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间武术传播与发展在地域文化生态保护中的体用并重

民间武术传播与发展在地域文化生态保护中的体用并重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里将“意念”和“气力”主宰于“体用”,也就是说强体、实用效果来自意气的诱导。表现性是指动作能够表现出母体动作的攻防意向,而不一定能发挥实用技击的作用,这类动作多用于锻炼身体,为实用做体能方面的准备。武术来源于实践,经过加工、提炼,再用于实践,并成为武术发展的轨迹。

民间武术传播与发展在地域文化生态保护中的体用并重

(一)拳家之说

多数武术流派追求体用兼备的效果。通背拳释义有:“理象会通,体用具备。”这里的“理”是指拳理、原理和机理等意思,“象”是意象、形象和现象等寓意,强调练通背拳要明确其拳理和意象,达到体用兼修的目的。八卦掌以易理为拳理,要求“以静为本,以动为用”,强调“以静制动,后发制人”,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并表明二者的转化关系,即动静相因,动静相即,缺一不可。在这里举一个技击实例:敌我对峙时,我不动,便很主动,此时可以用拳法击彼的头、胸或腹,也可以起脚击其裆部、胸腹,或虚出拳脚诱惑对方。此时,我是主,彼为客。然而,当我一拳打出或一腿踢出后,形势就变了;我若用拳法打击,就限制了腿法的攻击,陷入被动;而对方却有了相当的主动权。这时,主客易位,我由主动变为被动,而对方则由被动变为主动。当然,这种主客易位并非绝对化。太极拳强调以“柔”为体,以“不争”为用,要求肢体放松,动作柔缓;在追求极柔的过程中,逐渐步入老子所说的“天子之至柔,驰骋天下至竖”“柔弱胜刚坚”的境界。在与人推手时,要“不争”,不顶不抗、随屈就伸、粘连粘随,舍己从人。在“不争”中求永存,步入“为而不争”“不争而善胜”的境界。人们在推手中还总结出了“柔过渡,刚落点”的发劲特征,当与对方搭手时,肌肉相对放松,外形运转较柔缓,可呈圆弧形;当对方出现漏洞时,加速收缩肌肉,外形动速急增,呈直线形,刚硬重实的发力以击中目标。清乾隆年间王宗岳所著《太极拳诀》中的“十三势歌”有:“若言体用何为难,意气君来骨肉臣,详推用意终何在?”这里将“意念”和“气力”主宰于“体用”,也就是说强体、实用效果来自意气的诱导。武当武术追求“性命双修”的目标,有名师说:“本乎天者,谓之命;率乎己者,谓之性”其“性命”二字,儒、释、道三家有不同见地。例如,儒家以尽性立命为宗,释家以养性听命为宗,道家以练性寿命为宗。其关键就在于以神为性,以气为命。著名的少林拳,则起初重练外刚,主于搏人,硬打硬进,直出直入,突出其“用”,发展至清政府入关时,提倡内外兼修,身心双练,体用结合。据《少林拳术秘诀》云:“内功之修养,实性命精神所皈依。离而二之,则为江湖末技,合而一之,则为神功极致”“乃参证禅机,冀臻上乘,于是始有内外交修之旨,身心两修之功,其技乃别开一生面,而非复昔日之景象矣”。此说又突出了“体”,二者结合才是少林拳的真谛。

(二)打练并存

最早的拳术套路与技击紧密结合,是训练攻防格斗技术的重要手段之一。的确,古时的军旅武术十分重视攻防格斗技术,因为它与战争的胜负和士兵的性命是息息相关的,通过单式招法和连接套数来实现技术的提高。戚继光在《练兵实记》中讲“舞、对二事全然不通,与未习者为不知”“能舞而不知对,能对而不知舞,虽精兵只作中”,又说“先自跳舞”“舞毕即以花枪对之,次以本刀对砍”。戚继光在练兵时强调单舞和对搏应皆能,缺一不可。通过套路练习,有助于灵便身手和掌握对搏招法,还能展示出功法训练的效果;通过格斗练习,有助于体会武术的意识和动作攻防的含义,也能展示功法训练水平的高低。近代武术家李存义认为:“自己练趟子为之体,与人相较时,按练时而应之为之用。”这里讲的就是体用结合和打练结合。

