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孟子精讲:尽心章句上,认识本性,修身养性

孟子精讲:尽心章句上,认识本性,修身养性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释义“尽其心者,知其性也。”要尽量地扩充自己善良的本心,让善端发育成熟,这样就认识了自己的本性。与西方人相比,中国的思想家始终更加关注人心人性。保持自己的本心,滋养自己的本性,这就是侍奉上天。侍奉父母就是奉养父母,满足父母的心意,而后者尤为重要。“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尽心尽力走正道而死,是正常的生命过程。尽其道就是存心养性,就是修身。

孟子精讲:尽心章句上,认识本性,修身养性

凡四十六章

13.1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释词

①《集注》:“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性则心之所具之理,而天又理之所从以出者也。人有是心,莫非全体,然不穷理,则有所蔽而无以尽乎此心之量。故能极其心之全体而无不尽者,必其能穷夫理而无不知者也。既知其理,则其所从出,亦不外是矣。以《大学》之序言之,知性则物格之谓,尽心则知至之谓也。”②《集注》:“存,谓操而不舍;养,谓顺而不害。事,则奉承而不违也。”③《集注》:“殀(yǎo,早夭)寿,命之短长也。贰,疑也。不贰者,知天之至,修身以俟死,则事天以终身也。立命,谓全其天之所付,不以人为害之。程子曰:‘心也、性也、天也,一理也。自理而言谓之天,自禀受而言谓之性,自存诸人而言谓之心。’张子曰:‘由太虚,有天之名;由气化,有道之名;合虚与气,有性之名;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愚谓尽心知性而知天,所以造其理也;存心养性以事天,所以履其事也。不知其理,固不能履其事;然徒造其理而不履其事,则亦无以有诸己矣。知天而不以殀寿贰其心,智之尽也;事天而能修身以俟死,仁之至也。智有不尽,固不知所以为仁;然智而不仁,则亦将流荡不法,而不足以为智矣。”

释义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充分扩充自己善良的本心,就知道自己的本性是什么。“知其性,则知天矣。”知道自己的本性是什么,就知道天命了。天命是自然所赋予的生命,我们的生命同时禀受了天理和形气。天理就是天所规定的理,自然存在的道理,也就是自然规律、真理、本质。形气就是构成人体的物质。人如何去认识天理?孟子觉得我们认识人自身的本性就认识了天理。人是自然界中的灵长,是到目前为止自然界长期进化的最杰出的成果。我们对自然界中最复杂的人的本性认识清楚了,就认识了天理,掌握了规律,发现了真理。那如何才能认识自己的本性呢?要尽量地扩充自己善良的本心,让善端发育成熟,这样就认识了自己的本性。善端只是萌芽,萌芽阶段我们无法认清是何物,一旦成熟了就能认识清楚了。东西方的认识论在这里存在较大的差别,但也有一致性。古希腊的智者们,关注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他们努力去研究的是客观规律。苏格拉底转而关注人内在的德性,认为教育就是精神助产,他的学生柏拉图认为学习就是回忆,他们两人也和孟子一样,都认为“万物皆备于我”。但到亚里士多德,又转而关注事物的形式,即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之后宗教家关注人的灵魂,科学家和哲学家更多地关注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直到笛卡尔,转而关注“我思”,到存在主义者,才又真正关注存在者的存在,关注“我”的体验和感受。与西方人相比,中国的思想家始终更加关注人心人性。中国的思想家更关注心性的问题,所以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大都是快乐的,儒家道家都是快乐的。西方的思想家更关注自然的问题,所以他们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更大的成就。现代西方哲学开始关注心灵的问题,却发现人生是痛苦的,生命的存在是死、烦、畏。而中国思想家更多关注人心、人性,心、性、天是中国哲学的三个重要概念。朱子的《集注》中列举了几个理学家的解释,大同小异。天是上天、天然、自然,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是有规律的,这就是天理。天理就是客观实在、客观真理。性是物性、本性、性质。人性就是人的存在,人的本性。性就是“我在”。与“我在”相应,客观实在可称之为“他在”。心是心灵、心知、心志、心意、心情,是心的知觉、感受和思虑。心就是“我思”。我思、我在、他在是一体的,自然赋予了我的生命,我之生命既禀受了天理又禀受了形气,天理与形气共同构成我的本性,有了它我才能感知、体验和思维。孟子认为,人只能由“我思”认识“我在”,由“我在”认识“他在”。我们由我所感知的、所体验的、所思虑的,认识我的本性。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保持自己的本心,滋养自己的本性,这就是侍奉上天。“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寿命短寿命长都从不怀疑,都始终坚持修身,等待天命,这就是立命。存心养性就是修身,侍天就是立命。所以,孟子的天是天命,侍天就是侍奉自然所赋予我们的生命,而不是侍奉我之外的意志之天。侍奉父母就是奉养父母,满足父母的心意,而后者尤为重要。侍奉自己的生命就是奉养自己的身体,让自己心满意足,而后者更加重要。所以存心养性就是侍天,修身就是立命。

13.2 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释词

①《集注》:“人、物之生,吉凶祸福,皆天所命。然惟莫之致而至者,乃为正命,故君子修身以俟之,所以顺受乎此也。”②《集注》:“命,谓正命。岩墙,墙之将覆者。知正命,则不处危地以取覆压之祸。”③《集注》:“尽其道,则所值之吉凶,皆莫之致而至者矣。”④《集注》:“桎梏,所以拘罪人者。言犯罪而死,与立岩墙之下者同,皆人所取,非天所为也。”

释义

“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无一不是天命,顺其自然地承受正常的天命。生命的运动过程有吉凶祸福,这是自然而然的,自然而然的生命过程就自然而然地接受它。“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所以懂得天命的人,不站在危墙之下。危墙之下有生命危险,这是人所能预知的,所能预知、可以避免的生命危险就不是自然而然和莫知而至的正命了。“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尽心尽力走正道而死,是正常的生命过程。尽其道就是存心养性,就是修身。修身以俟之就是顺受正命。“桎梏死者,非正命也。”桎梏而死的,就不是正常的生命了。桎梏而死的人是没有修身的人,除非是冤假错案。

13.3 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释词

①《集注》:“在我者,谓仁义礼智,凡性之所有者。”②《集注》:“有道,言不可妄求。有命,则不可必得。在外者,谓富贵利达,凡外物皆是。赵氏曰:‘言为仁由己,富贵在天,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释义

“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追求就能得到它,舍弃就会失去它,这种追求有益于获得,因为所追求的是我内在的东西。内在的东西是哪些东西呢?就是人的良知良能、本心本性,就是仁义礼智。只要你追求仁爱、正义、礼貌、智慧,你就能获得它,而一旦你舍弃它,就会失去它。

“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必须按照一定的方法和途径追求它,但能不能得到它要看你的命,这样的追求无益于获得,因为所追求的是外在的东西。外在的东西是哪些呢?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金钱、美女、权力和名誉。生财有道,对身外之物的追求都是这样。

