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生适应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大学生要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就必须要适应大学生活。在大学里,说方言的新生应尽量用普通话交流。学习普通话的途径之一,就是向字典学习。某高校大一学生小江在同学中小有名气,不是因为他成绩好,也不是因为他社交能力强,而是因为他袜子多。这个学期,小江从家里带了几百双袜子,一部分自己穿,一部分送给同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

开心一刻

自我介绍:女生版

Hello,大家好,我叫×××,小女子年方18,我的小毛病挺多,天知道我们为什么那么有缘被紧密地缠在一起。既然和大家成为同学,你们就认了吧,注定我们是朋友!“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是我的为人准则。我有时候会有点小矫情,还望大家多多关照。四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我希望和大家一起进步,共创美好明天。

自我介绍:男生版

大家好,我是×××,和大部分男生一样,我喜爱体育运动。我交友有“三不”:不哗众取宠、不自命清高、不作死。作为新生我们都是盲目的小羔羊,希望未来的日子众人拾柴火焰高,一起团结努力。想说的话说不完,用本山大叔的一句话就是“嘿!此处省略一万字。”

大学生适应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大学生要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就必须要适应大学生活

(一)环境适应

1. 自然环境的适应

新生从农村来到城市,从小城镇来到大城市,从北方来到南方或从南方来到北方,从西部来到东部或从沿海来到内地,从熟悉的家乡来到陌生的异地,从朝夕相处的中学来到梦寐以求的大学,首先是自然环境发生了变化。有的新生对这样的变化不适应,以致影响了自己的生活、学习,以及与同学之间的关系,而自己在思想和情绪上也产生了困扰。因此,新生必须使自己尽快适应这种自然环境的变化。

(1)尽快了解和熟悉校园内的环境。校园是大学生活中最重要的场所,几年的大学生活要在校园中度过。只有对校园环境有充分的了解和熟悉,才能在心理上消除陌生感,才能决定自己能否在这样的校园环境中自如地生活和学习。因此,新生到校后一经安排好住处,就要尽早熟悉校园环境,如宿舍在学校的什么方位、系办公室在何处、教室在哪里、图书馆在什么地方、去食堂怎么走、在哪里和怎样购买用餐卡、学校有几个门、去商店从哪里走等,都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清楚。这样,办理各种手续、解决各种问题,就可以顺利、省时,就可以更早地适应新环境,甚至还可以为其他新同学提供帮助。

(2)了解学校周围环境。新生不仅要尽快了解和熟悉校园内的环境,而且应该利用各种机会了解学校周围的环境。可以在课余时间或周末到学校周围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这样就可以尽快熟悉周边环境,有助于自己更快地适应新的自然环境。

(3)了解整个城市的环境。对一座城市自然环境的了解,可以开阔自己的眼界,有利于适应学校环境。新生到校后,可以在老生的带领下到校外的某处参观;还可以利用周末,与老乡或同学一起逛逛街、外出郊游等,这些都有助于新生了解自己即将生活几年的城市。

(4)克服胆怯心理,勇于张口多问。有的新生来到新环境,见到不认识的人,常常表现得拘谨、胆怯,或因方向感不强而怕走远了迷路,又不好意思张口向别人询问,因此说话少、不出门。这对适应新环境是不利的。新生要克服胆怯心理,勇于张口多问,尽快了解更多情况,这对于缩短适应期大有帮助。

(5)尽快适应气候及饮食习惯的变化。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南方和北方、东部和西部的气候特点、饮食习惯等差别较大,新生从自己的家乡来到大学所在地,需要尽快适应当地气候的变化,也要适应饮食的变化。可以事先上网查询当地的气候特点、饮食特点,做到有的放矢;还可以向学长们咨询,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安排好自己的穿衣、吃饭、学习、运动等。总之,新生应用最短的时间达到适应新环境的目的。

2. 语言环境的适应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人口众多的国家,有不同民族的语言和地方方言。在大学里,说方言的新生应尽量用普通话交流。然而,由于有些地区基础教育薄弱,普通话推广水平不高,因此有的新生普通话不标准。这不仅影响了人际交往的质量,还可能因为交往不利而伤害到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进而影响到其他方面。所以,语言环境的适应是不可忽视的。

(1)提高学习普通话的自觉性和自信心。这是一条心理方面的要求。普通话是我们的“国语”,大家都能听懂。大学同学来自“五湖四海”,因此新生必须用普通话交流。这就需要我们每个人自觉地学习普通话,同时也要相信自己能说好普通话。

