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1943年上半年国内工矿生产情况统计报告

1943年上半年国内工矿生产情况统计报告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矿业开源方面,继资源委员会上年八月公布“全国矿产勘察办法”之后,复于本年四月举行地质矿冶会议,俾地质工作与矿冶工作能相为配合以利增产,并限定各种重要金属矿业之勘察,须于本年内完成。工矿生产督导方面,除国营事业仍由资源委员会竭力推进外,对民营事业亦扩大工贷数额,加强器材、原料及技工等之管制,以达成增产之目的。历年由资源委员会统一产收运销,供应盟邦,尚著

1943年上半年国内工矿生产情况统计报告

本年以来,政府对于工矿增产之努力,仍就各方面继续推进。矿业开源方面,继资源委员会上年八月公布“全国矿产勘察办法”之后,复于本年四月举行地质矿冶会议,俾地质工作与矿冶工作能相为配合以利增产,并限定各种重要金属矿业之勘察,须于本年内完成。据专家估计我国资源尚称丰富,44种资源中,8种可有盈余,28种可望自足,仅8种不能自给。工矿生产督导方面,除国营事业仍由资源委员会竭力推进外,对民营事业亦扩大工贷数额,加强器材、原料及技工等之管制,以达成增产之目的。此外,资源委员会更于本年二月公布“工作竞赛推行委员会工作竞赛奖励办法”,奖励各工矿事业举行工作竞赛,谋求品质之增进,计划生产方面,除于四月举行工业建设计划会议,为战后工业建设画一初步之蓝图外,并于六月间召集全国生产会议,俾在可能范围内,减免当前工矿界之困难,充分利用全国之人力物力财力,有计划的达成战时增产之目的。余如技术奖助之积极推行,运输困难之设法减除,及中国工业协会之成立等,莫不直接间接对增产前途有所助益。兹就本期增产实况,分陈于次:

(一)矿冶工业

(1)煤 煤矿之开发,目的在供给工业、电业、铁路及其他重要市场之燃用。截至现时为止,除嘉陵江綦江、岷江、沅水及湟水等流域,就已有之煤矿,尽力开采,供给工业电业之用外,各铁路沿线亦多就其附近煤田,力予开发,并继续扩充,以供铁路之燃用:如滇越路之朋良煤矿,湘桂路之祁陵煤矿,粤汉路之湘南、湘江、中湘、醴陵、大利、阜华煤矿,及陇海路之同官煤矿等均属之,最近黔桂路沿线复拟开发贵阳林东煤田,以谋供应其全线通车后之燃用。据经济部统计,本年上半年,国营各矿计出煤××余万公吨,民营各矿计出煤××余万公吨(尤以天府煤矿每月产量由600吨增加至1000余公吨最为满意)。总计后方各矿共出煤×余万公吨,较之三十一年下半年约减少×余万公吨。其致此之由,据本届全国生产会议之分析,约有四端:一为运输工具缺乏,二为资金缺乏,三为器材缺乏,四为物价影响。凡此困难,已由该会议拟具补救方法,提供政府采行(参阅附录“生产会议综合建议察”一节),对于煤矿增产,定多助益。其次,经地质调查工作之积极进行,新矿亦颇多发现,据五月二十七日中央日报载称粤北煤藏丰富,计曲江、乳源、运县三区煤之总储量约139747000公吨,尤以乳源区多产烟煤,可供炼焦之用。又据八月十日时事新报探悉,资源委员会以陕西省煤藏量甚丰,特派矿业处许处长前往与陕省府洽商开采事宜。余如闽省府之筹备开采龙岩煤矿,湘省府与资源委员会之举办清溪煤矿,四川合川华安煤矿公司之成立等,均积极争取煤矿增产之另一表现也。

