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音乐文化的起源和引入:高校音乐教育与实践研究

社会音乐文化的起源和引入:高校音乐教育与实践研究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音乐教育受到社会音乐文化中各种问题、现象的影响,并表现在可视范围内。音乐教育受到社会音乐文化的一系列影响,使得人们必须要学会辩证分析、吸收、学习社会音乐文化的相关知识,并根据情况加以应用。社会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包括民族音乐文化。一个“早”字可以确立民族音乐文化的地位。

社会音乐文化的起源和引入:高校音乐教育与实践研究

音乐教育受到社会音乐文化中各种问题、现象的影响,并表现在可视范围内。音乐教育受到社会音乐文化的一系列影响,使得人们必须要学会辩证分析、吸收、学习社会音乐文化的相关知识,并根据情况加以应用。

在之前的研究中,对社会音乐文化及其对音乐教育的影响的分析就是从其几对主要矛盾开始的。在这几对矛盾的双方中,总有一方在音乐教育中的影响比较明显或者地位比较稳固,是强势的一方,比如,严肃音乐文化。占据非主导地位的主体有很多特性没办法为人们所熟知或者正视,比如,流行音乐文化。要充分尊重每一种音乐文化,因为它们都有着自身的发展方式和音乐价值,人们不能随意去判断一种音乐文化已经失去价值或者不再流行。如果非要这么做,那就要有充足的实操经验做依托。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文化之间的稳定性、社会音乐文化存在必要性这两方面开拓了人们的思考能力,将重点关注问题引导到社会音乐文化需要被客观正视和尊重上来。

(一)流行音乐文化对音乐教育的意义

对人们生活影响最广的音乐文化就是流行音乐文化了,由于它本身存在诸多不可控因素,甚至出现不当言论、思想等,因此音乐教育对它的借鉴需要非常谨慎。由于流行音乐文化和传统的教育是有冲突的,并且这种冲突已经关系到音乐教育中是否会将流行音乐作为教学课程来进行。这一点是很多学者、老师甚至社会大众都非常关心的,也是要优先探讨的一个问题。

事物往往是有两面性的,而以商品化形式出现的流行音乐也是具有积极、正能量的作品,它是值得学生学习的。主要有以下几点依据:

第一,流行音乐有一大帮青少年狂热粉丝,他们已经将流行音乐视为生活、工作甚至生命的一部分,这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人们不应该一味地否定流行音乐,而是要以青少年的方式和他们探讨、发挥流行音乐的优势,警惕流行音乐的劣势。第二,流行音乐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审美能力,分辨音乐等级、优劣。通过流行音乐进课堂,老师可以以事实为例,深度讲解、分析优秀流行音乐和低俗流行音乐,建立起学生对音乐的认知、辨别、欣赏能力。第三,青少年对流行音乐的狂热态度和流行音乐在他们心理占据的分量需要得到重视。如果将流行音乐拒之门外,那相当于在破坏青少年的学习乐趣和爱好。流行音乐进课堂是拉近音乐教育和学生心理距离的有效手段,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的充分尊重,有利于教学持续开展。第四,流行音乐也是一种音乐文化,同其他类型音乐一样,有着自己的音律、节奏、曲风、内涵等音乐价值。流行音乐所使用的乐器、新科技产品等能够帮助学生拓宽思路,了解音乐分析、辩证、表达的方法。这些充分证明,流行音乐是完全具备纳入音乐教育的范畴的能力的。值得注意的是,如何在学生中开展流行音乐教育,如何吸收流行音乐的优势,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学习流行音乐文化的精髓,都是这阶段亟需解决的问题。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吸收是对流行音乐的最基本态度。当今社会,流行音乐发展很快,也有各式各样的音乐商品出现。要做的是教会学生通过专业介绍、分析、思考等方式找到对学生发展有帮助、积极向上的作品,帮助学生获得音乐成长。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能以自己的主观、学识、经历为判断标准,给流行音乐贴标签,明确哪些音乐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而应该从美学的观点出发,教会学生自己分析、判断、领会音乐的品质,培养自己特有的审美观念,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享受流行音乐文化带来的益处。