孟子说这话是要我们努力去追求内在的德性和智慧,但也不是说不要追求身外之物,不过追求身外之物时遵道而行就行了,能否得到就听天由命了。

13.4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释词

①《集注》:“此言理之本然也。大则君臣父子,小则事物细微,其当然之理,无一不具于性分之内也。”②《集注》:“诚,实也。言反诸身,而所备之理,皆如恶恶臭、好好色之实然,则其行之不待勉强而无不利矣,其为乐孰大于是?”③《集注》:“强,勉强也。恕,推己以及人也。反身而诚则仁矣,其有未诚,则是犹有私意之隔,而理未纯也。故当凡事勉强,推己及人,庶几心公理得而仁不远也。此章言万物之理具于吾身,体之而实,则道在我而乐有馀;行之以恕,则私不容而仁可得。”

释义

“万物皆备于我矣。”朱子解释说,大则君臣父子,小则事物细微,其当然之理,无一不具于性分之内也。万物皆备于我是万物之理皆备于我,仁义礼智,为人处世的所有道理,我的心中都具备。“反身而诚,乐莫大焉。”真诚地内省,是最大的快乐。“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勉力地推己及人,没有比这更接近仁。

西方哲学中也有类似的“内省说”。所不同的是,孟子强调了“内省”的快乐和推己及人的实践途径。由此也可以看出另一差别,中国哲学中“内省”所获得的是如何做人的知识。“内省”的快乐来自于良心的自我发现。人有良知良能,由于外物的遮蔽,人在逐物的过程中丧失了自己的良知。反观自身,倾听心灵深处的声音,我们能发现自己的良知良能,领悟到天理。当人确证自己的本性契合天理,作为天之生民的尊严便油然而生,从内心深处生起一种快乐。这种快乐就是对仁爱的体验。要真诚,真诚才能体验到内心的仁爱。真诚就是身心敞放,没有一丝私心杂念的遮蔽,这时内心的世界纯然天理,光明敞亮。很多人体验不到纯然天理的快乐,就是因为缺少这样的真诚。因为只有具有最高智慧的圣人才能自诚而明,一般的民众只能是自明而诚。也就是说,先要有一番格物致知的工夫,明白了天理之后,再反身而诚。这时我们都能发现,原来万物皆备于我,仁义礼智皆根于心,我的良心契合天理。再就是推己及人的实践途径,“强恕而行”,自我内在良知的光辉就照亮了周围的世界。孟子用了“强恕”一词,推行忠恕之道是需要自我勉力而行的。我欲仁斯仁至矣,这还只是反身而诚的体验。而行仁是要勉力而为的。

13.5 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释词

①《集注》:“著者,知之明;察者,识之精。言方行之而不能明其所当然,既习矣而犹不识其所以然,所以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多也。”

释义

实行了却不明所以,习惯了却不察究竟,终生遵循却不知道它的道理,这就是众人。由此我们便明白大学教育的目标了,那就是著,就是察,就是要知其道。这样就不是众人了,而是精英了。著、察,知其道,都是人的理性,大学教育是要培养人的理性和智慧,用理性的光辉照亮我们的内心世界和人生道路。

13.6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释词

①《集注》:“赵氏曰:‘人能耻己之无所耻,是能改行从善之人,终身无复有耻辱之累矣。’”又,杨译:“孟子说:‘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真是不知羞耻呀!’”杨注:“有人把这个‘之’字看为动词,适也。那么,‘无耻之耻,无耻矣’便当如此翻译:由没有羞耻之心到有羞耻之心,便没有羞耻之事了。”但我们认为“之”字用作动词,有一定范围,一般“之”后的宾语多是地方、地位之词语,除了如在“遇观之否”等卜筮术语中“之”字后可不用地方、地位词语以外,极少见其他用法,因此不取。

释义

“人不可以无耻。”人不可以没有羞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后面这句赵岐和杨伯峻的解释不同,赵岐把“之”当动词,杨伯峻把“之”当助词。按赵的理解,是劝导之词,按杨的理解是愤懑之词。都是可以的。

13.7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释词

①《集注》:“耻者,吾所固有羞恶之心也。存之则进于圣贤,失之则入于禽兽,故所系为甚大。”②《集注》:“为机械变诈之巧者,所为之事皆人所深耻,而彼方且自以为得计,故无所用其愧耻之心也。”③《集注》:“但无耻一事不如人,则事事不如人矣。或曰:‘不耻其不如人,则何能有如人之事。’其义亦通。或问:‘人有耻不能之心如何?’程子曰:‘耻其不能而为之可也,耻其不能而掩藏之不可也。’”

释义

“耻之于人大矣。”羞耻对于人至关重要。朱子说,是圣贤还是禽兽,就看有没有羞耻心。羞耻心是人之本心,小孩子就知道害羞。小孩子知道害羞,但还没有耻辱感,更多的是畏惧感,是对陌生的人和事情的畏惧。长大了之后,对陌生的畏惧没有了,逐渐增长的是对天理的敬畏,犯了规矩就感到耻辱。如果没有对天理、规范、法则的敬畏和持守,人就会无耻。没有规矩怎么行?所以“耻之于人也大矣”。

“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玩弄机变巧诈的人,没有地方用得着羞耻。不对比不上别人感到羞耻,怎么会比得上别人呢?羞耻心是如何丧失的?在玩弄机巧的过程中丧失的。玩弄机巧时隐瞒了自己的动机,不在别人的监督之下,躲藏于规矩之外,在心理感受上就没有了羞耻。没有真本事的人才去玩弄手段,所以首先就要对不若人感到羞耻,追赶上去了,就不需要玩弄手段了,就不会丧失羞愧之心。现在流行一个词,叫潜规则,潜规则流行,真是无耻到了极点。所谓潜规则,就是见不得阳光的规则,暗中操作的规则。见不得阳光的行为成为了一些人的一种惯例、规则,这些人不是无耻到了极点吗?无耻到了极点就真正的无耻了。

13.8 孟子曰:“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乐其道而忘人之势,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见之。见且由不得亟,而况得而臣之乎?”

释词

①《集注》:“言君当屈己以下贤,士不枉道而求利。二者势若相反,而实则相成,盖亦各尽其道而已。”又,亟(qì),屡次,一再。

释义

“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古代的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代的贤士何尝不是这样?贤王忘势是忘记自己的权势,贤士忘势是忘记别人的权力,都是忘势。“乐其道而忘人之势,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见之。”贤士乐于走自己的道而忘记别人的权势,所以王公如果不致敬尽礼,就不能多次见到他。“见且由不得亟,而况得而臣之乎?”见面的次数都不能多,更何况要贤士做大臣呢?

