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省妇女和儿童发展规划分析报告

甘肃省妇女和儿童发展规划分析报告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组由省教育厅牵头,论证儿童与教育、妇女与教育领域的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参与单位有省科技厅、省民委、省财政厅、省体育局、省统计局、省残联、西北师大、省教科所。从我省高中阶段教育发展速度与目前达到的目标分析,到2020年基本能够完成毛入学率达到90%的目标。“十一五”以来,国家及我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

甘肃省妇女和儿童发展规划分析报告

(一)

2010年6月24日,省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在兰州召开了“甘肃省新一轮妇女和儿童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妇儿工委副主任唐晓明主持会议,副省长、省政府妇儿工委主任张晓兰作了重要讲话,会上省妇联主席、省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朱玉兰作了《关于甘肃省新一轮妇女和儿童发展规划初稿框架的编制过程、基本结构及主要内容的简要介绍》;省妇联主席、省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韩克茵作了《关于编制甘肃省新一轮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工作的安排》,为了使目标设置和策略措施的制定更具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将任务分解到八个组,对牵头单位和参与论证的单位进行了具体分工。

第二组由省教育厅牵头,论证儿童与教育、妇女与教育领域的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参与单位有省科技厅、省民委、省财政厅、省体育局、省统计局、省残联、西北师大、省教科所。省教育厅组织专人进行了研究论证,论证内容如下:

一、儿童发展规划——儿童与教育

(一)需要努力达到的目标

1.学前教育

(1)增加城市公办幼儿园数量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的发展任务,同时近年来出现城市幼儿入园“一园难求”现象,我省各级政府将及时调整政策,建立城市公办幼儿园,以减轻城市幼儿入园难的问题。

(2)有条件的村建立幼儿园

我省幼儿教育发展基础薄弱,尤其是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缓慢,村办幼儿园很少,基本为私立村办幼儿园。省教育厅制定下发的《甘肃省“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积极探索建立区域性早期教育服务网络;《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的发展任务,有了这样的政策、措施,有条件的村建立幼儿园的指标将能实现。

2.九年义务教育

(1)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

从上表看,从2005年开始小学五年巩固率以每年提高1个以上百分点(除2009年外)的速度逐年增加,依据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算出2015年和2020年全省小学五年巩固率分别为93%和95%(巩固率达到一定程度会有反复)。初中三年巩固率从2005年就达到了94%以上,但反复较大,2007年比2006年降低2.52个百分点。策略措施中没有专门针对“保学控辍”措施,只有采取针对性有效措施此项指标才能达到。

(2)流动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我省非常重视流动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从2003年国家财政部等5部委下发的《关于将农民工管理等有关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支出范围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将涉及农民工的治安管理、计划生育、劳动就业、子女教育等有关经费纳入正常的财政支出范围。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认真解决务工农民的子女上学问题”。同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强调:“要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以促进和谐社会”文件之后,甘肃省各级政府在贯彻落实以上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符合我省实际的解决流动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与措施,流入我省的流动儿童将逐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3)保障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残疾儿童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教育是帮助残疾儿童全面发展、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必经途径。党的十七大把特殊教育事业列为改善民生、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残疾儿童受教育的问题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十一五”省政府就批转了《甘肃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省教育厅制定了《甘肃省特殊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甘肃省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2009年5月25日,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2009年10月30日,省政府又下发了《甘肃省扶助残疾人规定》,2010年1月,省政府批转了八部门联合下发的《甘肃省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保障了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轻度残疾儿童随班就读,中度残疾儿童进入特殊教育学校接受教育,重度生活无法自理的残疾儿童(包括重度肢体残疾、重度智力残疾、脑瘫孤独症等)教育是难点,只有真正建立重度残疾儿童教育支持中心,才能保证重度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3.高中阶段教育

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

2007年全省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52%[1],2008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60%,2009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70%[2],由此可见,我省高中阶段教育近年来发展很快。从我省高中阶段教育发展速度与目前达到的目标分析,到2020年基本能够完成毛入学率达到90%的目标。

4.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提高办学质量

我省中等职业教育自1980年恢复,已有30年的发展历程。截止到2009年,全省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数达到353所,招生数17万人,在校生规模突破40万人,高中阶段招生职普比例达到4.5∶5.5,实现了招生数职普比例大体相当的目标,至此我省中等职业教育走上了新的快速发展时期。但我省的中等职业教育无论从规模、规格和质量上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十一五”以来,国家及我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目前,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对当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环境,我省中等职业教育朝着扩大规模,提高办学质量方向发展。

