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元代民间舞蹈:蒙古族歌舞传统与中原都市舞蹈

元代民间舞蹈:蒙古族歌舞传统与中原都市舞蹈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蒙古族入主中原以后并没有放弃自己本民族的歌舞传统。普通蒙古百姓随着蒙古大军入住了整个中原,蒙古族纯真质朴的民间歌舞也为中原的都市乐舞注入了新的活力。《白沙细乐》和《别失谢礼》两首纳西族古曲,是至今保存在云南省丽江县的元代歌舞曲。元朝实行的多元政治文化,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元朝色目人的政治待遇仅次于蒙古人。

元代民间舞蹈:蒙古族歌舞传统与中原都市舞蹈

蒙古族入主中原以后并没有放弃自己本民族的歌舞传统。蒙古人历来把歌舞当作上天赐予他们最好的礼物。他们的生活就像一场歌舞的狂欢。普通蒙古百姓随着蒙古大军入住了整个中原,蒙古族纯真质朴的民间歌舞也为中原的都市乐舞注入了新的活力。

《出使蒙古记》记载:“每逢蒙古人举行盛大宴会时,他们全都拍着手,并随着乐器的节奏跳舞,男人们在男主人面前,妇女们在女主人面前。”蒙古族民间舞如《踏歌》《倒喇》《筷子舞》《酒盅舞》,至今在民间流传,成为娱乐性强的集体舞。

《倒喇》在表演的时候,演员要一边唱歌一边翩翩起舞。《历代旧闻》曾谈道:“元有《倒喇》之戏,谓歌也,琵琶、胡琴、筝皆一人弹之,又顶瓷灯起舞。”清代人吴长元著《宸垣识余抄》曾指出,《倒喇》是金代和元代的戏剧名,而且陆次云的《满庭芳》词:“左抱琵琶,右持琥珀,胡琴中倚秦筝,冰弦忽奏,玉指一时鸣。唱到繁音入破龟兹曲,尽作边声。倾耳际,忽悲忽喜忽又恨难平。舞人矜舞态,双瓯分顶,顶上燃灯。更口噙湘竹击节堪听。旋复回风滚雪,摇绛烛,故使人惊,哀艳极,色艺心诚,四座不胜情。”从以上描写可以看出《倒喇》舞的精妙绝伦。

《回回曲》,这是西域一带流行的乐曲。陶宗仪《辍耕录》“乐曲”条说:回回曲有《马黑木当当》《清泉当当》。《马黑木当当》很可能就是新疆维吾尔族最古老的乐曲《木卡姆》。“木卡姆”当时称“马黑木”。铁木真当年举兵剿灭花剌子模时,将当地民间的许多音乐带回了中原地区。到了忽必烈时期,原本西域地区的音乐在中原地区被广泛传唱。

《海青拿天鹅》,海青,亦名海东青,是蒙古族一贯豢养的一种猛禽。蒙古人欣赏这种猛禽捕食天鹅时的雄姿,所以做舞起名叫作《海青拿天鹅》。元代诗人杨允孚在《滦京杂咏》中描述了这首琵琶曲:“为爱琵琶调有情,月高未放酒杯停。新腔翻得凉州曲,弹出天鹅避海青。”根据内蒙古札木苏记录,兴安岭南麓的狩猎歌舞《海青拿天鹅》为两人扮演的小歌舞,据说蒙古族舞蹈的顺拐和小碎步向前跑,都是模仿海青的,这可以说是蒙古族图腾舞的遗迹

《白沙细乐》和《别失谢礼》两首纳西族古曲,是至今保存在云南省丽江县的元代歌舞曲。相传南宋末年,元世祖忽必烈南征,取道吐蕃之地,过大渡河抵金沙江,丽江摩些(纳西族)部土司阿良对忽必烈表示拥护并帮助他进军大理。临别时忽必烈将乐曲十章和乐工、乐谱赠送给阿良。这就是《白沙细乐》和《别失谢礼》的来源。《丽江府志》记载:元太弟(忽必烈)革囊渡江,其音乐相传有胡琴、筝、笛诸器,其调有南北曲,叨叨令、一封书、寄生草等名。名曰细乐。

