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规章制度建设的保障-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史话

规章制度建设的保障-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史话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规章制度的建设离不开决策者重视、执行者的探索积累和财力保障。沈阳农大研究生院在学校领导的要求和支持下,决定严格执行上级要求和学校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在2年时间内清理完超期未毕业的博士生,2年后原则上学校不再为超过最长学制的博士生保留学籍。除刚性支出外,学校舍得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上投入是规章制度建设的重要保障。

规章制度建设的保障-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史话

规章制度的建设离不开决策者重视、执行者的探索积累和财力保障。一个好的制度可以规范坏念头,而坏的制度会扼杀好愿望。建立起将结果和个人责任利益联系到一起的制度,是制定者智慧和能力的表现,也是好政策实施的保障。

1.执行者的探索和积累

在管理实践中,任何一条规章制度的建立和修订,都有大量管理实践的积累。1994年,研究生部取消了两位博士研究生的学籍。这是沈农第一次取消博士在校生的学籍,其中一名博士生的导师是时任校长。研究生部专门发了一个沈农大研发【1994】7号文件,文件中这样记载:该同志“1989年考入校在职博士研究生,1991年5月公派赴美国进修学习,按规定应于1993年9月返校,但该同志至今尚未复学,也不曾与校研究生部管理部门取得联系,现根据国家研究生工作条例和《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暂行规定》中关于‘延长学习年限,一般不得超过一学年’的规定,鉴于该同志入学已经5年,且出国超期未归,经学校研究决定,取消该同志的博士研究生学籍”。

同一份文件里取消另外一位博士生学籍的情况又有不同。这位研究生1993年1月录取,本该当年9月入学,但因其在国外考察,且原单位工作离不开,经本人和原单位申请,学校研究同意为其保留入学资格1年。“但1994年新生入学日为9月5日,该同志因工作忙而请假,到9月22日才来校办理了部分入学手续,在校上课约一周,国庆节放假离校至今未归,也未与研究生部联系。鉴于以上情况,根据《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暂行规定》第十二条规定,考虑该同志工作太忙,不能在学校正常学习,导师不好培养,我们也无法管理,经导师和农工学院同意,学校研究决定取消该同志学籍。”

1994年时学校在校博士生仅69人,随着招生规模的增长,管理办法也做了必要修订。如2005年出台《研究生学业管理细则》,在学制及学分要求中明确研究生实行弹性学制。对于修业年限,硕士2-3年、博士3-6年,这里打下一个伏笔:特殊情况下需延长修业年限者,先由个人提出申请,校长会议研究批准。但在附则中又有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从入学至毕业)不得超过6年的字样。

到2013年,这个管理办法重新修订为《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业管理细则(修订)》,“第一章学制及学分要求,第一条,研究生实行弹性学制,全日制学术型博士研究生的基本学制为3年,可延至6年;由于特殊原因延长期限内不能毕业的,可再申请一次且只能再申请一次学籍延长手续。”

这项规章的几次修订,不仅仅是因为博士招生有了新的分类,还在于实践中确实遇到过问题。例如,2014年辽宁省教育厅严格审核博士生学习年限,这时发现不少学校都有很多“超期服役”的博士生,沈阳农业大学这样的学生也有一定比例,其中还不乏长达14年没有毕业的博士生。对此,省教育厅要求必须对此进行清理,严肃学籍管理,不能任由长学籍博士生数量蔓延。沈阳农大研究生院在学校领导的要求和支持下,决定严格执行上级要求和学校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在2年时间内清理完超期未毕业的博士生,2年后原则上学校不再为超过最长学制的博士生保留学籍。经过2年的不懈努力,加之为超期学生提供可以只申请毕业的政策措施,到2016年,超期博士基本清理完毕。

有规章必依,依规章必严,同时又充分尊重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各种变化,是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管理的传统,几代人一直努力坚持着。

