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综合大学发展规划实施核心指标

城市综合大学发展规划实施核心指标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增长原则是衡量速度列首位的标准与指标。“速度模式”源于规划在关键环节的成功把握。因此,科学把握发展形势和环境,有利于发挥江汉大学办学的地方性特色,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制定江汉大学重大建设项目规划。同时,制定财政与资源专项规划,将经费、资源因素与战略规划相结合,保证资金使用的高效性和灵活性。

城市综合大学发展规划实施核心指标

发展是城市综合大学的第一要务。增长原则是衡量速度列首位的标准与指标。科学发展观理论揭示,世界上发展成功的大学都将发展放置于头等重要位置,速度作为发展的一种内在表现形式,大学无论实行何种经济社会制度下,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都客观地演绎着自身独特的“速度模式”。“速度模式”源于规划在关键环节的成功把握。制定发展城市综合大学规划的关键环节要重点把握好重要内容:

(一)预研环节:要科学把握发展形势和环境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家将重点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任务。湖北省也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倾力打造“武汉城市圈”,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武汉市提出要努力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和技术创新的中心点,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实现从老工业基地、传统商贸重镇向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转移升级,并在更高层面上加快科教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步伐。在高等教育领域,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的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日益深化,办学机制不断创新,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将成为历史必然。加之江汉大学在省委、省、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近几年通过四校整合,加强了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办学条件建设,办学实力明显提升,教学工作达到了良好水平,这些都为江汉大学在武汉市“8+1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发展中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江汉大学是武汉举全市之力组建的一所地方性大学,为武汉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应用研究型人才,既是江汉大学义不容辞的职责,又是江汉大学作为地方性大学的办学特色所在,更是把江汉大学建设成为与武汉特大中心城市地位相称的大学的客观要求。武汉市地处我国中部,区位优势得天独厚,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和纵深推进为武汉加快发展步伐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因此,武汉市政府提出要将武汉建设成为光电子信息、钢铁及新材料、轿车及零配件、生物医药环保五大产业基地,以及金融、信息、科教、物流、旅游五大功能中心,这就迫切需要众多的高级人才。当时武汉地区部属高校主要是面向全国招收研究生,学生毕业后留在武汉的不多,加之很多专业应用性、实用性不强,尚不能完全满足武汉市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影响了武汉市五大功能中心、五大产业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因此,科学把握发展形势和环境,有利于发挥江汉大学办学的地方性特色,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编制环节:要根据客观和学科等自身条件扬长避短

江汉大学经过近20年的发展,在学科建设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同类大学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45 个本科专业,涉及经、法、文、史、教育、农、医、理、工、管理等学科门类,初步形成了以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为导向,理工结合、基础与应用结合的学科优势。学校通过加大学科建设的投入,建设了一批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学科,从而带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并围绕硕士点的立项建设,形成了省、校两级硕士点立项建设学科群。基础医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美术学3 个学科各有特色,均为省级硕士点建设立项学科。

基础医学中的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学科的重点研究方向为胃肠道肿瘤临床病理、肿瘤分子免疫与抗肿瘤药物及实验病理,在胃肠道肿瘤临床病理研究方面,形成了以淋巴转移与微转移为主导的研究特色,对指导临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降低死亡率、提高湖北省地区胃肠道肿瘤5年生存期等方面产生较大影响。抗肿瘤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及应用与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在肿瘤治疗方面可作出有益的探索。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是以绿色化学工程的开发和应用为该学科的重点发展方向,并形成了以化工污染控制与治理、化工过程的计算机开发与模拟、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为主导的研究领域。在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方面,结合湖北省汽车、医药、食品等行业,着眼于生物可降解材料、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和天然材料的开发,注重材料开发过程中资源的再生和综合利用以及环境保护。化工过程的计算机开发与模拟方面,化工过程设计及化工单元操作的计算机模拟、应用软件在省内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化工污染控制与治理针对气、固、水三大污染源进行研究,为控制和解决化工污染问题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绿色化学工程符合21 世纪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为环境可持续发展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贡献。

美术学学科的美术教育和实用美术等研究方向都紧贴湖北省社会需求的实际。综合美术研究方向在国内的高等美术院校中处于摸索和实验阶段,在湖北省也属唯一,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美术教育方向是培养综合型、开放型的美术教育人才。江汉大学自1980年成立之初就创办美术教育专业,在社会上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如武汉画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冷军等知名画家。在强调全民素质教育的今天,对美术教育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以往的美术教育更多的是强调美术基础,而今更加关注人文性和开放性。实用美术设计是人类艺术性的造物活动,是对生活方式的探索,它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从事这一方向的研究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扬长补短有利于发挥江汉大学的地方性大学优势、资源优势、学科优势,促进武汉地区社会、经济、科教的发展。根据国家、省市规划编制工作要求,做好学校发展规划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中长期科技、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省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对接工作,尽可能增强与上述规划的把握和适应程度,在此基础上修改、统筹、完善学校总规划(草案)与各专项规划(草案)。制定江汉大学重大建设项目规划。同时,制定财政与资源专项规划,将经费、资源因素与战略规划相结合,保证资金使用的高效性和灵活性。

