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邓小平教育理论:20年来教育改革成就大

邓小平教育理论:20年来教育改革成就大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93年,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确立了“低重心”的教育发展战略,把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我国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两基”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师范教育得到加强,教师学历合格率逐年提高。十五大以后,立即组织人员编写《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今年6月已出版。

邓小平教育理论:20年来教育改革成就大

1978年、1985年、1994年,中央先后召开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1985年,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93年,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5年,党中央明确提出“科教兴国”发展战略。而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纲要〉实施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及《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为标志,绘就了我国90年代乃至下世纪初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蓝图,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发展的目标和改革的方向。

教育法建设取得了历史性进展,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教育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逐步走上了依法治教的轨道。原国家教委把加快教育法制建设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方面。1993年提出我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总体框架及教育立法进度表,确立我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由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和教育部门规章三个层次构成。目前,我国主要教育法律已有《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教师法》《学位条例》等5项,教育行政法规16项,教育行政规章总计200余件。在加强立法的同时,教育执法与监督工作也得到了加强。

确立了“低重心”的教育发展战略,把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我国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两基”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截止1997年,全国已有65%以上的人口地区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通过“普九”验收的县(市、区)总数达到1882个。京、津、沪、江苏、广东、浙江6个省市已全部实现“两基”,92%的人口地区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2%,初中生入学率为87.1%。已有13个省(直辖市)、2078个县(市、区)完成了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任务,实现了全国平均年扫盲400万的规划目标,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6%。实施“两基”与贯彻“两全”相结合,素质教育有新的突破。1997年9月,原国家教委在山东烟台召开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进一步总结推广了汨罗、烟台等地大面积推进素质教育的经验,对实施素质教育作了全面部署。1997年10月,国家教委颁发《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全国范围内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热潮正在形成。

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迅速。《职业教育法》颁布施行。进一步改变了职业教育完全由政府包揽的体制,实行在政府统筹下,依靠全社会兴办职业教育的多元办学体制。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截止1997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已分别占高中阶段招生和在校学生总数的56.27%和56.02%。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并理清思路,统一思想,确立了“三改一补”的方针,不断探索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路子。城市与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进一步深化。农村“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工作有了新的进展。

成人教育得到迅速发展,正在向终身教育方向迈进。到1997年,各级各类成人学校共62万所,在校学生人数达1400万人。仅以近5年论,参加各类岗位培训及继续教育的职工、干部累计达2.1亿人次;全国已有80%以上的乡镇和40%以上的行政村建立了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初步形成了县、乡、村农村成人教育培训网络,培训农村劳动者累达3亿人次。

社会力量办学迅速发展。到1997年,全国由社会力量举办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5万余所,在校生1066万人,办学范围从成人教育、职业教育扩展到基础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

稳步发展高等教育,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特别是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和招生并轨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有了显著提高。(www.xing528.com)

全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已608万人,其中普通高校本专科生317万人,研究生18万人,成人高校本科生273万人。以“共建、调整、合作、合并”为主要形式的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截止1997年,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8个中央部委所属400余所高校积极进行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办学效益得到提高。普通高校招生并轨改革全面完成,高校实行缴费上学制度。同时,建立了奖学金、贷学金、勤工助学及学费的“减、免、缓”政策等多元化资助体系。高校“211工程”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加大,正在组织实施《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出国留学工作等也取得较大进展。

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绩,教师待遇有了明显提高。《教师法》的颁布使师资队伍的建设走上了依法治教的轨道。1995年12月,国务院颁布《教师资格条例》,1996年起在全国开始施行教师资格制度。师范教育得到加强,教师学历合格率逐年提高。1997年,我国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3%;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84%;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60%。2000年全国基本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目标预计可以实现。教师地位与工资待遇得到提高,教师工资不低于或略高于相应公务员平均工资。特别要指出的是,教职工住房建设的“广厦工程”实施已有明显成效,全国城镇教职工平均居住面积达到8.2平方米。过去一度出现的教师流失现象得到遏止,一些地区还出现回流。

教育系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学校党建和德育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广大师生员工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

原国家教委党组和现教育部党组高度重视邓小平理论以及邓小平教育理论的学习和贯彻。十五大以后,立即组织人员编写《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今年6月已出版。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革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得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四个一百工程”正在实施。广大师生员工对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度认同,校园稳定,并增进了社会稳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初步建立起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对国民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全面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我国21世纪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继续坚持的带根本性的、规律性的经验,首要的一条便是,坚持邓小平理论,用邓小平教育理论指导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这是保证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

回顾历史,没有邓小平教育理论,就没有2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巨大发展;展望未来,邓小平教育理论是指引我国继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行动指南,是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行动指南。它为我们观察处理、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党领导教育工作的根本指针和强大思想武器,是教育战线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