从流行音乐引入音乐教育的方式来看,既可以采用“引进来”的方式,也可以采取“走出去”的办法。所谓“引进来”就是在原来的学校音乐教育体系中加入流行音乐文化的因素。可以把流行音乐的乐曲和知识融入正常教学,也可以单独开流行音乐讲座,以及利用流行乐器,如吉他、电子琴等,进行音乐教学。所谓的“走出去”就是主动出击把学校音乐教育的阵地扩大到流行音乐活动中去,如有选择地让学生参与适合学生欣赏的流行音乐会,主动指导学生参加流行音乐比赛等。“引进来”和“走出去”的目的都是要增加学生体验和实践流行音乐的途径和经验,从而能够进行正确的辨别和选择。

流行音乐文化的判别方法有很多,大家可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进行运用。最常见的就是通过文化分析和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教会学生挖掘流行音乐正向能量,吸收利用,实现自己的音乐思想和创意

与上述相近的方法在教学中随处可见,针对流行音乐文化,最核心的点就是要帮助学生建立流行音乐的态度和观念认识,通过各种渠道,帮助学生理解教师的观点、想法,并能够引导他们对流行音乐进行判断、分析、对比、赏析。绝不可以对流行音乐避而不谈。

(二)民族音乐文化对音乐教育的意义

音乐教育改革的关键性问题在于重点强调民族音乐文化,换言之,在音乐教育中体现出民族性。社会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包括民族音乐文化。在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文化所占比重表现出这个国家是否有一个明确的态度,将民族性融入音乐教育是必然的选择。

音乐教育体现的国粹主义并不能代表民族性已经融入音乐教育,民族和国家的文化需要捍卫,音乐教育不应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应以本国文化为基础,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立足于民族文化核心,传承本民族的特色,吸取世界多元文化的优点,推动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不断前进。牢固我国音乐文化和教育的根基,对多元文化有一颗包容的心。

在音乐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其具有的民族性可以通过民族音乐文化进行体现:

第一,民族音乐文化是音乐教育民族性的根基。一个“早”字可以确立民族音乐文化的地位。人的思维模式和精神取向来源于未成年时所接受的教育,这些初始思想根深蒂固地印在脑子里,对以后接受的新思想和新知识也会产生影响。要在音乐中充满中华民族的精神就要让每个中国人接受民族音乐文化的教育。让其深深地植根于每个人的脑海中,不被其他音乐文化同化。因此对民族音乐的学习要从小抓起。(www.xing528.com)

第二,民族音乐文化所具有的特色应在音乐教育中展现出来。音乐文化精神上的内敛含蓄、自然飘逸,旋律上的优美、灵动,民族乐器独特的声韵和自然的材料,都展现了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特色。要将民族音乐文化特质完美地呈现出来,就要在多方面对音乐教育进行支持。在民族音乐文化知识方面,现有的音乐教师可能仍存在不足,因为西洋音乐是他们掌握最多的内容,因此要不断强化在民族音乐文化方面的学习。教材的形式和内容也必须体现民族音乐文化的特色,现在民族音乐文化的整理工作做得比较完整了,像《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等已经编辑和出版,这方面的材料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同时,民族乐器和音调必须在教师的教学中得到强调,有那么多独具特色的民族乐器,如笛子二胡,也有那么多深入人心的民族曲调,如《茉莉花》《绣荷包》,如果它们不能应用于音乐的教学之中实在是音乐教育的损失。

第三,不仅民族音乐文化需要多元化的发展,音乐教育也同样需要。传承本民族特色的同时也应与外界进行积极的交流。首先,正确理解本民族的音乐文化,才能对他国音乐文化有更好的理解,一个人若无法理解自己就无法理解他人。其次,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所具备的精神特质与西方音乐有着明显的不同,这得益于自身存在的鲜明特色。可以说音乐文化的多元化造就了中国的民族音乐文化,这些外来的音乐文化应该成为音乐教育进步的阶梯,多元音乐文化应该让音乐教育越来越好。

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要从小抓起,才能更好地建立音乐文化的自信心。将外来的民族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相结合,将与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在音乐作品、形式和思想上的不同之处进行分析,或者在创作中融入不同的风格。若是要加强理解和认识其他民族音乐文化和本民族音乐文化之间的关系就可以采取这种方式。