(2)向字典学习。学习普通话的途径之一,就是向字典学习。字典,如《新华字典》对每一个汉字都注有拼音字母,照着拼音字母读准每个字的读音,能为说好普通话打下重要的基础。

(3)听电台播音。多听电台和电视台的播音,是学习普通话的另一途径。电台和电视台的播音员是经过普通话训练的,是比较标准的。因此,一边听播音员播音,一边按其语音语调去说,普通话水平就会提高。

(4)向同学学习。身边会有许多同学的普通话说得很好,不少老师的普通话也很标准,因此普通话不标准的新生应多跟他们请教,多向他们学习。这是学好普通话的重要途径。

(5)勇于开口说。学习普通话,不要怕别人笑话,要勇于开口练习。学外语不说不行,学普通话亦如此,而且学说普通话的条件和语言环境比学外语更优越。

当然,在努力掌握好普通话的同时,多掌握一些地方方言也是需要的。因为掌握地方方言也有助于适应环境。例如,出门办事、上街买东西,都可能与当地人打交道,如果会说当地的方言,不仅方便交流,还可以避免出差错,甚至避免少数当地人“欺生”。

(二)生活能力的培养

对于很多90后、00后新生来说,上大学是第一次离开家,第一次开始独立生活。高中时期,学生的大部分精力都用来读书,父母包办了一切生活琐事,而走进大学,脱离了原来的生活轨道,新生开始独立面对这一切。因此,必须学会打理个人生活,培养和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这也是我们将来走向社会必须要具备的能力。

1. 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大学新生应学会打理日常生活,准时起床、运动,自己料理床铺,收拾房间,自己洗衣服,缝补衣服,根据天气的变化增减衣物,调理好每天的饮食,等等。在这个过程中,要和同学多交流,这既能够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以下是几个真实案例。你刚进大学,看看你或者你周围的同学是不是也跟他(她)们有相似之处呢?

某高校大一学生小江在同学中小有名气,不是因为他成绩好,也不是因为他社交能力强,而是因为他袜子多。这个学期,小江从家里带了几百双袜子,一部分自己穿,一部分送给同学。“两天换一双,然后就丢掉”,小江说。

某大学大一女生寝室,7:40分,喊叫声此起彼伏:“我的鞋子呢?”“谁把我的牙膏拿走了?”“我的书放在你那里没有?”……8点过后,人影无踪,满室狼藉,被子堆在床上,地上垃圾袋各自为政,阳台上的大桶里塞满脏衣服。

2014年3月10日,央视网报道:由于快递业务的迅速发展,眼下一些高校学生把积攒的脏衣服寄回家洗,再通过快递寄回来。

看了以上案例,你有何感想呢?

2. 学会理财

大学新生需要培养理财观念,避免不必要的消费。大学新生一般没有太多的理财经验。由于家长一般每月或每几个月给他们一次生活费,因此新生应计划如何消费。计划不当甚至没有计划的学生常常在短时间里大手大脚,把后面的生活费提前花掉。另外,赶时髦、讲排场的社会风气对大学新生也有影响,娱乐一次往往就花掉生活费的一大半,加上平时的伙食费,每个月的生活费就所剩无几了。

因此,大学新生要学会理财,要注意考虑:在生活中,哪些开支是必需的,哪些开支是完全不必要的,哪些是可有可无的;钱要花在正当的地方,要避免完全不必要的消费,可花可不花的尽量少花。此外,还要根据父母的经济能力或自己勤工俭学的收获来合理安排日常消费。经过以上分析,再确定自己每个月的消费计划,并且要尽量按照计划执行;另外,多余的钱可以存入银行,以备急需时使用。

建议:大学新生要会记账和制定预算。有个记账簿,就可以掌握收支情况,看看哪些是不必要的支出,哪些是可以控制的支出,并对症下药,对今后的开支做出必要的改进,达到控制消费的目的。

3.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习惯代表个人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能促进个人的身心健康,而且能促进个人的发展。大学生精力旺盛,又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良好的生活习惯是确保顺利、成功度过大学阶段的一个重要基础。为了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从一进大学起,大学生就应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并防止不良生活习惯的形成。

第一,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作息。因为有规律的生活能使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交替进行,这对促进身心健康是非常有利的。

