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升在职教师学历:职教师资队伍恢复重建阶段

提升在职教师学历:职教师资队伍恢复重建阶段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建立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培养合格专业教师1980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意见》提出,省、自治区、直辖市应积极筹办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建立有效缓解了我国职业高中专业课师资严重短缺的困境,标志着我国职教师资队伍建设进入新的阶段。1989年《关于加强中等卫生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从

提升在职教师学历:职教师资队伍恢复重建阶段

学历是人们在教育机构中接受科学文化知识训练的学习经历,学历水平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个人具备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是教师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经历了“十年动乱”,我国职业教育的基础十分薄弱。这一时期政府采取多种途径提高在职教师的学历水平,奠定了专业教师胜任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胜任力。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国家提出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1980年,国务院批转国家劳动总局、教育部《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的通知,落实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对中等教育结构进行改革。报告提出,将部分普通高中改办为职业(技术)学校,积极发展技工学校,办好中等专业学校,各行各业根据发展生产和服务性行业的需求,举办职业(技术)学校。

当时改办为职业(技术)学校的普通高中都是薄弱高中,大量普通文化课教师,甚至是一些难以胜任教学的教师改任职业(技术)学校专业课教师,因而,职业(技术)学校师资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成为中等职业教育的突出矛盾。职业(技术)学校专业课教师奇缺,且无稳定来源;中专学校改招初中毕业生,需要补充大量文化课教师,专业教师知识老化,也急需更新;技工学校的各类师资普遍不足。为此,提升职业院校教师的胜任教学的基本能力是这一时期政策的主题。

表2-1 1978—1991年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政策文件

(一)多途径开展在职教师学历达标培训

改革开放之初,百废待兴,职业学校、技工学校甚至中等专业学校教师学历普遍不高,极大地影响了职业教育教学水平。198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加强职业技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对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的学历做出了明确规定:初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文化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应具有专科学历或同等学力,实习指导教师可以是有实践经验的中级技术工人或能工巧匠。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文化课教师、专业基础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一般应具有本科学历或同等学力,其中某些技艺性较强的专业教师,亦可为专科学历;从事教学工作多年、经验丰富、教学效果较好的教师,其学历要求可以适当放宽;实习指导教师,一般应具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及以上的学历。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

按照这一学历标准要求,许多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学历不达标,亟须提升这些教师的学历水平。对达不到规定学历的现任教师,政策提出可以让他们通过脱产或不脱产的培训,进入有关高等院校举办的各种师资培训班,或利用广播、函授、电视等方式,进行本科学历、专科学历的达标培训。

(二)多举措提升中等专业学校在职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www.xing528.com)

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是职业院校教师需要具备的基本胜任力。针对中等专业学校教师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不高的现状,各部委提出多种举措。

一方面,通过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教学科研活动培养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关于加强中等卫生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除学习专业知识外,要组织教师有计划地学习教育学、教育方法学、心理学伦理学以及其他与医学教育密切相关的人文科学和边缘科学的基本知识,文化课教师要选修与本专业相关的医学知识,拓宽教师的知识面,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学科教研组要积极开展教学相长活动。组织教师业务学习,研究教学方法,评价教学效果。1982年,商业部发布的《关于加强商业职业技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非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要采取各种形式学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教育理论,取得合格证书,才能上岗。重视教师通过教学科研提升专业素质,鼓励教师参加教研活动和教学改革,探索职业技术教育规律,改进教学方法。《关于加强商业职业技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每个教师都要认真研究本专业的学术理论和教学实践,每年提交一篇相关论文

另一方面,重视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要求教师到基层单位锻炼,了解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具备根据行业结构的变化和企业工作岗位的发展,开发新课程的能力。《关于加强商业职业技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新分配到学校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必须首先让他们到基层单位顶岗工作一年,1982年以后毕业的在职教师,如没有参加过实践锻炼的,要分期分批到基层单位顶岗工作至少半年。每个教师都要固定或联系挂钩一个商业企业,深入实际,了解商业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工作。《关于加强中等卫生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重视和加强临床教师、专业课教师的医疗实践和基础课教师的实验教学,丰富教师的应用技术知识,提高实验动手能力。

(三)建立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培养合格专业教师

1980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意见》提出,省、自治区、直辖市应积极筹办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各地师范院校和各级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应开办专业课教师培训班。1979年2月,国务院批转国家劳动总局和教育部《关于增设四所技工师范学院的通知》,计划在吉林、天津、山东、河南等地建立4所本科层次的技工师范学院,为技工培训事业培养专业课教师。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再次提出,要建立若干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有关大专院校、研究机构都要担负起培训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的任务,使专业师资有一个稳定的来源。到1989年,全国共建有14所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这是我国创立的专门培养中等职业教育师资的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重在培养具有教育理论和专业理论、操作技能的实习指导教师和某些技艺性较强的专业课教师。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建立有效缓解了我国职业高中专业课师资严重短缺的困境,标志着我国职教师资队伍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四)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到校担任兼职教师

职业教育既要教会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更要培训学生的实践技能,聘请兼职教师是双赢的选择。1986年《关于加强职业技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提出,要重视兼职教师的作用,聘请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教学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到校兼课,以加强教学与实践的联系。兼职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是四级以上技工或能工巧匠。1989年《关于加强中等卫生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从医疗卫生部门聘请的专业技术人员,承担学校的教学任务,胜任教学工作的,可根据教师职务条例授予兼职教学职务。并将任教学时和教学成绩记入其业务档案,作为考核晋升的参考依据。这一时期对兼职教师应具备的胜任力,聚焦于专业技术水平和教学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