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央苏区政权建设史:军阀政权与统治状况

中央苏区政权建设史:军阀政权与统治状况

时间:2023-10-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闽西为例,1922年,北洋军阀的皖系段祺瑞和直系孙传芳部为争夺统治权,不断发生混战。由此可见,军阀统治下的赣南、闽西的旧政权,完全是封建官僚与豪绅地主相互勾结、鱼肉百姓的统治机器。在赣西南与闽西地区,由于封建地主与官僚军阀把持各级政权,在政治上实行血腥的反动统治,在经济上施以掠夺与层层盘剥。1926年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打垮了盘踞在赣南、闽西的北洋军阀,摧毁了他们的各级政权机构。

中央苏区政权建设史:军阀政权与统治状况

中央革命根据地位于江西省的南部和福建省的西部地区,一般称为赣西南、闽西。按照当时的行政区划,这个地区包括有赣南的赣县、于都信丰、兴国、会昌、安远、寻乌、龙南、定南全南宁都、瑞金、石城、大余南康、上犹、崇义;赣西的吉安、泰和、吉水、永丰、安福、遂川、万安、永新、宁冈、莲花;闽西的龙岩、上杭、永定、长汀连城武平宁化、清流、归化(今明溪)、漳平、宁洋(今已撤销建制,分属漳平、龙岩、永安)。中央革命根据地就在这个地区建立与发展,其中一部分地区构成为苏维埃中央政府的辖区。

土地革命战争年代,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与发展,总是与红军的活动密切相关。而红军大多处在游击战和带运动性的游击战状况,战线经常发生变化,因此中央苏区的范围时有伸缩。到1931年秋打破国民党的第三次“围剿”以后的一段时间里,中央苏区的地域相对稳定,其辖区有江西省的瑞金、宁都、广昌、石城、黎川、兴国、会昌、寻乌、安远、信丰;福建省的龙岩、上杭、永定、长汀、连城、宁化、清流、归化、建宁、泰宁,共21个县城,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50万。

民国初年,由于袁世凯复帝,军阀割据和帝国主义势力不断扩张,赣南、闽西同中国其他地区一样,依然处在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残酷的剥削与压迫之下。特别是北洋军阀势力向南方拓展之后,在赣南、闽西建立了封建法西斯式的军阀统治。

军阀统治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带有严重封建主义色彩的军事掠夺与独裁。北洋军阀统治期间,在内部派系林立,互相倾轧,争斗不息,相互混战,给人民群众造成了无穷的痛苦与灾难;在其各派的统治区内,与当地的封建地主与豪绅势力相勾结,对民众实行血腥的封建统治,与经济上的巧取豪夺。

以闽西为例,1922年,北洋军阀的皖系段祺瑞和直系孙传芳部为争夺统治权,不断发生混战。结果,皖系兵败,直系夺取福建统治权,以周荫人为福建督理。在周荫人统治期间,驻扎闽西的大小军阀就有李凤翔部陆军第三师,张毅部陆军第一师,还有当地的民军、土匪郭凤鸣、卢兴邦等杂牌军。这些军阀势力又各自为政,扩充势力。他们在闽西攻城掠地,连年混战。 自1922年到1925年间,大小混战竟达30多次。

各地军阀为了筹集军饷,中饱私囊,在其统治的地盘内,卖官鬻爵,县长、区长、营长、警长都可以标价出售。其中以李凤翔统治下的闽西最为典型。据记载,卖一个县知事(即县长)官衔,自三四千元至万元不等,且每隔几个月就要换一次。于是,那些巨豪富贾,竞相买官纳职,在其任内敲骨吸髓,鱼肉百姓。这样,每换一任县长,就要增收一次田赋捐税,因而“闽人处此环境之下,困苦颠连,转徙流亡,黠者窜为盗匪,愚者坐以待毙”[22]。由此可见,军阀统治下的赣南、闽西的旧政权,完全是封建官僚与豪绅地主相互勾结、鱼肉百姓的统治机器。

在赣西南与闽西地区,由于封建地主与官僚军阀把持各级政权,在政治上实行血腥的反动统治,在经济上施以掠夺与层层盘剥。这种封建官僚地主的政权,其最重要的基础是以地主阶级为中心的生产关系。因此在这一地区的农村中,封建家族组织十分普遍。大多数地方往往是聚族而居,或是一姓一村,或是一姓数村。村里的豪绅地主把持族长的地位,他们利用这一地位,在各地建筑有规模宏大的宗祠,订立各种封建族规,利用家族组织控制各种公堂会所,对农民实行残酷的封建统治。如瑞金县地主豪绅组织的所谓“廉义社”,麇集着一批如狼似虎的豪绅首脑,号称“三虎”、“六豹”、“十二狼”,是这个县最为凶恶、势力最大的一个封建组织。这种封建组织把持公堂,包揽诉讼,与官府相勾结,贪污勒索,无恶不作。