最重要的是,大学新生应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有的学生习惯在晚上卧谈,一谈就是两三个小时,结果第二天上课的时候非常疲惫,根本无心听课。长期如此,不仅影响平时的学习,还容易引起失眠,甚至引发神经衰弱。研究表明,大学生的睡眠时间每天不能少于7个小时。如果条件允许,午饭后可以小睡一会儿,但最好不要超过40分钟。

第二,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学习之余参加一些文体活动,不但可以缓解刻板紧张的生活,还可以放松心情,增加生活乐趣,进而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跑步、做广播体操、踢足球等都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这是一种积极的休息。实践证明:7+1>8。在这里,7+1表示7个小时的学习加上1个小时的体育文娱活动,8表示8个小时的连续学习。也就是说,参加体育活动的7个小时学习比不参加体育活动的8个小时学习效果要好。

第三,保证合理的营养供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大学生饮食不良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饮食不规律。很多人早晨起床较晚,来不及吃早饭便去上课,有的索性不吃早饭,有的则在课间饿的时候随便吃些零食。二是暴饮暴食。大学生主要在食堂就餐,但食堂的就餐时间比较固定,常有学生由于学习或其他原因错过了开饭时间,于是就拿饼干、方便面来应付,等下一顿吃饭时再吃双份。营养学家的研究表明,早餐吃饱、吃好,对维持血糖水平是很必要的;用餐时不能挑食偏食,要加强全面营养,还要多吃水果蔬菜

第四,改正或防止吸烟、酗酒、沉溺于电子游戏等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酗酒的危害不言而喻。沉溺于电子游戏的危害同样很大,已有多例因玩游戏而猝死的新闻见诸报端,这不仅对身体的危害极大,而且严重耽误学业,因沉迷网络而荒废学业、被勒令退学的人屡见不鲜。大学生要积极预防游戏或网络成瘾,增强自制力

阅读卡片

大学生的8个不良饮食习惯

科学合理的饮食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习效率。但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营养学知识,饮食行为基本处于盲目状态,随意性较大,能按科学方式对待饮食的人为数不多。以下是大学生常见的8个不良饮食习惯。

1. 不吃早餐或早餐质量不高。大学生普遍不重视早餐,相当多的大学生不吃早餐或早餐质量不高。国内外的许多研究表明,不吃早餐和早餐质量不高的学生,其数字运用、创造性、想象力和身体发育等方面均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要重视对大学生进行“早餐教育”,让大学生意识到吃早餐的重要性,并让大学生了解早餐的食物种类、数量和营养搭配情况。

2. 偏爱零食。大学生喜欢吃零食的情况非常普遍,尤其是女生更加偏爱零食。零食所提供的能量、营养素不如正餐均衡、全面,而且多数零食味道浓厚,过于香甜或咸,脂肪和糖、盐的含量较高,既影响大学生进食正餐的胃口,又容易造成钙、铁、锌、碘、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素的缺乏。因此,要教会大学生选择营养相对均衡、全面的零食,既享受到吃零食的快乐,又能获得良好的营养。

3. 偏爱洋快餐。从营养的角度看,洋快餐普遍都是肉多、菜少、高能量、高脂肪、低膳食纤维、低维生素、低矿物质的食品。比如,马铃薯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优质淀粉,但用马铃薯炸制而成的薯片、薯条中却吸收了大量的油脂、能量,维生素也被破坏了,是典型的“能量炸弹”。(www.xing528.com)

4. 偏爱油炸食品。油条、煎饼、炸鸡等油炸食品以其鲜美的口感,深受大学生青睐。但油炸食品脂肪含量多,不易消化,且食用油反复高温加热还会产生有害物质。常吃油炸食品会产生消化不良、肥胖等症状,严重的还会诱发癌症等严重疾病。

5. 校外就餐。男生在校外就餐的次数明显高于女生。他们选择校外就餐的原因:有的认为校外饭菜价格适中,口味要比学校食堂好;有的认为校外就餐自由方便,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有的是因为同学、朋友聚会而外出就餐。大多数学生校外就餐的地点选择在学校周边餐馆、街边小店、小摊上,但这些地方大多条件简陋,缺少消毒器具,用餐环境恶劣,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

6. 白开水饮用量偏少。很多大学生没有主动饮水的习惯,每日的饮水量不足,往往是渴极了才暴饮一顿。现在的瓶装水和饮料越来越多,有些家庭条件好的大学生常以此替代白开水,认为比喝白开水更有营养,尤其偏爱含糖的饮料和果汁。其实,从健康的角度来看,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里面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而且它不用消化就能被人体直接吸收。

