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磨课?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课题研究课如何达到目的地

如何磨课?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课题研究课如何达到目的地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怎样到达目的地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一、上课背景“‘生活场’课程激发学生生成力的实践研究”是一项市级课题。“怎样到达目的地”是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中的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为完成课题研究任务,教师按照课题研究课的教学思路做了精心预设。

如何磨课?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课题研究课如何达到目的地

既然课题研究课是一种运用实证研究方法的课型,首先就需要确定研究的问题,其次是对研究问题解决的预设,接下来开设课题研究课的教师需要对预设的内容有明确的把握,并将其做好充分的课前预设,然后进行第一次课堂验证。紧接着,听课教师根据评价量表判断预设的科学性和价值性,提出修改意见,课题组调整策略,开课教师进行第二次课堂验证,反复实践,最终确定解决方式。由此,总结出开设序列性的课题研究课的基本规律:提出问题——预设策略——开课教师课前预设——第一次课堂验证——听课教师评鉴解决效果——调整策略——第二次课堂验证——进一步完善策略——反复实践——最终确定解决方式。

【课例7】

怎样到达目的地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

一、上课背景

“‘生活场’课程激发学生生成力的实践研究”是一项市级课题。“生活场”课程,主张立足儿童立场,以儿童真实的生活或问题情境为学习切入口,体现“生活场”课程的儿童性;以项目引领、跨课融合等主要构建方式,体现“生活场”课程的结构性;以运用技术、构建模块、服务社会等主要学习途径,体现“生活场”课程的体验性;以问题的连续性生成为导引,注重学生素养指标的达成度,体现“生活场”课程的发展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课题实施的主渠道之一,旨在以综合实践活动为引领,结合真实情境,尝试选取并构建跨学科的内容主题进行课程设计,开展基于项目的学习和基于问题的学习,激发学生在批判性思维、创造性与问题解决、学会学习与终身学习等方面的生成力。

“怎样到达目的地”是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中的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为完成课题研究任务,教师按照课题研究课的教学思路做了精心预设。由于课题研究课是学科教学与课题研究的结合体,承载着研究与教学的双重目标和任务,因此,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顺利到达目的地;研究目标是创设综合实践课堂的“生活场”,让学生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活性、真实性、学科性、探究性、情感性的教育生态环境中,激发他们的学习生成力。教学内容是为到达目的地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研究内容是将研究预设的情境策略、表演策略、调查策略,带入课堂进行验证。可以说,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有着共同的价值指向,即引导学生更好地到达目的地。

二、第一次抵达

教师像往常那样,按照教材内容及要求进行了教学设计。考虑到这是一节课题研究课,为了体现“生活场”课程所提倡的儿童立场和生活立场,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在完成运输任务和出行旅游两个教学环节时,教师利用超级飞侠“乐迪”这一卡通人物,将情境策略贯穿课堂始终:首先,由“乐迪”送包裹,导入课题;其次,运用表演策略,让四位同学扮演不同的交通工具,让学生了解不同交通工具在物品运输时的作用、特点,完成四项运输任务;最后,利用教师提供的“课前研学单”,让学生交流调查结果,为“张天明”全家出行设计最快捷的计划。

课前研学单(一稿)

教师的教学设想是通过“乐迪”这一学生熟知并喜爱的卡通人物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结果却出人意料:除了看到卡通人物的片刻惊喜外,整个课堂就像一面无风的湖水,平淡无奇。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什么样的生活才是“生活场”课程所提倡的生活?才能激发起学生生成力的学习?预设策略与课堂实际达成为何相去甚远……

面对第一次上课出现的问题,课题组与执教教师进行了深入研讨。发现:教材中选取的运输任务及出行计划,虽然取自日常生活,却非学生真实体验过的生活,更非灵动的生活。很多学生对南京和大连头脑中根本没有地理概念,选择交通工具时大多靠猜想;在运输任务“苏州一家食品厂的食品运往木渎大润发”中,对于“食品”一词没有指明,学生在选择交通工具时只一味求快;让学生扮演不同的交通工具,设想调动学生的兴趣,实际却与他们的个体经验脱节……总之,当课堂远离生活,远离学生的真实体验时,即使是学生喜爱的卡通人物和表演形式,也无法在学生的内心激起波澜。

