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典时期合唱艺术与经典鉴赏

古典时期合唱艺术与经典鉴赏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应该说明的一点是,无论是古典主义精神还是浪漫主义精神都没有局限于任何一个时代,在整个文化史中,二者是交替进行的。古典时期的音乐代表是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核心的维也纳古典乐派,贝多芬的去世意味着这个乐派的消失。巴赫、亨德尔所代表的巴洛克已逐渐被古典时期的新风格替代,洛可可、启蒙运动等席卷整个文化领域。

古典时期合唱艺术与经典鉴赏

古典主义包含两种概念:一是指在文学艺术作品中追求最完美的秩序,二是指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在古典派看来,坚持传统是获得优秀文化的最好方式。他们的目标是思路的明晰和形式的完美,追求普遍意义和客观的表达。古典主义坚持对艺术的控制和戒律,发掘表达理性和精湛技艺的潜力,发挥理想的美的想象力。这种整体观点形成秩序、稳定与比例和谐的性质,是古典主义的典型特征。应该说明的一点是,无论是古典主义精神还是浪漫主义精神都没有局限于任何一个时代,在整个文化史中,二者是交替进行的。18世纪的艺术生活的中心是宫廷,在这些高层社会中,强调的是形式的优雅和风格的美。这时期的艺术有宽敞的宫殿和规整的花园,有均衡的比例,有细节上的精雕细琢,受当时代表进步的专制制度的影响较深。

古典时期的音乐代表是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核心的维也纳古典乐派,贝多芬的去世意味着这个乐派的消失。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影响到整个欧洲,艺术的面貌也随之更新,音乐从以宫廷为中心的贵族文化中解放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巴赫亨德尔所代表的巴洛克已逐渐被古典时期的新风格替代,洛可可启蒙运动等席卷整个文化领域。洛可可抛弃了巴洛克艺术的宏伟,将庄重的装饰变成纤巧的精雕细刻,以适应宫廷贵族的审美情致。曼海姆乐派和北德乐派,反映了社会中层资产阶级不满现状的特点,提倡人的个性和情绪的表达。作曲家更多地表现普通人的情感和愿望,追求对大自然人类情感更加理性的表现,揭示人性中的伦理价值等。音乐不再是神的艺术或王公贵族的专利和点缀其风雅的饰品。作品中表现那些典型化的感情范畴,以及崇高、悲壮、优美的美学原则逐渐建立,使音乐变得富于哲理性。

曼海姆乐派为古典时期的音乐开辟了道路,但真正的顶峰是维也纳古典乐派。海顿用通俗易懂的音乐语言和巧妙的作曲技法,为大型器乐曲奠定了结构基础,被称为“交响乐之父”;同时他也创作了14部弥撒曲,其中有表现对现实人生关注的、有内涵的作品;清唱剧更是其合唱水平的标志,如著名的《创四季》《四季》。莫扎特表现了真挚、明快、乐观的精神面貌,体现了对光明、幸福的追求;其晚期作品中出现了戏剧性的对比冲突,歌颂平民而批判贵族;其作品数量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三位大师之最,除大量的歌剧之外,还有18首宗教体裁的弥撒,如《D大调弥撒曲》《加冕弥撒》和追思亡灵的《安魂弥撒》等。与前人相比,他非常重视歌词结构与音乐结构的和谐统一。贝多芬的作品更富于矛盾冲突,充分表现出反抗不合理社会制度的顽强个性,其作品曲式结构严密,音乐内涵丰富而深邃,极富哲理性。他大胆突破传统,在作品中反映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进步的思想实质——通过斗争取得胜利,这个主题直到今天仍然激励着千万听众。贝多芬更多地被认为是器乐创作的典范,但实际上,在声乐领域同样有他的重要贡献,清唱剧、康塔塔、弥撒曲的创作上都有他精彩的表现。其清唱剧《基督在橄榄山上》,合唱队与庞大的管弦乐队一同演绎,辉煌壮丽;《合唱幻想曲》是一部集钢琴、合唱、交响乐队于一体的作品,为《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辉煌进行了预演,把合唱植入了被誉为“交响乐顶峰”的《第九交响曲》,使该曲合唱雄伟、壮丽和恢宏无比。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在这里得到淋漓尽致的挥洒,乐派合唱中崇高、和谐、悲剧的气质得到前所未有的展示。维也纳古典乐派巩固了器乐样式、体裁、曲式、主调音乐功能及和声体系,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传统,大大推进了西方音乐的发展,成为西方音乐卓绝的、传统的代表。可以说,它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www.xing528.com)

虽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主要成就在器乐方面,合唱作品相对不那么突出,但同样贡献显著。该乐派这一时期的合唱作品在思想内容上主要是个人对宗教的体验,可以看出宗教仪式被淡化。在作品中,宗教成为一种体裁形式、一种合唱艺术的传统、一种人们的生活方式。人的权利和尊严、平等和自由成为作品的主要内容。此外,大、小调式的转换和远近关系调的转移都最大限度地用来表达内容,和声的功能成为主要的推动力;同时,运用对比性手法表现矛盾冲突,使题材、内容和情绪都清晰明确,音乐的对比统一原则得到充分体现,作品中的合唱音响更加丰富,色彩性更强、更具艺术表现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