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沈周、唐寅、祝允明、文徵明等与《垂虹桥》

沈周、唐寅、祝允明、文徵明等与《垂虹桥》

时间:2023-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垂虹别意图卷》,其由来得从明代安徽学子戴昭说起。正德三年,戴昭离别苏州时得到了众多名士赠诗,唐寅还作《垂虹别意图》,戴昭便将这些吴中名士的诗画作品汇成《垂虹别意图卷》。该图卷由唐寅作画,祝允明题“垂虹别意”引首,戴冠作序,苏州众才子作诗三十六首,汪昱作跋。明代《垂虹别意图卷》(局部)垂虹别意诗序戴冠①休宁宗弟戴生昭,年富质美。祝允明引首《垂虹别意》注:①戴冠:字章甫,自号濯缨,长洲人,明代学者。

沈周、唐寅、祝允明、文徵明等与《垂虹桥》

《垂虹别意图卷》,其由来得从明代安徽学子戴昭说起。他求学苏州,起初跟唐寅学诗,后向薛世奇学治《易经》,再转而从师雷启东,结交了不少吴地名士正德三年(1508),戴昭离别苏州时得到了众多名士赠诗,唐寅还作《垂虹别意图》,戴昭便将这些吴中名士的诗画作品汇成《垂虹别意图卷》。五百年后,书法史论家葛鸿桢先生在翻译美国傅申先生所著《海外书迹研究》时,发现美国著名收藏家顾洛阜收藏有《垂虹别意图卷》。该图卷由唐寅作画,祝允明题“垂虹别意”引首,戴冠作序,苏州众才子作诗三十六首,汪昱作跋。

明代《垂虹别意图卷》(局部)

垂虹别意诗序

戴冠

休宁宗弟戴生昭,年富质美。余教绍兴府学时,与其父思端有同谱之好,往来情义甚笃。然思端业贾,什九在外,不能内顾昭,恐昭废学负所禀,因挈来游于吴,访可为师者师之。初从唐子畏治诗;又恐不知一言以蔽之之义,乃去从薛世奇治《易》;世奇仕去,继从雷启东以卒业。昭为人言动谦密,亲贤好士,故沈石田、杨君谦、祝希哲辈,皆吴中名士,昭悉得与交,交辄忘年忘情。及昭学渐就绪,去家且久,不能无廷闱之思。将告归,众作诗送之。君谦诗云“垂虹拂帆过”,因题卷曰“垂虹别意”。盖垂虹者,吴地石杠之名也,送昭必于此地为别,使送者可及夕而返故也。昭自来请序。予曰:丈夫立身,莫先于学。不学,则纵富且贵,不过血肉之躯耳。富则败礼乱俗,贵则败政厉下,富贵将安用哉!死则人皆唾詈不已;其所过之地,如孤鸿雪泥指爪易灭,人亦不齿也。惟人幼而能进于学,以明其理,以修其身,故能入孝出弟,行谨言信;穷则善家厚俗,出则忠君泽民;生则人化之,死则人思之;所历之地,人皆称述而歌咏之。非私也,人心之公道也,古今之直道也。昭生来游吴中,而以明经讲学为务;吴之士夫,亦乐与游。及其去,而送之以诗。即昭他日所历而使人思慕之权舆也;不然则赠昭之言岂徒然耶?昭归以予言谂诸父兄宗族,当必以予言为然。昭字明甫,同余出唐道国忠公胄之后,盖徽之双溪世家云。正德戊辰中秋吉旦,浙江绍兴府儒学训导长洲戴冠拜手序。

祝允明引首《垂虹别意》

注:

①戴冠:字章甫,自号濯缨,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学者。弘治四年(1491),授浙江绍兴府儒学训导,后归。著有《濯缨亭笔记》《礼记杂说辨疑》《读史类聚》等。

②唐子畏:即明代画家、文学家唐寅,一字子畏。

③沈石田:即明代绘画大师、吴门画派创始人沈周,号石田。

④杨君谦:即明代文学家杨循吉,一字君谦。

⑤祝希哲:即明代书法家祝允明,一字希哲。

⑥石杠:石桥。

⑦权舆:草木发芽,引申为起始。

⑧唐道国忠公:指唐初宰相戴胄,逝后追赠道国公,谥号为忠。

⑨正德戊辰:即正德三年(1508)。

垂虹别意诗

垂虹不是灞陵桥,送客能来路亦遥。

西望太湖山阁日,东连沧海地通潮。

沈周像

酒波汩汩翻荷叶,别思茫茫在柳条。

更欲传杯迟判袂,月明倚柱唤吹箫。

(沈周)

云外晴虹类石桥,送君归省去程遥。

树声撼地天将雨,帆影拖风晩带潮。

短棹载书维古渡,长亭折柳剩残条。

离愁无限相思意,其奈分襟月下箫。

(谢表次韵

注:

