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内蒙古导游讲解实务:呼麦与蒙古族长调

内蒙古导游讲解实务:呼麦与蒙古族长调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内蒙古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演艺瑰宝、具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头衔的,莫过于呼麦与蒙古族长调民歌,这两种非遗表演既具艺术震撼力,也是最容易被大众接受的表演形式。作为与盛大庆典、节日仪式有关的表达方式,长调在蒙古社会享有独特和受人推崇的地位。2009年10月1日,中国蒙古族呼麦成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内蒙古导游讲解实务:呼麦与蒙古族长调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

内蒙古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演艺瑰宝、具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头衔的,莫过于呼麦与蒙古族长调民歌,这两种非遗表演既具艺术震撼力,也是最容易被大众接受的表演形式。

(一)知识背景

1.呼麦

“呼麦”,又名“浩林·潮尔”,是蒙古族复音唱法潮尔的高超演唱形式,是一种“喉音”艺术,这种艺术形式源于蒙古西部的阿尔泰山脉的演唱形式。表演者模仿自然界的声音,能够同时发出两种不同的声音,在发出持续基础低音的同时,歌手演唱出和谐旋律。蒙古呼麦有很多种,传统的呼麦可分为两种主要风格:深呼麦和口哨呼麦。深呼麦歌手用正常的声部唱基础低音,同时突出一个八度以下的低音或次谐音。在口哨呼麦中,突出的是高于基础低音的高音部,产生效果类似于尖锐的口哨。这两种情况下,都是通过拉紧声带产生基础低音,通过调节口腔形状和大小、开唇和闭唇以及舌头移动产生曲调。蒙古族人民在不同社会场合如盛大的仪式,或家庭节日庆祝中演唱呼麦。放牧的途中或是在蒙古包中哄婴儿入睡也会演唱呼麦。依据传统,呼麦仅通过师徒口口相传的形式进行传承。2009年10月,中国蒙古族呼麦成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蒙古族长调民歌

蒙古族长调民歌以鲜明的游牧文化特征和独特的演唱形式讲述着蒙古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被称为“草原音乐化石”。蒙古歌曲分为两个主要品种,即“长调”与“短调”两种形式。作为与盛大庆典、节日仪式有关的表达方式,长调在蒙古社会享有独特和受人推崇的地位。婚礼、乔迁新居、婴儿降生、马驹标记以及其他蒙古游牧民族的社交活动和宗教节庆仪式上,都能听到长调的演唱。包含摔跤、射箭和马术比赛的狂欢运动会那达慕”大会上,更能听到长调。长调是抒情歌曲,它赞美美丽的草原、山川、河流,歌颂父母的爱情、亲密的友谊,表达人们对命运的思索。在蒙古国和中国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牧民的社会和文化生活中,长调扮演着主要角色。2005年,中蒙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二)导游讲解

各位团友,大家好。每一次旅游,都是一次全方位的感悟。我们用眼睛感悟这天地间的美景,用味蕾感悟美食,用耳朵感悟天籁般的音乐。有人说世界最纯净的地方是在拉萨,那么我便要说世界上最能听到天籁之声的地方应该是在这茫茫的内蒙古草原上。蒙古族是一个热爱歌舞的少数民族,而最具代表性的音乐艺术,除了马头琴外,便是蒙古族演唱艺术的瑰宝长调和呼麦。在这次内蒙古的感悟之旅中,您会深度地体会到草原上素有“声乐的双子星,音乐活化石”之称的蒙古族传统声乐技艺呼麦及蒙古族长调。下面就让我为您简单介绍这两种演唱形式,以便一会儿晚会进行中,大家能够更好地欣赏演出。

1.呼麦

我们先说说“呼麦”这个极其独特的蒙古族音乐瑰宝。

从形成原因及历史时期来看,在蒙古族传说中,古代先民在深山中活动,见河汊分流,瀑布飞泻,山鸣谷应,动人心魄,声闻数十里,便加以模仿,于是产生了呼麦。当然这只是传说,其实呼麦是阿尔泰山原住民创造的一种神奇的歌唱艺术,早在13世纪蒙古帝国之前就已在广袤的地域上流传。据考证,呼麦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匈奴时期,即在匈奴时代就已经产生了呼麦。

