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高辅导员心理咨询能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提高辅导员心理咨询能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时间:2023-1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拓展辅导员心理咨询能力,既是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有利于解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严重不足、学生一般性心理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疏导等问题。辅导员心理咨询能力培养要注重与日常学生管理教育工作相结合,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高辅导员心理咨询能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拓展辅导员心理咨询能力,既是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有利于解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严重不足、学生一般性心理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疏导等问题。辅导员工作本身比较繁忙,再加上流动性较大,因此确立院级辅导员筛选标准,有利于提高培训的成长率。另外,心理咨询能力培训要根据辅导员的工作实际,确定培训内容和方式。

(一)筛选标准

这一甄选过程主要依据心理咨询行业对从业人员在人格特质、智力、心理健康方面的特殊要求。培养一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需要很长的周期,通过一定的科学依据甄选院系心理辅导员进行培养,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提高成才率和工作效率。许多研究者指出,心理咨询作为一种特殊的助人工作,需要从业者具备某些人格特质,如卡瓦纳指出,有效的心理咨询更依赖的是咨询者的人格特质,而不是咨询者的知识和技巧。这并不是因为知识和技能不重要,而是因为教育和训练很难改变咨询者的那些基本人格特质。专业训练对共情、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态度等只能有少量的帮助。虽然可以教会一个人如何运用共情,却很难训练一个人具有共情的态度。因此,在选拔培训对象时应先进行能力、人格测验和心理健康测验,在此基础上对被测者再进行综合素质评估,并把是否达标作为能否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的入门的条件,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辅导员自我成长,另一方面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心理咨询工作的有效性,保护学生的利益。

根据国外已有的研究,总结出以下标准,个人品质方面:①好奇心与求知欲,天生对人的兴趣;②倾听的能力,发现倾听能使其兴奋的能力;③交谈轻松,乐于口头交谈;④共情与理解,具有换位思考的能力,即便对方与自己性别或文化背景相异;⑤情绪洞察力,从愤怒至快乐等各种情绪把握自如;⑥内省,从内心去观察或体验的能力;⑦克已能力,能忘记自身需要而首先倾听和关注他人需要;⑧对亲密的忍受力,保持情感亲近的能力;⑨平静对待权力,对待权力保持一定程度的超然;⑩笑的能力,能看到生活中的悲喜幽默。

与行业有关的智力能力方面:①智力能力,快速、创造性地学习和思考的愿望和能力;②精力,在整个咨询时段保持活跃,即使看到来访者已排成长队;③适应能力,调整自己的行为以满足来访者需要的能力;④支持,在促成希望的同时鼓励来访者自己做出决定的能力;⑤善意,以伦理上推动独立的建设性的方式为来访者求福祉的愿望;⑥自我意识,了解自己,包括态度、价值与情感,并能够确定哪些因素以何种方式影响自己。当然,人的个性也不是完全一成不变的,当辅导员接受了一定的培训并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以后,愈能使自己的个性适应职业的要求和所处的环境,他们的工作就愈能有效提高。

(二)培训原则

第一,系统与实效平衡原则。一方面,辅导员心理咨询能力培养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积累,又要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体现出系统性要求;另一方面,辅导员心理咨询能力培训并非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培训,因此在培训内容上有别于心理系学生的系统学习,因此,我们认为辅导员心理咨询能力培养在理论培训、操作技能训练和督导组成培训系统下要兼顾系统与实效平衡的原则。

1.理论培训注重实用性

主要要求辅导员心理咨询教师掌握培养心理素质和解决一般心理问题的相关理论知识。可以针对辅导员、心理咨询教师培养心理教育能力所需的知识结构,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核心,选取心理学中与此有直接关联的内容进行培训,如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社会心理学、心理卫生中有关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的相关知识。

2.操作技能训练注重体验性

心理咨询能力的训练:首先,观看心理咨询教学录像进行学习,获得感性认识。其次,由参加培训的辅导员心理咨询教师三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互相扮演咨询师、来访者和观察者角色进行练习。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实际,这些操作技能主要包括如何建立助人的关系、心理咨询谈话技术、非理性思维辩驳技术、心理咨询非言语反应技术、认知重构技术、行为训练技术和共情技术、团体心理辅导能力和心理诊断技术等。

3.督导注重常规化(www.xing528.com)

通过督导的指导能更快、更有效地提高辅导员心理咨询专业能力。督导的执行者通常由有经验的资深专业心理咨询人员组成,他们独立地、负责任地行使职责。一般情况下应该坚持每月进行督导,个体督导一般维持在每月一个小时。督导机制常规化之所以重要出于三方面原因,一是复杂的心理咨询过程对方法和技术不断革新的需要;二是个体复杂的心理问题对咨询师丰富知识和经验的需要;三是辅导员自我成长的需要。因此,高校应该建立常规性的心理咨询督导机制,可以帮助辅导员心理咨询教师掌握和提升先进的、实效性更强的心理咨询理论和技术;帮助分享、干预辅导员从事心理咨询的负性情绪,促使其认识自我、了解专业角色,学会平衡各种角色,最终达到促进辅导员心理咨询教师成长的目的。

第二,与日常工作结合原则。辅导员心理咨询能力培养要注重与日常学生管理教育工作相结合,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以团体辅导的形式加强班集体建设