5.保障所有儿童享有公平教育,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衡化

“十五”期间,国家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增加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及时做出西部“两基”攻坚的战略部署和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重大决策。中央和地方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先后实施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全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及“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两免一补”等重要工程项目。这些政策措施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效果十分明显。但是我省部分地区农村学校教师不足,城镇学校大班额现象严重,校际之间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依然存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集中开展危房改造、抗震加固,实现城乡中小学校舍安全达标;改造小学和初中薄弱学校,逐步使义务教育学校师资、教学仪器设备、图书、体育场地基本达标;改扩建劳务输出大省和特殊困难地区农村学校寄宿设施,改善农村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寄宿条件,基本满足需要。我省朝着强化教育公共服务。完善有关政策措施,健全教育服务体系,健全教育服务的监管和绩效评估机制,增强教育服务能力,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向发展。

6.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教育质量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生命线,整体上它体现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在狭义上,它反映了学生发展的能力需要。省教育厅印发的《甘肃省“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重视体育和美育工作,关注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倡导和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活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提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教师资格标准。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逐步推行小班教学。配齐音乐、体育、美术等薄弱学科教师,开足规定课程。大力推广普通话教学,使用规范汉字。增强学生体质。科学安排学习、生活、锻炼,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提倡合理膳食,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营养水平。

7.多样化教育需求、培养模式多样化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扩大优质资源。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采取多种方式,为在校生和未升学毕业生提供职业教育。

(二)需要降低的目标

1.学前教育

(1)“学前三年儿童毛入园率达到75%”、“学前1年毛入学率达到95%”

省教育厅对幼儿教育发展的统计以“幼儿园数”、“在园幼儿数”、“在园幼儿增长率”为统计口径。2006年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甘肃省教育厅印发《甘肃省“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甘发改规划〔2006〕1065号)中提出的2010年主要发展目标:大中城市普及学前教育,农村地区学前1年受教育率达到80%,全省幼儿教育入园率达到60%。虽然《甘肃省“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中提出了以上的发展目标,但是学前1年受教育率、全省幼儿教育入园率的没有统计基数。根据省教育厅提供的2009年学前3年儿童入园数,我们换算得出2009年学前3年入学率为38.75%[3],学前1年受教育率为35.88%[4],基数较低(2010年省级终极目标学前1年受教育率80%没有达到目标)。

《甘肃省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提出的“学前3年儿童毛入园率达到75%”、“学前1年毛入学率达到95%”,是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提出的到2020年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而我省是经济欠发达省份,教育资源短缺、资金投入不足,学前教育发展举步维艰,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幼儿教育的投入非常有限,我省幼儿教育发展非常薄弱,我们认为应该提出比《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中提出的全国平均水平要低一些,“学前3年儿童毛入园率目标定位65%—70%”、“学前1年毛入学率达到70%—80%较合理”。

(2)农村90%以上的乡镇建立1所中心幼儿园

我省幼儿教育薄弱,尤其是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缓慢。目前全省乡镇建立中心幼儿园的没有统计基数,同时《甘肃省“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都没有提出农村乡镇建立中心幼儿园比例,因此,我们认为此项比例提到60%~70%较为合理。

(3)90%村小学设立幼儿园

2009年,我省有村小学3507所,村小学有三个年级,一般为复式教学,教师编制很少,设立幼儿园,无法解决编制与工资问题;同时90%村小学设立幼儿园比例过高,此项比例提到60%左右较为合理。

(三)根据公式测算出人均受教育年限

我省人均受教育年限在政府的各类统计公报中未公布,根据计算公式得出,甘肃省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2007年为5.36年[5],2008年为5.62年,2009年为5.90年,依据年均0.27年(2008年比2007年增长0.28,2009年比2008年0.26),估算出2015年和2020年甘肃省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为7.52年和8.88年。因此,《甘肃省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人均受教育年限应达到8.88年,年均0.25年的增长速度。

(四)需调整到别的相关部门去论证的目标0—3岁儿童早期综合发展

儿童的早期综合发展涉及内容有身体发育、卫生、保健、营养、家庭教育、环境、保护语言发展、生活与交往、运动等等内容。0—3岁儿童未入园,活动的范围主要在家庭里,不属于教育部门的工作,应该由妇联牵头,卫生、妇幼保健、教育、社区、家庭等单位参与研讨论证。

(二)

2010年6月24日,省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在兰州召开了“甘肃省新一轮妇女和儿童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妇儿工委副主任唐晓明主持会议,副省长、省政府妇儿工委主任张晓兰作了重要讲话,会上省妇联主席、省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朱玉兰作了《关于甘肃省新一轮妇女和儿童发展规划初稿框架的编制过程、基本结构及主要内容的简要介绍》;省妇联主席、省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韩克茵作了《关于编制甘肃省新一轮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工作的安排》,为了使目标设置和策略措施的制定更具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将任务分解到八个组,对牵头单位和参与论证的单位进行了具体分工。