(2)石油 上年石油生产,经资源委员会之努力督导及甘肃油矿局员工之积极经营,全年共出产汽油××余万加仑,并提早一月达成其预计产量。惟过去一则因储油设备缺乏,而运输数量不足,存储大量油品,时有倾溢之虞,不能充分发挥其生产能力,二则因其他设备不全,原油经大量喷发后,未能及时提用,往往使较轻油份因自然蒸发而损失,汽油品质受其影响。故本年上半年多侧重增产之准备工作,除实际生产汽油××余万加仑外(较三十一年下半年略少,较三十一年同期则仍增加一倍以上),多以其全力添置设备,一方面增加炼炉四组,增强其提炼能力,一方面从事添置防喷设备,改良原油储池及改进输油设备等工作,以提高其品质。据该局预估,其本年××万至××万加仑之预计产量,定可如期达到。果若如此,则本年产量至少当较上年增加三倍以上矣。其次,新油矿之发现方面,除上年新疆有新油矿发现外,本年四川达县亦发现有石油蕴藏,其地区达40亩之广,经钻探结果,油质尚佳。惟此等新矿在战事未结束以前,因设备关系,恐难望大量采发耳。

(3)钢铁 抗战军兴,全国上下痛感无钢铁即无工业,无工业即无国防,政府主管当局及民间有识人士,不顾任何困难,决心兴办钢铁工业,历时六载有余,其规模较大者计有国营之迁建委员会钢厂(其百吨炼炉上年八月曾一度停歇,本年三月复开工),资源委员会之资渝、资和、云南钢铁厂,威远铁厂,平桂矿务局及兵工署之二十四厂等,官商合办之中国兴业公司,民营之渝鑫钢厂及中国制钢公司等。据经济部统计,本年上半年国营各厂计产钢××余吨,较三十一年下半年约增加百余吨,产铁××余吨,较三十一年下半年约增加千余吨,民营各厂本年上半年计产钢××余吨,较三十一年下半年约增加百余吨,产铁××余吨,较三十一年下半年亦增加千余吨。综观本期产量,虽均增加,但美中不足者,各厂生产能力,仍未尽量发挥(据本届生产会议冶炼业之报告,二吨贝色麻钢炉及五吨化铁炉之实际产量仅达其生产力之一半),否则其产量恐尚不止于此。其原因据本届全国生产会议分析,约有(1)资金缺乏,(2)生铁价格与原料价格不能成正比,(3)运输困难,及(4)与用品工业缺乏配合之发展等四种原因,而第四原因,则尤为造成目前滞销现象之主要症结所在。据八月十二日新蜀报探悉,目前钢铁生产已达到供过于求之地步,计存钢××达吨,存铁××达吨,民营各厂多暂缓增产,人和炼钢厂并曾暂停工作,以度盛暑,资源委员会所经营之资渝资和两厂,亦均改变其生产计划。兹者,本届生产会议对此等困难已建议补救方策,提请政府采行,钢铁增产前途,当可趋向乐观。

(4)金银 黄金产量据历年收金统计,二十八年、二十九年均达××万两以上,三十年即逐渐减少,上年以来,一方面因本行收金价格,开系外汇牌价,无法再予提高,另方面,采金成本亦不能使之减少,影响所至,黄金产量尤为锐减,仅达×万市两。本年六月政府为维持现有采金事业,并侧重藏富于民起见,特将取缔黄金买卖之禁令取消,采金局及人民皆可将其采得之黄金,自由出售,想嗣后尚无其他因素参杂其间,采金事业定可日趋发达。白银生产方面,战时后方极少大量开采者,惟银之储藏量,据一月八日中央扫荡联合版探悉,川康滇边境大小凉山夷区银矿颇多,分布极广,其蕴藏量最富而成色最好者,首推隆马区域,可为战后大量开发之用。