①次韵:此处指谢表之诗按沈周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祝允明像

把手江南奇绝处,石栏高拍袂初分。

胸中故有长虹在,吐作天家补衮文。

(祝允明)

相逢忆昔自花村,今忍相违赋此吟。

怨鸟啼残归去恨,清风歆动仰高心。

半江寒送苹花雪,一路香浮桂子金。

有约明年重过我,不妨杯酒话更深。

(山塘吴龙)

文徵明像

久客怀归辞旧知,扁舟江上欲行时。

多情最是垂虹月,千里悠悠照别离。

(长洲文璧

注:

①文璧:即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徵明,原名璧。

相送江头水映空,孤舟渺渺下垂虹。

秋深无限江枫思,欲赠相思苦未工。

(陈湖陈键)

柳脆霜前绿,桥垂水上虹。

深杯惜离别,明日路西东。

欢笑辜圆月,平安附便风。

归家说经历,挑尽短檠红。

(苏门唐寅)

唐寅像

注:

①短檠:油灯的代称。

剑客金阊,梧桐叶又黄。

蛩催归思早,江渺去途长。

余暑庇山影,西风来桂香。

垂虹拂帆过,凫雁满银塘。

(弘农杨循吉)

垂虹桥下碧流长,送子明经返故乡

道向南归传易理,水流东去过吴江

卦爻象箸分奇耦,交谊情深各惨伤。

婺邑晦翁生长地,邻封英俊有余光。

(顾福

注:

①卦爻:《易经》的基本因素,分阳爻、阴爻;象箸:象牙制作的筷子

②顾福:(1440-?),字天锡,吴县(今苏州吴中区)人,进士出身,曾任光禄寺署丞。

秋风振乔柯,客子归意扤。

落日垂虹桥,停桡待明发。

渺渺兮予怀,望望兮水阔。

暌违不足道,鄙吝谁我豁。

(吴兴仇复

注:

①乔柯:高枝;扤:撼动。

②暌违:分离;鄙吝:鄙俗。

③仇复: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居苏州。

卷束残书上短槎,临行不用叹抟沙。

惟余似水交情在,相逐云帆送到家。

(古吴练同悳)

注:

①卷束:卷起捆束;槎:木筏,指船;抟沙:喻聚而易散。

白首忘年交子久,临期握手思难禁。

垂虹桥下有流水,别意与之同此深。

(八十七翁雪厓陈仪

注:

①陈仪:字雪厓,庐山(今属江西)人,居苏州。

枫落江堤晩带烟,行人把袂买归船。

溪分野色东西路,桥跨清流上下天。

酒为锦心浇磊磈,诗凭玉轴寄留连。

何时又是逢君日,夜雨联床话昔年。

(东吴厚亝朱侗

注:

①把袂:拉住衣袖,表示亲昵。

②磊磈:众石累积貌,亦喻胸中不平之气。

③朱侗:吴县(今苏州吴中区)人,字厚亝。

芙蓉动清秋,凉飔拂衣袖。

游子轻别离,执手不可久。

长虹滟滟吴云低,阑干插汉天为齐。

君不见临邛桥柱侈今古,相如亦是寻常题。

(吴门陆稷)

注:

①相如:指司马相如;题桥柱:指司马相如初离蜀赴长安,曾于成都城北升仙桥题句于桥柱,喻对功名有所抱负。

秋江水清兮秋日明,送所昵兮将远行。

判两袂兮何怔营,指归岑兮云英英,

差道阻兮江之程,酒拍拍兮满兕觥,

君再饮兮延我情。

(射渎徐子立)

注:

①兕觥:古代酒器。

久客怀乡井,阳阳不遂留。

自知归计好,何用别时愁。

酒尽钟声发,诗成夜气浮。

相逢惜相别,犹欲上江楼。

(黄纹)

秋云随彩动蛟龙,才子行踪气贯虹。(www.xing528.com)

无奈离杯重留恋,不禁吹雨冷江枫。

一脉情衷发短篷,西风漂泊任行踪。

于今莫问江南事,夜月晨钟两地同。

(长洲俞符)

临流祖席正清秋,歌罢新词不自由。

此日送君和兴去,何须风雪夜乘舟。

(练仝璧)

临岐慷慨掷离觞,仗剑南归发棹郎。

情似三忠桥下水,远随君梦过钱塘。

(鲁参)

注:

①临岐:本为面临歧路,后亦用为赠别之辞;棹郎:船夫。

②三忠桥下水:垂虹桥边有三忠祠。

送君归去上垂虹,霜落吴江几树枫。

堂上有人真倚望,布帆休挫送潮风。

(太原祝续

注:

①祝续:太原(今属山西)人,居苏州。

心怀亲舎远,身上客船忙。

昧昧情千种,匆匆酒一觞。

江波摇落日,枫叶著余霜。

顾此垂虹影,种愁谁短长。

(漕湖俞金)

注:

