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名优酒品牌-莲花白酒(国家优质酒)

中国名优酒品牌-莲花白酒(国家优质酒)

时间:2023-10-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到1987年,莲花白酒的产量,占到该厂总产量的17%。此后,由于受桂花陈酒、莲花白酒商标官司的连续影响,酒厂生产、销售受到了很大冲击。1959年国庆前夕,北京葡萄酒厂启用了“中华”“古钱”“如意”“莲花”“玉杯”牌商标,取代了之前的“楼头”牌商标。莲花白酒内外销款商标,从1992年起,又逐步恢复使用“中华牌莲花白酒”名称,并启用“中华牌御莲白酒”名称。

中国名优酒品牌-莲花白酒(国家优质酒)

【部分获奖历史】1963年北京市优质产品奖;1984年轻工业部酒类质量大赛金杯奖;1985年法国国际美食及旅游协会授予的国际高品质量金奖、西班牙马德里第四届国际饮料酒质量金奖;1979年、1984年全国第三、四届评酒会获“国家优质酒”称号及银质奖。

【工艺及风味特点】此酒以北方高粱酒为基酒,加入莲蕊、黄芪当归五加皮、牛膝、砂仁、何首乌等20余味珍贵药材进行蒸、炼、调配,尔后入瓷坛密封陈酿、过滤装瓶而成。该酒清澈透明,具有芳香协调,醇厚而不烈,回味深长的特点,风味独特。

【理化指标】香型:高粱配制酒

酒度:49~50度 糖份:80克/升

【历史沿革及企业建置】北京葡萄酒厂,前身为法国圣母文学会修士沈蕴璞先生于1910年在阜外马尾沟创建的北京上义洋酒厂。1953年,该厂改名为“北京市上义酿酒厂”;1956年,国家实行公私合营,酒厂改名为“北京市公私合营上义果酒厂”,并将厂址迁往北京西郊玉泉路;1958年,企业划归北京海淀区工业局管理,改名为“公私合营上义葡萄酒厂”;1959年2月,酒厂正式更名为“北京葡萄酒厂”,隶属北京市轻工业局。至此,该厂的名称稳定下来。

莲花泡制酒,在我国各地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明代,北京就有“荷花酒”的记载。清代,北京的毎年夏季,清宫太监万寿山昆明湖采集莲蕊,加入药料制成莲花白酒,作为宫廷御用时令饮料酒,孝钦后曾用以赏亲信大臣。

图38-1 20世纪70至90年代初部分莲花白酒、御莲白酒产品

1790年,清朝内务府根据王公大臣往返颐和园打点的需要,命京师西山苏家坨仁和作坊酿制此酒,自此秘方流入民间。

1959年,北京葡萄酒厂喜获此莲花白酒酿造秘方,遂以昌平酒厂所产高粱酒为基酒,辅以荷蕊添加多种药料精心酿制,试制获得成功,并在当年轻工业部和商业部于青岛召开的关于国庆10周年国宴用酒的会议上,被确定为献礼产品。

根据会议精神,北京葡萄酒厂提出申请,将献礼产品注册商标由“楼头”牌改为中华牌、真如意牌、古钱牌和荷花牌商标(原文摘自《北京志·工业卷一轻工业志》P98)。

1962年,北京葡萄酒厂的莲花白酒、桂花陈酒以及所生产的葡萄酒、果酒和露酒等产品在首届中国秋季广交会上首次打入国际市场,销往香港、澳门等地。到1987年,莲花白酒的产量,占到该厂总产量的17%。

1985年,北京葡萄酒厂的另一拳头产品“桂花陈酒”(宫廷御膳补酒,酒度15度)在国际评比中3次获金奖,企业声誉日隆。(www.xing528.com)

1987年,北京葡萄酒厂与法国贝尔诺利加尔饮料公司合资成立“北京保乐力加葡萄酿酒有限公司”,后更名为“北京龙徽酿酒有限公司”。

1990年,该厂占地224亩,产品有葡萄酒、果酒、露酒等40多个品种,总产量8700多吨,其中,出口各种酒1296.8吨。此后,由于受桂花陈酒、莲花白酒商标官司的连续影响,酒厂生产、销售受到了很大冲击。

【商标及其他】北京葡萄酒厂最早使用的商标为“楼头”牌,于1946年由当时的“北平私立上义学校农场酿造所”首次注册使用,后延续使用至1959年国庆节前,此后停用。2001年,该商标由该厂组建的“北京龙徽酿酒有限公司”再次申请重新注册。

1959年国庆前夕,北京葡萄酒厂启用了“中华”“古钱”“如意”“莲花”“玉杯”牌商标,取代了之前的“楼头”牌商标。

1968年,北京葡萄酒厂的出口产品,由“中华”“莲花”“如意”牌等商标,改为统一使用中国粮油出口总公司的“丰收”牌商标。

莲花白酒内外销款商标,从1992年起,又逐步恢复使用“中华牌莲花白酒”名称,并启用“中华牌御莲白酒”名称。实物显示,“中华”牌商标在20世纪60年代“文革”以前,其图案中华表两侧为两条飞龙,后才改为祥云图案。(图38-2)

更多详情见文后附的历史资料《北京葡萄酒厂“莲花”“桂花”商标》。

图38-2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华”牌商标图形

表38-1 北京葡萄酒厂部分商标一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