(三)传统民俗音乐文化对音乐教育的意义

在社会音乐文化中,当代都市音乐文化以电视、广播、互联网为媒介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它在方方面面都可以对音乐教育产生影响,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学生还是教师,教育方式还是教育内容都有它的存在。传统民俗音乐文化与当代都市音乐文化相比,缺乏先进的传播手段,文化内容也稍显陈旧,因此在音乐教育中应予以大力扶持。

各民族音乐传统和风格的构成是建立在传统民俗音乐文化的基础之上的。音乐思想和情感也会受到这些风格的影响。地方的传统音乐文化来源于丰富多彩、充满地方特色的乡土音乐。随着社会的发展,乡土音乐也增添了全新的思想、内容和风格。正不断找准自己在过去和现代之间的位置。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对地方传统文化的认识以及社会环境的认识都可以通过传统音乐文化实现提升,音乐教育应在文化、精神以及音乐形式上给予传统文化更多的支持。

除了通过课堂上的音乐教育让学生学习相关的传统民俗音乐文化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参与一些舞龙舞狮的民俗活动或是听一听评弹书场,这些传统的音乐活动有着浓厚的音乐氛围,可以让学生更快更好地融入进去。要让传统民俗音乐文化更加贴近学生,还可以邀请一些具有民间特色的民间艺人到学校进行表演,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这些表演中来。最后让学生将现代生活与传统民俗音乐相结合,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的联系,让现代生活中可以随时看见传统民俗音乐的身影,提升学生学习传统民俗音乐的积极性,让其植根于学生的脑海之中。

每个地区的音乐教育系统都不相同,都市音乐文化在大城市中非常有优势,但农村或城镇的传统民俗音乐文化保存相对完好。在音乐教育上,不能“一刀切”地对待不同地区所属的社会音乐文化环境,应与当地音乐文化发展的情况相结合,在原有基础上增添不同的音乐文化元素,让我国的社会音乐文化发展得更加和谐

(四)现代主义音乐文化对音乐教育的意义

对传统听觉和音乐秩序的挑战是现代主义音乐文化与严肃音乐文化最大的不同。阿多诺德国著名的评论家和社会学家,他认为,经典主义的音乐语言已经不再服务于艺术,而是用来获取利润,处在这种社会之中,现代人在精神上产生的不解和困惑需要用新的音乐形式来表现。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一直保有着明确的音乐逻辑和一致的音乐传统,这是其被选为教育内容的原因。在我国主流的音乐文化中,现代主义音乐文化并没有受到重视,其对我国社会音乐文化产生的影响小之又小,在世界上它的发展相对来说也不够成熟,我国文化能否接受它也是一个未知数。对音乐教育的改革是以传承传统为前提的,它不是单一、片面的,而是有一个完整的系统。基于音乐教育发展的情况和社会音乐文化的现状,应对其给予充分的了解。

学生也应该和教师与相关研究人员一样充分了解现代主义音乐文化。

主流音乐文化与边缘音乐文化可能会产生互换,社会音乐文化很有可能会以先锋试验音乐为主。音乐教育也许会受到部分现代主义音乐文化所具备的先锋思想的启示。例如,现代主义音乐提出音乐应具有思想性,认为人在思想上可以受到它的影响。又例如,现代主义音乐文化认为任何哲学观念都有成为音乐的可能,它的音乐理念就是任何声音都可以成为音乐的灵感。对现代主义音乐文化有所认识可以开拓新的音乐教育道路,为音乐教育提供多种类型的实践,让社会音乐文化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音乐教育对流行音乐文化的辨别、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选择、音乐教育对传统民俗音乐文化的支持、音乐教育对现代主义音乐文化的了解是音乐教育在引入社会音乐文化时可能遇到的问题的主要方面,这四个主要方面与音乐教育的相互关系可以这样理解:“音乐教育对流行音乐文化的辨别”是音乐教育在适应社会流行音乐文化方面的思考,“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选择”是音乐教育在树立多元音乐文化观方面的见解,“音乐教育对传统民俗音乐文化的支持”则是音乐教育在保持社会音乐文化传统方面的考虑,而“音乐教育对现代主义音乐文化的了解”是音乐教育在面对社会非主流音乐文化方面的态度。这四个方面对音乐教育引入社会音乐文化的思考,不仅对这四个方面的问题有指导意义,而且在处理和社会音乐文化的关系时,如果遇到和这四个方面问题有所关联的问题或相似的情况,也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