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作为语言游戏的善良意志:文化变革课程与教学

作为语言游戏的善良意志:文化变革课程与教学

时间:2023-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康德提出的善良意志,在经历后现代伦理、道德理论家们的批评之后,没有被取缔,而是被更新。通过后现代理论家成功的萃取,善良意志继续作为重要的道德概念,表达后现代人们在道德生活中交往的境界,或作为道德语言而继续存在,就像后现代者所言说的那样,善良意志沉淀在道德生活中,成为道德教育体系的“气脉”。

作为语言游戏的善良意志:文化变革课程与教学

康德提出的善良意志,在经历后现代伦理、道德理论家们的批评之后,没有被取缔,而是被更新。善良意志作为人的生命存在,而不是作为抽象的善而存在。通过后现代理论家成功的萃取,善良意志继续作为重要的道德概念,表达后现代人们在道德生活中交往的境界,或作为道德语言而继续存在,就像后现代者所言说的那样,善良意志沉淀在道德生活中,成为道德教育体系的“气脉”。作为“气脉”,它居于无形。纵使存在着对普遍性的质疑,而无形的善良意志却无处不在,道德危机并不意味着善良丧失,相反人们对秩序和规范的反叛总是从某种角度“顽强地坚持道德原则的产物”[18]。善良意志是一种理论建构,是道德的语言游戏。康德对完全责任的善良意志的解释仍然是不过时的,它是不带任何附加条件的,符合客观原则而不受制于客观原则,因为在后现代社会它已成为完全自主的、个人的。德育追求纯粹的善,不是固定的某种价值标准,不能将它与强调普适性的西方中心主义混为一谈。纯粹善良意志并不否认个人幸福,而是主张人有完全责任来追求个人幸福。然而个人幸福也必须是出于责任的,必须合乎人性原则,在后现代这就是通行的语言游戏规则。你所希望的个人幸福也可能是他人所希望的。道德上的善良行为必然是尊重这一运行规律的,而且善良行为的动机寓于情感之中,情感是善良意志的寄居之所。人性原则不再是一种命令,一种强制,而必须是我们自己主动的,发自内心的,会引起一种喜悦、舒适的自然情感。只有这种情感发生,才能使人性原则自然而然地成为主体的自主行为。所以,后现代纯粹善良意志的德育,不拘泥于传授道德规则。善良意志是自我心声的流露,是自然而然地对规范或律令的尊重,不需要任何外在的条件,是人的德行之根。

在现代场景中,道德律令是一套外在的约束系统,教育人们遵守各项律令似乎是德育的全部内涵。于是德育就变成告诉人们道德准则,训练人们执行道德准则,以执行度作为道德水准的统一评价标准。道德准则的学习,是一个接受约束的过程,受约束似乎不利于学习者,遵守道德对守约者不利,推及根本是要守约者与自己的人性做斗争,这会使遵守道德陷入严重的矛盾之中。遵守道德会受到奖励,久而久之,奖励成为执行的筹码,而执行可能是冲着奖励而来的。但是如果为了奖赏或者被肯定,或者不被置于难堪而接受道德规则,那就不是出于完全责任,而是出于利己动机。这样,德育就成为教育者通往受奖的途径,于是虚伪、欺骗往往与德行相伴而生。可见,起始于告知律令的道德教育,容易走向伪善和虚假,这样即便训练使人遵守律令也不具有道德价值,它不是出于真正的善良意志,也不能实现个人的幸福。道德教育要以使人们产生自然情感作为追求的目标,而不能以外在条件,如奖赏,去强制人们执行道德规则,那样,会使人和道德规则一起变成工具。(www.xing528.com)

在后现代场景中,善良意志不具有普遍约束性,不是公共的,而是个体自主的生命存在。后现代道德知识学习的过程,不再是学生从教师那里接受他们先知的固定的道德律令,而是“教师与学生相互欣赏、相互分享、相互学习。”[19]“学生不再承认教师的权威,而是怀疑其权威。”[20]“善良意志始终如一,出于善良意志的行为能保持自身,因为任何道德实然的状况、善恶冲突的矛盾都影响不了善良意志的实现。”[21]在道德教育方法上,后现代无痛德育反对灌输,“因为它妨碍或阻止了任何个人都有权自由地或自主地进行理智思考的过程”[22]。在多元混杂的后现代时代,人们放弃了对普遍道德规范的强制权力的诉求,期待着个体自己对生活的本真有所悟,从而“在个人性的善的生活的追求中践行道德与培养德行”[2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