2.必要的财力投入

沈农的教学经费虽然逐年增长,但去掉物价上涨等因素,经费还是捉襟见肘。每年的经费都是一笔笔精打细算地使用。每年总的原则是:量入为出,突出重点,保证刚性,兼顾一般。除刚性支出外,学校舍得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上投入是规章制度建设的重要保障。比如2008年起学校规定15%的优秀硕士生可提前攻读博士学位,享受公费待遇。2011年出台招生政策:硕士生第一志愿报沈农,考试合格录取后享受全公费,发助学金;调剂 A类分配,分数线上,免学费不发助学金;调剂 B类分数线以上收学费不发助学金。2015年起,凡是被录取的推免生,读硕士的,校长奖学金每年6千元,3年下来仅校长奖学金就达1.8万元;硕博连读的,前2年每年6千元,后三年进入博士阶段每年1万元,5年下来每位推免生可获得校长奖学金4.2万元。以此吸收优秀人才报考。关于青年导师培养方案,2015学校第2次校长会议,决定派出29位中青年老师到东北师范大学培训英、日语,2人到四川大学进修俄语,外语合格的老师学校按国家资助出国学习标准资助中青年导师到国外著名大学或一流学科合作研究1年以上。

2012年3月2日,学校制订新的管理办法,列出创新专项经费:

每年资助10名优秀博士生,每人每年2.5万元。资助期为17个月,每月1000元,另外8000元用于奖励考核优秀者。当年有李天来、张勇、岳喜庆3位导师获奖。 另外规定,获得全国优秀论文奖的博士生,学校奖励5万奖金,奖励提名导师2万。

2013年起国家出台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方案,距离2014年研究生招生简章发布仅剩下一个月时间,要在一个月时间内完成研究生奖助体系的制定,核心内容是制订研究生教育收费及奖助办法。当时制订的标准是: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博士生每年一等学业奖学金达1.2万元/人,博士学业奖学金覆盖面在50%以上;硕士生一等为6000元/人,硕士生学业奖学金覆盖面在40%以上。平时签批教师节每人两桶豆油都掂来掂去尽量选性价比更好的校长,此时大笔一挥,签批。2014年起,还出台了研究生发表高水平论文奖励办法,当年就发出奖金30多万元。同年,还提高了研究生各级优秀学位论文的奖励标准。从2015年出台学位论文抽检管理办法起,博士论文全部送外校盲审,仅这一项,每年就增加30万的支出。同时修订《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奖励办法》,规定在《自然》《科学》上发表论文每篇奖励80万,影响因子30以上奖励30万元-50万元。特别是对导师队伍建设的资助,迟道才教授提出天柱山人才系列资助项目,制订《沈阳农业大学“天柱山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办法》《天柱山学者/英才培养实施办法》《天柱山青年骨干老师培养计划实施办法》,领军人才每月给3000元生活补贴,资助期为3年,天柱山学者(有博士学位,40岁以下)为每月2000元,英才为每月1000元,骨干教师(一般具有博士学位,35岁以下)为每月500元。

学校还对获评国家重点学科、农业部重点学科、辽宁省重点学科和校重点学科给予国家投入相应的补贴。(www.xing528.com)

除此之外,研究生院还聘请了校外专家学者担任学校的兼职博士生导师,比如聘任袁隆平院士、李玉院士、陈剑平院士、吴孔明院士、张新友院士、陈学庚院士等著名专家担任特聘教授和博士生导师,聘任1989年校研究生会主席、禾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卫东等杰出校友和著名学术型企业家作为学校的特聘教授并担任我校农村经济管理学科博士生导师,等等。

3.决策者的重视

研究生院成立以来设章立制方面,最繁复最全面的是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博士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的制(修)订。

研究生院副院长卜丽从她办公室的书柜里抱出了4本大16开的集子,分别是2014年出版的《研究生培养方案》、2015年出版的《博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2017年出版的《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卜丽曾有两段在研究生管理部门工作的经历。2002年至2008年,任研究生部团委书记,在三任研究生部党总支书记肖德富、李树宝、张茂仁的领导下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2014年,她作为副院长回到研究生院工作。