课题组第一次意识到,课题研究课并非简单的“教学+研究”,那种自以为将研究预设搬入课堂,镶嵌进某个或若干教学环节的想法,并不能真正达到解决问题、改变课堂的目的。课题研究课应该回归研究的本原,吃透研究理念,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预设,反复验证,科学评价。因此,就有了第二次上课。

三、第二次抵达

第二次上课前,课题组围绕“生活场”课程进行了热烈讨论,最后大家一致认为,“生活场”课程所提倡的生活,应该回到儿童立场,回归儿童生活而非成人生活,回归儿童真实的生活而非虚幻的生活,回归儿童熟悉的生活而非他们感到陌生的生活,回归儿童丰富灵动的生活而非简单呆板的生活,这样的课程才能够真正让学生参与其中,享受其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对于小学生而言,生活是家庭、学校、社会及各项活动和经历的总和,教学就是要把生活中与学习息息相关的诸多因素关联起来,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调动起来。所以,好的课堂必须创设最真实的生活情境,这种情境不是单一的生活中的元素或片段,而是能够把生活较完整地、最真实地呈现出来的“生活场”。

因此,第二次上课前,教师决定从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入手进行重新设计。

1.调整教材,情境创设“生活场”

“品德与社会”课程每一课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教材内容不缺乏丰富的生活素材,但由于教材编写时间与学生实际生活存在时间差,因此很多内容与学生真实的生活脱节。只有用贴近儿童真实生活的素材创设的生活情境,才能生成学习的行动,才能激发学生的生成力。认真研读教材后,教师从儿童真实的、熟悉的、丰富灵动的生活出发设计教学,让课堂回归到生活中来,情境创设出两种“生活场”:出行“生活场”和运输“生活场”,并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大胆取舍和修改。

两种“生活场”

2.调整策略,问题贴近“生活场”

在运输“生活场”教学环节,一位学生的爸爸恰好在运输公司工作,为了加深学生对运输“生活场”的体验,教师借助这一真实情况,提出帮助同学爸爸解决运输难题,以问题生成策略取代之前预设的情境表演策略。

问题导引:请你帮助同学爸爸解决以下运输难题,选择最为合适的运输方式,说明选择理由并给出安全贴士。问题一:如何把苏州东山的杨梅运往木渎大润发?问题二:如何把东北林区的木材运往苏州市区?问题三:如何把秦皇岛煤运码头的煤运往上海?问题四:如何从台湾把捐献的骨髓运到苏州?

由于有了明确的问题指向,并且所涉问题均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因此学生很快就能够调动起生活经验,列出详细的出行计划。应该说,问题导引下的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成力。

3.调整“研学单”,实例调查“生活场”

调整后的课前研学单,避开学生陌生的生活情境,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及其场景进行调查,了解日常生活用品的运输方式,体会选择交通工具的重要性。应该说,研学单的使用,让学生通过生活实例,进一步认识了不同交通工具的优缺点,能够更好地参与其中。

课前研学单(二稿)

4.设计“路线表”,真实策划“生活场”

由于出行计划需要方方面面的考虑,如路线、时间、成本、气候等诸多问题,为了引导学生多方考虑,周密计划,教师增设了“出行路线表”“小组汇总表”,从出行成员、出行方式、路程、路线、费用、所需时间、选择理由等方面帮助学生通盘考虑。出行路线表让学生课前完成,小组汇总表课中小组合作完成,展示小组学习成果,并从安全性、环保性、便捷性、经济性及个人爱好等方面综合评价影响到达目的地的相关因素。

第二次上课后,教师觉得整个过程很奇妙,看似简单的几张表格,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了真实的生活情境,学生似乎忘了身处课堂。特别是“出行路线表”,很快就把学生带入了课堂的“生活场”,学生就像鱼儿游回水里一样,畅通无阻地进行思考和规划……在这个“生活场”里,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自由自在,思维的碰撞,亲自探索的乐趣,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畅快,他们围绕“如何更好更快地到达目的地”这一学习主题,飞快地向目的地游弋。