从名称及演唱技术来了解,“呼麦”又名“浩林·潮尔”,是蒙古族复音唱法潮尔的高超演唱形式,是一种“喉音”艺术。运用特殊的声音技巧,一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形成罕见的多声部形态。演唱者运用闭气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发出粗壮的气泡音,形成低音声部。呼麦声部关系的基本结构为一个持续低音和它上面流动的旋律相结合。又可以分为“泛音呼麦”“震音呼麦”“复合呼麦”等。在中国各民族音乐中,它是独一无二的,呼麦在蒙古族的不断传承及艺术加工中完善。2009年10月1日,中国蒙古族呼麦成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因如此,作为当代蒙古族继承并传播开来的呼麦艺术,不仅轰动国际乐坛,也引起世界各国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文化艺术学等专家学者的极大兴趣和普遍关注,更为民族音乐学家、声乐界专家学者高度重视。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音乐理论界泰斗吕骥先生指出:“蒙古族就有一种一个人同时唱两个声部的歌曲,外人是想象不出来的,我们应该认真学习研究。”内蒙古音协名誉主席莫尔吉胡撰文指出:“浩林·潮尔音乐是人类最为古老的具有古代文物价值的音乐遗产,是活的音乐化石,是至今发掘发现的一切人种、民族的音乐遗产中最具有科学探索与认识价值的音乐遗产。”

从音乐流传的阶层范围来看,在民间,当呼麦伴着马头琴悠扬响起,牧民驰马而过,低沉的歌声带着忧伤,长年累月,奔波游牧。萨满鼓唤醒劳累的身体,口弦如天外来音,大家围在篝火边舞蹈

他们为什么那么忧伤,又为什么那么欢快,有时像孤独地在冰川上逃亡,有时是虔诚地对上天祈祷。但无论如何,您都能听到一颗纯净美好的心灵在对生命歌唱。这便是呼麦给您带来的特别音乐感悟。

而从另一个层面,呼麦这种独特的音乐形式,不但在草原游牧部族民间脍炙人口,更是皇家大汗宴会时的主要音乐形式之一。在13世纪,蒙古大汗宴请他的功臣时,要主持召开美食相伴、歌舞升平的皇家盛宴“诈马宴”,而在诈马宴的时候,呼麦便是不可或缺的压轴表演曲目。可见,蒙古的音乐“呼麦”,上至大汗,著名曲目有《满都拉汗赞》;下至牧民,著名曲目《蒙古游牧》皆可欣赏吟唱。音乐无贵贱,呼麦无阶级。

从宗教中的音乐感受来了解,在草原人民的宗教信仰中,藏传佛教萨满教是占主导地位的。而在这两种宗教信仰和仪轨中,都有呼麦的身影出现。

呼麦在特殊领域的特殊作用方面,曾有记载,呼麦除了音乐及宗教的传播作用之外,在元朝时期的某些特殊历史时段,也起到了密码语言的作用。元朝施行的是元上都与元大都之间两都巡幸制。蒙古皇族为了使得他们的行踪不为外人掌握,在迁移的过程中,通过呼麦的曲调及泛音的频率不同,来传递一些密级很高的信息。就算是把这套“呼麦”传密系统套用到现代,现代的破译专家想来也是要费一番功夫,才能知晓一二。

经过我多角度地对呼麦这种蒙古族独有音乐形式的讲解,不知道各位贵宾,是否对呼麦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如果还是有些模糊,不要紧。每天在车上,我都会选择几首呼麦音乐给大家听,草原上的篝火晚会上同样也会有呼麦的表演节目。我想,经过我的理论讲解,结合您的实地感受,反复聆听,在这次行程结束后,您就是没学会演唱呼麦,也会成为一名呼麦品评家。2.蒙古族长调民歌

蒙古族长调可称为游牧文化的“一朵永不凋谢的花朵”。常伴有颤音和装饰音。哪里有草原,哪里就有长调,哪里有牧人,哪里就有长调。长调是草原上的歌,是马背上的歌。

它有着和世界上任何民族歌唱艺术不同的结构和要素。长调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悠扬的旋律、繁复的波折音和只可意会的内在节律。演唱长调时,常有将一个完整乐段从低音区提到高音区,再降到低音区的完整过程,有时一支长调要有几组这样的过程。长调在音乐上的主要特征是歌腔舒展、节奏自如、高亢奔放、字少腔长,不少乐句都有一个长长的拖音,再加上起伏的颤音,唱起来豪放不羁,气贯长虹。

长调一般为上、下各两句歌词,即四句歌词分两遍唱完。长调演唱艺术只能根据演唱者的生活积累和对自然的感悟来掌握,而不能像短调歌曲的节拍那样以“强和弱、1和2”来固定地表达。即不同的人演唱的节律各不相同。长调歌词的绝大多数内容都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泊等。

而对这些草原特有的景色,只有悠远的长调才能绝妙地加以表现。蒙古族长调的唱法以真声为主,它感叹自然、讴歌母爱、赞美生命、诉说爱情,它把蒙古族的智慧及其心灵深处的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不论人们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只要听到悠扬舒缓的蒙古族长调,便会联想起那茫茫无际的大草原,联想到蓝天、白云、毡包和畜群,都会令人体味到草原独有的春天的喜悦、夏天的激情、秋天的深沉和冬天的苍凉。长调是流淌在蒙古人血液里的音乐,是离自然最近的一种音乐,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产物,是一种心灵对心灵的直接倾诉。

