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与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学校发展论》

人与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学校发展论》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今天,摆在人类面前的一个根本任务是要学会与自然进行有意义的“对话”,学会与自然“交往”,这是一种“生态伦理观”,一种“关爱伦理学”。这种价值观认为,人类应与自然和谐一致,共生共存,应从事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2]由此看来,关爱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是支配当前世界课程变革的重要价值观念。

人与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学校发展论》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环境问题向人类提出了挑战,也向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挑战。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价值问题。正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个根本价值观问题上产生了危机,才导致愈演愈烈的环境危机,在古代社会,无论是东方或是西方,都比较好地处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的价值观一以贯之于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这种文化反对天人之间的二元对立,所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水乳交融是东方文化的固有特性。西方文化尽管在总体上主张天人相分,但古代社会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人的生存在某种意义上依赖于“天赐”,人对自然不可避免地具有敬畏心理,所以对自然并未造成很大破坏。启蒙运动以来,由于“科技理性”日益膨胀,二元论思维方式主导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被人为地设置为主体与客体关系。用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话说,人越来越“主观”,自然就越来越“客观”,人成为世界的中心,自然就成为人满足其无止境欲望的原料库。所以环境问题是“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在当代,应如何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认为,应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走出人与自然二元对立、人控制和主宰自然的思维方式,运用“整体主义”的视野重新建构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人是自然的人,人是自然的“产儿”,只有当人在精神上真正产生对自然的归属感,真正体验到人与自然之间子母般的孺慕之情,真正在自然中体验到诗,体验到艺术,体验到美,那么,人才能走出“异化”状态,也才能学会在自然中“生存”。其次,自然是人的自然,自然完成了对人的“创造”之后,自己也从此进入了新的前所未有的境界,自然由于人而使自身的意义不断得以彰显和丰富。海德格尔曾说:“人不是存在者的主宰,人是存在的看护者。”[5](p385)我们把这句话解释为“人不是自然界的主宰,而是自然的看护者”。这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今天,摆在人类面前的一个根本任务是要学会与自然进行有意义的“对话”,学会与自然“交往”,这是一种“生态伦理观”,一种“关爱伦理学”。[6](p198)

最近20年,环境问题成为全人类关心的主要问题之一,环境教育也成为世界课程改革的热点之一。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同国际环境教育规划署在莫斯科召开了“国际环境教育和培训会议”,大会通过了《20世纪90年代环境教育和培训领域国际行动战略》,将1991年至2000年定为“国际环境教育十年”,确立了20世纪最后10年环境教育的发展规划,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际社会继续努力推进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1992年,历史上规模最大、与会级别最高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大会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等著名文件。大会的突出贡献是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确立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方向”。“可持续发展”理念意味着一种新的价值观,新的人类精神的诞生。这种价值观认为,人类应与自然和谐一致,共生共存,应从事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正如《宣言》所指出的:“人类处于备受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他们有权过一种与自然和谐的健康而富有成效的生活,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应成为发展进程的组成部分,而且不能脱离这一发展进程来考虑保护环境。”[2](p82)(www.xing528.com)

由此看来,关爱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是支配当前世界课程变革的重要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应成为变革现行课程体系,特别是科学课程的主要精神力量。关爱自然,确立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方向是当前许多国家课程变革的趋势。美国是环境教育课程的主要发源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日本的课程改革把培养“丰富的人性”视为终极目标,而“丰富人性”的内涵之一即是人与自然的“共生性”,提高学生理解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由此,中国的课程改革主张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