60

42.在局部应用灭火系统设计中,当着火对象为不规则物体时,应采用( )。

A.面积法 B.体积法 C.差额法 D.求和法

43.下列关于低压系统的储存装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储存容器的设计压力不应小于2.5MPa,并应采取良好的绝热措施

B.储存装置的高压报警压力设定值应为2.2MPa,低压报警压力设定值应为1.8MPa

C.储存容器上至少应设置两套安全泄压装置,其泄压动作压力应为2.38MPa±0.12MPa

D.当储存容器中充装的一氧化碳量损失15%时,应及时补充

44.液下喷射泡沫灭火系统,适用于( )。

A.非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固定顶储罐 B.外浮顶储罐

C.内浮顶储罐 D.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储罐

45.在火灾危险等级分类中,( )一般指火灾危险性大,且可燃物品数量多,火灾时容易引起猛烈燃烧并可能迅速蔓延的场所。

A.轻危险级 B.中危险级 C.严重危险级 D.仓库火灾危险级

46.用于灭火、控火目的时,水喷雾灭火系统的响应时间不应大于( )s。

A.30 B.45 C.50 D.60

47.一个防护区或保护对象所用预制灭火装置最多不得超过( )套,并应同时启动,其动作响应时间差不得大于2s。

A.5 B.4 C.3 D.1

48.消防专用电话插孔在墙上安装时,其底边距地面高度宜为( )m。

A.0.8~1.2 B.0.8~1.6 C.1.3~1.5 D.1.3~1.8

49.( )应当以设置在低压配电系统首端为基本原则,宜设置在第一级配电柜(箱)的出线端。

A.剩余电流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 B.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

C.测烟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 D.独立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

50.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应能在接收到火灾报警信号或联动信号后( )s内将相应信息按规定的通信协议格式传送给监控中心。

A.5 B.6 C.10 D.12

51.排烟窗应设置在排烟区域的顶部或外墙,当设置在外墙上时,排烟窗应在储烟仓以内或室内净高度的( )以上,并应沿火灾烟气的气流方向开启;根据烟气上升流动的特点,排烟口的位置越高,排烟效果就越好,因此排烟口通常设置在墙壁的上部靠近顶棚处或顶棚上。

A.1/2 B.1/3 C.1/4 D.2/3

52.机械排烟系统每个排烟口的排烟量不应( )。

A.大于最大允许排烟量 B.小于最大允许排烟量

C.大于最小允许排烟量 D.小于最小允许排烟量

53.应急照明配电箱及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采用安全电压时的每个回路输出电流不大于( )A,采用非安全电压时的每个回路输出电流不大于( )A。

A.5,10 B.5,15 C.5,16 D.10,18

54.高危险区域使用系统的应急转换时间不应大于( )s。

A.0.15 B.0.20 C.0.25 D.0.35

55.消防应急照明回路沿电缆管井垂直敷设时,公共建筑应急照明配电箱供电范围不宜超过( )层,住宅建筑不宜超过16层。

A.4 B.5 C.6 D.8

56.下列关于应急照明集中电源和分配电装置设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应急照明集中电源的控制装置宜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

B.未设置消防控制室的建筑,应急照明集中电源控制装置设置在疏散出口附近

C.集中设置蓄电池组的系统,应急照明集中电源能够手动控制消防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的工作状态

D.分散设置蓄电池组的系统,其控制装置能够手动控制各蓄电池组及转换装置的工作状态

57.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液化石油气储罐区,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区,可燃材料堆场等,应设置在城市(区域)的边缘或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并宜设置在( )。

A.城市(区域)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www.xing528.com)

B.城市(区域)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C.人员集中场所全年最小频率风向下风侧

D.人员集中场所全年最小频率风向上风侧

58.下列不适于用细水雾灭火系统扑救的火灾是( )。

A.纸张 B.木材 C.润滑油 D.碳化钙

59.全淹没应用方式的开式系统,其单个防护区的容积,泵组系统不宜大于( )m3,瓶组系统不宜超过260m3

A.1000 B.1800 C.2500 D.3000

60.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储存容器增压压力为2.5MPa时,安全泄压装置的动作压力应为( )。

A.5.0MPa±0.25MPa(表压) B.7.0MPa±0.35MPa(表压)

C.8.4MPa±0.42MPa(表压) D.10.0MPa±0.50MPa(表压)

61.消防车道与铁路油品装卸栈桥的距离一般( )。

A.不大于50m且不小于10m B.不大于60m且不小于10m

C.不大于80m且不小于15m D.不大于80m且不小于20m

62.选择储罐区泡沫灭火系统时,( )应当选用液上喷射或半液下喷射泡沫系统。

A.水溶性甲、乙、丙液体的固定顶储罐

B.水溶性液体的立式储罐

C.烃类液体外浮顶储罐、内浮顶储罐、直径大于18m的固定顶储罐

D.外浮顶和内浮顶储罐

63.在全淹没系统中,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联合使用时,淹没体积的保持时间应当大于( )min。