前面有这样的事例,孟子自己就是这么做的。这里给出了理由,贤士应该乐其道而忘人之势。道高于势,有这样的信念才是贤士。

13.9孟子谓宋句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释词

①句,音(gōu)。②游,游说。③赵注:“嚣嚣,自得无欲之貌。”④《集注》:“得己,言不失己也。民不失望,言人素望其兴道致治,而今果如所望也。”⑤《集注》:“见(xiàn),谓名实之显著也。此又言士得己、民不失望之实。此章言内重而外轻,则无往而不善。”

释义

孟子对宋句践说:“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你喜欢游说吗?我告诉你怎么游说。别人理解我,我也自得其乐;别人不理解我,我也自得其乐。

“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怎么样才能自得其乐呢?

“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崇尚道德,乐于行义,就可以自得其乐了。“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所以士穷困时不丧失义,通达时不离开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穷困时不丧失义,所以士不丧失自己;通达时不离开道,所以老百姓不失所望。穷,我们作穷困理解。对于士来说,穷困就是用在家中当不了官,或是仕途不顺困顿艰难。而通达则是当上了官,或是仕途顺利。“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古代的人,得志,恩泽普施于老百姓;不得志,修身显示于世人。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句话不必翻译了,中国人都懂,现在也懂,但很少有人能做到。做不到就不能自得其乐,做到了,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自得其乐。尊德乐义才能自得其乐,古今中外的思想家都是这么说的,没有疑义。穷困的时候不丧失义,故士得己。得己是得到了自己,没有丧失自我,保持了自己的人格,没有丧失本心。穷困的时候我们丧失了机会,丧失了财富,丧失了地位,甚至什么都丧失了,一无所有了,但只要不丧失自我,就可以自得其乐。丧失了自我,得到的一切也不属于自己了,因为你连自己都丧失了,还有什么东西属于你呢?只要我们不丧失自己的人格,老百姓就不会对我们失望。知识分子代表着社会的良心和正义,他们丧失了良知,整个社会就道德崩溃了。历朝的正史,都有《隐逸传》或是把那些独善其身的隐士写在《儒林传》中,独善其身的人历朝历代都有,而且还很多,除了极衰极乱的五代。欧阳修的《五代史》中还有《一行传》,还有五个行为专一、独善其身、能写进历史的人。在衰乱之世,斯文不丧,全靠独善其身的隐士。

13.10 孟子曰:“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

释词

①《集注》:“兴者,感动奋发之意。凡民,庸常之人也。豪杰,有过人之才智者也。盖降衷秉彝,人所同得,惟上智之资无物欲之蔽,为能无待于教,而自能感发以有为也。”

释义

“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等待文王出来之后才会奋起的,是普通老百姓。“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如果是豪杰之士,即使没有文王,也能发奋有为。还是“得己”两个字,豪杰贤士在任何时候都能不丧失自己的人格,所以在任何时候都能奋发有为。

13.11 孟子曰:“附之以韩魏之家,如其自视欿然,则过人远矣。”

释词

①《集注》:“附,益也。韩魏,晋卿富家也。欿(kǎn)然,不自满之意。尹氏曰:‘言有过人之识,则不以富贵为事。’”

释义

把韩魏两家的财富都加给他一个人,如果他并不自满,这个人就远远超过一般人了。昨天看到一个调查,一个村的村民拿了几百万的拆迁费后,大都吃喝玩乐去了,有的还赌博吸毒,少数几个拿了这笔钱成功创业了,最了不起的是一位大伯,他仍然继续骑着单车去一个公司扫地,生活还像原来一样节俭。财富面前,很多人不能自得。

13.12 孟子曰:“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

释词

①《集注》:“程子曰:‘以佚道使民,谓本欲佚之也,播谷乘屋之类是也。以生道杀民,谓本欲生之也,除害去恶之类是也。盖不得已而为其所当为,则虽咈(fú,违背)民之欲而民不怨,其不然者反是。’”

释义

“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为谋求老百姓的安逸而役使他们,百姓虽然劳苦,但没有怨言。“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为了老百姓的生存而使得他们被杀,百姓虽然死了,但不怨使他丧生的人。动机比目的更重要。

13.13 孟子曰:“霸者之民,驩虞如也;王者之民,皞皞如也。杀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民日迁善而不知为之者。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

释词

①《集注》:“驩虞,与欢娱同。皞(hào)皞,广大自得之貌。”②《集注》:“庸,功也。丰氏曰:‘因民之所恶而去之,非有心于杀之也,何怨之有?因民之所利而利之,非有心于利之也,何庸之有?辅其性之自然,使自得之,故民日迁善而不知谁之所为也。’”

释义

“霸者之民,驩虞如也;王者之民,皞皞如也。”霸者的老百姓欢喜快乐;王者的老百姓怡然自得。“杀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民日迁善而不知为之者。”被杀了没有怨言,得了利益不知感激,民众天天向善却不知道谁使他们这样。“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君子所到之处民众受到教化,所存的心神妙莫测,上与天、下与地一同运行,难道说只是小小的补益吗?

王者之民怡然自得,是因为有君子随时随处、自然而然的感化。

13.14 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释词

①《集注》:“程子曰:‘仁言,谓以仁厚之言加于民。仁声,谓仁闻,谓有仁之实而为众所称道者也。此尤见仁德之昭著,故其感人尤深也。’”②《集注》:“政,谓法度禁令,所以制其外也。教,谓道德齐礼,所以格其心也。”③《集注》:“得民财者,百姓足而君无不足也;得民心者,不遗其亲,不后其君也。”

释义

“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仁爱的语言不如仁爱的声誉那样深入人心。“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好的政治不如好的教育得民心。“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好的政治人民畏惧,好的教育人民热爱;好的政治得民财,好的教育得民心。

好的教育不是天天宣讲仁言,而是官员和教师以身作则,用良好的声誉感化民众。

13.15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释词

①《集注》:“良者,本然之善也。程子曰:‘良知良能,皆无所由;乃出于天,不系于人。’”②《集注》:“孩提,二三岁之间,知孩笑、可提抱者也。爱亲敬长,所谓良知良能者也。”③《集注》:“言亲亲敬长,虽一人之私,然达之天下无不同者,所以为仁义也。”

释义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人不经过学习就能做的,是他的良能;不经过思考就知道的,就是他的良知。“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孩童没有不知道爱他的父母的;长大后没有不知道尊敬他的兄长的。“亲亲,仁也;敬长,义也。”爱父母,就是仁;敬兄长,就是义。“无他,达之天下也。”没有别的原因,因为爱父母、敬兄长可以通行于天下,所以说亲亲就是仁,敬长就是义。

亲亲敬长出于人的天性,不学而能,不虑而知,是人的本能。孟子不叫它本能,而叫它良知良能,也就是说,人的本性是好的。朱子进一步解释说,亲亲敬长,虽是一人之私,却是通行天下的,是人类的共同生活准则,所以它是一种普遍的道德品质,它就是仁,就是义。

