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慕课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及其创新探索

慕课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及其创新探索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既是慕课平台与教师团队的无奈之举,同时又可以说是慕课教学组织的一项创造和创新之举。一些学者认为,当慕课迎来了如此多的学生的时候,这种“退而求其次”的同伴互评方法似乎是不得不做出的无奈之举。

慕课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及其创新探索

2014年3月,英国爱丁堡大学的贝涅和罗斯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在过去几年里,在学术界和教育界,慕课备受关注,大量的报道、争论以及研究报告涌现出来。然而,有一个领域,在这些讨论和论证中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而这个领域,就是慕课教学法。”

那么,慕课到底是怎么教的?慕课究竟是如何学习的?慕课发展到今天,其教学法到底是什么样的?焦建利教授结合在过去几年学习、体验、持续追踪国内外有关慕课及其研究报告的心得,从以下六个方面归纳总结了慕课教学法。

(一)分布式学习与开放教学

慕课的教与学是基于互联网的教与学,因此慕课教学法自然离不开互联网思维的影响,分众、众筹、分布式学习、开放内容与开放教学等,都可以归结为慕课教学的策略与特色。

其实,回顾慕课的历史,慕课的分布式学习与开放教学思想可以说是贯穿始终的。2007年,科罗拉多州立大学(CSU)的戴维·威利基于Wiki技术,开设了一门在线的开放课程,来自8个不同国家的60位学习者共同参与了课程的建设。该课程的学习可以说是一种产生式的学习,而不是消费式的学习,因为学习者的学习本身就是课程建设的过程。因此,其课程最大的特色可以说是开放内容。

同样在2007年,加拿大里贾纳大学的亚历克·克洛斯教授开设了一门名为“社会性媒介与开放教育”的课程。该课程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在线参与课程与研讨。因此,该课程最大的特色可以说是开放教学。

而到了2008年,加拿大学者斯蒂芬·唐斯与乔治·西蒙斯共同开设了—门课程,名为“连通主义理论”(课程编号:CCK08)。这门课程之所以被公认为历史上第一门慕课,是因为它不仅吸收了戴维·威利的开放内容的思想,而且吸纳了亚历克·克洛斯的开放教学的思想。更重要的是,这门课程采用了连通主义的学习理论架构,支持学习者的大规模参与。

回顾早期的慕课,学习当前主流慕课平台上的这些课程,不难发现慕课教学实践中的这些开放内容、开放教学、分布式学习的鲜明的Web2.0思想,并由此逐渐形成慕课不同于以往大学课程乃至以往在线课程与网络课程的教学法特色。

(二)带有测验题的、短小精悍的视频

视频作为教学材料,在远程教育与开放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由来已久。然而,以往的视频课件由于缺乏互动,加之时间普遍过长,不符合互联网时代人们的认知规律和“注意力模式”。为此,短小精悍的在线教学视频开始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这也是微课盛行的原因。

其实,在现有的慕课平台和课程实践中,人们看到的课程视频,除了短小精悍之外,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色,就是在课程视频中嵌入测试题。嵌入了测试题的课程视频看起来似乎更加短小精悍。这些测试题既是对学习者在线学习效果的检查,同时又可以使得课程视频变得便于交互,互动性更加突出。

在慕课中的课程视频方面,另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几乎所有的慕课都提供了短小精悍的课程简介视频,从而使得学习者在选择课程之前,对课程的目标、内容、形式以及学习成果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而这些短小精悍的课程简介视频本身又是对这门慕课的一种宣传和营销。

其实,在传统大学里,绝大多数课程简介往往是高年级学生向低年级学生的一种口耳相传,而这种口耳相传难免会带有高年级学生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因此未必是全面的、准确的和正确的。在大学里,如果可以将慕课中的这些课程简介视频引入到现实的大学课程与教学之中,相信对于推进高等教育的混合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三)同伴评分与评估

学习者是重要的学习资源。慕课作为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学习人数众多,少则数千人,多则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如果依照以往传统学校的作业批改和评估的方法,恐怕即使授课教师放下所有的工作,每日专门负责作业的批改,要批改完所有学习者的作业,少说也得150年。

为此,同伴互评与评估是目前几乎所有的慕课平台和课程在进行学习者学业评估与评分所采用的最常见的方法。这既是慕课平台与教师团队的无奈之举,同时又可以说是慕课教学组织的一项创造和创新之举。而这种同伴互评或称为同伴评分与评估的方式,在本质上是一种“同济互助学习”。