A.30 B.40 C.45 D.60

64.( )的控制阀门应当采用合格产品且应选型得当,以防止泡沫液储罐进水,使泡沫液失效。

A.无囊式压力比例混合器 B.环泵式泡沫比例混合器

C.管线式泡沫比例混合器 D.平衡压力比例混合器

65.在地铁建筑防火墙设有观察窗时,应当采用( )类甲级防火玻璃。

A.A B.B C.C D.D

66.地铁建筑相邻防烟分区之间应设置挡烟垂壁,顶板下凸出不小于( )mm的结构梁,可以作为挡烟垂壁。

A.200 B.320 C.450 D.500

67.地铁车站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且两个安全出入通道口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 )m。

A.5 B.6 C.8.5 D.10

68.区间隧道排烟系统宜采用( ),有效控制烟气流动方向,保证火灾点疏散侧处于无烟区,为乘客创造不受烟气污染的疏散环境

A.纵向通风控制方式 B.自然排烟方式

C.横向通风控制方式 D.机械排烟设施

69.当隧道内的电缆沟跨越防火分区时,应在穿越处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h的不燃烧材料进行防火封堵。

A.1.00 B.1.50 C.2.00 D.3.00

70.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的监控中心能同时接收和处理不少于( )个联网用户的火灾报警信息。

A.3 B.4 C.5 D.6

71.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的监控中心的火灾报警信息、建筑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信息等记录应备份,其保存周期不少于( )。

A.半年 B.1年 C.1年半 D.2年

72.下列关于汽车加油站的建筑防火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加油站地上罐应当集中单排布置,罐与罐之间的净距不应大于相邻较大罐的直径

B.油罐车卸油必须采用密闭卸油方式

C.汽油罐车卸油宜采用卸油油气回收系统

D.加油机不得设在室内

73.飞机库内不宜设置办公室、资料室、休息室等用房,需设置少量这些用房时,宜靠外墙设置,并应有直通安全出口或疏散走道的措施,办公室、资料室、休息室等用房与飞机停放和维修区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1.50h的顶板隔开,隔墙上的门窗应为( )级防火门窗。

A.甲 B.乙 C.丙 D.丁

74.除敞开式汽车库、建筑面积小于( )m2的地下一层汽车库和修车库外,汽车库、修车库应设置排烟系统,并应划分防烟分区。

A.500 B.800 C.1000 D.1200

75.计算机房建筑的入口至主机房应当设通道,通道净宽不应小于( )m。

A.0.5 B.1.5 C.2.5 D.3

76.一般来说,人防工程每个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除另有规定者外,不应当大于( )m2

A.300 B.400 C.500 D.600

77.根据编制的事故树的分析、评价结果来编制安全检查表。通过事故树进行定性分析,求出事故树的最小割集,按最小割集中基本事件的多少,找出系统中的薄弱环节,以这些薄弱环节作为安全检查的重点对象,编制成安全检查表。这种编制方法称为( )。

A.经验法 B.系统安全分析法 C.专家法 D.统计法

78.危险等级一般分为4个级别,其中( )级是安全的(可忽视的)。

A.Ⅰ B.Ⅱ C.Ⅲ D.Ⅳ

79.建筑的消防扑救条件可根据消防通道和( )的实际情况进行衡量。

A.消防扑救面 B.防火墙 C.消防车道 D.消防电梯

80.下列关于计算RSET应考虑的情况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如果火灾及其产生的烟气只在着火楼层蔓延,则可只计算着火楼层内人员的RSET

B.如果能够将火灾和烟气控制在着火房间内,则可只计算着火房间内人员的RSET

C.如果火灾及其产生的烟气可能在垂直方向蔓延至其他楼层(例如,建筑内存在连通上下层的中庭),则需计算整个建筑内人员的RSET

D.当建筑存在坍塌的危险时,需要计算着火房间内人员的RSET

二、多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项,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81.常见的引火源有( )。

A.明火 B.电弧电火花 C.雷击

D.高温 E.光源

82.爆炸品的火灾危险性有( )。

A.爆炸性 B.敏感度 C.扩散性

D.毒害性 E.可缩性

83.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等级附加信息主要包括( )。

A.产烟特性 B.燃烧滴落物 C.微粒等级

D.烟气毒性等级 E.烟气扩散性

84.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应布置在建筑的首层或二、三层,当必须设置在其他楼层时,应符合下列哪些规定( )?

A.不应设置在地下二层及二层以下,设置在地下一层时,地下一层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不应大于10m

B.需布置在地下或四层及以上楼层时,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应超过200m2

C.一个厅、室的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当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小于50m2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可设置一个出口

D.幕布和窗帘应采用经阻燃处理的织物

E.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防烟、排烟设施

85.厂房、仓库符合下列哪些条件时,可以设置一个安全出口( )?