7. 蔬菜和水果摄入量少。大学生膳食结构不合理还表现在每餐主食量摄入偏多,而蔬菜水果摄入量较少。蔬菜和水果能够为人体提供每日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铁等矿物质,还能增加膳食纤维,有助于体内酸碱平衡,从而达到一个平衡的膳食模式。

8. 饮食不规律。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一日三餐进餐时间无规律,甚至三餐的食量分配也无任何规律,随意性非常大。如果摄食不足或饮食过度,都会伤害脾胃。饮食不规律、饥一顿饱一顿是导致消化系统紊乱的主要原因。长期没有规律的饮食也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必须引起注意。

以上这些不良习惯,你有没有?如果有,你需要改改了。

4. 安排好课余时间

首先,对自己近期内的活动有一个理智的分析,看看自己近期内要达到哪些目标,最需要做的是什么,各种活动对自己发展的意义是什么,等等。其次,做出最好的时间安排,并且在执行计划中不断地修正和发展。再次,最好能专门制订一份休闲计划,对一些较重大的节假日和休闲项目做出妥当的安排,这样能使自己的休闲和学习有条不紊地进行,使身心得到有效的放松和调适。

(三)人际关系适应

在新生的人际关系中,问题最多的还是同学关系。由于班级和宿舍里的同学分别来自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家庭,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往往容易发生冲突。因此,大学新生有必要掌握一些处理同学关系的方法和技巧,以实现人际和谐。

1. 认识差异的客观存在

每个新生都必须面对差异,并且接受差异。要学会承认各人有各人的生活习惯和价值体系,如果你与别人生活在一起,你就得接受他(她)的生活方式。如果别人的生活方式有碍于你的生活(如夜里看电视影响你的休息,未经允许随便动你的东西等),你需要委婉地提出意见,并适当地进行自我调整(如调整作息时间)。

另外,了解下面的内容,会帮助你和新同学处好关系。

南北方的差异:南方人谨慎、细心,北方人直率、坦诚;南方人含蓄,北方人外露;南方人爱吃辣、喜食米饭,北方人口味重、喜食面食。

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的不同:有的人看重能力,有的人看重品行;有的人信奉人之初性本善,有的人相信人在潜意识里总有犯罪的动机;有的人追求学业上的成就,有的人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

生活习惯千差万别:有的人外向,整天说个不停,有的人内向,少言寡语;有的人早睡早起,有的人晚上不睡早上不起;有的人独善其身,有的人广交朋友。

2. 主动寻求友情

寻求友情是大学生普遍的心理需要,新生表现得更为强烈。但友情需要那些想获得友情的人自己去寻觅,而且要主动寻觅。在平时的生活中,新生需要做到三主动:主动与同学打招呼,主动和同学讲话,主动帮助别人。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不要过于计较别人会不会报答你。

3. 自觉摆脱孤独

孤独是由于个人在某种环境或某种活动中交往的人太少而产生的一种孤单的不愉快的情感。当一个人到一个生疏的环境里,如果不善于与人交往,就会感到孤独。对于许多新生来说,处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不仅处处感到不适应,而且一时难于寻找知音,无法将自己的苦闷倾诉出来,很容易将自己封闭起来,内心形成强烈的孤独感。这种孤独感是必须要摆脱的。摆脱孤独感的根本途径就是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开拓自己的生活空间,积极参与学校里的各种活动,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与周围的同学交往、沟通,从而摆脱孤独,适应新的人际环境。

4. 积极参加各种活动

学校为了使大一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一般都会准备一系列的迎新活动:导师讲座、辅导员座谈会、学长交流会、迎新晚会……新生应当多参加这些活动,在活动中与老师、学长及同学沟通交流,从而有效帮助新生认识新群体、新环境。除了学校举办的迎新活动,多参加课外活动也有助于新生尽快适应,如篮球、足球、羽毛球等体育运动能够让人放松,心情舒畅。很多男生往往能很快找到志同道合的球友;班级郊游、联谊舞会、同乡聚会等群体活动能扩大新生的交际圈,帮助新生增长见闻,在新群体中找到归属感。