“同济互助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合作学习模式。它是学习者在教师的安排指导下,被分配成互助小组,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非正式学习情境中,它是指学习者自发形成互助学习。它可以看作是学习者之间相互请教问题、开展与学习相关的情感交流、进行头脑风暴彼此启迪智慧等。(www.xing528.com)

在几乎所有的慕课平台上,慕课平台管理者或课程组织者往往对学习者之间的同伴评分与评估有一些明确的、具体的和基本的规定。

由于一门慕课可以吸引大批学生,其中不乏一些很有经验和有素质的学习者。这些学习者可以帮助和指导那些缺乏经验的学习者。在某些情况下,学习者之间展开的同伴互评,完全可以用来协助授课教师的课程教学,并使得作业的批改者和被批改者都能从这种同侪互助中受益。当然,对于慕课的同伴评分与评估,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一些学者认为,当慕课迎来了如此多的学生的时候,这种“退而求其次”的同伴互评方法似乎是不得不做出的无奈之举。

(四)实践社群中知识的建构

无论参与慕课的人数多少,每一门面向全球学习者的慕课,其实都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专门性的实践社群。

由麻省理工学院在edX平台上开设的“电路与电子学”课程(6.002x)迎来了15.5万名学习者;而2011年斯坦福大学在Coursera平台上开设的“人工智能导论”课程,则迎来了世界199个国家的16万名学习者。这两者其实分别是面向全球性的电路与电子学实践社群和人工智能实践社群。

为此,在实践社群中学习者的学习与知识建构,成了慕课教学法和学习方法中的核心意义。假如这个观点成立,若实践社群中学习者的知识建构是慕课教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实践社群中学习者的知识建构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

来自世界各地的学习者自发地走到一起,完全自觉自愿地聚集在一个慕课平台上,为了共同的主题、兴趣在课程论坛中建立学习者之间的互信,围绕课程内容和专题,开展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与合作学习,通过对话、沟通与交流共享彼此的隐性知识,建立共同的实践,将在线习得的隐性知识转变成每一个学习者的显性知识。在这样一个全球性的在线实践社群中,聚集着如此多的具有共同兴趣的人,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在线实践社群,来自世界各地的学习者在这里构建自己的知识。

(五)精熟学习

精熟学习是一种提供成功学习的“教”和“学”的方法,通过小步骤的教学、足够的练习机会、充裕的学习时间及补救教学,让学生精熟每一个学习步骤。布鲁姆认为,学生学习成就上的差异,是因为我们对每一个学生提供了相同的教学及相同的学习时间,并且没有提供个别的补救教学,致使学生的学习成就差异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因此,精熟学习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

在基于精熟学习理论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通常必须把课程分为一些小单元,每个单元包含一些精熟的特定目标。教师会告知学生每个单元的目标及标准是什么。如果学生没有达到最低精熟程度,或者虽然达到了,但是想得到进一步地提升,也可以重复学习这个单元。当他们准备好时,可以做这个单元的复本测验。精熟学习的三个步骤:选定教学目标、进行全班教学、施以测验。

慕课的学习是一种精熟学习。精熟学习可以说是慕课最常见的教学法之一。作为一种远程教育与开放教育形式,慕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往往包括学习者每周的阅读材料、镶嵌了测试题的视频的学习以及教师建议的其他学习活动;在许多慕课中,每周都有2—3场由特邀嘉宾进行的同步在线演讲,每周也都会有实时在线研讨活动。这些带有明确目标的小步骤的学习进程设计,其实就是精熟学习理论的实际应用。

(六)技术支持的在线学习

慕课作为一种大规模的、开放的在线课程,与以往的网络课程和在线课程一样,它也是一种技术支持的学习。在慕课学习之中,人们不难发现,学习者的技术素养和信息素养、学习的自觉性和自控性、学习欲望和成就动机都是必需的,也是前提性的。其中,学习者的技术素养和信息素养是慕课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加拿大学者、慕课先驱人物乔治·西蒙斯曾指出:“在我讲授的所有慕课中,所使用的阅读材枓和资源都反映了在这个领域内当前专家们的理解和认识。”然而,我们要求学习者去超越宣示的这些知识……学习者需要创建和共享材枓—博客、文章、图片、视频、作品……我们的第一门慕课……起初就是主要利用一个MOODLE平台的论坛为核心的。随着课程的深化,才开始交互散布于许多不同的工具和技术之中。

的确,慕课不仅建立在开放学习与分布式认知的基础之上,更依赖于连通主义学习理论及共架构。因为只有借助连通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架构,学习者的高品质的交互和大规模参与才成为可能。而这些都离不开技术支持的在线学习。因此,技术支持的在线学习是慕课教学法的核心方法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