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教合一:高效教学新突破及实践

学教合一:高效教学新突破及实践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小品表演式启智法的应用对低龄学生、智商不高的学生、学困生以及文科生最为适宜,而且特别适合低智力水平儿童的特殊教育。基于此,小品表演式启智法的最大优点之一是其复合式幽默效应远远胜于单一的话语式幽默效应。

学教合一:高效教学新突破及实践

一、理论依据

1.相关教学原则

情感化、形象化、快乐化、趣味性、直观性、启发性的教学原则。

2.著名教育家的相关理论

美国著名教育家塞瑞·B.迪恩在其《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9种教学方法》一书中指出:在学生参与和特定知识相关联的形体运动时,他们的脑海中就会对那一知识产生心理影像。这是因为心理影像包括了身体的知觉。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行运动时,会在大脑中创造更多的神经网络,而且,那一知识的信息会在他们大脑中停留更长的时间。当他们在做出这样的动作并探讨他们正在做什么时,他们就以多种方式在记忆中为那一知识信息打下了烙印,这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3.中外教育家的相关名言

中国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引用教育家程颐的话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

中国现代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主张,每堂课都应充满学生的笑声。

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的理念:“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

美国教育家吉尔伯特·海厄特在其《教学的艺术》一书中写道:“如果我们不能获得一声发自内心的笑,那么这一天的教学就白费了。”

英国教育家M.鲍门在其《幽默教学:一门表演的艺术》一文中指出:“理想的教师应当达到艺术化的教学水平,善于利用幽默来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学得更好。”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的理念:“传统教学法很明显的毛病,就是没有向学生展示出艺术的,也只有艺术才具有的那些宝藏。”

4.“学教合一论”的一条理念“复合式幽默论”(见下文)

5.表演心理学的相关原理(见下文)

6.其他理论依据

社会建构论、学生中心论、教育心理学原理(第二章第三节已述)。(www.xing528.com)

二、优势

应用小品表演式启智法进行学与教可产生下列几个方面的优势。

1.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方面

(1)能有效发展学生的成功智力。如在案例3中,学生学习了逆向思维与“以退为进”的策略,长期运用这样一类能够锻炼思维的策略,可较高程度地优化学生的分析性与创造性的思维品质,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性智力与创造性智力。再者,让学生参与设计并做“小品动作”也有助于开发其实践性智力。

(2)从生理学、教育心理学与表演心理学的层面上分析,形神合一的教学艺术感染力能引发学生的持续性无意注意及强烈而持久的学习兴趣;恰到好处的“小品动作”既能开发学生的左脑功能且更能开发其右脑功能,从而双脑并用,既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或然性、似真性思维能力。

2.启发引导式教学方面

小品表演式启智法完全符合直观性生动性这一基础教育领域的最根本的教学原则。既有口述言语的启发引导,又有表演动作的启发引导,两种不同类型的启发引导双管齐下,能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启迪效应。因此小品表演式启智法的应用对低龄学生、智商不高的学生、学困生以及文科生最为适宜,而且特别适合低智力水平儿童的特殊教育。如能在特殊学校中大面积大范围推广应用该施教法(让学生在演戏或游戏中学习),必将极大地提升低智力水平儿童(少年)的后天智力的水平。

3.愉快教育方面

学教合一研究人员经过长期反复的实践、实验与研究,提出了“复合式幽默论”这一理论,概而言之:幽默的言语若再辅以幽默的动作,则会让非简单叠加式的幽默效果增大两倍多。基于此,小品表演式启智法的最大优点之一是其复合式幽默效应远远胜于单一的话语式幽默效应。当然,需要指出的是课堂中的“小品动作”不能是小丑动作、低俗动作,而应是高雅动作至少是中性动作(试图用小丑庸俗式的动作来博取学生的笑会导致严重的负面效应)。

4.学生满意度与实绩方面

历届学生无论高中、初中还是小学均特别欢迎老师课上做“小品动作”,而且相应的学科成绩也格外好。一个真实事件可供借鉴:某校某届高三毕业班的一位数学教师几乎每课必做一至两次“小品动作”,结果学生听其课听上了瘾,天天盼着上数学课,当得知下节是数学课时,高兴得会蹦起来,一见该老师走进教室就咧嘴先笑了。在学校对学生做民意测验时该教师得分全校最高,而且该班的数学成绩进步特快(高一、高二时期居年级之末,至高考时跃居首位)。

5.弥补教师先天缺陷与强化师生关系

有一种情形不能不加以特别研究:上述的高三数学教师其实是一名性格内向且先天性说话缺乏幽默感的老师,但他居然能够如此成功,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即若一位教师先天说话无幽默感,但只要他掌握了所教学科的全套“小品动作”,则他照样可以产生不亚于说话具有先天幽默感老师的欢笑效应。这也符合表演心理学原理。再者,若一位教师天生缺乏与他人沟通的能力,或者是一位性格内向极不善于与学生交际的老师,则他(她)比其他老师更需要掌握“小品表演式启智法”,因为他运用“小品表演式启智法”会额外增添一个好处:不经意间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小品动作”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功效,是因为它是教学艺术精品,这种“精品”较难在课上临时想到并即时运用,通常需要在课前特意设计。怎样设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