(三)论证环节:要注重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www.xing528.com)

如江汉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编制,整个过程中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教育创新思想,主要着力点三个:一是充分考虑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促进学科专业建设、学校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对应连接,并不断推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二是较好地体现了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高等教育规律和国内外发展趋势;三是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围绕学校发展总目标,制定专项规划,采取相应可行的措施,力求体现前瞻性、指导性、实际操作性,体现与“十五”及今后《江汉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的衔接和差别。

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江汉大学召开了“十一五”规划论证会,会议由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秘书长主持,江汉大学党委书记报告了江汉大学“十一五”规划的编制过程,学校“十一五”发展的基础,学校“十一五”发展的战略构想与奋斗目标,实现“十一五”规划的主要措施。参加会议的有市政府办公厅秘书长、副秘书长,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人事局,市科技局,市城市规划管理局主要领导出席。与会领导认真审议了江汉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并查阅了与之配套的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基本建设、数字化校园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专项规划。

会议认为,江汉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草案),认真总结了学校“十五”期间的发展,紧紧抓住了主要的成绩与问题;全面分析了“十一五”期间学校面临的形势,较好把握了学校特有机遇与挑战。

规划(草案)强调在“十一五”期间,江汉大学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办成国内有影响的地方综合性、教学型大学,指出“十一五”期间努力从申报硕士学位授予权、特色学科(含省级重点学科)和学科团队建设、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创优、国家级教学、科研项目和成果奖励以及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等五个方面实现重点突破。学校规划将江汉大学教育事业发展与武汉市“十一五”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武汉市科技兴市的区域创新体系等结合起来,较好地体现了学校的综合优势及学科特色。其指导思想正确,发展目标明确,保障措施得力,是一份比较好的战略发展规划。规划编制注重广泛调研与专题研究,校内外专家、师生的广泛参与,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广开思路,使“十一五”规划具有较好的工作基础,体现了时代感、前瞻性、科学性。

经过协商、讨论,会议原则上通过江汉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一致同意支持实施该规划。会议强调,人才是武汉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的优先发展在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起着基础性、先导性的推动作用。江汉大学作为武汉市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阵地,学校的发展要认真落实战略规划和科学管理,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规划完善校园建设,不断提升办学水平。武汉市政府各部门应把江汉大学的“十一五”发展规划归入全市的“十一五”发展规划之中,努力为学校发展提供人、财、物等方面的有力保障,推动学校建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为武汉市“十一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为了加强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江汉大学还邀请以宁津生院士、樊明武院士为组长,湖北省著名大学校长、书记、省学位办主任为成员一行10 人的江汉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论证专家组,对江汉大学“十一五”发展总体规划、学科建设规划和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进行了论证。认为:江汉大学确定“十一五”期间的奋斗目标是可行的;学校为实现“十一五”奋斗目标制定的措施,涉及教学、科研、办学体制及师资队伍、办学设施和校园文化等方面的建设,符合学校实际。江汉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及相配套的专项规划,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符合江汉大学的实际,既富有战略性、前瞻性,又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专家组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提出了修改建议。根据专家组意见,规划办以及有关职能部门对规划进行3~4 次修改,更进一步集中了校内外领导和专家的智慧。

(四)审定环节:要注重流程的完整性和民主决策

江汉大学“十一五”总规划和五个专项规划、“十二五”总规划和七个专项规划编制已形成草案后,多次召开各种形式的规划编制论证会征求各单位、各部门、各学院以及校内教授、专家、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教师代表等的意见,在集思广益基础上共进行大的修改十多次,使江汉大学“十一五”、“十二五”发展规划形成过程,成为有组织、有领导充分发扬民主的过程,比较好地集中了校内各方面的智慧,充分调动了广大师生员工参与学校改革、推动学校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交校长办公会讨论作出提交教代会讨论的决定。征求省教育厅、市委办局,省内专家教授、理事会单位和师生员工的建议、意见。按照上级要求,通过提请校教代会、党委会审定等程序,不断完善江汉大学“十一五”、“十二五”发展规划(草案),直至圆满完成整个规划编制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