13.16 孟子曰:“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释词

①《集注》:“居深山,谓耕历山时也。盖圣人之心,至虚至明,浑然之中,万理毕具。一有感触,则其应甚速,而无所不通,非孟子造道之深,不能形容至此也。”

释义

“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舜住在深山的时候,和树木、石头为伴,与鹿和野猪同游,和深山里的野人没有多少差别。野人是居住在郊野的、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等到他听到一句善言,见到一次善行,就立刻学习并实行,就像江河决了口,洪水奔腾向前不可阻挡。

所以不是说有了良知良能就够了,还需要受到善言善行的教育感化,而且还要自己积极主动地接受教育,奋发向上。

13.17 孟子曰:“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释词

①《集注》:“李氏曰:‘有所不为不欲,人皆有是心也。至于私意一萌,而不能以礼义制之,则为所不为、欲所不欲者多矣。能反是心,则所谓扩充其羞恶之心者,而义不可胜用矣,故曰如此而已矣。’”

释义

不做自己不做的事情,不要自己不要的东西,如此而已。人有良知良能,知道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东西不能要。但在特定的情境中,或出于私心,或迫于情势,人就做了自己不想做的事,要了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如果对此感到羞耻,良知良能还没有被遮蔽,一旦对此心安理得了,良知良能就被遮蔽了。

13.18 孟子曰:“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

释词

①《集注》:“德慧者,德之慧。术知者,术之知。疢(chèn)疾,犹灾患也。言人必有疚疾,则能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也。又,德慧术知,赵注:德行、智慧、道术、才智。”②《集注》:“孤臣,远臣;孽子,庶子,皆不得于君亲,而常有疢疾者也。达,谓达于事理,即所谓德慧术知也。”又,危,不安也。

释义

“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人之所以有德行、智慧、道术、才智,常常因为有灾患。“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孤立的大臣、庶孽之子,他们为危难操心,为祸患深虑,所以通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3.19孟子曰:“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为悦者也。有天民者,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释词

①《集注》:“阿徇以为容,逢迎以为悦,此鄙夫之事、妾妇之道也。”②《集注》:“言大臣之计安社稷,如小人之务悦其君,眷眷于此而不忘也。”③《集注》:“民者,无位之称。以其全尽天理,乃天之民,故谓之天民。必其道可行于天下,然后行之;不然,则宁没世不见知而不悔,不肯小用其道以徇于人也。张子曰:‘必功覆斯民然后出,如伊吕之徒。’”④《集注》:“大人,德盛而上下化之,所谓‘见龙在田,天下文明’者。”

释义

“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有侍奉君王的人,他们侍奉这个君王就一味地取悦他。“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为悦者也。”有安定社稷的大臣,社稷安定了他们就高兴。“有天民者,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天民,他们通达了,在道可行于天下之后才推行道。“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有大人,他们端正自己,外物便随之端正了。

侍君也好,安社稷也好,都不如做个天民,做个大人。天民有待通达,穷达都可做大人。

13.20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释义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君子有三乐,而称王天下不在其中。“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父母都健康,兄弟无变故,第一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人,第二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得到天下的英才而教育他们,第三乐。“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君子有三乐,而称王天下不在其中。

这话我们当老师的人最爱听。确实如此,做一个对得起自己良心的教师,是最好的选择。你们选对了行,但以后千万不要在各种激励机制的逼迫之下丧失自己的人格。给个皇帝给你当都不要,还有什么利益怕失去的呢?只要不怕失去利益,就不会丧失良知。

13.21 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释词

①《集注》:“地辟民聚,泽可远施,故君子欲之,然未足以为乐也。”②《集注》:“其道大行,无一夫不被其泽,故君子乐之,然其所得于天者则不在是也。”③《集注》:“分者,所得于天之全体,故不以穷达而有异。”④《集注》:“上言所性之分,与所欲所乐不同,此乃言其蕴也。仁义礼智,性之四德也。根,本也。生,发见也。睟(cuì)然,清和润泽之貌。盎,丰厚盈溢之意。施于四体,谓见于动作威仪之间也。喻,晓也。四体不言而喻,言四体不待吾言,而自能晓吾意也。盖气禀清明,无物欲之累,则性之四德根本于心,其积之盛,则发而著见于外者,不待言而无不顺也。程子曰:‘睟面盎背,皆积盛致然。四体不言而喻,惟有德者能之。’此章言君子固欲其道之大行,然其所得于天者,则不以是而有所加损也。”

释义

“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广袤的土地,众多的人民,是君子所想要的,但快乐不在这里。“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立在天地中央,安定四海之民,君子感到快乐,但本性不在这里。欲望和快乐是不同的,君子的快乐不是来自欲望的满足,拥有广土众民,只是欲望并不带来快乐。君王的地位不可动摇地确立起来了,全体老百姓都安定下来了,君子才感到快乐。欲望存于物质,快乐存于物理,仔细体会一下这一差别,我们就能找到真正的快乐。

“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君子的本性,虽然通达显贵不增加,虽然穷困潦倒不减少,因为本性已经确定了。分,朱子说,是所得于天之全体,就是人的天命之性。天命之性生下来了就确定了。

“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君子的本性,是植根于心中的仁义礼智。“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君子的本性体现在外表,面色清和润泽,肩背丰厚盈溢;表现在举手投足之间,举手投足,不必言语,就让人一目了然。前面告诉我们看人要看眼睛,这里又告诉我们看面色,看肩背,看举止。孟子不是教我们如何看相,而是告诉我们所乐之外还有所性。如果说所乐是顺应物理所带来的快乐,所性则是根于心的德性所显现出的幸福感。一个人幸不幸福,看外表就知道,而洋溢于外的幸福感,来自于内在的道德修养。

13.22 孟子曰:“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己归矣。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所谓西伯善养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饱。不暖不饱,谓之冻馁。文王之民,无冻馁之老者,此之谓也。”

释义

“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伯夷躲避纣王,住在北海海边,听说文王兴起来了,就说:“何不归附他!我听说西伯是善于养老的人。”“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姜太公躲避纣王,住在东海海边,听说文王兴起来了,就说:“何不归附他!我听说西伯是善于养老的人。”“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己归矣。”天下有善于养老的人,仁人就认为那是自己的归宿。这些内容前面也有,但前面没有告诉我们什么叫善养老者。看下面。

“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亩宅基地,墙下种上桑树,女人养蚕,老人就足以穿上丝绸。“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五只母鸡,两只母猪,及时照料,老人就足以不缺肉吃了。这说得比前面具体了。“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百亩田土,男人耕地,八口之家足以无饥饿。“所谓西伯善养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所谓西伯善于养老,就是让老百姓拥有足够的土地住宅,教他们种植蓄养,教导他们的妻子奉养老人。“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饱。不暖不饱,谓之冻馁。文王之民,无冻馁之老者,此之谓也。”五十岁没有丝绸就穿不暖,七十岁没有肉就吃不饱。穿不暖,吃不饱,就叫冻馁。文王的老百姓,没有冻馁的老人,就是这个意思。

原来所谓善养老就是实行井田制,让老百姓的生活有保障。

13.23 孟子曰:“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

释词

①《集注》:“易,治也。畴,耕治之田也。”②《集注》:“水火,民之所急,宜其爱之而反不爱者,多故也。尹氏曰:‘言礼义生于富足,民无常产,则无常心矣。’”

释义

“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种好田土,减轻赋税,可让老百姓富起来。“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依照时令饮食,按照礼制消费,财物用不完。

“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老百姓没有水和火不能生存,夜里敲人家的门,求取水火,没有不给的,因为水火相当充足。“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圣人治理天下,让豆子粟米像水火一样多。豆子粟米像水火一样多,老百姓哪里有不仁的呢?

