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搭建师生对话平台,让合作学习真实有效

搭建师生对话平台,让合作学习真实有效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师生对话”主要在学生基于思考、讨论的发言与教师的评价反馈中展开,师生“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取决于“评价”的质量,因此,教师当格外重视评价的功能。笔者以为,此类做法是对评价功能的误解与忽视。如此,“支架”是以学习主体为核心自然生发的,而非教师“生搭硬建”。笔者以为,以上教学过程或许可以作为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巧用评价”的成功案例,供读者参考。

搭建师生对话平台,让合作学习真实有效

学生之间的“对话”无疑是教学的主体,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职能的边缘化,基于“合作学习”的“对话”不止在学生内部展开,还应在师生之间进行。“师生对话”主要在学生基于思考、讨论的发言与教师的评价反馈中展开,师生“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取决于“评价”的质量,因此,教师当格外重视评价的功能。

然而,不少教师对学生发言的评价反馈仅停留于判断是非正误的“初级阶段”,还有不少教师受传统教学“知识本位”观念的束缚,将评价视为给出正确答案或是教师讲授知识的途径。笔者以为,此类做法是对评价功能的误解与忽视。建构主义认为,教师扮演的角色应当是学生习得知识、实现认知成长的“支架”,该搭建怎样的支架,如何搭建支架,不是由教师的主观意志决定,而是基于学生的学习经验、认知情况具体而定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在原有的认知水平上更进一步。教师在给出反馈之前,首先要做到的是用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对其认知情况作全面的分析,既包括其中的亮点,又包含其不足之处。如果可能的话,可以适当点拨,引导学生进行新一轮的对话,启发他们进一步探索、思考,在学生充分思考、对话的基础上,予以评价、总结。如此,“支架”是以学习主体为核心自然生发的,而非教师“生搭硬建”。

笔者在教《项链》一课时,曾组织学生思考、讨论如何给作品作续写,学生讨论热烈,产生了不少续写版本。笔者根据学生的发言,罗列出几个版本的续写:

版本一:玛蒂尔德疯了,冲上街道,被马车撞到,不幸身亡。

版本二:玛蒂尔德取回真项链,将之卖掉,挥霍无度。(www.xing528.com)

版本三:玛蒂尔德与丈夫看淡了人生,平淡度日。

版本四:玛蒂尔德感慨万千,回到家中,取出当年参加舞会那件晚礼服,不经意间,那挂项链从衬裙中滑出。

笔者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续写是否合情合理,要求他们作进一步的讨论。学生经过新一轮讨论,提出了不少质疑,有学生认为版本四不合理,原文中有这样一句:“他们在长衣裙的褶里、大衣褶里寻找,在所有的口袋里寻找,竟没有找到。”因而,作者在安排情节时,其实已排除了项链掉在衬裙褶皱中的可能性。还有不少同学认为女主人公虽然爱慕虚荣,但是她身上还有善良、诚实等品质,而且能毅然地承担责任,偿还债务,最后她还清债务,告诉朋友的时候是带有一种自豪感的,这说明此刻的女主人公实现了蜕变,不再是过去那个耽于幻想的小女人,而是一个敢于担当的大写的人,所以她疯了、挥霍无度之类都不是合理的结尾。还有学生认为无论是何种结尾,都不如原作的戛然而止那么意味深长。

学生的这些观点均遵循小说人物成长轨迹、情节的发展线索,以此为基础,笔者列举了两个创作实例,一个例子是《安娜·卡列宁娜》,托尔斯泰很喜欢笔下的这个人物,将她从最初作者构思的“轻浮但罪过不很大的女子”演变为美丽、富于光彩的经典形象,因此,在写安娜卧轨的那段情节时不胜悲凉。[5]另一个例子是,福楼拜创作的《包法利夫人》,在写爱玛吞下砒霜的那刻,感觉自己似乎口中也含着砒霜一样。从主观意愿上,两位文豪都不想让自己笔下的女主人公香消玉殒,但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的逻辑又使她们不得不走向这样的结局。笔者借此帮助学生形成这样的认识:小说虽是虚构的文本,但作家塑造人物、安排情节并非任意为之,情节发展背后其实遵循着一定的因果“逻辑”,在小说情节的因果链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人物的性格逻辑和情感逻辑。笔者以为,以上教学过程或许可以作为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巧用评价”的成功案例,供读者参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