武术的动作素材是以攻防性能为本质的,并兼容攻防再现性和表现性。再现性指动作能够再现其母体的实用价值,在实践运用中发挥攻防效用。戚继光编的三十二势长拳、程宗猷编的《单刀法选》《长枪法选》中的动作,都称得上招招皆可实用的技法。表现性是指动作能够表现出母体动作的攻防意向,而不一定能发挥实用技击的作用,这类动作多用于锻炼身体,为实用做体能方面的准备。武术攻防的“两性”是习武者所追求的目标。武术谚语有“练拳不练打,临阵少方法”之说,强调单练与对练、套路与散打、套路与拆招、拆招与散打结合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只有打练结合,才能体会到攻防的真正含义。

与之相反的是“打练分离”。“打练分离”是现代武术高度综合与分化的结果,套路追求“高、难、新、美”的目标,而散打强调“远踢、近打、贴身摔”的技术风格,彻底打破了原有的“体用结合”和“打练结合”的规律。事物的发展就是由平衡到不平衡,再由不平衡到平衡的循环往复的过程,每一次循环便是一次飞跃。“打练分离”使各自寻找或实现新的体用结合点,但都没有离开“看、练、用”3条主线,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罢了。所谓“看”,是指观赏、娱乐、休闲等方面的功能;“练”是指习练、修炼、健身等方面的功能;“用”则是指技击、实战、竞技等方面的要求。若从套路来看,对于绝大多数习武者来讲,是以“练”为体,以“看、用”为用;对于少数竞技运动员则是以“用”为本,以“练、看”为用;对于散打而言,几乎都是以“用”为本,以“练”或“看”为用。对于不同的人群,其习武的目的不同,则体用的侧重点也有所区别。

打练分离也给武术进入奥运会设置了障碍。在这里需要了解一下现在奥运会项目的分类情况,现设大项28个分为4类:第一类是技术型,如自行车、射击、射箭、皮划艇等;第二类是对比型,如体操跳水马术等;第三类是球类,如足球篮球排球等;第四类是对抗类,如拳击击剑柔道等。奥运会设项有一个标准,即任何项目均不能跨类别出现在奥运会中,而兼容套路与散手的武术却横跨对比型与对抗型两大类,这是竞技武术进入奥运会的一大难题。

(三)学以致用(www.xing528.com)

习武的目的在于传武、用武,这是其基本宗旨。武术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自身的实用价值。武术来源于实践,经过加工、提炼,再用于实践,并成为武术发展的轨迹。习武者多着眼于切合实用,无论拳术,还是器械套路的一招一式均强调它的实用性,反对花架子。下十年苦功,方能功夫深久。戚继光在训练士兵时要求做到“按一字对戳一枪,每一字经过万遍不失”,最后才能达到“方可随意应敌,因敌制胜”的目标。在习武过程中,每招每式、进退开合、闪展腾挪等有形的东西是可以直接传授的,但内在的意境、神韵、气韵、武术之道的精微,则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民间有句保守习气较重的拳谚说:“宁教十手,不教一口。”这就要求习武者用直觉去领悟、体验。历代武术名家都是穷毕生之精力而研习其技法精微绝妙之理,也正验证了“要练惊人艺,须下苦功夫”的道理。