反复地讲要置民之产,但目的不是置民之产,而是要让老百姓过有道德的生活。

13.24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释词

①《集注》:“此言圣人之道大也。东山,盖鲁城东之高山,而太山则又高矣。此言所处益高,则其视下益小;所见既大,则其小者不足观也。难为水,难为言,犹仁不可为众之意。”②《集注》:“此言道之有本也。澜,水之湍急处也。明者,光之体;光者,明之用也。观水之澜,则知其源之有本矣;观日月于容光之隙无不照,则知其明之有本矣。”③《集注》:“言学当以渐,乃能至也。成章,所积者厚,而文章外见也。达者,足于此而通于彼也。此章言圣人之道大而有本,学之者必以其渐,乃能至也。”

释义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孔子登上东山,便觉得鲁国小;登上泰山,便觉得天下小。“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所以看过大海的人,别的水对他就没有吸引力了;在圣人的门下游过学的人,别的言论对他就没有吸引力了。“观水有术,必观其澜。”观水有方法,一定要观看它的波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太阳月亮有光辉,一点缝隙都能照到。“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流水这种东西,不注满一洼不往前流;君子有志于求道,不取得斐然的成就不通达。

这段话用了一系列的比喻,论证君子“不成章不达”。达是通达无碍,左右逢源,处处行得通。志于道的君子都希望达到这样的境界,但要达到这样的境界,一定要“成章”,形成光彩照人的文采。也就是说,学问要达于大成,不能是半截子学问。仁要熟,不能还是那么一点点善端,否则容易被摧折。达到一定的境界之后,就如同登上了泰山,看到了大海,就像日月的光辉一样。但谁也不能一步登天,要像流水一样盈科而进,日积月累,循序渐进。

13.25 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释词

①《集注》:“孳孳,勤勉之意。言虽未至于圣人,亦是圣人之徒也。”②《集注》:“程子曰:‘言间者,谓相去不远,所争毫末耳。善与利,公私而已矣。才出于善,便以利言也。’杨氏曰:‘舜跖之相去远矣,而其分,乃在利善之间而已,是岂可以不谨?然讲之不熟,见之不明,未有不以利为义者,又学者所当深察也。’或问:‘鸡鸣而起,若未接物,如何为善?’程子曰:‘只主于敬,便是为善。’”

释义

“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就起来,努力行善的,是舜一类的人。“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鸡鸣就起来,努力牟利的,是跖一类的人。“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想知道舜与跖的差别,没有别的,只是利与善的不同。

所以说富起来、小康,都不是最终目标,人不为善,只追求财富,和盗跖没有差别。

13.26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释词

①《集注》:“杨子,名朱。取者,仅足之意。取为我者,仅足于为我而已,不及为人也。”②《集注》:“墨子,名翟。兼爱,无所不爱也。摩顶,摩突其顶也。放,至也。”③《集注》:“子莫,鲁之贤人也。知杨墨之失中也,故度于二者之间而执其中。近,近道也。权,称锤也,所以称物之轻重而取中也。执中而无权,则胶于一定之中而不知变,是亦执一而已矣。”④《集注》:“贼,害也。为我害仁,兼爱害义,执中者害于时中,皆举一而废百者也。此章言道之所贵者中,中之所贵者权。”

释义

“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杨子主张为我,拔一根毛对天下有利,也不干。“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墨子主张兼爱,即使摩秃了头顶,磨破了脚跟,只要对天下有利,也干。“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子莫主张走中道,走中道是最接近仁义之道的。但走中道如果不通权变,就等于是抓住一点不放。“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之所以讨厌抓住一点的人,是因为这样做损害道,抓住一点而放弃了其他很多点。

杨墨是两个极端,中间那一点也是固定的一个点。儒家讲原则性,又讲灵活性。原则性的东西一就是一,不能变。但又要有灵活性,灵活性就有多种选择了。原则性与灵活性如何把握,前面讲了一些例子的。如嫂溺要援以手,如果告便不能娶妻,那就不告而娶。(www.xing528.com)

13.27 孟子曰:“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饥渴害之也。岂惟口腹有饥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

释词

①《集注》:“口腹为饥渴所害,故于饮食不暇择,而失其正味;人心为贫贱所害,故于富贵不暇择,而失其正理。”②《集注》:“人能不以贫贱之故而动其心,则过人远矣。”

释义

“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饥渴害之也。”饿了的人吃什么都甜,渴了的人喝什么都爽,这并没有尝到饮食的真正滋味,是饥渴损害了他们的味觉。“岂惟口腹有饥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难道只有口腹有饥渴的损害吗?人心也都有损害。人如果能够不让饥渴的损害伤害了心,那么比不上别人就不会忧虑了。

对于人心来说,饥渴之害就是贫贱之害。贫贱中的人,往往不懂得财富对于人的真正含义,只要能获得财富,往往会不择手段。贫贱中尤其容易被财富损害心智。学生阶段或参加工作之初,收入不多,所以我要特别提醒你们深思孔颜之乐的妙处。如果你能体会到孔颜之乐的妙处,则过人亦远矣。

13.28 孟子曰:“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

释词

①介,操守。

释义

柳下惠不因为三公的高位改变他的操守。位列三公,既富且贵,一般的人在这样的富贵面前心智会受到损害,丧失辨别能力,而柳下惠却能保持他的操守。

13.29 孟子曰:“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释词

①《集注》:“轫,与仞同。八尺为仞。言凿井虽深,然未及泉而止,犹为自弃其井也。吕侍讲曰:‘仁不如尧,孝不如舜,学不如孔子,终未入于圣人之域,终未至于天道,未免为半涂而废、自弃前功也。’”又,辟,同譬。

释义

有作为的人就像是掘井,掘井六七丈没有掘出泉水,仍然是口废井。

和前面讲的熟仁,不成章不达意思差不多。

13.30 孟子曰:“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释词

①《集注》:“尧舜天性浑全,不假修习。汤武修身体道,以复其性。五霸则假借仁义之名,以求济其贪欲之私耳。”②《集注》:“归,还也。有,实有也。言窃其名以终身,而不自知其非真有。或曰:‘盖叹世人莫觉其伪者。’亦通。旧说,久假不归,即为真有,则误矣。尹氏曰:‘性之者,与道一也;身之者,履之也,及其成功则一也。五霸则假之而已,是以功烈如彼其卑也。’”

释义

“尧舜,性之也”,尧舜天性善良。“汤武,身之也”,汤武身体力行推行仁义。“五霸,假之也”,五霸假借仁义为己所用。“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长久借走而不归还,哪里知道他没有仁义呢?尧舜当太古之世,人民浑朴善良,自然而然,不假修习。汤武当变革之时,正气复苏,奋发有为。五霸在乱世之初,仁义未泯,尚可假借。到孟子之时,天下大坏,假仁假义已经骗不了人,赤裸裸地争于气力。

13.31 公孙丑曰:“伊尹曰:‘予不狎于不顺。’放太甲于桐,民大悦。太甲贤,又反之,民大悦。贤者之为人臣也,其君不贤,则固可放与?”