这么特别的音乐形式,我们在历史上可以追溯至一千多年前,蒙古族的祖先走出额尔古纳河两岸山林地带向蒙古高原迁徙,生产方式也随之从狩猎业转变为畜牧业,长调这一新的民歌形式便产生发展了起来。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它逐渐取代结构方整的狩猎歌曲,占据了蒙古民歌的主导地位,最终形成了蒙古族音乐的典型风格,并对蒙古族音乐的其他形式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可以说,长调集中体现了蒙古游牧文化的特色与特征,并与蒙古族的语言、文学、历史、宗教、心理、世界观、生态观、人生观、风俗习惯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贯穿于蒙古族的全部历史和社会生活中。长调的基本题材包括牧歌、思乡曲、赞歌、婚礼歌和宴歌等。

蒙古族音乐大致可分为三个历史发展时期,即山林狩猎音乐文化时期、草原游牧音乐文化时期、亦农亦牧音乐文化时期。

在狩猎音乐文化时期,其音乐风格以短调为代表,民歌具有结构短小、音调简洁、节奏明了、词多腔少等特点。整体音乐风格具有叙述性与歌舞性,抒情性较弱,这也是原始时期人类音乐艺术的共同特征。从现有资料可以看到,一些明显带有这一时期音乐文化特征的蒙古族民歌,至今仍在民间流传,如《追猎斗智歌》《白海青舞》。

伴随着狩猎生产方式向游牧生产方式的转变,第二个时期的音乐风格也发生了从短调民歌向长调民歌风格上的演变,形成了蒙古族音乐史上的草原游牧音乐文化时期。从音乐形态学角度上看,此时期既保留发展了狩猎时期的短调音乐风格,又逐步创新形成了长调音乐风格。就长调民歌本身而言,此时期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由简至繁、由低至高的继承发展过程。因此,从公元7世纪至公元17世纪的千年历史中,蒙古族民歌发展的总趋势可概括为:以短调民歌为基础,以长调民歌为创新,长调民歌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这一时期也是蒙古族整体音乐文化风格形成的重要历史时期。(www.xing528.com)

大约自公元18世纪(清朝中后期)起,随着历史变革及发展,北方草原与中原内地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各民族间的融合交流步伐加快。中原地区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也渗透到部分北方草原,文化交流更为频繁。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长篇说唱歌曲等又得到了新的发展,形成了蒙古族亦农亦牧音乐文化时期。这一时期的音乐风格特征可概括为:长调民歌保持特色、更加成熟。

在现代,2005年中国和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是蒙古族音乐在世界文化名录中的一次强有力备注。让蒙古族长调可以在世界范围内,系统化地传播。这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荣耀,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多样性的展现。

悠悠长调,在草原的旷野上,传承千年。一代代蒙古人,听着长调长大,听着长调老去。长调音乐已经深入到了蒙古人的灵魂基因,无长调的毡包,便失去了欢乐的氛围。无长调的宴席,奶酒也没了味道。长调承载了蒙古人生命的华彩,绵延了蒙古人的不朽灵魂。

让我借一首蒙古族诗人的诗篇,来给各位描述一下,长调在蒙古族心中的地位:

第一次听到长调,就激起了我内心强烈的震撼。

那如泣的颤音,属于蒙古族的血液,属于高原上浩荡奔淌的河流。

而蒙古族的心灵,更属于这夺人魂魄的音韵。

马头琴苍劲深沉的音色,记载着历史的苍茫悠远,记载着蒙古族的勇猛顽强。

语言隔离不了血脉啊,丢失多年的儿子,总能一眼就认出母亲!

没有旷古悠长的寂寞,就不会发出这样的吟唱。

没有曾经千年的沧桑,怎么有如此的哭歌。

那遥远的蒙古草原啊,百灵鸟还在吟唱吗?

它可是被这冽冽寒风压住了喉咙?

随风而逝的长调,你究竟想引领我去往哪里?

我的脚,走不出这漫漫荒原

失去了雄鹰,谁来指引这空荡荡的苍天?

长调,你叫我肝肠寸断!此刻我像一个无助的孩子,泪流满面。

如果我真的长醉于此,永不醒来。

那么,就把我的身体化作这敖包上的一块祭石,倾听那悠悠远古泣血的长调!

——《蒙古长调》(潇雨默涵)

如此绝妙的蒙古族长调,我作为一名导游,介绍了这么多。有理论无实践,终究是一个美丽的故事。为了让大家身临其境地听到蒙古族长调,在这次的旅游行程中,我们特别为各位贵宾在参加篝火晚会的时候,准备了长调这传承千年的表演节目。敬请各位届时聆听。

非物质文化遗产链接

呼麦

蒙古族长调民歌

蒙古族马头琴音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