四、第三次抵达

第二次上课后,课题组和执教教师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喜悦,当研究与教学碰撞过后,课堂会发生奇妙的变化:表格作为情境创设的产物,让学生感受到了亲自体验、探索、感悟的快乐,让教师做到了放手、引导、启迪,让“生活场”得以情境还原。

然而,课题研究课的性质决定了研究预设是一种反复验证、不断完善的过程,对研究问题的解决也不是孤立地靠一节课来承担,而是一系列研究课形成的序列,经历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最终求得问题的解决。因此,聚焦这节课,课题组又进行了反复研讨,发现了一些细节问题:

1.教师课前指导不是很到位

学生对出行路线表中的一些设计没有真正理解,表现在选择出行方式时,一味考虑时间成本,对费用、路线、安全、现实情况等关键因素考虑不周,因而出现“一边倒”现象:大部分学生选择飞机、高铁、火车出行,只有少数学生选择轮船大巴及自驾方式。而且,选择轮船的学生,没有了解清楚上海到大连的轮船已经取消这一现实情况。另外,学生对“影响到达目的地的相关因素”打星时,很多组没有选,原因是学生对相关因素的含义理解不清,教师课前也没做特别说明。

2.学生思维没有贴近“生活场”

从课堂反响来看,学生的思维没有完全打开,表格与真实的生活情景没有建立起紧密联系。另外,相比出行“生活场”,在运输“生活场”环节,课堂气氛较显冷清。一方面,出行“生活场”用时过多,导致运输“生活场”匆忙收尾;另一方面,从人的出行到物的运输,缺少顺利过渡,学生的生活经验发生“断层”,不能快速建立起联系。事实上,从人到物,两种不同的“生活场”体验,对学生生成力的培养同样重要。

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在第三次上课时做了以下调整:

1.简化表格,优化出行调查

课题组讨论过后,对出行路线表做了重新调整。在“出行成员”一栏中,去掉了“年龄”“健康等级”等非重要的影响因素,仅在汇总表中呈现,简化个人出行表填写;“出行方式的缺点”与汇总表中的星级评价发生重复,故而删去。

2.课前指导,有效运用调查

为保证课堂教学时表格的有效运用,课前,教师先大致了解了学生对出行方式的选择,并对每组人数进行了粗略计算,同时对填写错误处做了及时纠正。然后,对课堂小组合作提出明确要求,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各小组由专人负责汇总、展示,确保小组的学习成果得到展示。(www.xing528.com)

3.小组合作,激活生活体验

出行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的家庭会有不同的选择。因此,怎样的出行计划才是最优化、最合理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安排小组合作时,将选择同种出行方式的学生归为一组,这样更有利于激活每个人的生活体验,用集体的智慧为生活引路。以下是运输“生活场”课堂片段:

师:从刚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交通工具除了出行,还可以帮助我们运输货物。我们班张睿同学的爸爸是运输公司的老板,他最近接了四单运输任务,但是不知道使用什么交通工具,正在发愁,你们能帮帮他吗?请各小组代表展示学习成果,你们分别选择了哪种交通工具?为什么?

生:我们调度汽车把苏州东山的杨梅运往木渎大润发。理由是两处地方都在一个城市,用汽车运送更为便捷、经济。

生:我们调度轮船把煤从秦皇岛煤运码头运到上海。因为秦皇岛是码头,可以通过水路直接去上海,另外,轮船的运量较大,运费便宜,运输安全。

生:我们调度飞机和汽车从台湾把骨髓运到苏州。因为运送的是人体器官,要保证不在路上出事,并且速度一定要快,价格不是问题。

生:我们调度火车从北方林区运输木材到南方。理由是木材运输起来量大,需要火车来帮忙,而且火车运送速度也不慢,价格又不贵。

选择同种交通工具的学生,经过小组讨论,不但合理选择了交通工具,而且成功地解决了生活难题,获得了真实的生活体验和成就感

综观以上课例,“怎样到达目的地”的三次上课,也映射了序列性的课题研究课需要扎实的研磨过程:每一次的努力,都是一种向目的地靠近的抵达,这种前进的过程,让研究的目的地更为清晰,视线更为开阔,也让研究者的头脑变得越发冷静。回顾三次抵达,用更加理性的目光审视这种过程,将更有助于我们的研究抵达彼岸:

1.让研究预设回归研究的初心

课题研究课是把研究预设带入课堂的一种尝试,是对研究预设的证实或证伪。这就意味着研究预设必然经历反复尝试,不断调整,直至达成目标的过程。这一过程始终是以研究理念为轴心进行运转的,脱离了研究,即使是再“出彩”的一节课题研究课,也难以成为一节成功的课题研究课。这节课的研究预设从最初的“情境策略、表演策略、调查策略”,后来调整为“情境策略、问题导引策略、调查策略”,在策略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又进行了完善。这些都可以看作对研究初心的一次次回归,只有回归到研究初心的研究,才能够更为理性、更为清醒地看待课堂上正在发生什么。

2.有了调查就有了更好的发言权

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充分证明了调查的重要性和可靠性。同样,进行任何科学实验,都是从调查起步的。在这节课中,教师课前设计的三张表格看似简单,实则用意深刻:每一张表都是调查,有个人调查、小组调查、全班调查。在充分调查和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学生不但了解到各种交通工具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也了解到更多人在选择出行方式时的思考方式。三张表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真正地活跃在课堂里,这样的设计,更激发了学生的课堂生成力。而调查结果也是最有力的依据:通过各组、各类、各项调查数据对比,学生自然而然从量化的数据中发现出行选择的倾向及倾向背后的原因,这样的调查实践,不仅让学生在调查实践中锻炼了生活能力,而且在数据对比中训练了思维能力,养成了有一份证据说一句话的求真思维。

3.研究意味着教师有了更大的自主权

回顾教师第一次上课,教师拘泥于教材和传统的教学理念,亦步亦趋,不愿越雷池一步,课堂反响平平;第二次试上,教师从研究出发,活用教材内容,调整研究策略,通过实际调查和经验提取,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动能和原有经验,课堂被激活;第三次试上,教师反思课堂,瞄准问题,完善策略,精益求精,课堂成为学生思维自由游弋的“生活场”。纵观三次上课,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经过多次提纯,运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使课堂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带领学生抵达了学习的彼岸。在这一过程中,是研究让教师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和选择权,把过去以经验为主的主观、片面的教学模式打破、重塑,转而学会用调查、观察、数据等研究方式重新审视课堂。正是经由这样的过程,教师才一步步成长为研究者,成为推动课堂前行的一股重要力量。

经过一次次的磨课,教师获得了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教育科研与课堂教学应该是“一张皮”,而课题研究课正是将二者良好结合的有效载体。这种整合将课堂教学目标顺利地转化为科研目标,教师可以将教学问题提炼上升为研究课题,而教育科研的成果也应该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不断地磨课、评课,记录了老师们从草根到专业听评课的成长经历,正是在一次次磨砺中,他们品尝着教科研带来的酸甜苦辣……

附:

靡课后的教学反思——以“怎样到达目的地”为例

刘咪咪 木渎中心小学

“生活场”课程主张建立以生活为中心的思想,让课程回归儿童生活而非成人生活,回归儿童真实的生活而非虚幻的生活,回归儿童熟悉的生活而非陌生的生活,回归儿童丰富灵动的生活而非简单呆板的生活。本课题以学科教学、综合实践、家庭为抓手,通过“融合”“项目”“体验”等多元学习方式,将学生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活性、真实性、学科性、探究性、情感性的教育生态环境中,解放学生的双手和大脑,让他们调动多种感官,学习用体验、观察、思考、实践、合作等方式完成项目研究或任务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在涵育核心素养上的生成力。课题内容分成四个子课题,其中一个子课题是“基于学科能力的指向解决问题的‘生活场’融合课程实践研究”,本课就是对这一子课题的实践探索。

构建课堂生活场激发学生生成力的策略研究可以从教材、学生、课堂三个方面进行考量设计教学过程,经过探索,我们总结了三种构建生活场的教学策略:创设情境策略、小组合作策略、实践调查策略。

一、创设情境策略,让生成力植根于生活本真

“品德与社会”课程每一课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教材内容不缺乏丰富的生活素材,但由于教材编写的时间与学生生活现状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因此很多内容与学生真实的生活脱节。只有用贴近儿童真实生活的素材创设的生活情境,才能生成学习的行动,从而激发学生的生成力。认真研读教材后,我从儿童真实的、熟悉的、丰富灵动的生活出发设计教学,让课堂回归生活,对教材上的内容做了大胆地取舍和修改。