(5)外销矿品 钨锑、汞锡等,系我国出口矿产,尤以钨锑之产量最为丰富,据国际联盟统计年鉴之统计,均占世界产量之第一位。历年由资源委员会统一产收运销,供应盟邦,尚著成效。一年以来,因盟国需要,偏重钨汞两种矿品,锑品暂不需要,故政府亦排除万难,积极维持此两矿品之生产,虽云因国库负担缘故,收购价格不能与一般物价比例增长,及汞品矿床变化,生产成本增加等原因,其产量不免减少,但据经济部统计,本年上期钨砂产量仍达××余吨,较三十一年下期仅减少2%,汞品产量达××余吨,较三十一年下期约减少20%,据八月五日时事新报探悉,湘西汞矿已举行勘测,日后汞矿生产,当可有进一步之进展。余如锑矿生产,虽目前不为盟国所需要,然政府为奠定战后锑矿生产之基础,并避免其目前生产之陷于崩溃起见,除竭力扶持其现时生产外,复积极提倡锑品之新用途,以推广本国内销。政府对于外销矿品生产之努力,于此可见一般。

(6)其他矿产之生产 除前述各项金属矿产以外,政府对于铜铅锌等矿产之生产亦积极推进,例如铜锌冶炼方面,已可自制电铜与电锌,炼铅方面,亦正利用滇黔铅矿,试验炼铅。余如最近贵州遵义锰矿之发现,及资源委员会矿产勘测处对贵州云雾山铝矿之实地勘测等,均将来大量开采之先声也。

(二)电力工业

电力建设与工业发展有不可分离之关系,抗战军兴,新电厂之建立,多赖政府协助,其供电能力,逐年均有进展,截至本年六月底为止,据经济部统计,国营厂家发电容量已达14692.658度,民营厂家亦增至94610.000度,合计共为109302.658度,较之上年约增加900余万度。此外复因燃料价格上涨,电费难期低廉,故近年来对水力发电厂之筹设,亦颇积极,除长寿、洮溪河及万县等水电厂已开始供电外;一方面资源委员会水力勘测总队在西南西北各省进行勘测,以为将来水力建设之准备,他方面复在下清渊硐、□渡河、仙女洞及鲸鱼口等处筹设新厂,据云,本年底可完成。

(三)机械工业

上年机械工业因流动资金不足,器材缺乏,及物价高涨影响成本等原因,产量略为减少。本年以来经济部针对以上困难,于资金协助方面则推行定货贷款制度,以定货方式向各厂订购机器,由工矿调整处预付定金,以补救流动资金不足之弊,于器材困难方面,则力行上年六月所颁布之工业机器管理规则,由工矿调整处对各厂机器严格管理,使现有设备,皆能合理运用,以减免一部分器材缺乏之困难,推行以来,尚奏绩效,本期机械生产,因稍活跃。其次,在工业机器方面,其品质亦多有增进,如鼓风机、造纸机、蒸(汽)机、打浆机、碱液回收锅、轧钢机等,均已达到专精之程度,而大型棉纺机之开始制造,尤为国内机械工业之创举。此外新设厂家,亦有足资述者,如川康兴业公司为发展川康之轻重工业起见,特组织四川省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已于一月八日正式成立,系由省机械厂省工业试验所及省无线电机修配所三机关之机械合并组织而成,资本现增为3000万元,除川康兴业公司外,交通银行、重庆银行、川康平民银行、聚兴诚银行、美丰银行及四川省银行等,均负担有相当股额。其业务分轻工业机器制造部及电机机械制造部两大部门,对于将来之机械供应,当有助益。

(四)电器工业

现时后方电器工厂,以中央电工器材厂中央无线电器材厂及中央电瓷厂最为重要,余如华成厂华生厂等亦有相当规模。据经济部统计,三十一年下半年除电话机、变压器、收发报机、收音机灯泡等较三十年上半年略为减产外,余均增加,尤以交换机电动机为最著。本年产量,除交换机、电动机、收音机、变压器四项较上年下半年略为减少外,其他亦均增加。惟据本届生产会议接到之电器制造业报告声称,目前电器生产,最大困难,厥在各种重要材料之缺乏,倘此项困难不予解决,嗣后增产前途,恐难乐观云。