①漕湖:古代苏州北侧一湖泊,现属相城区。

送别江枫日已斜,倚栏把酒思无涯。

惊心白发思乡国,触目青山感物华。

渺渺烟波牵客恨,迢迢秋浦乱芦花

不堪回首天空阔,一鹜横飞带落霞。

(吴释德璇)

客子匆匆买棹回,临岐相别思悠哉。

石梁照水垂虹远,泽国涵空鸣雁哀。

星斗光铓堪淬剑,风霜牢落且衔杯。

吴门剩有相知在,开遍梅花拟复来。

(邢参

注:

①邢参: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丽文,与文徵明、蔡羽等交善,时称“东庄十友”,有《邢处士集》等。

乾坤上下恣遨游,独鹗高横万里秋。

剑化延平津水上,钓垂严濑石矶头。

时清不进圯桥履,月白曾携赤壁舟。

不似吕岩空诳世,帆飞直过岳阳楼

(长洲戴冠)

七泽三湘作胜游,楚天凉雨值新秋。

江湖来往多青眼,山水登临半白头。

赤壁矶荒重吊古,武昌城晩更维舟。

元之虽去清风在,复读遗文上竹楼。

(庐山陈仪)

终岁览江山,得得避复游。

闲云泽国天,野鹤林泉秋。

年少从亲继为宦,急流勇退旋田头。

足迹天下慨无半,犹胜出门莫解舟。

九垓汗漫拟黄鹄,何时叙问城东楼。

(长洲周同人

注:

①九垓:中央至八极之地;汗漫:广泛。

②周同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新安十日程,足为千里游。

江湖志汗漫,仗剑气横秋。

昨逢阿戎与之语,知君楚尾并吴头。

不须琵琶浔阳郭,泊此书画沧江舟。

飘然明发向何许,长笛一声黄鹤楼

(长洲朱存理

注:

①阿戎:称堂弟。

②朱存理:明学者、鉴赏家,字性甫,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壮怀未易惬,直作汗漫游。

长啸楚江晩,浩歌彭蠡秋。

一函图书随所适,相逢谁不甘低头。

春风帆樯薄南郭,飘作桃源神仙舟。

为问贤郎读书处,古濠东畔元龙楼。

(吴郡俞金

注:

①元龙楼:指三国陈登的百尺楼。陈登,字元龙。

②俞金: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人生示弧矢,志已在远游。

彼昏罔克知,苟延春与秋。

佳山佳水目未覩,种种白发已满头。

幡然便欲出门去,光景又若逝水舟。

何如戴君游汗漫,朝登楚阁暮秦楼。

注:

①弧矢:指从小立大志。

②覩:古同“睹”。

江枫未摇落,江水正澄清。

水色君颜色,相思无限情。

(应祥)

瑟瑟西风透客衣,怀乡情与雁南飞。

夕阳枫叶吴江上,一片秋光送马蹄

(海观陆南)

宝带秋波启别筵,垂虹晚日送行船。

白云似与越山隔,明月还同吴地悬。

后夜相思各杯酒,来年重会剩诗篇。

殷勤再写桥头景,江冷丹枫岁暮天。

(长洲朱存理)

相见无几又送君,江枫洒酒话殷勤。

橹声摇落山头日,帆影冲开溪溆云。

柳剩残枝犹可折,词将前意不堪闻。

归家谈及吴中事,挑尽寒灯坐夜分。

(葑泾顾桐)

重别垂虹秋正云,相思从此散鸥盟。

东南一水分吴越,书剑十年如弟兄。

黄叶不堪风雨路,孤舟忍共酒杯情。

归来有梦君何处,明月杭州第几程。

(城南钦遵)

松陵一水卧长虹,多少行人感慨中。

此日送君无限意,萧萧黄叶与丹枫。

(昌溪王俸)

跋垂虹别意卷后

苏、徽,古吴越地,今俱直隶为邻封,故徽之客于苏者甚众且久,至历几星霜忘归者,必其山川、人物可嘉而可乐欤。苏多名士,善诗赋,为诸藩称首。戴君明甫与之游,获其诗累卷,抑明甫之言语、事为、忠信、笃敬,可欲而可慕欤?不然,何客苏者非一明甫,别垂虹者亦非一明甫,而独能致诸名士重之以辞。若是也,明甫得此,诚知重璠璵矣。使徒知重之而不知所以重,恐非赠言者之本意,惟勉于学、慎于德,所谓忠信、笃敬者,益加修省而精进焉,则徽士将不忍与之别而去,苏士又不忍与之别而归矣,岂非吾徽之光,斯卷之华哉!窃意赠言者之意,固如此。余敢附言于卷末者,意亦如此。也若夫纪述之详,勉进之切,则橡庵先生之言诚然,余复何言。正德甲戌孟冬月既望,眷生顾斋汪昱书。

注:

①邻封:本为相邻的封地,泛指邻地。

②星霜:指年岁。

③璠璵:美玉名,泛指珍宝。

④正德甲戌:即正德九年(1514)

⑤眷生:旧时尊长对姻亲晚辈的自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