5. 克服自卑

自卑是部分新生容易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自卑即自我评价偏低引起的心理体验。自卑心理容易使人孤立、离群、抑制自信心和荣誉感。新入校的大学生在中学时大多是同学中的佼佼者,但进入人才济济的大学后,才发现“强中更有强中手”,便觉得自己渺小、无能,于是产生自卑感。也有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感到自卑。不论是由何种原因引起的自卑感,我们都要尽快地克服,如果根源是由于自我评价偏低,不妨请自己的家人、老师和同学谈谈他们对自己的看法,也许会从中发现自己的自卑完全是多余的,只不过是自己看不起自己。这样,就会从自卑中解脱出来,从而使自己尽快地适应大学校园这一新的人际环境。

6. 树立自信

克服自卑需要树立自信。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是对自我力量的充分估计。自信来源于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的效果是自信产生的基础,而自信又是我们做事情取得成功的基础。新生处在陌生的人际环境中,要相信自己能尽快地适应这一新的人际环境,要相信自己有能力与周围的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作为大学生,在适应新的人际环境及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都要有自信心。

7. 主动帮助他人

心理学家发现,以帮助与相互帮助为开端的人际关系,不仅容易确立良好的第一印象,而且可以迅速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使良好的人际关系迅速建立起来。“患难之交”正说明了这点,这也是“雪中送炭”的心理效应。因此,我们平时在生活、学习中,应主动帮助他人。

8. 处理好宿舍关系

初入校园,社交网络还未打开,宿舍关系是最初的社交关系,舍友是自己最重要的伙伴,大家会有相互依靠的心理需要,这段时间常常是宿舍集体行动。宿舍关系是一个先热后冷,最后再回温的过程。但新生不要觉得恐惧,要知道很快你就要走入社会,那才是真正复杂的人际关系。此时如果连宿舍关系都处理不好,将来该怎么办呢?

新宿舍快速融合的方法就是集体行动:一起吃饭,一起上课,一起参观校园,等等。女生可以一起去逛街,男生可以一起打篮球、踢足球。总之,想尽一切办法和同宿舍的同学熟悉起来,这也是处理好大学人际关系的开始。

处理不好同学关系的人大致有两类:一是过分求全,处处忍让。这种人一味迁就别人,别人对的他接受,别人不对的他也接受,有了意见也不肯提,怕伤了和气,怕别人对自己印象不好。这种人看似与世无争,与人为善,其实内心多有压抑,容易出现抑郁症的症状:少言寡语、不爱与人交往、退缩。二是过分维护自己,对别人缺少宽容,以自我为中心,言谈举止不考虑别人的利益。这种人在群体中不容易被接纳,常常不受人欢迎,是群体孤立的对象。要想处理好同学关系,必须动脑筋,讲究方法与技巧,如给室友提意见一定不能当着众人的面,以免使对方难堪、失面子。

另外,请记住以下三个建议:①宿舍是大家的,你和室友就像家人,相互迁就很重要;②卧谈会是增进室友之间友情的最好机会;③不要每天和室友黏在一起,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空间。

特别提醒:自我中心主义是集体生活的大忌,必须坚决摒弃。集体生活不可能像一个人生活那么自由。

总之,对绝大多数新生来说,进入大学是真正意义上独立生活的第一步。因此,要学会适应大学内外环境;学会独立生活;学会起居、饮食、穿戴、洗晒;学会理财;学会处理人际关系,这样才能尽快适应新生活。

阅读卡片

“过来人”谈大学怎么过?

1.安全第一。安全是做事情的重要保障,请你一定要注意安全,爱惜自己,珍爱生命。

2.学会做人。对于大学生来说,知识与方法可以很快掌握,但良好的习惯、优秀的品质、高尚的品德却需要积累。

3.实力最重要。永远记住,在社会上获得成功的方法永远只是一个,那就是你的实力。

4.凡事预则立。面试时很多老板都会问:“你会做什么?”你最好现在就记住这个问题,并为以后会好好回答做准备。

5.慎交网友。QQ、微信等是常用的交友工具,但不要轻易相信社交网络上的友谊或爱情。

6.让父母放心。经常给家里打个电话,始终记住:儿行千里母担忧。

7.健康是财富。每个星期都要抽时间来锻炼身体,锻炼身体就是为自己积累财富。

8.适度游戏。网络游戏可以玩,但千万别迷恋网络游戏。

9.别说脏话。你应该知道习惯的力量,当找工作或者和别人接触时,你随便说出的一个字或几个字会让你在别人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10.提前去招聘会。大二、大三的时候去学校的招聘会看看,也许这会带给你一种危机感,但也会给你一些前进的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