习武是个过程,用武是个目的。习武是有程序要求的,违背其规律会欲速不达。早在明代,戚继光在《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中说:“大抵拳、棍、刀、枪、叉、钯、剑、戟、弓矢、钩镰、挨牌之类,莫不先由拳法活动身手。其拳也,为武艺之源。”何良臣在《阵纪·技用》中也有类似的说法,即“学艺先学拳,次学棍。拳棍法明,则刀枪诸技,特易易耳,所以拳棍为诸艺之本源也”。作为最基础的拳术,又有“要练拳,须站桩;欲习打,先练桩”的要求,表明学习套路或散打都将桩功放在优先练习的地位,使下盘稳固、扎实。然而,“年拳,月棍,久练枪”又是对不同套路修炼时间的基本要求,若要较好地理解套路的攻防含义,还需要长期磨炼。武谚中所说的“拳打千遍,其理自见”,同时告诫“练拳不习打,临阵少方法”。由套路向散打实用性的过渡还要经过“拆招”和“喂手”的过程。“拆招”无非是将成套动作化整为零,强调对动作细节和攻防含义的剖析,以便真正弄清楚动作的实用价值。“喂手”是传统武术最常用、最有效的加深体会攻防技能的方法,若甲方进攻,则乙方就是防守,反之则是互换。喂手时,既可以是一个动作,也可以是一组动作,对方是反复的接手,直到动力定型。咏春拳独特的“黐手”练习是典型的假设性敌我双方已接触之后的反应性练习,是向搏击过渡的桥梁。黐手是一种实用性极强的训练方法,目的在于尽量运用自己所学得的技术,招来招往,如切如磋,双方都可以是赢家,不需要有一方被对方击倒。现代散打、拳击、跆拳道等对抗项目训练中的陪练就有“喂手”的意味。戚继光在武术实用价值方面也有精辟的论述:“既得艺,必试敌,切不可以胜负为愧为奇,当思何以胜之,何以败之,勉而久试,怯敌还是艺浅,善战必定艺精。”

不同年代的习武之人,其“致用观”是不同的。随着当今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武术的需求也在增多,体现在学以致用的“用”字上也会有较大的差别。例如,中老年人习武是用于健身、休闲;青年人习武用于自卫、强体;少年习武则用于树立尚武精神和自强不息的精神等。

(四)整体意识

武术的整体意识首先体现在对人体的认识上。一般将人体分为“三节”,即上肢为稍节,躯干为中节,下肢为根节;根节为基础,具有载负身体移动、支撑完成动作、催促劲力发放的作用;中节是全身的枢纽,具有联系两端、顺达劲力、促进全身协调运动的作用;上节是全身的首脑,具有顶领全身、驾驭动作、完成攻防目标的作用。通过各节的协调运动,才能体现出“四肢百骸总为一节”的整体性。

其次,体现在“内外兼修”方面。武术将人体内在的、无形的意、气、劲,与外部的、有形的肢体视为统一的有机整体,要求意、气、劲、形保持高度的一致性。讲究“内练精气神,外练手眼身”,又有“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等。有拳家指出:“练有形者(外),为无形(内)之佐,培无形者为有形之辅。”无形则无神,无神则无味,如此内外俱练,以求体用一致。刘殿琛在《刘殿琛形意拳术抉微》中指出:“武术一道,有形者为架势,无形者为气力。架势者,所以运用气力也,无气力则架势为无用,故气力为架势之本,然欲力之足,必先求气之充,故气又为力之本。”这种整体观表现在技击原理上,讲究“内外合一”的同一性;表现在训练原则上,讲究“内外互导”的补充性;表现在锻炼效果上,讲究“内壮外强”的一致性。“内壮外强”指的是获得身心的全部发展,这是“体用结合”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武术界通常所讲的“六合”“节节贯穿”也是内外兼修的体现。

最后,体现在攻防技击方面。“牵一发而动全身”是武术技击的鲜明特点,这就要求习武者以整体统一的观念作为“体用结合”的准则。例如,散打运动员要想在比赛中获胜,就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独特的技术技能、科学的战术思想、优秀的心理品质等,同时要发挥整体效应。现实比赛水平的不稳定与运动员自身条件和综合指标的整合不够有直接的关系。具有南方特色的咏春拳就十分重视整体的效应,其整体特征在于近距离和短距离发力、握守中线与子午线、重视接触感觉马步灵活。这些特征总合起来,便能产生以弱御强、借力打力的效果。有研究表明,“丹田”在技击中的运用也要讲究整体效果。实战时,丹田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上、中、下三田合一,立体斜面旋转,使身体产生折叠,以便加大打击的力度。丹田是带动周身旋转的根本载体,丹田一转,周身上、中、下三盘无处不转。在旋转中避实击虚,变换击打角度,同时在旋转中积蓄能量,并对打击对方产生一个加速度,效果显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