(五)液体燃料工业

(1)酒精 年余以来政府为使酒精增产起见,一方面在川省限制设厂,以减除原料之困难,一方面督导各省增设新厂,以增加酒精之总产量。截至最近为止,据经济部统计(新核准登记之厂家亦包括在内),计川省共有酒精厂64家,黔省51家,滇省44家,桂省20家,赣省8家,此外湘、甘、陕、闽、豫、康等省请求登记者亦达40余家,产量当可日趋增进。以言酒精增产之困难,就一般言之,约有原料、资金、设备及运输等各方面原因,而尤以原料影响生产最为严重。政府有鉴于此,除于去年三月行政院议决制造酒精原料之糖蜜“漏水”免征专卖利益外,并于本年三月禁止红糖食用,专供酒精原料之需,以裕供应。此外,本年食糖专卖局为求糖产增加起见,特订定增产计划,并注意红糖及砂制白糖之增产,以裕酒精原料,同时复与中国农民银行商借蔗农及制造商贷款,以为耕种蔗田及制造糖类之鼓励。据统计,本年上半年已经农行核准37200万元。凡此,殆均减免酒精原料困难之一种措施也。(www.xing528.com)

(2)炼油工业 自上年行政院为维持民间交通,积极提倡提炼代汽油以后,炼油事业即突飞猛进,计截至本年六月底止,据经济部统计,已经核准登记之公私炼油厂计达67厂,除因材料采购不易,尚未开工者外,其已经完全开工者计自上年五月起至本年五月止,已生产代汽油××××××加仑。据七卷五期西南实业通讯报道,本年中国农民银行为谋求后方代汽油之增产,更筹设中国农民银行制油厂,据称,该厂将为后方规模最大之油厂,其生产机器亦均为新式之桐油提炼机,洵炼油工业之喜讯也。

(六)纺织工业

抗战以来,后方纺锭数量,逐年均有增进。据本届生产会议纺织业报告中之统计,民国二十七年以前,后方仅有纱锭30000余枚,二十七年即增加20000余枚,二十八年增加40000余枚,二十九年50000余枚,三十年50000余枚,三十一年20000余枚,截至最近为止,后方开工纱锭,计四川约132000锭,陕西约59000锭,云南12000锭,广西23000锭,共计约288000锭,此外各省尚未开出之存锭亦多。开工纺锭如此激增,固属喜讯,然以目前产量而论,则仍远不足供应后方军民之需要,据该报告估计,现时各厂每月约可出纱14297件(16支20支各半),全年可出纱171564件,以之分配于后方军民,除去军队所必需者外,余纱仅可供给17878140人之用,此一估计是否正确,虽难妄断,然棉纱之供不应求,则事实具在,要经否认,在此种情形下,非惟不准有存锭之存在,具须突飞猛进,方为合理,但事实则适与此相反。考其原因,举凡资金之缺乏,设备之简陋,电力之不足,以及统制之不能严密等,固为其一端,而棉花原料产量之低落,则实其根本原因之所在。据六月四日商务日报向关系方面探悉:陕西省棉花产量(系后方棉产最多省份)在民国二十六年达1067614市担,二十七年1072290市担,二十八年723913市担,二十九年1002288市担,三十年884518市担,三十一年仅300000市担。棉花产量之锐减如此,发展纺织事业之困难可见一般矣。本年以来,政府有鉴于此,一方面督导棉花增产,奖励植棉,以为积极之补充,他方面复竭力收购原棉,以为消极之救济。今于棉花增产方面,农林部已确定棉花增产,为其本年度中心工作之一,并拟定“三十二年度各省推广植棉实施计划纲要”及“棉花增产工作竞赛通则”,并举办“改良棉种”及贷款,藉以促进生产。据农林部统计,本年后方川陕湘鄂、豫、等15省,可增加棉田面积1620000市亩。其次,在奖励收购方面,自花纱布管制局成立以来,即积极进行,对于政府购棉,每担除定价1200元以外,另给奖金800元,同时,并拟具奖励限期收购三十一年陕棉原则三项,于定价之外,亦分别酌给奖金。此外财政部为有效的掌握物资起见,并决定就本年度起,实施棉田征实,征棉省份暂以陕、豫、湘、鄂四省为限,并对棉农免征军粮及县各级公粮,以轻棉农负担。意者,嗣后各纱厂原料之恐慌,当可因此等措施,而减免其严重性矣。