第二组由省教育厅牵头,论证儿童与教育领域的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参与单位有省科技厅、省民委、省财政厅、省体育局、省统计局、省残联、西北师大、省教科所。省教育厅组织专人进行了研究论证,论证内容如下:

一、0—3岁儿童早期综合发展——需调整到别的相关部门去论证

儿童的早期综合发展涉及内容有儿童身体发育、卫生、保健、营养、家庭教育、环境、保护语言发展、生活与交往、运动等等内容。0—3岁儿童未入园,活动的范围主要在家庭里,不属于教育部门的工作,应该由妇联牵头,卫生、妇幼保健、教育、社区、家庭等单位参与研讨论证。

二、学前教育(www.xing528.com)

(一)“学前三年儿童毛入园率达到75%”、“学前1年毛入学率达到95%”

省教育厅对幼儿教育发展的统计以“幼儿园数”、“在园幼儿数”、“在园幼儿增长率”为统计口径。2006年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甘肃省教育厅印发《甘肃省“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甘发改规划〔2006〕1065号)中提出的2010年主要发展目标:大中城市普及学前教育,农村地区学前1年受教育率达到80%,全省幼儿教育入园率达到60%。虽然《甘肃省“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中提出了以上的发展目标,但是学前1年受教育率、全省幼儿教育入园率的没有统计基数。根据省教育厅提供的2009年学前3年儿童入园数,我们换算得出2009年学前3年入学率为35.88%,学前1年受教育率为38.75%,基数很低。

《甘肃省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提出的“学前3年儿童毛入园率达到75%”、“学前1年毛入学率达到95%”,是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提出的到2020年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而我省是经济欠发达省份,教育资源短缺、资金投入不足,学前教育发展举步维艰,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幼儿教育的投入非常有限,我省幼儿教育发展非常薄弱,我们认为应该提出比《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中提出的全国平均水平要低一些,“学前3年儿童毛入园率目标定位55%”、“学前1年毛入学率达到70%较合理”。

(二)增加城市公办幼儿园数量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的发展任务,同时近年来出现城市幼儿入园“一园难求”现象,我省各级政府将及时调整政策,建立城市公办幼儿园,以减轻城市幼儿入园难的问题。

(三)有条件的村建立幼儿园

我省幼儿教育发展基础薄弱,尤其是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缓慢,村办幼儿园很少,基本为私立村办幼儿园。省教育厅制定下发的《甘肃省“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积极探索建立区域性早期教育服务网络;《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的发展任务,有了这样的政策、措施,有条件的村建立幼儿园的指标将能实现。

(四)农村90%以上的乡镇建立1所中心幼儿园

我省幼儿教育薄弱,尤其是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缓慢,目前全省乡镇建立中心幼儿园的没有统计基数,同时《甘肃省“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都没有提出农村乡镇建立中心幼儿园比例。国家正在实施中西部青少年活动中心,全国建立7580个活动中心,每个五年计划增长25%,到“十三五”计划末增长到50%(甘肃省有1222个乡镇),因此,我们认为此项比例提到50%较为合理。

(五)90%村小学设立幼儿园

2009年,我省有村小学3507所,村小学有三个年级,一般为复式教学,教师编制很少,设立幼儿园,无法解决编制与工资问题;目前,有多少村小学设立幼儿园没有基数,90%村小学设立幼儿园比例过高,此项比例提到50%左右较为合理。

三、九年义务教育

(一)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

从上表看,从2005年开始小学五年巩固率以每年提高1个以上百分点(除2009年外)的速度逐年增加,依据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算出2015年和2020年全省小学五年巩固率分别为93%和95%(巩固率达到一定程度会有反复)。初中三年巩固率从2005年就达到了94%以上,但反复较大,2007年比2006年降低2.52个百分点。策略措施中没有专门针对“保学控辍”措施,只有采取针对性有效措施此项指标才能达到。

(二)确保流动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我省非常重视流动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从2003年国家财政部等5部委下发的《关于将农民工管理等有关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支出范围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将涉及农民工的治安管理、计划生育、劳动就业、子女教育等有关经费纳入正常的财政支出范围。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认真解决务工农民的子女上学问题”。同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强调:“要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以促进和谐社会”文件之后,甘肃省各级政府在贯彻落实以上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符合我省实际的解决流动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与措施,流入我省的流动儿童将逐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三)保障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残疾儿童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教育是帮助残疾儿童全面发展、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必经途径。党的十七大把特殊教育事业列为改善民生、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残疾儿童受教育的问题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十一五”省政府就批转了《甘肃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省教育厅制定了《甘肃省特殊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甘肃省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2009年5月25日,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2009年10月30日,省政府又下发了《甘肃省扶助残疾人规定》,2010年1月,省政府批转了八部门联合下发的《甘肃省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保障了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轻度残疾儿童随班就读,中度残疾儿童进入特殊教育学校接受教育,重度生活无法自理的残疾儿童(包括重度肢体残疾、重度智力残疾、脑瘫、孤独症等)教育是难点,只有真正建立重度残疾儿童教育支持中心,才能保证重度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四、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

