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生物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现代生物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持续发展观所追求的“可持续性”,是包括“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的耦合。(一)生物质开发与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最突出的制约因素是社会公平问题。“三农”问题解决好了,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才会从根本上解决。重新打造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成为世界各国迫切需要解决的战略问题。

现代生物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前文分析指出,可持续发展观的核心是突出“发展”和“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观的“发展”是一个不被来自生物圈环境中的污染问题、环境问题所影响的发展,是一个不被贫困问题与社会动乱问题所困扰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观所追求的“可持续性”,是包括“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的耦合。然而,世界各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都面临着全球生态环境危机和能源危机带来的各种压力和挑战。中国也不例外,正如前文所分析的那样,中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人口拥挤与社会公平问题、资源缺口与能源危机、生态环境危机等,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的矛盾与冲突日益凸显。面对种种危机与冲突,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必须依靠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着力解决以一次能源为主的能源开发利用模式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摆脱过去一味依靠高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生物质的开发利用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可能。大力开发生物质,发展生物质经济,不仅可以解决能源危机与生态环境问题,而且可以解决人口拥挤与社会公平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振兴与发展,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一条全新的途径。

基于本章第一节已经详细分析了生物质开发对环境的促进与改善作用,本节重点分析生物质开发对我国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对能源资源的影响,以及生物质开发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对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一)生物质开发与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最突出的制约因素是社会公平问题。中国的社会公平问题集中体现为城乡居民发展机会与发展能力的不平等,以及城乡居民受教育程度、就业机会、公共支出、社会保障居民收入生活富裕程度上的不平等。要解决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人口拥挤、贫困与社会公平问题,关键在于提高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三农”问题解决好了,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才会从根本上解决。

大力开发生物质资源,发展生物质产业,不仅可以解决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源缺口与能源危机、环境污染与生态失衡问题,可大幅度降低工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的环境成本和经济成本,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可以打破传统农业生产,构建新型产业体系,解决农村地区劳动力过剩与就业难问题、贫困问题以及城乡差距、工农差距等社会不公平问题。

1.生物质开发带来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模式的变革,促进农村产业体系的重构

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农业主要是从事稻、麦、棉、猪、牛、羊等初级农产品的生产,满足人类生活的基本需要;在工业化社会中,农业在提供初级农产品的同时,主要为食品加工业、烟草加工业、饲料加工业、造纸业、木材加工业、林产化学加工业等提供原料。传统农业主要是利用了生物体的经济活动需要的部分,其余部分以废物的形式弃置于环境之中,不仅浪费了大量资源,而且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进入生物质经济时代,随着大规模的生物质开发利用,生物质产业将成为联结工业和农业的新兴产业,将彻底改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运行模式,重构农业及农村产业体系。

基于生物质开发利用的新型农村产业体系,除了包括原有的农、林、畜牧养殖、水产养殖以外,还将建立起以农村“三物”(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剩余物、畜禽养殖排泄物、能源作物)等生物质资源生产加工利用企业为主体的一条新的环状产业链,拓展传统农业的产业链条,使得农村产业体系发生变革。不再使用传统的农业思维和模式运作,也不再使用传统的工业思维和工作模式运作,而要用一种将生物质(原料)生产和转化加工融为一体的新型思维和工作模式运作。

2.生物质产业的发展,为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致富、缩小城乡差距提供全新思路,为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一条有效实现途径

生物质产业的大力发展,为彻底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道路。随着农村第一产业的拓展,第二产业体系的建立,以及农村第三产业的兴起,农民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生物质资源的开发,我国农业将从单纯的生物质的生产,走向从生物质原料生产到生物质综合开发利用的一体化、多元化的生产格局;由单纯的食物生产,向生物质能源、生物质材料、林产化工、医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等众多领域扩展。这种基于生物质开发利用的新型农村产业体系,将为农村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农民的增收、过剩劳力问题的解决提供出路,并为农村城镇建设提供一条全新的途径。此外,这一体系对于农村能源建设、小城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均具有重要作用。新型农村产业体系的构成,还有利于遏制生态环境的恶化,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和居住区生活条件,进而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低的问题,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生物质能开发与我国能源资源可持续发展

随着化石能源的渐趋枯竭以及全球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陷入资源环境危机的困境中。如何使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摆脱对可耗竭性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如何解决因过度利用化石能源而带来的严重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以及因自然环境承载力过重、生物多样性被破坏而导致的生态失衡等一系列问题?重新打造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成为世界各国迫切需要解决的战略问题。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新审视人类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与经济增长的方式,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目光锁定在改变资源开发利用结构,尤其是改变传统的以一次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开发模式,以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

从能源的加工转换过程来看,能源系统可以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其中一次能源是指从自然界取得后未经加工的能源,其初始来源主要有:太阳光、地球固有的物质和太阳系行星运行的能量。根据再生性,一次能源又可进一步划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二次能源是指经过加工与转换一次能源而得到的能源。从能源使用的相对阶段以及能源利用过程中的技术水平来划分,能源系统可以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常规能源是指早已被人们广泛利用的能源或传统能源;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能源。以生物质能源为例,在一次和二次能源划分中,生物质能是可再生的一次能源;在常规能源和新能源的划分中,生物质根据其利用方式,可以分为传统生物质能源和现代生物质能源。