卜丽:“我回到研究生院的第一项工作,是院长派我参与教学管理改革、课程改革和培养方案的修订。改革和修订的总体要求是主管副校长李天来教授提出的。作为有多年一线研究生教学经验的主管校长和院长,他们知道一些教师上课随意性很大,这么多年来,大纲的制定和修订一直没有间断,但是将沈农全部研究生课程,包括博士生和硕士生的课程,大规模全部重新制订这是沈农研究生教育史上第一次。

“培养方案是历时6个月,涉及18个一级学科和5个二级学科的全面总修订。李天来副校长先后主持召开3次专门会议讨论制(修)订原则,制(修)订过程中也是四下四上:研究生院提出基本要求和基本格式,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组织学科制(修)订初稿;研究生院组织专家审阅提出修改意见返回各单位修改形成第二稿;研究生院再组织专家审改形成第三稿;第三稿寄往国内同行3位专家,这些专家都是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他们审改后各单位再形成第四稿,再由研究生院长审阅后,由李天来副校长定稿。”

这部培养方案,由博士研究生(含硕博连读)、学术型研究生、全日制专业学位3部分组成。其中,作物学学科(0901)博士研究生(含硕博连读)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学术方向、学制、学习年限及总分、培养方式、课程设置、考核方法、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必读文献10个部分。早在31年前,杨守仁先生就为这个学科起草了培养方案,沈农的新方案里大体结构和具体内容还能找到当年的内容。培养目标当年为3条,新方案4条;学术方向新老方案都是6条。新方案体量增加更加严谨。比如学制、学习年限及总学分中规定博士不允许提前毕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中规定研究综述不少于5000字,参考文献须在100篇以上,其中最近5年内的文献占50%以上,外文文献不少于60%;学位论文规范更为具体:所有研究和分析必须采用标准或规定的分析方法,并注明出处,新方法必须详细描述操作程序,所用化学药品必须标明试剂纯度级别,所用食品必须标明型号,环境样本分析必须配有标准样品内标和分析质量控制说明;必读文献中列出了中外文著作和期刊25种。这部培养方案文后署名:徐正进。

徐正进,1982年毕业于农学系,1987年获得遗传育种硕士学位。1991年他想报考杨先生的博士研究生,但又不太自信,他找到研究生部的肖德富老师,请他去先跟杨先生问问可不可能招收像他这样的研究生。肖德富到杨先生家,杨先生说:“我知道徐正进,这个学生不错。”1993年,徐正进获得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博士学位。如今他是陈温福院士的助手,在接替杨先生修订作物栽培与耕作培养方案时,他已经指导博士研究生31名,硕士研究生60名。

园艺学科培养方案的撰稿人是冯辉教授。现任园艺学院院长,园艺学一级学科带头人。1996年获得博士学位,他的博士学位论文《大白菜基因雄性不育性的研究》,获评首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这一纪录十几年来无人打破。而他研究的课题,是沈农第一位研究生部主任谭其猛先生一生矢志不移的课题。2009年,冯辉指导的博士生杨硕撰写的论文获得辽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培养方案执笔人:汪景宽。植保学科执笔人:傅俊凡。农林经济执笔人:吕杰。农业工程执笔人:王铁良。食品科学与工程执笔人:孟宪军。

硕士培养方案同样署有执笔人姓名。这些人的水平,就是如今沈阳农业大学的水平。这部培养方案的主编:李天来,副主编:迟道才、周剑锋。

这部培养方案出版后,学校用了10个月时间,制(修)订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这部教学大纲囊括了全校18个一级学科、5个二级学科、5个专业学位类型和21个专业领域的986门课程。这部大纲先由学校邀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授编制了体例,各主讲教师分头按体例要求撰写,由各培养单位组织专家对每门课程的大纲内容认真讨论,根据讨论意见再作修改完善,经各学位分委员会讨论通过后,由研究生院长初审,主管副校长终审定稿。大纲分博士、硕士两部,全书共40多万字。这部教学大纲的制(修)订出版,是对沈农研究生教育史的总结,是当代教学水平的刻记,也是未来发展的基础和档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