在传统的以辅导员为中心的班级管理模式中,辅导员更多地担任了家长、保姆、裁判和消防队员的角色,使集体在心理健康促进中的重要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借助团体辅导的理论和技术将班集体建设为一个具有高度凝聚力的集体是促进班级所有成员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的有效方法。辅导员运用团体咨询的方式,进行定期成长小组活动,活动中有意识地从集体某成员当下面临的真实生活困境引发集体成员共同关注的讨论主题,通过相互交流,共同讨论,彼此启发、支持和鼓励,观察、了解自己的心理行为反应和他人的心理行为反应,促进集体所有成员的人格成长。团体咨询优于个别咨询的更重要的因素在于,团体提供了一种安全的准社会环境。学生在其中有安全感,能探索自身问题、倾听来自同伴的建议,并且能够通过角色扮演在团体中尝试这些建议,从而增加自我效能,为在现实生活中利用资源解决困惑提供积极的心理能量。针对大学生较普遍的适应性问题,班会可以设置寝室之间如何相处、如何看待校园爱情、上大学为了什么等主题。随着积极心理学潮流的兴起,在外国高校心理咨询领域,一些新的团体咨询模式正在涌现。这些模式主张从正面、积极的角度来看待大学生,不再从问题视角去帮助大学生解决问题,而是强调以模拟困难情景激发大学生的生命潜能,强调大学生利用自身的成功经验与资源实现自我成长与超越。这些新模式使发展性模式具有了可行性,使辅导员开展发展性团体辅导具备了可操作的方案。

(2)运用心理诊断技术及时发现异常学生

一些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的学生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如果这些困扰没有被及时解决,日积月累很可能会发展为心理疾病。如果辅导员学习了心理诊断的知识,可以运用专业的敏感性,及时发现那些心理异常的学生,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扰或者请心理咨询中心专业老师进行分析,防止情况进一步恶化。如何运用心理测评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鉴别大学生心理问题是传统辅导员心理咨询培训中的重要内容。但传统的培训侧重于心理问题的测量,忽略了心理潜能的评估。因此,既然高校心理咨询要以发展模式为主,面向全体学生,运用以消极内容为主的量表进行评估和分析并不科学。它可能会使大学生受到不良暗示,进而夸大自己的消极感受,降低测验的准确性。因此,在辅导员培训中除了讲解诊断量表帮助辅导员鉴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外,更重要的是要教授学生积极量表的使用,如生活质量问卷、幸福感量表、社会支持量表等,这些量表在对大学生进行测查的同时,能给大学生提供目标和积极的心理暗示,有助于充分挖掘大学生的心理潜能,促进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发展。

(3)辅导员谈话使用心理咨询技术

辅导员如果掌握了心理咨询的临床技巧,在与学生谈话时适当运用能够更好地进入学生内心,增强谈话的效果。心理咨询中的技术很多,如倾听技术、提问技术、共情技术等等。例如。共情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咨询者放下自己的参照标准设身处地地以来访者的参照标准正确理解来访者的内心感受,并将自己对来访者内心体验的理解传达给对方。然后引导来访者对其感受做进一步的思考,从而促进其内在心理机制的恢复。辅导员在与学生沟通时如果适当地使用共情技术能够及时帮助学生疏泄当时的负性情绪,增加师生双方的信任感,以此来使日常工作更为顺利有效。

(三)角色定位

第一,心育与德育相互促进,做好心理导师。传统心理咨询中,认为辅导员从事心理咨询存在角色冲突问题。德育是通过灌输一定的社会价值观达到塑造人和改造人的目的,而心理咨询侧重于通过价值中立和无条件积极关注,达到解决人的心理问题的目的。价值干预冲突论,一度使辅导员从事心理咨询备受争议。积极心理学对思想与心理健康相互影响的研究为辅导员注重心育与德育的结合提供了理论支撑。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相比更加关注人的思想品质、高层次和精神因素在个体处理心理问题中的作用,并通过积极生活、责任、增加愉快和胜任,充分发挥个体内在的精神潜能。虽然积极心理学重视人的精神资源的开发以及价值观的干预对消除辅导员从事心理咨询的角色冲突提供了理论指导,但辅导员要对自己的角色有清晰的定位。在实际工作中,要注重心育与德育的结合,并遵循三个基本原则:①以德育为导向,认识心理问题立足于德育的高度;②以心育为基础,从心理的角度深化对思想问题的认识;③分层原则,针对不同性质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发展策略,对一般学生以心理潜能拓展和德育为主;对适应困难的学生以心育为重心,次级预防和辅导为主;对有偏差行为或中级以上心理困惑的学生以专业咨询人员帮助和辅导员关注为重心,采用三级预防和专业心理干预方案。充分发挥德育与心育的育人作用,是做好心理导师的有效途径。

第二,心理辅导与就业指导相结合,做好大学生人生导师。辅导员既是大学生的心理导师,也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目前大学生的发展性困惑,从表面上看是情绪、认知方面的问题,但在更深的层面上,反映的是生活观念与心理发展的滞后。每一位学生都在相对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但他们面对的却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文化不断变迁的崭新时代,能不能顺利适应这一变化,是这一代大学生学业成功、心理健康的关键。如何帮助大学生在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下把握自我发展的主线,有效预测和应对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要求是新时期对辅导员提出的新的要求。因此,以生涯规划为主线,发掘大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将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相结合成为新时期辅导员进行心理辅导的一个新方向。积极心理学对人的心理资本的研究为心理辅导与就业指导的结合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心理资本理论侧重于研究和开发个体的自身优势和积极心理状态中所蕴藏的力量,并将心理资本分解为自我效能、希望、乐观和坚韧性四个基本要素,研究了有效测量、开发和管理四个积极心理要素的方案。因此,在引导大学生进行优势测评的基础上,以职业能力发展为主线,将学习、人际、情感、职业发展融为一个有机的体系指导大学生规划人生,对于大学生发挥潜能、发展自我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