A.甲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100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5人

B.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150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10人

C.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250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15人

D.丁、戊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400m2,且同一时间内的生产人数不超过30人

E.地下、半地下厂房或厂房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其建筑面积不大于50m2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

86.下列应采用不循环使用的热风采暖厂房是( )。

A.生产过程中散发可燃粉尘、可燃纤维与采暖管道、散热器表面接触能引起燃烧的厂房

B.生产过程中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与采暖管道、散热器表面接触能引起燃烧的厂房

C.生产过程中散发的粉尘受到水、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爆炸性气体的厂房

D.生产过程中散发的粉尘受到水、水蒸气的作用能引起自燃、爆炸的厂房

E.生产过程中散发的粉尘受到高温的作用能产生爆炸性气体的厂房

87.下列关于隔爆设施的说法,正确的有( )。

A.防爆墙必须具有抵御爆炸冲击波的作用,同时具有一定的耐火性能

B.防爆砖墙只用于爆炸物质较少的厂房和仓库

C.理想的防爆墙,构造厚度不应小于300mm,多为500mm、800mm,甚至1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5

D.防爆门的骨架一般采用角钢槽钢拼装焊接,门板选用抗爆强度高的锅炉钢板或装甲钢板

E.防爆钢板墙以槽钢为骨架,钢板和骨架铆接或焊接在一起

88.根据《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2014)的有关规定,下列关于车库的采暖设施防火设计的说法,正确的有( )。

A.车库内应设置热水、蒸气或者热风等采暖设备,不应用火炉或其他明火采暖方式,以防火灾事故的发生

B.甲、乙类物品运输车的汽车库需要采暖时应设集中采暖

C.Ⅰ、Ⅱ、Ⅲ类汽车库需要采暖时应设集中采暖

D.Ⅰ、Ⅱ、Ⅲ类修车库需要采暖时应设集中采暖

E.Ⅲ、Ⅳ类汽车库,Ⅲ、Ⅳ类修车库,当采用集中采暖有困难时,可采用火墙采暖

89.柴油发电机房在民用建筑内,宜布置在( )。

A.首层 B.地下一、二层 C.人员密集场所的上一层

D.人员密集场所的下一层 E.贴邻人员密集场所

90.除了敞开式汽车库以外,下列哪些汽车库应该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

A.Ⅰ类修车库 B.Ⅰ类汽车库 C.Ⅱ类地下汽车库

D.Ⅱ、Ⅲ类地上汽车库 E.高层汽车库以及机械式立体汽车库、复式汽车库

91.局部应用式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可以用于( )。

A.四周不完全封闭的A类火灾场所 B.四周不完全封闭的A类火灾

C.天然气液化站与接收站的集液池或储罐围堰区 D.限定位置的流散B类火灾场所

E.四周不完全封闭的B类火灾场所

92.灭火器的配置基准以( )为主要参数。

A.危险等级 B.每具灭火器最小配置灭火级别

C.单位灭火级别的最大保护面积 D.对保护物品的污损程度

E.使用温度范围

9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 )应采用耐火铜芯电线电缆

A.供电线路 B.消防联动控制线路 C.报警总线

D.消防应急广播 E.消防专用电话

94.人防工程下列哪些部位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 )?

A.建筑面积大于5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大厅

B.乙类生产车间 C.丙类生产车间

D.总长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 E.电影放映间、舞台

95.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依靠( )灭火。

A.窒息作用 B.部分冷却作用 C.化学抑制作用

D.副催化作用 E.稀氧作用

96.石油化工工艺生产装置区域内的设备宜布置在露天敞开式或半敞开式的建(构)筑物内,按生产流程、地势、风向等要求,分别集中布置。明火设备应集中布置在区域内的边缘部位,放在散发可燃气体设备、建(构)筑物的( )。

A.侧风向 B.上风向 C.下风向 D.正风向 E.边缘

97.火灾探测器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分为( )等几种。

A.感烟火灾探测器 B.感温火灾探测器 C.气体火灾探测器

D.感光火灾探测器 E.液体火灾探测器

98.某综合办公楼,建筑高度21.6m,设有集中空气调节系统,该楼为6层,每层建筑面积为2000m2,楼内设有办公、会议及餐厅等用房。该楼应设( )等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

A.室内消火栓 B.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C.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D.灭火器 E.应急照明系统

99.在分析和确定建筑物的自救能力与外部救援力量时,应当分析哪些情况( )?

A.建筑物的供水情况

B.建筑内部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其他自动灭火系统(包括各种气体灭火系统、干粉灭火系统等)的类型与设置场所

C.火灾报警系统的类型与设置场所

D.消防队的技术装备、到达火场的时间和灭火控火能力

E.烟气控制系统的设置情况

100.火灾的起数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影响火灾的气象因素主要有( )。

A.大风 B.降水 C.高温 D.降温 E.雷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