封建的政权机构,必定孳生出封建的武装组织。除了北洋军阀各派系的正规部队以外,赣南、闽西地区的地主豪绅利用军阀混战的机会,趁势建立与扩展自己的私人武装。各县地方武装如“民团”、“团防局”、“靖卫团”等等,实际都是豪绅政权的统治机器。这些武装少则一二百人,多的有五六百至上千人枪,逐渐发展成为割据一方的土著小军阀。其中在大革命失败前后比较著名的有赣西南的赖世琮、赖世璜、萧家璧,闽西的郭凤鸣、华仰侨、钟绍葵、卢新铭等。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政治上的渗透影响与经济上的掠夺,是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主要特征,与封建军阀的经济同样的残酷,所不同的只是方法与手段。(www.xing528.com)

无孔不入的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同样渗透到了偏僻的赣南、闽西山区。他们在各地设立教堂、建洋行、办医院、开学校,掠取经济资源,推行文化侵略。当时一些进步青年对帝国主义分子在武平县开办的“圣家学校”作了一番调查,揭露了这个学校的种种劣迹,指出其“教员之滥竽充数,课程之旧陋,设备之缺乏,虽不能震古烁今,也算是数一数二的了。……他们的校主,原不是存心要使武平的教育普及,文化进步的,不过想借此多造几个慈善的招牌,使更多数的中华国民无条件的变成他们的顺民罢了”。[23]

这些帝国主义分子,往往同军阀官僚相勾结,控制地方政权,共同残害民众,用贱买、租骗、强占等手段,霸占大量土地房产。仅上杭县城,被帝国主义强占的土地,竟占全城面积的1/6。这些遍及城乡的帝国主义侵略机构及洋人洋教,尽管在中国土地上作奸犯科,恶行昭著,却处处受到封建统治政权的庇护。人民群众稍有触犯,轻则罚款鞭笞,重则坐牢杀头。

1926年国共合作北伐战争,打垮了盘踞在赣南、闽西的北洋军阀,摧毁了他们的各级政权机构。以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人士为骨干,在这一地区着手筹建国共合作的革命政权。由于群众尚未完全发动起来,局势也还不稳定,各县新政权有的是由北伐军政治机关直接任命的,有的是以国民党的名义联络当地各方进步人士组成的。也有一些县的县知事及政权机关工作人员为原来旧政权的留用人员。因此,这期间赣南、闽西的政权良莠不齐,其性质也混杂不清。

但是,随着工农运动的深入,人民大众很快觉醒并自觉投入了反帝反封建的工农群众运动。在此基础上,各县相继建立了农民协会。农民协会成立之初,其权力在农村中可谓至高无上,实际上发挥了农村革命政权的作用。1926年12月,在闽西地区由共产党员主持,分别成立了(龙)岩、(漳)平宁(洋)政治监察署和长(汀()上)杭武(平)永(定)政治监察署,1927年2月又改组扩充为汀属政治监察署,管辖原汀州府属的闽西八县。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这些刚刚诞生如嫩芽一般的革命政权,很快被反革命势力摧毁。 自此,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建立了反革命的独裁政权,以新军阀取代旧军阀,赣南、闽西仍然处在以地主、豪绅为中心的反动统治之下。

国民党新军阀统治的一个重要特点,也与旧军阀时代一样,就是各派军阀在各帝国主义列强的支持下,形成割据和相互争斗的局面。在福建,分别由杨树庄和张贞、郭凤鸣、卢兴邦、陈国辉五支部队割据。其中,杨树庄的海军驻扎于闽东至闽西的沿海地区,其主力的陆战队约三四千人;驻防于漳州的张贞部有2个旅4个团,其势力范围主要在闽南地区;号称“闽北王”的卢兴邦旅约七八千人;盘踞在闽西地区的为长汀的郭凤鸣和龙岩的陈国辉旅,兵力都在四五千左右。郭、陈、卢部均为土匪部队,装备不强,战斗力也极差。江西的各派军阀主要为滇系朱培德部和湘军鲁涤平部。滇军因不是蒋介石的嫡系,不仅待遇菲薄,且薪饷经常被克扣或拖欠;加以旧军队内的军阀主义极为严重,士兵动辄受到残酷折磨,一旦伤病,苦不堪言。因此,军心动摇,士兵哗变与逃跑时有发生。

总之,在封建军阀、帝国主义与地主豪绅势力相勾结的黑暗统治之下,赣南、闽西地区政治腐败,混战连年,社会经济衰败,盗匪出没,工农业濒临破产,陷入了灾难的深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