孟子曰:“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也。”

释词

①《集注》:“‘予不狎于不顺’,《太甲》篇文。狎,习见也。不顺,言太甲所为,不顺义理也。”

释义

公孙丑说:“伊尹曰:‘予不狎于不顺。’放太甲于桐,民大悦。”伊尹说:“我不愿亲近违背义理的人。”伊尹把太甲流放到桐,百姓很高兴。“太甲贤,又反之,民大悦。”太甲变好了,又把他接回来,百姓同样高兴。“贤者之为人臣也,其君不贤,则固可放与?”贤者做人臣,他的君王不贤明,就可以放逐吗?

孟子说:“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也。”有伊尹那样的公心,就可以;没有伊尹那样的公心,就是篡位。

同样的行为,动机和目的不同,性质就不同。

13.32 公孙丑曰:“《诗》曰:‘不素餐兮。’君子之不耕而食,何也?”

孟子曰:“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其子弟从之,则孝弟忠信。‘不素餐兮’,孰大于是?”

释词

①《集注》:“《诗》,《魏国风·伐檀》之篇。素,空也。无功而食禄,谓之素餐,此与告陈相、彭更之意同。”

释义

公孙丑问:“《诗》曰:‘不素餐兮。’君子之不耕而食,何也?”《诗》里说:“不白吃饭。”君子不耕地却有饭吃,为什么?

孟子说:“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其子弟从之,则孝弟忠信。”君子住在这个国家,君王用他,则安定、富有、尊贵、光荣;子弟们跟从他,就会孝顺、敬长、忠心、诚信。“‘不素餐兮’,孰大于是?”“不白吃饭”,还有比这更重要的吗?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是说君子们啊,不能白吃饭啊!

13.33王子垫问曰:“士何事?”

孟子曰:“尚志。”

曰:“何谓尚志?”

曰:“仁义而已矣。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

释词

①《集注》:“垫,齐王之子也。上则公卿大夫,下则农工商贾,皆有所事;而士居其间,独无所事,故王子问之也。”②《集注》:“尚,高尚也。志者,心之所之也。士既未得行公、卿、大夫之道,又不当为农、工、商、贾之业,则高尚其志而已。”③《集注》:“非仁非义之事,虽小不为;而所居所由,无不在于仁义,此士所以尚其志也。大人,谓公、卿、大夫。言士虽未得大人之位,而其志如此,则大人之事体用已全。若小人之事,则固非所当为也。”

释义

齐王的儿子垫问孟子:“士何事?”士做些什么事呢?

孟子说:“尚志。”高尚心志。

“何谓尚志?”高尚心志是什么意思?

“仁义而已矣。”就是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杀一个无罪的人,不仁;不是自己的而去攫取,不义。“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住在哪里?仁便是。路在哪里?义便是。“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居心仁厚,走正义的道路,大人的事就全了。

尚志就没有白吃饭。朱子说,“士既未得行公、卿、大夫之道,又不当为农、工、商、贾之业,则高尚其志而已。”士就是读书人,知识分子。没有谋官谋财的职业,而有居仁由义的操守。

13.34 孟子曰:“仲子,不义与之齐国而弗受,人皆信之,是舍箪食豆羹之义也。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以其小者信其大者,奚可哉?”

释词

①《集注》:“仲子,陈仲子也。言仲子设若非义而与之齐国,必不肯受。齐人皆信其贤,然此但小廉耳。其辟兄离母,不食君禄,无人道之大伦,罪莫大焉。岂可以小廉信其大节,而遂以为贤哉?”

释义

“仲子,不义与之齐国而弗受,人皆信之,是舍箪食豆羹之义也。”陈仲子这个人,(即便)把齐国给他,如果不合乎道义,他是不会接受的,人们相信这一点,但这只是舍弃一筐饭、一碗汤的义。“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以其小者信其大者,奚可哉?”人的罪过没有比亡失亲戚、君臣、上下更重大的了。因为他的小节,就相信他具有大节,怎么行呢?

这个仲子就是《滕文公下》里说过的避兄离母、不食君禄的陈仲子。

13.35 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

孟子曰:“执之而已矣。”

“然则舜不禁与?”

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

“然则舜如之何?”

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訢然,乐而忘天下。”

释词

①《集注》:“桃应,孟子弟子也。其意以为舜虽爱父,而不可以私害公;皋陶虽执法,而不可以刑天子之父。故设此问,以观圣贤用心之所极,非以为真有此事也。”②《集注》:“言皋陶之心,知有法而已,不知有天子之父也。”③《集注》:“言皋陶之法,有所传受,非所敢私,虽天子之命亦不得而废之也。”④《集注》:“诉,与欣同。蹝(xǐ),草履也。遵,循也。言舜之心,知有父而已,不知有天下也。孟子尝言舜视天下犹草芥,而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与此意互相发。此章言为士者,但知有法,而不知天子父之为尊;为子者,但知有父,而不知天下之为大。盖其所以为心者,莫非天理之极,人伦之至。学者察此而有得焉,则不待较计论量,而天下无难处之事矣。”

释义

桃应问:“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舜做天子,皋陶做法官,假如舜的父亲瞽瞍杀了人,那怎么办呢?

孟子说:“执之而已矣。”把瞽瞍抓起来就是。

“然则舜不禁与?”那么舜不阻止吗?

“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舜怎么能阻止呢?皋陶是受命执法的。

“然则舜如之何?”那么,舜怎么办呢?