(七)水泥工业

现有水泥工业以甘肃水泥公司,川西、贵州、华中昆明、建国、建成等水泥厂之业务,较为发达。据经济部统计:本年上半年各厂共出水泥×××桶,较三十一年下半年约减产××余桶。又据七月十一日工商新闻探悉,贵州水泥公司所出之金□牌水泥,经工矿调整处委托西南联合工业社化验结果,品质极为优良,其固性及强度比之德国水泥毫无逊色,黔桂铁路桥梁建筑工程所用之水泥,皆系该公司之出品。

(八)机制纸工业

据三月二十六日商务日报向关系方面探悉,后方现共有机器造纸厂16家,其中半数集中川省,其余8厂分散于西南西北各省。各厂产量,据经济部统计,本年上半年共产机制纸1952吨,较三十一年同期增加682吨,较三十一年下期减少1030吨,将来尚待大量增产。

(九)酸碱工业

酸碱工业系化学工业中最重要之部门,现有事业以资源委员会经营之化工材料厂,江西硫酸厂及工矿调整处协助之天原电化厂之成绩为最著。本期以来,举凡纯碱、烧碱、硫酸等之生产,较前均有增进。此外,天厨味精厂亦经督导以“喻克利夫”制造盐酸,以应后方氯化亚厂之需要。

(十)火柴工业

抗战以前我国各省火柴厂,除滇、黔、粤、桂、陕、廿六省缺乏正确统计资料,未予列入外,其他各省总计共有110厂,年产量715200大箱。抗战以来,沿海沿江各重要工业区域,先后沦陷,后方各省火柴厂始接踵建立,截至最近为止,据统计共有119家,除少数厂家系采用机器外,其余仍多半用手工操作,小者月产数箱,大者可产万余箱,各厂总计,每年约可出产287652箱,以之供应后方需要,尚嫌不足。惟以言增产,问题之症结,厥在赤磷、硫化磷、氯酸钾石蜡等原料取给不易所致。虽云中国火柴原料厂所制造之赤磷、硫化磷、氯酸钾、精胶、火柴蜡等主要之火柴原料已于上年出货,使其原料恐慌得以部分解决,但需要冗多,供应仍感不敷。该厂有鉴于此,目下正在增资扩充制造,以期增加生产,自给自足,倘能如愿以达,当不仅火柴界同人之望也。又火柴制造之技术方面,黄磷火柴早经政府明令禁制,惟工业落后地区,或因原料取给困难,或因技术人才缺乏,虽经政府几度取缔,而格于事实,仍难竟其全功,火柴专卖公司为此特于本年一月开始,举办各厂技术人员训练,授以安全火柴之制造方法,想不久将来,黄磷火柴当不难因此项措施及火柴原料增产之事实而绝迹也。(本节数字参照七卷五期《西南实业通讯》林天骥著《抗战以来之火柴工业》一文)

(十一)制药工业

我国医疗药品,素仰给于外国,抗战以还,我国医学专家在政府提倡下,即先后设厂,仿造创制,据本届生产会议医药业报告中之统计,仅重庆第二区制药工业同业公会范围以内,即有医药厂23家,资本总额达国币5885000元。各厂出品,除民间需用之成药不计外,对于卫生署订定之“战时医疗药品暂行标准表”规定之药品中,其可自制者,已达94种,惟另一方面,因运输困难,出品雷同,原料问题等原因,其生产能力及产品种类,不免受其限制耳。

除上述各种工矿产品以外,余如面粉工业,纸烟工业,玻璃工业等,仍均在其资金、原料、设备、技术等原素之许可范围内积极增进。此外,如交通部造船厂之设立,及对航空事业之努力研究等,均将来发展各该事业之先声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