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数学教学有效性分析-数学教育的认识与实践

数学教学有效性分析-数学教育的认识与实践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有效教学”,是指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师生对规定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有效教学包含三重意蕴:第一,有效果;第二,有效率;第三,有效益。国内外有效教学研究有效教学是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教学,国内外研究成果比较丰富。根据这些理念,依照教学过程的流程,有效教学的策略就有教学准备策略、教学实施策略和教学评价策略。

数学教学有效性分析-数学教育的认识与实践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运动,它深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有效教学”的提出也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教学是艺术,这是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但是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明确地提出,教学也是科学。也就是说,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如程序教学、课堂观察系统、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分析、教学效能核定的指标体系以及教学行为——结果变量等。

所谓“有效教学”,是指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师生对规定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这个定义有两个方面的要求:第一,时间的规定性。凡是效率问题都与时间挂钩,要在课堂上完成教与学的任务,而不是将其延伸至课外。第二,目标的规定性。凡是效率问题都要与目标挂钩,离开目标无所谓效率。教与学的目标要适度、明确,才能做到高效率完成任务。

有效教学包含三重意蕴:第一,有效果;第二,有效率;第三,有效益。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

新课改背景下的有效性教学,是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关注教师专业素养提升。

我们探究有效性教学,旨在揭示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模式,努力追求教学理论上的自觉和实践上的有效、高效,为大面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提供可借鉴的课堂教学策略和模式。

(1)国内外有效教学研究

有效教学是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教学,国内外研究成果比较丰富。

国外有效教学研究多从教的角度研究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首先研究教师的特征或品质,继而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现了与有效教学密切相关的教师特征、品质和教学行为,取得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对我国有效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www.xing528.com)

国内有效教学研究侧重于教与学的关系,如陈厚德《有效教学》从学习与教学的关系出发来研究有效教学,他认为有效教学的基本观念应包含如下几个方面的要点: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这是有效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这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促使学生有效地学习,这是有效教学的实质和核心。崔允漷《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一文提出了有效教学的概念,阐述了有效教学这一概念的理念和策略,并指出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根据这些理念,依照教学过程的流程,有效教学的策略就有教学准备策略、教学实施策略和教学评价策略。这种按教学进程所提出的教学策略比起按内容提出的教学策略更具概括性,也体现了教学策略本身的意义,其视角和国内大多数的同类研究不同,注重的是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从“参与者知识观”或“建构主义知识观”的角度,提出“发现学习”“自学辅导教学”“有指导的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学习”“隐性学习”等有效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

(2)有效教学的研究特点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广大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关注学生在课堂中是否进行有效的学习,加强了对如何组织、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些研究呈现以下特点。

①倡导转变和改善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在于通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推进素质教育

②越来越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当代教育研究十分关注培养学生独立人格与个性发展,通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使每一个学生在各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③对传统“注入式”“操作式”教学方法的摒弃,主张全体互动,平等交流,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逐步走向民主,注重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气氛和宽松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