“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诉然,乐而忘天下。”舜把抛弃天子位看成是抛弃破鞋一样。他会偷偷地背着父亲逃跑,沿着海滨住下,一辈子快乐,一快乐就忘了天下。

这是典型的忠孝两难问题。《论语》中叶公曾设类似的问题问孔子。一个人的父亲偷了邻居家的羊,儿子应该怎么办?告官还是隐瞒?孔子没有直接回答,说他们乡里的人会“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桃应的设问把两个极端推到了极致,舜是天子,代表了最高的正义原则。瞽瞍杀了人,罪不可赦。瞽瞍和舜是父子关系,舜是天下尽人皆知的大孝子,是孝悌的化身。孟子的回答既没有违背正义的原则,又没有违背孝悌的根本。朱子说:“此章言为士者,但知有法,而不知天子父之为尊;为子者,但知有父,而不知天下之为大。盖其所以为心者,莫非天理之极,人伦之至。”做法官的秉公执法,不因天子而废法。做儿子的亲情为重,天下为轻。这都是天理。

如果再追问,舜背了父亲跑了,皋陶怎么办?那他应该发出通缉令,缉拿瞽瞍和舜。舜应该怎么办呢?在人迹罕至的地方隐居下来,送父亲终老,然后自首伏法。

13.36 孟子自范之齐,望见齐王之子。喟然叹曰:“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夫非尽人之子与?”

孟子曰:“王子宫室、车马、衣服多与人同,而王子若彼者,其居使之然也;况居天下之广居者乎?鲁君之宋,呼于垤泽之门。守者曰:‘此非吾君也,何其声之似我君也?’此无他,居相似也。”

释词

①《集注》:“范,齐邑。居,谓所处之位。养,奉养也。言人之居处,所系甚大,王子亦人子耳,特以所居不同,故所养不同而其气体有异也。”②《集注》:“垤(dié)泽,宋城门名也。”

释义

“孟子自范之齐,望见齐王之子。”孟子从范邑到齐都,远远看见齐王的儿子。“喟然叹曰:‘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夫非尽人之子与?’”长叹说:“居住环境改变气质,奉养水平改变体质,生活条件多么重要啊!他不也是人的儿子吗?”

“孟子曰:‘王子宫室、车马、衣服多与人同,而王子若彼者,其居使之然也;况居天下之广居者乎?’”孟子说:“王子的宫室、车马、衣服和别人差不多,而王子像那样,是他的居住环境使然;更何况住在天下最大的房子“仁”里呢?”天下之广居就是“仁”。仁,心之安宅也。“鲁君之宋,呼于垤泽之门。守者曰:‘此非吾君也,何其声之似我君也?’此无他,居相似也。”鲁君到宋国去,在宋国的城门下呼喊,守门人说:“这不是我们的君王,怎么他的声音像我们的君王呢?”这没有别的原因,是居住环境相似的缘故。

孟子所说的居不是指的宫室,宫室、车马、衣服属于生活条件,生活条件只能改变人的体质。居是指的居住环境,居住环境能改变人的气质。居住环境对人的教育作用,孟子的母亲就懂得了,所以有孟母三迁的故事。

13.37 孟子曰:“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恭敬者,币之未将者也。恭敬而无实,君子不可虚拘。”

释词

①将,犹奉也。②拘,留也。

释义

“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只给饭吃而不爱他,等于对待猪狗;只爱而不敬,等于饲养犬马。“恭敬者,币之未将者也。恭敬而无实,君子不可虚拘。”恭敬是没有送来礼物之前就有的。徒有恭敬的样子,没有恭敬的真心,君子不可被虚心假意所留住。

君子要有识破虚心假意的慧眼。

13.38孟子曰:“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

释词

①《集注》:“人之有形有色,无不各有自然之理,所谓天性也。践,如践言之践。盖众人有是形,而不能尽其理,故无以践其形;惟圣人有是形,而又能尽其理,然后可以践其形而无歉也。程子曰:‘此言圣人尽得人道而能充其形也。盖人得天地之正气而生,与万物不同。既为人,须尽得人理,然后称其名。众人有之而不知,贤人践之而未尽,能充其形,惟圣人也。’杨氏曰:‘天生烝民,有物有则。物者,形色也。则者,性也。各尽其责,则可以践形矣。’”

释义

人的身体容貌,是天生的;只有成为圣人之后,身体容貌才能体现出上天赋予人的天理。

圣人率性而为,表里一致,自然而自由自在。

13.39 齐宣王欲短丧。公孙丑曰:“为期之丧,犹愈于已乎?”

孟子曰:“是犹或紾其兄之臂,子谓之姑徐徐云尔,亦教之孝弟而已矣。”

王子有其母死者,其傅为之请数月之丧。公孙丑曰:“若此者,何如也?”

曰:“是欲终之而不可得也。虽加一日愈于已,谓夫莫之禁而弗为者也。”

释词

①已,止也。②紾(zhén),扭折。

释义

“齐宣王欲短丧。公孙丑曰:‘为期之丧,犹愈于已乎?’”齐宣王想缩短守丧的时间。公孙丑说:“服丧一年,还是比不服丧强吧?”

孟子说:“是犹或紾其兄之臂,子谓之姑徐徐云尔,亦教之孝弟而已矣。”这就好比有人在折他兄长的手臂,你是对他说慢点折吧,还是应该教导他孝悌,让他不要扭兄长的胳膊。

“王子有其母死者,其傅为之请数月之丧。”有个王子死了母亲,他的老师替他请求服丧几个月。“公孙丑曰:‘若此者,何如也?’”公孙丑又问孟子:“像这样,怎么样?”

“是欲终之而不可得也。虽加一日愈于已,谓夫莫之禁而弗为者也。”孟子告诉他,这是想要服完三年之丧而办不到。即使多守孝一天也比不守孝强,我是针对没有禁止服丧而自己不去服丧的人说的。

还是说的要看个人的动机和目的。自己不想服三年之丧,即使勉强服了三年之丧也没有尽到孝心。自己想服三年之丧,但没有办法做到,尽量多服了几天丧,也算尽到了孝心。

13.40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释词

①《集注》:“时雨,及时之雨也。草木之生,播种封植,人力已至而未能自化,所少者,雨露之滋耳。及此时而雨之,则其化速矣。教人之妙,亦犹是也,若孔子之于颜曾是已。”②《集注》:“财,与材同。此各因其所长而教之者也。成德,如孔子之于冉闵;达财,如孔子之于由赐。”③《集注》:“就所问而答之,若孔孟之于樊迟、万章也。”④《集注》:“私,窃也。淑,善也。艾(yì),治也。人或不能及门受业,但闻君子之道于人,而窃以善治其身,是亦君子教诲之所及,若孔孟之于陈亢、夷之是也。孟子亦曰:‘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⑤《集注》:“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

释义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君子的教育方式有五种。

“有如时雨化之者”,有像及时雨那样化育的。就是在学生需要指点的时候,及时加以指点。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同于孔子所说的启发式教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学生口欲言而不能的时候,启发他把意思讲清楚,在学生思求通而不能的时候,启发他想明白。“时雨化之”也可以是一种教育理念,即在学生需要接受某方面的教育的时候,及时施教。比如古代是八岁教之让,八岁以前教小孩让他不会让的,他不但不让,他还抢。“融四岁,能让梨”,那是个案,所以特别突出。如何及时施教,既要看共同的生理心理发展特征,也要看个性心理特征。

“有成德者”,有成就品德的。“有达财者”,有培养才干的。“有答问者”,有解答疑难的。“有私淑艾者”,有流风遗韵影响后人的。“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这五种,就是君子教育人的方式。

如朱子所说,这是“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朱子还用孔子、孟子如何因材施教的事例一一作了注解,读过《论语》的,就能更好地理解孟子因材施教的思想了。

13.41 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也?”