为了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顺利到达目的地的活动中来,我将教材中住在南京的张天明一家去大连旅游改成学生们自己和全家人一起从木渎去大连旅游,请他们帮助繁忙的父母完成出行构想表。学生们爱玩,也乐于尝试帮助家人完成这项任务,都积极踊跃地参与其中。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了课堂的生活场中。

家庭出行构想表由个人带回家完成,上课时交流。设计出构想表的时候,由于考虑到个体的差异性,我让学生自由地选择出行方式,因此表格项目内容较多。表格内还涉及路线的设计、里程数、单程预估时间、单人预估费用等,汽油的价格和汽车的耗油指数等都需要查询,有些甚至需要动手计算。我也曾怀疑过学生们是否能把表上的内容填写完成。但我在教“媒体连着我和你”的时候发现,四年级孩子都会用网络来解决学习上的困难。事实证明,他们大部分人也都完成得非常好。所以,我们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亲手实践。四年级学生个人意识已经觉醒,他们需要被人肯定,所以会努力尝试各种挑战。很多学生都是依靠自己在网上查了价格、路线等。当然,还有一些学生在父母的帮助下完成了此表。不得不说,一张表真正让学校、家庭和社会融合在了一起,一张表真正让孩子做到了亲自体验、探索、感悟,一张表真正让老师做到了放手、引导、启迪。

表格是学习交通工具的代步作用中创设情境的产物,在交通工具的另一作用——运输货物中我创设了一个情境代替了教材上的“交通工具擂台赛”:我们班有一个同学的爸爸是运输公司的老板,最近接了四单运输任务,但是不知道使用什么交通工具,正在发愁,你们能帮帮他吗?学生们跃跃欲试,都想获得这样难得的机会。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我将其中两单运输任务做了修改:将教材上“从本地的食品厂把食品送到超市”改成“把苏州东山的杨梅运到木渎大润发”。因为上课的时间正处于杨梅上市的时候,看到杨梅这种不易保存的水果,粗心的学生就会直接选择飞机运输,但实际路途并不远,经过再次思考就会发现汽车是最佳的选择。在这一过程中,让孩子们学着多方考量,思虑周全,养成细心的好习惯。同时,还将教材上“从南京把一批急需的救灾药品运到江西九江”设计成“从台湾把捐献的骨髓运到苏州医院”。自己生活的地方会让他们感觉到更加真实,能有效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兴趣,使他们不由自主地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来。利用这种无形的“场”激发学生在涵育核心素养上的生成力。

二、小组合作策略,让生成力萌发于互助探究

小组合作能够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小组里参与和问题解决中进行体验性学习,主动探索,亲手实践,促进学生手脑并用、学思结合,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涵育核心素养上的生成力。

我根据同学们选择的出行方式进行分组,小组合作讨论最佳路线,汇总出行理由及情况,一起评价影响到达目的地的相关因素并打星。每个班选择飞机、火车的人最多,火车组中选择高铁的比选择普通火车的人稍多。选汽车、大巴的较少,轮船最少。即使出现了一个组的人非常少的情况,组内学生都不愿轻易改变选择,可见他们多么希望能发现自己,肯定自己。不管学生如何选择,我都会充分尊重他们的选择,即使这个组只有一个人,我也会任命他做组长,配合他完成汇总表,让他完成自己选择的学习方式。

每个班上课时分组都是学生最兴奋的时候,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选择组成一个小组,所谓志趣相投,在课堂的小组合作中都表现得团结有序。尤其是星级评价的时候,对于影响选择交通工具的因素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评判。大家先把自己的打星情况说出来,组长汇总算平均值作为本组的星值。汇总选择出行方式的理由时,正是由于小组的团结合作,才能总结出那么多此出行方式的优点,了解交通工具的特点。小组内每个人的想法、观点和判断都能得到认真倾听和充分尊重,组内成员才能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充分发言,充分体验,也才能在其中学会学习,感受到责任担当,在充分发展中提升核心素养。