《黑山鸡舞》,这是流行于布里亚特蒙古族的古老民间舞,模仿黑山鸡的动作和叫声,翩翩起舞,舞者边舞边吹口哨或用舌头发出声响,学鸡叫伴奏。

元代歌舞的特点,如果要概括成一句话,那就是“多元并存、相互吸收、共同发展”,这是由元代独有的社会文化风貌所决定的。元朝的建立,实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三次大统一,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再次交融,也推动了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扩大了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元朝实行的多元政治文化,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蒙古帝国征讨世界,除了给各地的文化和政权带来战争和屠杀之外,蒙古统治者按照自己草原民族的习惯,对各民族积极进行民族同化。例如,蒙古兵进入中原后,便抢占百姓民房,和汉族杂居在一起。至元二十九年(1292),元政府为恢复农业生产,并取得更大的税收,在征服地区普遍立“农社”,并命令各地的驻军一起加入农社,和普通百姓一起缴纳税赋,被编入社的蒙古人往往强抢汉族女子为妻,希望用蒙古人的血脉同化汉族,但事与愿违,在汉族地区的蒙古族却逐渐被汉族所同化。但在西南边陲情况就不大一样了,元朝以皇室宗王镇守云南,因而定居云南的蒙古人有10万以上。时至今日,云南通海县的一个民族乡仍然聚集着数千蒙古族后裔,但其风俗习惯已经和原始蒙古族有了很大的区别。其次,西征后分布在中亚、西亚、欧洲各地的蒙古族,也逐渐融入当地社会。比如,在中亚地区的蒙古人就充分接受了驻扎地的突厥文化,乌兹别克斯坦即为成吉思汗五世孙月即别所建,国既其皇室之名;修建泰姬陵的印度多情皇帝沙贾汗也是蒙古人后裔,他的后裔也最终融入了当地的居民。

另一方面,元朝东西文化的交流催生了中国新的民族——回族。元朝色目人的政治待遇仅次于蒙古人。色目人是对畏兀儿、回回、钦察、康里等西域人的总称,在元代多掌财赋贸易,也是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西征,俘获大量信仰伊斯兰教工匠、军人、商人、知识分子等。元朝东西方贸易兴盛,也有许多阿拉伯商人来到中国,并留居于中国各地,遂有“元时回回偏(遍)天下”之说。伊斯兰教文化在中原各地也积极与汉文化融合。(www.xing528.com)

蒙古黄金家族建立的蒙古汗国,横跨欧亚大陆,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其疆域内的各个民族,生产生活方式有着很大的差异,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因此,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进入一个新的时期。这一庞大帝国虽然后来分裂为四大汗国,但其内部联系依然比较紧密,蒙古帝国建立了世界历史上独一无二的驿站制度,使得整个帝国的政令可以较为畅达地传递。元朝建立,其疆域“北踰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比前之汉唐盛世更为辽阔。当时,元朝是世界上最强大、最富庶的国家,其声誉远播于亚、欧、非三大洲。元朝通过钦察汗国与克里米亚和欧洲各国建立联系,通过伊儿汗国与阿拉伯国家建立联系。中国人发明的罗盘火药印刷术等,经中亚、阿拉伯传入欧洲,阿拉伯人的天文学、医学、数学知识也传到中国。东方文明传到欧洲,使得沉浸于中世纪黑暗里的欧洲在受到蒙古铁骑进攻的强烈震撼之后,见到了来自东方的文明曙光,为此后的文艺复兴肇发先声。蒙古帝国客观上使阻塞数百年之久的陆上丝绸之路得以重新开通。商路的畅达一方面使蒙古帝国收入了大量的财富,另外一方面也使原来在欧亚大陆上许多彼此孤立的文化孤岛开始联系起来。随着分裂局面的结束,海上丝绸之路也比以往更加繁荣。

【注释】

[1]参见邹代兰、郑莉:《浅谈十六天魔舞》,载《九江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2]〔明〕宋濂撰:《元史》卷四三,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918-919页。

[3]〔唐〕道世撰,周叔迦等校注:《法苑珠林校注》,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825页。

[4]〔唐〕玄奘、辩机原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93-594页。

[5]〔明〕梅鼎祚辑:《释文纪》,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科”:演员动作要领提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