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释词

①《集注》:“彀率,弯弓之限也。言教人者,皆有不可易之法,不容自贬以徇学者之不能也。”②《集注》:“引,引弓也。发,发矢也。跃如,如踊跃而出也。因上文彀率,而言君子教人,但授以学之之法,而不告以得之之妙,如射者之引弓而不发矢,然其所不告者,已如踊跃而见于前矣。中者,无过不及之谓。中道而立,言其非难非易。能者从之,言学者当自勉也。此章言道有定体,教有成法;卑不可抗,高不可贬;语不能显,默不能藏。”

释义

公孙丑说:“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道很高,也很好,但追求它就像登天一般,似乎遥不可及。“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也?”为什么不让它变得可以企及而让人孜孜以求呢?

孟子说:“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高明的工匠不因为拙劣的工人废弃他的规矩,羿不因为糟糕的射手改变他开弓的标准。“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君子教人,就像射箭一样,张满弓却不发箭,作出跃动欲发的样子。他站在大道中央,有能力的人便会跟着他来。

上章讲的是因材施教,这章讲的是高标准严要求。这会不会有矛盾呢?学生有所怀疑了。冉求说:“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孔子告诉他:“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能力不足的人走在路上,走不动了才放弃。你现在这个样子,是给自己画地为牢,你还没尝试,怎么就知道自己能力不够呢?标准不能降低,老师先带头,学生跟着走,在走的过程中才知道学生能走多远。理想的标准不是人人都能达到的,但不能没有理想,放弃了理想,这世界上就没有君子了。所以,教育既要有理想,又要因材施教,不能理想主义。理想主义就是要求人人都达到理想的标准,这会导致虚伪,而在理想主义出了问题之后,又有很多人像公孙丑、冉求一样,认为理想遥不可及,实现理想比登天还难,要求放弃理想的标准。虚幻的理想主义当然要放弃,但不能因此连理想也放弃了。

13.42 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

释词

①《集注》:“殉,如殉葬之殉,以死随物之名也。身出则道在必行,道屈则身在必退,以死相从而不离也。”②《集注》:“以道从人,妾妇之道。”

释义

“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有道,出来做官,道始终与自己相伴随。“天下无道,以身殉道。”天下无道,退隐修身,始终不离弃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没听说过牺牲道来屈就他人的。以道殉身,以身殉道,都是始终不离弃道。不同的是,以身殉道是作出自我牺牲,以死与道相从;以道殉身则自身通达无碍,道随着士君子的所作所为大行天下。

13.43 公都子曰:“滕更之在门也,若在所礼,而不答,何也?”

孟子曰:“挟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皆所不答也。滕更有二焉。”

释词

①《集注》:“赵氏曰:‘滕更,滕君之弟,来学者也。’”②《集注》:“赵氏曰:‘二,谓挟贵、挟贤也。’尹氏曰:‘有所挟,则受道之心不专,所以不答也。’此言君子虽诲人不倦,又恶夫意之不诚者。”

释义

公都子说:“滕更之在门也,若在所礼,而不答,何也?”滕更在您门下的时候,似乎应该在以礼相待之列,但是您不回答他的问题,为什么?

孟子说:“挟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皆所不答也。”倚仗势力而问,倚仗贤能而问,倚仗年长而问,倚仗功劳而问,倚仗交情而问,都不回答。“滕更有二焉。”滕更占了两条。

求学要真诚,倚仗什么就不真诚了。

13.44 孟子曰:“于不可已而已者,无所不已。于所厚者薄,无所不薄也。其进锐者,其退速。”

释词

①《集注》:“已,止也。不可止,谓所不得不为者也。所厚,所当厚者也。此言不及者之弊。”②《集注》:“进锐者,用心太过,其气易衰,故退速。三者之弊,理势必然,虽过不及之不同,然卒同归于废弛。”

释义

“于不可已而已者,无所不已。”不能放弃的却放弃了,就没什么不能放弃的了。“于所厚者薄,无所不薄也。”应该厚待的却薄待了,就没什么不薄待的了。“其进锐者,其退速。”前进得太快的,后退也快。任何情况下不可放弃道义,要看重它,厚待它,但求道不可猛力进取,要踏踏实实,稳步前进。

13.45 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释词

①《集注》:“物,谓禽兽草木。爱,谓取之有时,用之有节。程子曰:‘仁,推己及人,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于民则可,于物则不可。统而言之则皆仁,分而言之则有序。’杨氏曰:‘其分不同,故所施不能无差等,所谓理一而分殊者也。’尹氏曰:‘何以有是差等?一本故也,无伪也。’”

释义

“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君子对于万物,爱惜而不仁爱;对于人民,仁爱而不亲爱。“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君子由亲爱亲人推广到仁爱人民,由仁爱人民推广到爱惜万物。

爱有差等,亲亲,仁民,爱物。

13.46 孟子曰:“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尧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不能三年之丧,而缌小功之察;放饭流歠,而问无齿决,是之谓不知务。”

释词

①《集注》:“知者固无不知,然常以所当务者为急,则事无不治,而其为知也大矣;仁者固无不爱,然常急于亲贤,则恩无不洽,而其为仁也博矣。”②《集注》:“三年之丧,服之重者也。缌(sī)麻三月,小功五月,服之轻者也。察,致详也。放饭,大饭。流歠(chuò),长歠,不敬之大者也。齿决,啮断干肉,不敬之小者也。问,讲求之意。此章言君子之于道,识其全体,则心不狭;知所先后,则事有序。丰氏曰:‘智不急于先务,虽遍知人之所知、遍能人之所能,徒弊精神,而无益于天下之治矣。仁不急于亲贤,虽有仁民爱物之心,小人在位,无由下达,聪明日蔽于上,而恶政日加于下,此孟子所谓不知务也。’”

释义

“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智者没有不知道的,但把当前的要务看成是最急切的。“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仁者没有不爱的,但把爱亲人和贤者看成是最急切的。

“尧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务也。”尧舜那样的智慧也不能遍知万物,因为要急切地办理首要的事务。“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尧舜那样的仁德也不能关爱所有的人,因为要急切地关爱亲人和贤者。“不能三年之丧,而缌小功之察;放饭流歠,而问无齿决,是之谓不知务。”不能服三年之丧,却讲求缌麻和小功;在长者面前狼吞虎咽,却讲求不用牙齿咬断肉干之类的小节,这就是不识大体。

君子识大体,知先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