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特性

西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特性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态思维与其他思维方式相比,其核心价值取向是在合作竞争中实现各生态主体的协同进化。生态环境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思维对象具有整体性特征,这就决定了生态思维方式结构的整体性。生态思维方式的整体性表现在整体的结构、功能和运演规律三个方面。生态思维方式的开放性是思维动态调节的前提。前瞻性是现代社会发展尤其是生态运动对人类思维的必然要求。

西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特性

生态思维与其他思维方式相比,其核心价值取向是在合作竞争中实现各生态主体的协同进化。其实质是人类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一种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注重保护自然生态的一种生态思维。生态思维作为一种崭新的系统思维方式,把整个世界看作一个“自然—社会—人类”相互关联、协同发展的生态系统,具有思维结构的整体性、思维视野的开放性、思维方向的前瞻性和思维取向的和谐性等特征。

(一)在思维结构上,强调整体性

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用一种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把人与自然在生态系统中人为割裂引发生态危机,从而呼唤人类寻找一种新的能把自然、社会、人三者统一起来的思维方式。生态环境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思维对象具有整体性特征,这就决定了生态思维方式结构的整体性。我们唯有整体考量才能驾驭全局,唯有全面系统推进才有总体效应,这都需要我们具备协同的整体性思维[13]。生态思维方式的整体性表现在整体的结构、功能和运演规律三个方面。自然界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从过程来看,生态系统包括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物种的发育与变化,水分与大气的循环,等等;从成分来看,生态系统包括有机物、无机物、气候、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等;从层带来看,生态系统包括大气圈、生物圈和矿物圈。这些成分、过程和层带纵横交错、彼此联系,具有整体结构、整体功能和整体运演规律。自然界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其整体性在各层带、成分和过程的变化方面都会影响其他层带、成分和过程的变化,进而影响系统的整体结构、整体功能和整体运演规律。反之,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变化又会影响它的每一层带、成分和过程的变化。

人与自然关系的整体性表现为:自人类出现以后,自然逐渐成为人化的自然,人类历史是整个自然史的一部分,必须从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关系出发去把握人类历史。其一,尽管人类社会自产生起就有区别于自然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凭借“自我发展”的原则来发展,但人类历史的奥秘却无法完全依照自然规律,也无法从人类社会系统自身来加以揭示,而要从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来说明。其二,从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关系出发,而不是从二者的某一局部、某一方面出发。人类对自然的改造总是以特定的组织形式、意图和手段进行的。一方面是人的目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自然界的人化;另一方面,则是自然界的非对象化,人的自然化。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关系是包含社会因素、主观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统一体。总之,这种整体性不仅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整体性,还强调人对人类变革自然的实践活动效应的整体性把握,既注重它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又注重它的生态效应,要求人的实践活动必须自觉遵守自然的整体运演规律。

(二)在思维视野上,强调开放性

在生态系统中,因事物具有普遍联系的特征,异质多样的生态主体通过合作与竞争,最终完成系统内生态主体的协同进化,从而决定了生态思维的开放性。[14]开放性是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客观的存在方式。根据事物具有普遍联系的观点,此事物与众多彼事物之间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任何一个生态系统的各类事物都要在开放的系统内、系统外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只有进行了这种交换,事物才具有生命力,才得以存在和发展,自然界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活力又具有开放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循环的系统。开放的重要性除了在自然系统中体现,在社会生态系统中同样有体现。任何文明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与文化环境、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就文化环境而言,不同民族和国家只有彼此开放、相互学习、相互融合、取长补短,才能繁荣昌盛。所谓地理环境,是指对社会文明发展产生现实作用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避开地理环境,就无法全面把握社会文明发展史上的诸多问题。