2007年全省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52%[6],2008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60%,2009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70%[7],由此可见,我省高中阶段教育近年来发展很快。从我省高中阶段教育发展速度与目前达到的目标分析,到2020年基本能够完成毛入学率达到90%的目标。

五、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提高办学质量

我省中等职业教育自1980年恢复,已有30年的发展历程。截止到2009年,全省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数达到353所,招生数17万人,在校生规模突破40万人,高中阶段招生职普比例达到4.5∶5.5,实现了招生数职普比例大体相当的目标,至此我省中等职业教育走上了新的快速发展时期。但我省的中等职业教育无论从规模、规格和质量上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十一五”以来,国家及我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目前,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对当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环境,我省中等职业教育朝着扩大规模,提高办学质量方向发展。

六、保障所有儿童享有公平教育,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衡化[8]

“十五”期间,国家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增加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及时做出西部“两基”攻坚的战略部署和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重大决策。中央和地方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先后实施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全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及“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两免一补”等重要工程项目。这些政策措施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效果十分明显。2009年,甘肃省启动中小学布局大调整。按照“高中向城市集中、初中向城镇集中、小学向乡镇集中,教学点向行政村集中”的原则,展开中小学布局大调整的工作,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和优化,促进教育公平。

但是我省部分地区农村学校教师不足,城镇学校大班额现象严重,校际之间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依然存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集中开展危房改造、抗震加固,实现城乡中小学校舍安全达标;改造小学和初中薄弱学校,逐步使义务教育学校师资、教学仪器设备、图书、体育场地基本达标;改扩建劳务输出大省和特殊困难地区农村学校寄宿设施,改善农村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寄宿条件,基本满足需要。我省朝着强化教育公共服务。完善有关政策措施,健全教育服务体系,健全教育服务的监管和绩效评估机制,增强教育服务能力,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向发展。

七、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教育质量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生命线,整体上它体现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在狭义上,它反映了学生发展的能力需要。省教育厅印发的《甘肃省“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重视体育和美育工作,关注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倡导和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活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提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教师资格标准。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逐步推行小班教学。配齐音乐、体育、美术等薄弱学科教师,开足规定课程。大力推广普通话教学,使用规范汉字。增强学生体质。科学安排学习、生活、锻炼,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提倡合理膳食,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营养水平。

八、多样化教育需求、培养模式多样化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扩大优质资源。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采取多种方式,为在校生和未升学毕业生提供职业教育。

九、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左右

我省人均受教育年限在政府的各类统计公报中未公布,根据计算公式得出,甘肃省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2007年为5.36年[9],2008年为5.62年,2009年为5.90年,依据年均0.27年(2008年比2007年增长0.28,2009年比2008年0.26),估算出2015年和2020年甘肃省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为7.52年和8.87年。因此,《甘肃省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人均受教育年限应达到9年。

注:本项目为省教育厅、省妇联委托项目,基教处二处苏锋处长(时任基教处副处长)、省妇联吴凤莲处长给予了审定。李波所长、齐志勇副所长指导和帮助。

项目负责:王宗信

研究与撰稿人员:王宗信 马金玲

完成时间:2010年7月

【注释】

[1]《优化基础教育结构 加快高中教育发展》甘肃教育资源网。

[2]《甘肃教育年鉴2009卷》,职普招生比例为4.4∶5.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70%,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

[3]省教育厅提供2009年学前三年儿童入园数378748人,根据《甘肃年鉴2008卷》中4—6岁儿童为2003、2004、2005年三年儿童出生数(327148+324554+325669=977371)得出2009年学前3年儿童入园率为38.75%。

[4]省教育厅提供2009年学前1年儿童入园数117407人,根据《甘肃年鉴2008卷》中6岁儿童为2003年(出生数为327148人)得出,2009年学前1年儿童入园率为35.88%。

[5]甘肃省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计算过程。

[6]《优化基础教育结构 加快高中教育发展》甘肃教育资源网。

[7]《甘肃教育年鉴》2009卷,职普招生比例为4.4∶5.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70%,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

[8]省教育厅提供2009年学前1年儿童入园数117407人,根据《甘肃年鉴2008卷》中6岁儿童为2003年(出生数为327148人)得出,2009年学前1年儿童入园率为35.88%。

[9]甘肃省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计算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