从世界能源发展战略来看,人类必须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能源道路,因此开发利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就成为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国纷纷把可再生能源,尤其是生物质能源,作为战略替代能源加以重点开发利用,从国家层面上实施生物质能开发战略,并采取具体对策行动。我国政府同样十分重视生物质开发利用工作,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和倡导发展生物质经济。

1.中国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改善能源结构、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www.xing528.com)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资源基地之一,生物质能资源品种多、数量大、分布广。除城市中大量存在的工业有机废水、工业有机废渣和城市垃圾外,在我国农村地区的农业区、林区、山地、水面还蕴藏着大量的可再生生物资源,如草本能源作物、木本含油作物、农作物秸秆、农作物地根和藤茎、乔灌木及其树枝和落叶、山区及丘陵地带含有大量淀粉和糖分的野生植物、广大水面和水域生长的“水生能源植物、藻类”以及农产品加工和林木加工的大量废弃物等,如此丰富的生物资源,都是可用于发展生物质能源的原料。

根据我国生物质资源特点和技术潜在优势,可以把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塑料,以及沼气发电和固化成型燃烧作为主产品。

2.我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实践

我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虽是刚刚起步,但发展势头较好,各地正在积极探索利用生物质发电、生产生物燃料和生物能源的实践活动。

我国自行培育、具高抗逆性和可全国种植的甜高粱,每公顷能产燃料乙醇6吨,比甘蔗高30%,比玉米高3倍,在新疆、内蒙古等地已有可喜进展。广西新品种“能源甘蔗”,乙醇产量高于普通糖料甘蔗数倍。贵州山区广泛种植多年生草本植物“芭蕉芋”,这一植物大量用于生产燃料乙醇等。

3.生物质能开发对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

虽然我国的生物质能源产业刚刚起步,无论是生物质发电量还是生物质制取的生物柴油、燃料乙醇、生物油类的产量规模,相对于整个能源产业的产量规模而言都还比较小,尚不能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但就战略而言,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提高了我国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我国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

第一,增加能源供给,缓解能源供求矛盾,减轻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压力。随着生物质产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广泛存在的生物质的潜能必将得以充分发挥,在大规模发展能源农业和生物质基合成油化工业的基础上,新型的“地面油田”“绿色油田”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石油能源供给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能源供求矛盾,减轻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压力。

第二,优化我国能源布局,改善能源结构。在全口径的统计中,2019年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占55%,比例过高;传统生物质能在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占57.7%,在全部可再生能源消费构成中占70.7%,比例过大。因此,降低煤炭消费和传统生物质能的比例是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任务。而现代生物质能资源丰富,分布面广,通过不断提高转化加工技术,转变传统利用方式,可满足发电、供气、供热、制取液体燃料等多种需要,是降低传统生物质能消费、替代煤炭、弥补油气供应不足、优化能源结构的一种重要选择。

从能源布局角度看,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等一次能源在全国范围内分布非常不均匀,能源生产加工地点远离消费中心,因此能源的开发、运输和利用的难度势必较大。而现代生物质能的原料来源广泛,在全国范围内分布相对均匀,可以就地加工、就地使用,因此可以大幅度降低运输成本。此外,在生物质能利用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后,我国可以有计划、有选择地靠近消费区域种植能源植物或作物,使生物质能的原料来源更灵活而有保证,使能源的利用变被动为主动。

能源布局的优化和能源结构的改善,能够改变社会经济发展对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过度依赖,形成多元化、多地区、广泛性的能源生产与供给结构,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能源资源基础。

第三,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维护国家能源安全。作为战略替代能源,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对于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如果立足于国内广泛存在的生物质,加大对现代生物质能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力度,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质能转化技术,就能大规模发展我国的生物质产业。在此基础上,就能在国际石油市场上拥有主动权和参与定价权,不但可以调控进口石油依存度,还可以使国内的地下化石能源转变为战略性储备资源,从而维护我国的能源安全。

因此,人类对生物质的开发利用,尤其是生物质的现代开发利用方式,不仅对经济-环境大系统中经济系统正常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对经济-环境大系统中环境本身具有重要的促进和改善作用。

一方面,通过开发生物质资源可以“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获得的生物能源可以替代化石能源,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经济增长与能源稀缺的矛盾,为人类经济活动摆脱化石能源的依赖探索出一条新途径。更重要的是,生物质的开发利用开拓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间,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的工业化、中小城镇建设、富余劳动力转移以及缩小工农和城乡差别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另一方面,现代生物质开发不仅促进了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促进了其他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生物质开发,增加了原材料供给,降低了自然环境系统的原材料供给的压力,增加了资源供给与能量转化途径,延缓了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废弃物排放和环境污染,减轻了环境承载压力,增加了环境系统自身生态功能,维持和提高了生物多样性,提高了环境的友好服务功能。有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和环境生态功能的恢复与提高。

总之,现代生物质产业的发展,改变了我国能源开发利用的单一模式,不仅促进了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促进了其他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大力开发生物质资源,发展生物质产业,不仅可以解决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源缺口与能源危机、环境污染与生态失衡问题,大幅度降低工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的环境成本和经济成本,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可以打破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构建新型产业体系,解决农村地区劳动力过剩与就业难问题、贫困问题以及城乡差距、工农差距等社会不公平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