生态系统的开放性要求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必须具备开放的思维视野,坚持从运动、变化、发展的角度去看待事物;还要求人们不断对思维的目标、程序和方法进行动态调节,以把握动态的客体。生态思维方式的开放性是思维动态调节的前提。生态思维方式的目标是追求某种事物发展的可能性、概率性和机遇性,在多种可能中选择较为有利的可能,在变与不变的统一中把握思维的目标和指向。生态思维方式的程序和方法处于不断变化中,通过思维的双重机制,一边进行思维的信息加工,一边根据反馈的结果,不断对思维的要素特别是程序和方法进行自觉修正,以达到理想的思维结果。这些都是思维在与周围环境的交流中,在思维内部各要素的不断调整中,在信息不断输入和输出的过程中实现的。如果思维与外界封闭、隔绝以及思维各要素内在地封闭与隔绝,那么这种动态调节就不可能发生。(www.xing528.com)

(三)在思维方向上,强调前瞻性

思维方式的前瞻性是指依据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做出科学预测,并寻求超常规应变的策略获得实践的成功。其内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坚持未来优先原则,追求可持续发展,从长远利益出发实施有预见性的战略措施。二是具备科学预测的能力,在动态中把握事物发展,正确认识充满挑战的复杂局势。其做法是要求人们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从广泛复杂的联系中、从事物的动态发展中把握事物,通过对未来的预测和规划来指导当前的活动[15]。其基本原则是在肯定现阶段满足人类基本需要和合理消费的前提下,还需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循环限制下未来代际发展的客观需要,以寻求当代人与后代的共同持续发展。

前瞻性是现代社会发展尤其是生态运动对人类思维的必然要求。要找到做出科学预测和预见的客观规律,必须把事物现状与其历史结合起来考察,要从事物的联系中认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规律。时间是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它永远沿着过去、现在和未来所构成的轴线向前流逝。过去、现在和未来三者构成一个彼此联系、不可分割的发展链条。提前预测、预见事物的未来需要人们正确地看待过去、科学地考察现在,并从中找到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找到这种内在逻辑之后,便能以这种规律、逻辑为依据去审视其历史、考察其现实、前瞻其未来。总之,生态思维方式的开放性是指思维向度不限于某种固定的思维框架,通过与外界的交流,能不断地汲取新知识、新方法,做到多视角、多层面、全方位地看问题。

(四)在思维取向上,强调和谐性

生态思维的和谐性注重在动态平衡状态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性,使整个系统处于持续发展、良性循环的运行状态[16]。生态文明的建设要求人们从过去单向的功利性思维向双向的和谐性思维转变,转变的根本原则是以互利互惠的原则来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相应地,和谐性思维取向也具体分为人与人互相和谐的思维取向和人与自然互相和谐的思维取向两种。前者利于优化人际关系公共关系,有利于减少乃至消除一些社会问题;后者则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确保生态系统的共存共赢,协调发展。

和谐性思维取向根源于重要的客观依据和理论依据。第一,根源于凸显的日益社会生产系统化的整体利益。工业文明社会里生态危机的出现及其加剧,使人们普遍认识到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二者的整体关联性使自然利益与人类利益趋于一体,从而形成了互相依存,具有内在互动性的社会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人类对自然利益的维护实际上是对自身利益的维护。人类利益与自然利益的直接同一性和高度相关性为和谐性思维取向提供了重要的客观依据。第二,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理论。马克思认为,人作为道德的主体,不仅把自己的道德关系施之于人,还应该施之自然中的动物植物等。自然是人类之根、人类之母,是人类的栖息之所,地球可以没有人类,但人类绝不能没有地球。人类要确保自己在自然中持续存在与发展,就必须维护、保护自然,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表达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善良理念为和谐性思维取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可以看出,和谐性思维取向以人类利益和自然利益为其关注的对象,这种思维取向所追求的目标不是人类在征服自然的道路上走得如何顺利,如何迅速,而是找到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17]生态思维方式是一种崭新的哲学思维范式,既有思维方式的共性特征,又有自身独特的功能。它追求人类与整个生态系统的整体互融、科学发展。中国思维方式生态化的历史进程已经展开,但还未最终完成,因而对我国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指导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