三、实践调查策略,让生成力生长于量化对比

为了完成从木渎到大连的交通出行构想,课前学生个人完成了出行构想表,课堂中小组内进行充分讨论,汇总出所选交通工具的出行基本情况及评价影响我们到达目的地的相关因素。做完这些,就到了全班汇总和调查的阶段了。到底大家在选择交通工具到达目的地时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如何在以后的生活中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更好地到达目的地呢?我制作了一张全班汇总表,收集每个组的汇总表,将影响因素的打分都进行汇总,让学生们观察汇总结果,自己得出结论。这三张表每一张都是调查表,有个人调查、小组调查、全班调查。还可以把一个年级的全班汇总表再进行汇总,就能了解到更多人在选择出行方式时一般都从哪些角度考虑。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的结果才是最好的说明。学生在各组、各类、各项调查数据的对比思考中,通过讨论、交流,自然能从量化了的数据中发现出行选择的倾向及倾向背后的原因,这样的调查实践不仅让学生在调查实践中锻炼了自己动手动脑的生活实践能力,还让学生在数据对比中训练了分析、发散的思维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到此,学生自主设计全家从木渎到大连旅行的出行设计的生活场景就完整地展现出来了。学生在这个生活场里感受学习的自由自在,感受思维的碰撞,感受亲自探索的乐趣,感受靠自己解决问题的畅快。

这是我首次在课堂上践行生活场课题,整个过程让我感到很奇妙。教师成了设计师,学生回归真实的生活状态,似乎忘了自己还处在课堂之上。仅仅三张表格就让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了出来。但是这堂课还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需要改进,因为设计得不够严谨,所以让非常宝贵的、有助于学生生成的机会溜走了。

首先,生活场还停留在表面。学生的真实感受没有充分表达,没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生成力。本课教学不缺乏充分的学生活动,然而充分的学生活动是为了有效的生成服务的。学生在完成小组合作后,一定对选择怎样的交通工具出行有了很多想法和思考。此时应该在全班进行一次深刻的讨论,例如对于短途、中途出行又应该有怎样的考虑。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时间,充分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让他们在思维的碰撞中收获知识和能力的火花。也许,在活动之后,我能多问几句: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感受?你还想说什么……或许这堂课就更加生动精彩了。记得第一次试上的时候,一个孩子说:“经过这次出行构想我知道了,原来每次出去玩,爸妈都这么辛苦地筹划,下次我要多替他们分担分担了。”这样的生成就像一朵花盛开在我们的教室里,多么可爱,多么娇艳,美进了每个学生的心里。

其次,教学内容缺少整合,场与场没有得到很好的衔接和迁移。关于交通工具的两大作用我设计了两个生活场景,但是这两个场的过渡太过生硬,每个场都没能激发学生说出更多的体验和感受,没能让生活自然天成地回归到文本——学会恰当选择交通工具到达目的地。一个出行计划,一个运输公司,如果再进行精雕细琢,一定能让二者更好地对接,形成一个包含这两个场的更大的、更有趣的场。这堂课从生活中来,再从生活中回到文本上去,最后再从文本回归到生活。完成这样一个回归,生活场才算是圆满了。

最后,我应该充分利用那三张表格,让学生真正理解每张表、每一个细节存在的合理性和它们承载的启发意义。例如参与旅行的家庭成员一项,他们的人数、年龄、健康状况其实都影响着出行的交通工具的选择。如何在表格里展现出来?如何能让学生关注到这一点,从而把家庭成员的情况作为选择交通工具的考虑因素?从上课的效果来看,几乎没人注意到这一点。我想,填表是一回事,真正地读懂表又是另一回事。课堂中小组汇总完后,充分的班级讨论也许能解决这一问题。

虽然这节课还有诸多不完美之处,如对小组汇报方式缺乏有效指导,对课堂时间没能合理分配等,但看着学生们如此喜欢这样生活化的、能得到充分体验和发展的课堂,我还是挺有成就感的。这是课题研究带给我在课堂教学上的改变。站在理论的高度来设计教学,的确能提升我的课程设计能力和具体环节的目标指向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践行“生活场”课程理论,真正激发学生的生成力,逐步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3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